-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今年來金融市場飛出多隻黑天鵝,全球股市輪番修正,美股及台股跌幅逾2成雙雙進入熊市。統計今年來累計盤中零股交易,全市場逾二百檔ETF成交值前十大名單,由台美兩強霸屏,投資於台股的占8檔,投資於美股的有2檔。顯見小資族對台股與美股未來仍具信心,股災期間願意鎖定這十檔持續買進,趁便宜累積更多股數。 觀察榜單,台股ETF由元大台灣50ETF(0050)這位老大哥排名居首,並不意外。較引人注意的是,小資挑中撿便宜的美股ETF,追蹤的都是美國科技股指數,尤以追蹤尖牙股指數的統一FANG+ETF(00757)成為小資首選,盤中零股累計成交值為跨國股票型第一名,更獨特的是,它也是十大小資最愛名單唯一不配息、追求長期累積報酬型的ETF。 其他的8檔熱門零股ETF包括: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國泰台灣5G+(00881)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富邦公司治理(00692)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富邦科技(0052)。 尖牙股指數網羅在美上市的十大科技巨頭,特色是股性活潑、敢漲敢跌,以本月以來美股各指數的反彈表現來看(截至7/8的5個交易日),尖牙股指數彈漲6.79%居冠,其他主要美股指數彈漲幅度依序為那斯達克100指數5.41%、標普500指數3.01%、費城半導體指數2.42%、道瓊指數1.83%。 統一FANG+ETF(00757)經理人袁永騰表示,經過上半年的股價修正後,美股主要指數估值已下滑至長期均值或均值之下。統一FANG+ ETF追蹤的FANG+指數在此波下修過程中,估值已偏離長期偏差值,甚至落至長期平均的兩個標準差之下,嚴重遭低估,是該指數有編纂數據以來最便宜的時刻。 袁永騰指出,預期聯準會鷹派升息、全球積極對抗通膨與擔憂經濟衰退等三大議題,仍會主導市場走向。下半年美股將持續在企業獲利預估修正、貨幣政策趨緊中,顛簸前行。市場動盪階段,跌深反彈的反覆整理會是常態,投資人不宜貿然躁進,宜透過逢低加碼、閒錢投資與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等策略,進一步提高勝率,為下一輪的科技股成長週期作好準備。
台股再度失守萬四,雖波段大跌確立「技術性熊市」,但仍見散戶零股搶進10檔ETF,其中配息1.8元的國民0050,因18日除息在即,再成資金避風港,統一投信統計今年來累計盤中零股交易,市場逾2百檔ETF成交值前10大名單中,台股占8檔,美股約2檔,顯見股災中資金仍願持續逢低布局。 今年來金融市場飛出多隻黑天鵝,全球股市輪番修正,美股及台股跌幅逾2成雙雙進入熊市。統一投信觀察,台股ETF由元大台灣50ETF(0050)居首,而小資挑中的美股ETF中,追蹤的都是美國科技股指數,尤以追蹤尖牙股指數的統一FANG+ETF(00757)成首選,盤中零股累計成交值為跨國股票型第1名,也是10大中唯一不配息、追求長期累積報酬型的ETF。 統一FANG+ETF經理人袁永騰預期,聯準會鷹派升息、全球積極對抗通膨與擔憂經濟衰退等3大議題,仍會主導市場走向,雖下半年美股將持續在企業獲利預估修正、貨幣政策趨緊中,顛簸前行,但經過上半年股價修正後,主要指數估值下滑至長期均值或均值之下。 他提醒,在市場動盪階段,跌深反彈的反覆整理會是常態,投資人不宜貿然躁進,宜透過逢低加碼、閒錢投資與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等策略,進一步提高勝率,為下一輪的科技股成長週期作好準備。 元大投信則表示,觀察過去台股修正達「熊市」定義的20%後,進行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績效不俗,投資1年的平均報酬率超過1成,3年更有近3成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善用0050等台股ETF,掌握潛在的投資機會。 回顧台股大盤歷史表現,若出現波段大跌20%的「熊市」情境,短線盤勢仍可能波動,但隨基本面觸底回升,中長線行情都能重返漲升軌道。統計過去20年資料,假設在台股達到「熊市」後,於每月底進行定期定額操作,投資1年的平均報酬率為10.4%,2年為21.6%,3年更達29.7%。 此外,元大投信日前已公告,0050將於7月18日除息,每受益權單位預計發放1.8元,為該ETF自2016年改為每年配息兩次以來,同期最高的配息金額。投資人於7月15日收盤前買進並持有,皆可參與領息。
統計今年來,台股市場ETF盤中零股成交值前十大標的,台股由元大台灣50(0050)稱霸,但小資族撿便宜的美股ETF,追蹤的都是科技股,尤以追蹤尖牙股指數的統一FANG+(00757)為小資首選,成為跨國股票型第一名,也是十大小資最愛中唯一不配息、追求長期累積報酬型的ETF。 今年來金融市場黑天鵝齊飛,全球股市輪番修正,美股及台股跌幅逾二成雙雙進入技術性熊市。統計今年來累計盤中零股交易,台股市場逾200檔ETF成交值前十大名單,由台美兩強霸屏,投資於台股的占8檔,投資於美股的有2檔。顯見小資族對台股與美股未來仍具信心,股災期間願意鎖定這十檔持續買進,趁便宜累積更多股數。 尖牙股指數網羅在美上市的十大科技巨頭,特色是股性活潑、敢漲敢跌,以7月以來(截至7月8日的5個交易日),美股各指數的反彈表現來看,尖牙股指數彈漲6.79%居冠,其他主要美股指數彈漲幅度依序為那斯達克100指數5.41%、標普500指數3.01%、費城半導體指數2.42%、道瓊指數1.83%。 統一FANG+經理人袁永騰表示,經過上半年的股價修正後,美股主要指數估值已下滑至長期均值或均值之下。統一FANG+ ETF追蹤的FANG+指數在此波下修過程中,估值已偏離長期偏差值,甚至落至長期平均的兩個標準差之下,嚴重遭低估,是該指數有編纂數據以來最便宜的時刻。 袁永騰指出,預期聯準會鷹派升息、全球積極對抗通膨與擔憂經濟衰退等三大議題,仍會主導市場走向。下半年美股將持續在企業獲利預估修正、貨幣政策趨緊中,顛簸前行。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飛出多隻黑天鵝,全球股市輪番修正,美股及台股跌幅逾2成雙雙進入熊市。統計今年來累計盤中零股交易,全市場逾200檔ETF成交值前十大名單,由台美兩強霸屏,投資於台股的占8檔,投資於美股的有2檔。顯見小資族對台股與美股未來仍具信心,股災期間願意鎖定關鍵十檔持續買進,趁便宜累積更多股數。 觀察榜單,台股ETF由元大台灣50(0050)這位老大哥排名居首,並不意外。較引人注意的是,小資挑中撿便宜的美股ETF,追蹤的都是美國科技股指數,尤以追蹤尖牙股指數的統一FANG+(00757)成為小資首選,盤中零股累計成交值為跨國股票型第一名,更獨特的是,它也是十大小資最愛名單唯一不配息、追求長期累積報酬型的ETF。 尖牙股指數網羅在美上市的十大科技巨頭,特色是股性活潑、敢漲敢跌,以本月以來美股各指數的反彈表現來看(截至7/8的5個交易日),尖牙股指數彈漲6.79%居冠,其他主要美股指數彈漲幅度依序為那斯達克100指數5.41%、標普500指數3.01%、費城半導體指數2.42%、道瓊指數1.83%。 統一FANG+經理人袁永騰表示,經過上半年的股價修正後,美股主要指數估值已下滑至長期均值或均值之下。統一FANG+追蹤的FANG+指數在此波下修過程中,估值已偏離長期偏差值,甚至落至長期平均的兩個標準差之下,嚴重遭低估,是該指數有編纂數據以來最便宜的時刻。 袁永騰指出,預期聯準會鷹派升息、全球積極對抗通膨與擔憂經濟衰退等三大議題,仍會主導市場走向。下半年美股將持續在企業獲利預估修正、貨幣政策趨緊中,顛簸前行。市場動盪階段,跌深反彈的反覆整理會是常態,投資人不宜貿然躁進,宜透過逢低加碼、閒錢投資與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等策略,進一步提高勝率,為下一輪的科技股成長週期作好準備。
隨著股東會旺季的到來,每年到了6月下旬,就是台股的除權息旺季,各公司陸續公告年度配發股利政策,高股息、高殖利率股總是股市的焦點,但今(2022)年受大環境影響,不如以往的除權息行情熱絡,甚至還有個股慘貼息仍未填回,ETF與一般股票不同,只有配發現金股利給投資的受益人,7月有哪些股票型ETF即將配息,一起來看看: 富邦投信旗下發行的3檔ETF,富邦公司治理(00692)、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富邦台50(006208)預計將於7月18日除息,配息金額分別為每單位1.483元、0.219元與1.248元,三者都是屬於半年配的ETF,每年7月和11月配息,今(12)日收盤價分別為28.22元、10.15元、63.5元,換算成配息率為5.25%、2.15%、1.96%。 同樣是半年配的還有元大台灣50(0050)、元大MSCI台灣(006203),配息金額分別為每單位1.8元、0.29元,前者每年7月和11月配息,後者定於每年1月和7月,最新收盤價為109.55元、63.5元,配息率為1.64%、0.45%。 季配的股票型ETF,永豐台灣ESG(00888)也將在7月18除息每單位0.168元,用今天收盤價12.32元估算,配息率為1.36%,每年固定在1月、4月、7月、10月配息。 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和FT臺灣Smart(00905)也屬於季配型ETF,但與富邦摩台(0057)一樣,這次不配發股息。 而國外成分股的股票型ETF,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每單位配發高達0.85元,配息率以今天收盤13.28元算,有6.4%的配息率,永豐美國500大(00858)也不惶多讓,本次每單位除息1.13元,以26.62元算配息率也有4.24%。 國泰發行的國泰美國標普500低波動高股息(00702)、國泰臺韓科技(00735)、國泰新興市場(00736),最新收盤價分別是21.18元、23.88元、18.96元,其股利政策也已公告,為0.31元、0.25元、0.18元,換算成配息率約1.46%、1.04%、0.94%。 季配的群益道瓊美國地產(00714)與富邦美國特別股(00717)公告,每單位將配發0.13元、0.132元,配息率用19.92元、15.11元算為0.65%及0.87%。 ※免責聲明:以上ETF資訊僅供參考,詳情商品更新請以各大發行公司網站公開說明資訊為主,文中所提之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上周在半導體類股回神下,周線擺脫連四黑。法人分析,今年上半年代表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曾數度飆至30以上,顯示投資難度確實增加,惟投資大師巴菲特也說過:「股市的操作,其實就是把財富從欠缺耐性的人,轉移到有耐性的人手」,所以,在進出場難以掌握下,投資人其實可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養成紀律投資,逢低布局累積更多單位數,當股市回歸基本面時,也較快回本獲利。 展望後市,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全球景氣雖有下修但尚未出現明確的衰退訊號,在通膨數據明顯改善前,市場震盪仍大,高殖利率股及具成長前景、業績支撐、本益比合理的績優股,有望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此外,回顧歷史資料,自2015~2021年間,台灣加權指數跌至波段最低點後,都能在1個月及3個月回溫,反彈幅度分別為10%與14%,且目前台股受全球通膨及經濟成長疑慮影響,6月創下1990年9月以來單月最大跌點,在融資減少下,短線有望跌深反彈,投資策略上切忌追高殺低。 建議投資人採「微笑曲線」投資,長線分批進場或定期定額方式,降低進場風險,每月固定投資,以3年為一周期停利不停損,長線收益可期。而「存股型」ETF具長線投資價值。 目前市場上討論度數高的3檔存股型ETF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而00878是市面上唯一結合「ESG+高股息」的台股ETF,追蹤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成分股以MSCI台灣指數為基本選樣範圍,篩選MSCI ESG評級為BB(含)以上且MSCI ESG爭議分數達3分(含)以上之個股,依調整後股息殖利率排序取前30檔,並以調整後股息殖利率作為權重分配之標準,以捕捉台灣兼具永續與高息兩大特徵之企業的績效表現。再加上具有季配息、收益平準金機制,使00878上市後配息穩健。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民基金元大台灣50(0050)將於7月18日除息,每受益權單位預計發放1.8元,為該ETF自2016年改為每年配息兩次以來,同期最高的配息金額。投資人於7月15日收盤前買進並持有,皆可參與領息,分配收益日預計為8月19日。 0050基金規模超過新台幣2200億元,流動性良好,0050特色是一次幫投資人布局台股市值最大的50檔股票,也可以讓投資人避免「賺指數、賠價差」的風險。0050每年在1月及7月除息,今年1月除息時,配息為3.2元,加計7月配息1.8元,合計配息達5元。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參與ETF配息時,應同步留意報酬率及配息率,配息率不等同報酬率,並應注意ETF的配息頻率。半年配息或季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可能有各次配息金額不一致的情形,導致ETF配息率大幅波動,投資人應合理評估配息水準。 元大證券響應台股投資,現階段推出0050的定期定額優惠,申購每筆手續費只要1元,且成功扣款三次,即贈200元電子手續費抵用金,另新開戶再加碼500元的電子手續費抵用金,可折抵日後台股電子交易的手續費。投資人可把握機會,相關優惠可洽元大證券官網。
台股昨(7)日收在14336點、上漲350點,今日早盤依舊維持漲勢,有專家建議,大盤若確定吹起反攻號角,與其買台積電或0050,不如進攻近期逆勢上漲的4類族群,他還提醒,中國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的台股供應鏈,也是7月值得觀察的目標。 摩爾投顧分析師蔡正華表示,台股昨日雖然大漲,但後續關鍵仍得看續攻力道,多方要能改變指數每日創下新低的慣性,並拉出連續攻擊,才有利行情止穩。 而當大盤反攻時,蔡正華指出,多數股票的漲幅往往會比台積電或0050更高,若以資金運用效率來看,與其買進台積電或0050,不如入手正在表態或處於攻勢中的股票,例如最近的生技股、工業電腦股、元宇宙股、省錢概念股等,都已逆勢走出一段漲幅。 當前元宇宙概念股漲勢已經擴散,從原先宏達電供應鏈的威盛、宏達電、位速、建達等,延伸至更為廣義的硬體供應鏈,如AR/VR光學的揚明光、玉晶光,網通(含光通訊、低軌衛星)的華星光、光環、仲琦、正基、神準、昇達科、建漢等,蔡正華認為後續皆可列入追蹤。 另外,蔡正華提到,今(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總共交車64.64萬輛,超越特斯拉的56.47萬輛,成為出貨量最大的電動車廠,台股中的比亞迪供應鏈因而不容小覷。 ※免責聲明:本文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波段大跌進入「技術性熊市」,但危機也帶出轉機,隨著近期融資餘額大減百億、外資賣壓出現減輕,使得盤勢醞釀跌深反彈契機。元大投信表示,觀察過去台股修正達「熊市」定義的20%後,進行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績效不俗,投資1年的平均報酬率超過1成,3年更有近3成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善用元大台灣50(0050)等台股ETF,掌握潛在的投資機會。 台股大盤於6日一度抵13,985點波段收盤低點,自今年1月5日最高的18,619點修正以來,波段跌幅逾24%,已達到「技術性熊市」的定義。不過,近日融資餘額連日大減,使得同期間融資減肥幅度約32%,遠大於大盤跌幅,籌碼明顯有效沉澱,加上技術指標已在低檔、外資短線對權值股的賣壓減輕等利多因素,有助台股回穩。 元大投信表示,台股大盤波段浮現止穩契機,但真正的長期低點通常不容易掌握,且目前國際市場仍有美國聯準會升息、全球景氣出現疑慮等變數。若大額單筆投資買在不對的時機,可能因承受不了短期波動的壓力而提早出場,錯失良機。相對地,定期定額及分批布局可分散投資成本,降低心理壓力,更有助提高長期投資勝算。 回顧台股大盤歷史表現,若出現波段大跌20%的「熊市」情境,短線盤勢仍可能波動,但隨基本面觸底回升,中長線行情都能重返漲升軌道。統計過去20年資料,假設在台股達到「熊市」後,於每月底進行定期定額操作,投資1年的平均報酬率為10.4%,2年為21.6%,3年更可以達到29.7% 。 依據歷史經驗,基本面較為穩健的大型股,通常是股市大跌後,資金率先回補標的,扮演台股觸底反彈的領漲指標,因此,成立悠久的大型權值股ETF,例如基金規模超過新台幣2,200億元,流動性良好的0050,就是投資人可以優先考慮的投資標的,而且0050一次幫投資人布局台股市值最大的50檔股票,也可以讓投資人避免「賺指數、賠價差」的風險。 更值得關注的是,據元大投信公告,0050將於7月18日除息,每受益權單位預計發放1.8元,為該ETF自2016年改為每年配息兩次以來,同期最高的配息金額。投資人於7月15日收盤前買進並持有,皆可參與領息。
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在上周五狠砸3千萬買入元大台灣50(0050)ETF,他放話表示,沒有賺個5百萬到1千萬不會賣出,並在個人的YT頻道上秀上自己的對帳單,大虧171萬。今(7)日台股最後終場大漲350點,他在盤中表示自己「真快就要回本了」,並稱他的「哲安基金」今天回血近百萬,要大家記住: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 郭哲榮說,有些投顧老師,事後才秀對帳單,這回他說到做到公布自己的帳面即時損益明細,不少網友都在YT頻道紛紛留言「真男人」、「負責任,這才是與大家同在」。他提到6日台股已不像之前破底多殺多,融資水位大減21.3億元,短線上來看,暫時沒有融資斷頭賣壓的疑慮,台股的籌碼到現在也已洗得差不多了,他要大家一定要撐住等到下周三,因為現在是考驗耐心的時候,美國6月CPI數據即將公布,通膨有機會下降,並笑稱「不要到時台股漲到萬八、萬九,才來問我,哲哲要怎麼進場?」,樂觀信心十足。 昨晚美股跌深反彈,激勵大盤開高,他早盤原先分析投資人對台股追價力道薄弱,預估量不夠,指數還一度翻黑破底到13951點,但隨後就反彈向上,並直呼現在台股真的很便宜,除了提到谷月涵認為台灣電子本益比低得可憐,也引述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所言「現在不買年底會後悔」,也再次強調危機就是轉機,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要勇敢的逢低進場! 元大台灣50今日上漲3.25點或2.99%,收112.1元,因為當中權重最多的電子股台積電(2330)領軍,成功帶動類股上攻,其他成分股聯發科(2454)、聯電(2303),都大漲逾半根漲停板,台達電(2308)也上漲4.99%,貢獻了0050今天的表現。 雖然帳面上仍為虧損,根據郭哲榮個人YT頻道對帳單所顯示的成本115.16元,若不計交易稅及手續費,以今日收盤價112.1元來算,目前虧損剩餘約79.8萬,相比先前大虧171萬已大幅減少。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多頭不死、空頭不止!台股今(5)日從大漲逾200點變成重挫逾百點,盤中一度震盪380點,但融資餘額續減至1934億元,市場浮額有限,但分析師指出,散戶大軍其實並未完全撤退,而是轉進0050,該檔國民ETF融資3天暴增1.1萬張是警訊,更示警權值龍頭、0050、金融股、高殖利率股等4種股票,絕對不宜採用信用交易,否則難禦大震盪盤。 加權指數在過去幾天跌的又急又重,5個交易日就暴跌1331點,今日更見開高走低,但6月單月指數暴跌1982點,超過2020年3月新冠肺炎的單月跌點,而大盤急速下殺的過程中,融資浮額成為首要的清理對象,5個交易日融資大砍162億元,下探至1934億元。 曾任外資交易室的摩爾投顧分析師張貽程指出,代表融資的散戶大軍,似乎並沒有完全撤退,只是從航運股轉換戰場,他舉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為例,近3日融資張數分別大增3288張、3617張、4162張,3天暴增1.1萬張,且7/4日增超過4千張,是2020年3月以來首見。 他更認為,這種融資抄底ETF的方式,可能會有兩種結局,第一,散戶融資抄底成功,0050從110元附近回升,融資張數用健康的方式跟著下降,散戶順利用融資操作賺價差,以彌補今年大修正的損失,這是最好的結果。 但若是第二種,國際股市跟風破底,台積電股價進一步探底,除拖累大盤,也會讓0050股價續跌,代表短期抄底失敗,且若融資不願認輸下降,抄底行為會讓損益越補越大洞,可能造成後續的融資更大賣壓。 張貽程提醒,今年走大震盪盤,應少用融資工具去買股,尤其是存股族的標的,例如權值龍頭股、0050、金融股、高殖利率股等4種更是不宜,應該用現股的方式,才能抵擋得住短中期的大震盪。 若不足買一張的現股,也可以用盤中零股的方式量力而為,即使真的想用融資抄底,最佳時機是要等明顯底部浮現、指數站穩中長期均線後,使用融資也會比較適合穩健。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加權指數在過去幾天跌的又急又重,僅僅5個交易日就暴跌1331點,尤其6月單月指數暴跌1982點,也超過2020年3月新冠肺炎的單月跌點,而大盤急速下殺的過程中,融資浮額成為首要的清理對象,過去5日融資大砍162億,大盤融資餘額已下探至1934億元。 曾任外資交易室的摩爾投顧張貽程分析師指出,代表融資的散戶大軍,似乎並沒有完全撤退,反而從航運股轉換戰場,他舉例散戶最愛的ETF,元大台灣50,近3日的融資張數分別大增3288張、3617張、4162張,也就是3天就暴增共1.1萬張,而且7/4(一)單日大增超過4千張以上,已經是2020年3月以來首見的水準。 他認為這種融資超底ETF的方式,可能會有兩種結局,第一,散戶融資抄底成功,元大台灣50從110元附近回升,融資張數用健康的方式跟著下降,散戶順利用融資操作賺價差,以彌補今年大修正的損失,這是最好的結果;但若是第二種,國際股市跟風破底,台積電股價進一步探底,同時拖累元大台灣50股價,那融資短期抄底失敗,而且若融資不願認輸下降,抄底行為會讓損益越補越大洞,可能造成後續的融資更大賣壓。 張貽程分析師建議,今年的大震盪盤應少用融資工具去買股,尤其是存股族的標的,例如權值龍頭股、台灣50、金融股、高殖利率股等等,應該用現股的方式,才能抵擋得住短中期的大震盪,若不足買一張的現股,也可以用盤中零股的方式量力而為。至於,最佳使用融資的機會,他認為應該等明顯底部浮現、指數站穩中長期均線後,再來使用也會比較適合和穩健。 (本文作者為摩爾投顧分析師張貽程)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二○二二年已度過一半,上半年因著俄烏戰爭、疫情等因素衝擊,導致全球供應鏈再次受阻、能源與原物料價格飆漲,又再進一步推升物價上漲,而高漲的通膨也使聯準會(Fed)由鴿轉鷹,加速升息、收資金腳步,一環接一環猶如骨牌效應,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並持續下探,甚至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降反增、創下四○年新高,以及零售和半導體等企業相繼發布保守財測、消費者信心降至歷史新低等,都再讓近期的金融市場壟罩在一股低氣壓之中。 不過在全球股債市顯著修正下,悲觀的投資氛圍並未澆熄市場對ETF的投資熱度,根據英國研究機構ETFGI統計資料顯示,五月資金投入ETF強勁,淨流入達八○二.八億美元,累計至五月底淨流入達四一七八.七億美元,為歷史第二高,僅次於去年同期的五七二三.六億美元;且到五月為止,全球ETF市場已呈現連續三六個月維持淨流入態勢。儘管今年股債市下跌,使ETF/ETP總資產規模相較二一年底的十.二七兆美元減少七.九%,但仍有高達九.四六兆美元水準。 ETF熱度未被澆熄 事實上,過去三十年來,ETF的發展與成長從未停下腳步,尤其○八年的金融海嘯以後,全球ETF市場規模逐年成長,國際上許多資產管理公司也持續推出創新性的ETF,從股票型ETF,漸漸發展出債券、房地產、原物料、黃金及匯率等各種資產類別,且近幾年槓桿與放空型的ETF也一定程度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主題型的ETF熱度同樣直線上升,熱門題材包括高股息、電動車、5G、資訊安全、AI及機器人等皆相繼有ETF上市,使投資人有更豐富的選擇。 當前ETF市場仍以股票型的ETF總市值較大,其次則為固定收益型ETF,而商品型與其他類別的ETF也在持續成長之中;不斷壯大的ETF市場從檔數也可窺見一二,截算至五月底,全球ETF/ETP檔數已突破一萬大關,達一○三六○檔,十年來年複合成長率高達二一%。 全球資金為何趨之若鶩進入ETF市場?或許可從幾個方面來看。其中一大特色就在於成本低廉,由於ETF的管理策略是追蹤指數報酬,也就是追蹤一個特定指數,因為不由專業經理人主動選股,如此一來就可以省下一筆研究分析的費用,且相較主動式基金,ETF並不會頻繁交易,交易成本也就自然降低。 另外,可有效的分散風險以及投資組合透明度高更是ETF人氣高漲的關鍵原因,由於不一定人人都有時間研究股票,為避免選股失誤,此時透過ETF即可達到投資一籃子股票的特性,以元大台灣50為例,其是追蹤台股上市市值前五○大的個股,較不受個別公司影響績效,可有效降低單一公司帶來的風險,也可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且ETF持股相當透明,投資人可隨時上發行公司的網站觀看持股內容。 低波動、低風險的產品特性和多樣性的選擇,使全球投資人紛紛將ETF納入自己的中長期投資範圍中,這也是在這波股市下跌之際,ETF仍吸引不少資金進駐的原因,甚至,ETF的投資訴求是大跌大買,也讓全球股市即便有短線的波動,逢低的買盤也往往源源不絕。 低波動、低風險 人氣高漲 而ETF的發展熱潮在台灣市場也相當明顯,除了由原來的寡占演變為當前的各投信百家爭鳴外,成交量、成交值、資金規模、受益人數等數據皆顯著提升,甚至在今年全球政經局勢動盪之際,國內ETF一枝獨秀,前五月累積規模大增一六三七.九億元,為歷年同期最多,推升整體規模達六五六二.七億元的歷史新高,尤其國民ETF的0050及元大高股息兩檔規模於六月分別達陣二五○○億、一二七○億的歷史新高里程碑,種種都突顯市場震盪下,投資人對ETF的信心不減。 另一方面,市場對於ETF的熱愛,亦可體現在市值上,若將ETF視為一家公司,0056市值超過一千億,達一二三五億,儼然是一個可成的規模,而0050市值更高達二三九八億元,超過一個大立光;受惠銀彈推升,除0050、0056外,今年更有不少ETF市值突破新高,如富邦台50、國泰永續高股息、國泰台灣5G+、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台灣半導體等都是資金關注的標的。 當然,除了逢低買進看好的ETF外,不可忽視的還有反向ETF,其甚至可說是這波空頭走勢下的最大勝利者,像是做空方舟基金的「Tuttle Capital Short Innovation ETF」(原名為Short ARKK ETF),在去年十一月於那斯達克上市,今年至今已大漲超過五成。此外,也有人打鐵趁熱,ProShares就趁幣圈寒風凜冽之際,順勢推出「ProShares Short Bitcoin Strategy」,為美國首檔做空比特幣的期貨ETF。 而國內包括台灣元大50反1、元大S&P 500反1、國泰臺灣加權反1、國泰美國道瓊反1、富邦臺灣加權反1、富邦NASDAQ反1等ETF亦同樣是資金追逐的標的。 雖然長期來看,整體ETF市場將可望在未來持續吸引資金投入、維持成長趨勢不變,不過仍須留意的是,根據彭博資訊指出,近一周整體股票型ETF資金反而轉為淨流出,流出金額達一三八.二一億美元,其中,流出美國規模有一八五.七五億美元最多;反觀,資金明顯轉往仍在寬鬆環境的日本股票,以及區域型的亞太型、全球型股票中,其餘地區包括歐洲、新興市場、中國等地區則皆呈現流出現象。 前三大淨流入的產業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通膨預期降溫雖然帶動全球股市上周上演報復性反彈,然而資金流向正反應投資人不安的情緒。因二十三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赴國會作證時就再次重申會遏制通膨,更承認升息有可能導致經濟衰退、成功軟著陸「非常具挑戰性」,因此隨著央行緊縮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顯現,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凌駕於通膨擔憂之上,故趁著股市反彈之際,市場資金明顯撤出股票市場。 從產業ETF的資金流向來看,更能顯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其中,產品需求可能受景氣走緩而被壓抑的能源、原料物、不動產為近一周來前三大淨流出的產業。事實上,能源股從年初以來一直有強勢的被動買盤,然而受聯準會加大升息力道、點燃衰退恐懼,導致油價大跌,標普五○○能源股的強勁漲勢也因此中斷,甚至陷入四○年來最慘烈的跌勢之一,股價幾乎回落至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初,也連帶類股ETF從淨流入第一轉為淨流出第一。 反觀,核心消費、醫療保健與通訊則為前三大淨流入產業。像是Health Care Select Sector SPDR Fund(SPDR健康照護類股ETF; XLV.US)已連續數月都在資金淨流入前二○名之列,今年以來就已吸引六二.○六億美元資金投入,可見今年來市場熱錢持續朝向防禦性板塊移動。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02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台灣ETF投資人高度期待的「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下半年預估配息出爐。0050每受益權單位預計發放1.8元,將於18日除息,為0050自2016年改為每年兩次配息以來,同期最高的配息金額。換句話說,投資人最晚在17日收盤前買進並持有,皆可參與配息 元大投信公告,0050本次公告第一階段預估的配息評價結果,每受益權單位配發1.8元,14日另進行第二階段公告,將確認實際的配息金額,分配收益日預計為8月19日。 0050目前在1月和7月除息,本次7月在多檔重量級權值股領先除權息,0050的配息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並創2016年來下半年同期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0050吸引市場關注,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數頻創新高,根據最新統計,0050目前受益人數已達55萬人,有望刷新0050本次配息人氣史上最旺紀錄。 此外,由於台股上半年回檔修正,吸引低接買盤一路搶進0050,帶動基金規模突破2,300億元,6月以來盤中零股交易股數也屢屢破百萬股,位居ETF前段班。 元大投信表示,0050是國內首檔掛牌的ETF,不僅長期績效有目共睹,也見證過去19年台灣經濟與台股的興榮歷史,因此許多人對0050這個代號琅琅上口,乃至規劃退休理財及資產配置,也優先考慮投資0050。 元大投信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加速升息,從點陣圖來看,年底美國利率有可能上調至3.375%。 由於升息增加股市的波動,大型權值股的競爭力佳,在股市震盪時期的營運相對穩健,經歷空頭後展現領先的恢復力,0050為現階段投資人定期定額的優質標的。
2022年上半年全球股市重挫,但國內ETF的總規模持續創高, 統計至6月30日為止,全體ETF規模較去年底成長593億元,來到2.18兆元,續創新高;熱度最高的台股相關ETF規模半年大增1,819億元,較全體ETF增加規模多出2倍,台股ETF參與人數也暴增百萬人。 據集保結算所資料以及CMoney資料顯示,統計至6月30日為止,台股ETF上半年暴增107萬人,來到348萬人,首度突破300萬人大關;台股ETF增加的人數占全體增加人數的76%,相當於在上半年每新增十個ETF投資人中,有超過七個人是買台股ETF。 ETF規模增加前十強中,也有七檔屬於台股ETF,其中第一名則是元大台灣50(0050)規模增加612億元,0050上半年規模一度逾2,500億元、來到歷史新高,近期股價回落,但6月底時規模仍有2,385億元。 第二名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上半年規模大增436.8億元,是高股息ETF規模增胖最多的一檔,目前規模已來787.6億元。市場不穩定,不少投資人或對後市看法保守或為鎖利,讓元大台灣50反1(00632R)和0050同樣吸金,該ETF上半年規模也增加150.8億元,來到653.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