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台股ETF買氣強,市值型貼近大盤,長期投資有機會股息、價差兼得,廣獲投資人喜愛,其中,元大台灣50(0050)可說是市值型的標竿,常被拿來作為市值型ETF優劣的標準,有投信分析,從近1年績效看,有6檔表現優於0050,前三名的報酬率都超過18%,第一名是表現最好的是永豐臺灣加權(006204)達20.54%;另外,有1檔銅板價入手,對新手存股族言CP值超高。 富蘭克林投信觀察觀察台股9檔市值型ETF,截至今年7月底,有6檔優於元老級0050,前三名依序分別是006204、00905、00850,報酬率都超過18%,分別為20.54%、18.89%和18.52%。 值得注意的是,00905目前股價不到10元,除了價格親民,適合資金有限的新手存股族,若只買1張,1萬元內就能買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優質個股;另外,00925也透過品質、動能、價值和風險偵測等量化多因子篩選機制進行選股,以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效果。 放眼國內ETF市場,總規模以逾3.2兆,股東人數將近730萬人,其中,又以台股ETF買氣最旺,規模及股東今年人數就分別增加超過3,760億元及117萬人。對於台股ETF成為聚寶盆的原因,富蘭克林投信分析,第一,台廠在全球供應鏈位居要角,像是鴻海、台達電之於電動車,緯創、華碩之於AI。 第二,台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最明顯就是台積電目前位居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廣達為全球第一筆電代工廠。 第三,台股殖利率高,據彭博數據,去年台股殖利率3.7%,優於全球重要股市,包括美股1.4%、歐股2.9%、陸股2.1%、日股1.9%、韓股1.9%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買氣強,市值型貼近大盤,長期投資有機會股息、價差兼得,廣獲投資人喜愛,其中,元大台灣50(0050)可說是市值型的標竿,常被拿來作為市值型ETF優劣的標準,有投信分析,從近1年績效看,有6檔表現優於0050,前三名的報酬率都超過18%,第一名是表現最好的是永豐臺灣加權(006204)達20.54%;另外,有1檔銅板價入手,對新手存股族言CP值超高。 富蘭克林投信觀察觀察台股9檔市值型ETF,截至今年7月底,有6檔優於元老級0050,前三名依序分別是006204、00905、00850,報酬率都超過18%,分別為20.54%、18.89%和18.52%。 值得注意的是,00905目前股價不到10元,除了價格親民,適合資金有限的新手存股族,若只買1張,1萬元內就能買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優質個股;另外,00925也透過品質、動能、價值和風險偵測等量化多因子篩選機制進行選股,以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效果。 放眼國內ETF市場,總規模以逾3.2兆,股東人數將近730萬人,其中,又以台股ETF買氣最旺,規模及股東今年人數就分別增加超過3,760億元及117萬人。對於台股ETF成為聚寶盆的原因,富蘭克林投信分析,第一,台廠在全球供應鏈位居要角,像是鴻海、台達電之於電動車,緯創、華碩之於AI。 第二,台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最明顯就是台積電目前位居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廣達為全球第一筆電代工廠。 第三,台股殖利率高,據彭博數據,去年台股殖利率3.7%,優於全球重要股市,包括美股1.4%、歐股2.9%、陸股2.1%、日股1.9%、韓股1.9%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息,如今已進化到月配息,目前有3檔超火紅,比如債券規模龍頭00772B或當紅00929,還有3檔即將參戰,比如今(25)日開募的金融債00933B或下月募集的高股息00936,網友喊每月配息就是爽,「茉園存股隨筆」版主爬梳ETF配息演進史,指配息頻率會影響收益,只要月配息持有張數越多,就越不用擔心匯費吃掉報酬率。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表示,台股ETF最早以年配息為主,後來出現半年配、季配息,目前季配息已經成為主流,而有2檔債券ETF在今年6月以前,是市場唯二的月配息,分別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及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今年6月第3檔月配息來了,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首檔台股月配息+平準金的ETF;第4檔月配息是今(25)日開幕的國泰10Y+金融債(00933B),也是首檔結合月配+平準金的金融債ETF。 下月(10/16)將有2檔月配息ETF開募,分別是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00936)和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可見高股息+月配息大戰,正熱鬧開打! 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這樣的發展史,顯然投資人愈來愈希望能早日拿到股息,獲得穩定的現金流。而ETF配息的錢從哪來?當然是成分股的股息,台股配息旺季多在每年6~9月,因此,當ETF收到成分股的股息後,就會進行分配。 如果是年配,一次就把配息發完;如果是半年配,會分兩次發完,通常半年配的兩次配息都不太平均,以元大台灣50(0050)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70、3.05、0.35、3.20、1.80、2.60、1.90;以富邦台50(006208)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48、1.14、0.31、1.64、1.25、1.03、1.35。 版主指出,近2年(4期)來有比較平均,但更早之前的上半年與下半年,配息比例呈現極大差異,這不外乎是兩個季度收到的股息多寡不均所造成,如果是在除息旺季發的股息,當然股息就會比較高;除息淡季,因為收到的總股息較少,所以發的股息就比較少, 不過,最近這2年來,有縮短差距的趨勢,可能是發行ETF的投信,為了回應投資人「需要較穩定的股息」所做的改變吧,所以在旺季時保留部分股息,於下次淡季時再發放,以平衡兩次的落差。 我們知道,現在股票型ETF,主要可分為「市值型」及「股息型」兩種,當然還有「主題型」或「產業型」,但我們以「市值型」及「股息型」來做比較,市值型如0050、00620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股息型如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 根據研究,市值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3.5%,股息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5.0~5.5%,但股價的成長,是市值型占優勢,亦即市值型整體年化報酬率較高,但殖利率是落後高股息型的。 因此,市值型ETF多半比較不強調股息的平均或增加發放的頻率,所以0050、006208都是半年配,股息型ETF就比較強調配息的平均與穩定,因此就以季配息為大家比較喜歡的趨勢了。 版主舉例,由年配息變季配息最知名ETF應該是0056了吧,原本0056堅持年配息,但被後起之秀00878追上之後,有感於市場的趨勢就是朝向「季配」,所以也不再堅持年配息了,在今年5月底宣布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 這個重大的改變,極具代表性,宣示以季配息為主,成為ETF標準配備,不過,市值型ETF,目前還不是以季配息為主,半年配已經大致上能讓投資人接受了,所以0050、006208仍然保持半年配。 但是,現在似乎又有不以季配息為滿足,而出現「雙月配息」或「月配息」ETF,雙月配息較少,目前僅有1檔是永豐優息存股(00907),而早期幾乎沒有ETF是月配息,債券型的00772B及00773B,也是在去年2月,才從季配息改為月配息。 而首檔月配息的股票型ETF,是最近很火紅的00929,上市3個多月,已經配息3次,並連3次填息,受益人暴增21倍至逾36萬人,規模也衝破758億元,在台股ETF中僅次於0050、0056、00878,躍第4大ETF,足見月配息的魅力,能在短短時間內造成如此轟動,真的不簡單。 為了讓配息能穩定,近期有不少季配息ETF引入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對於平準金機制的利弊,有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此不詳述,版主認為,平準金對於穩定配息來說,還是有其好處的,如果要選擇配息頻率高的標的,如季配與月配,可以將平準金的有無列為考慮。 其實,配息的頻率也會影響到收益的多少,以下簡單從「殖利率」和「補充保費」2個方向來分析一下: 一、殖利率 我們知道,股息匯到帳戶,每次需付10元匯費(如果入帳銀行與ETF資金保管銀行一樣則免匯費),假如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1.2萬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萬1990元,殖利率4.996%。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萬1980元,殖利率4.992%。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萬1960元,殖利率4.98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萬1880元,殖利率4.950% 假如我們只是很小的小資族,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僅有1200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190元,殖利率4.958%。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180元,殖利率4.917%。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160元,殖利率4.83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080元,殖利率4.500% 版主分析,如果是月配息,每月扣除匯費,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會將殖利率由5%降為4.95%,降了0.05%,少了1/10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算小;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殖利率會由5%降為4.5%,降了0.5%,少了1/1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小。 當然,持有市值愈高,匯費占的比例愈低,愈不用擔心匯費降低報酬率,但是若僅持有2.4萬元,則整體收益降到了0.5%,真的很高。所以結論就是,要持有高股息「月配息」的ETF,要有不能只買少量的心理準備,最好能買到24萬元(價格20元的話,大約12張)以上,才能將匯費的影響減小到1/100以下,如果能買到240萬元以上,那麼匯費的影響將降到1/1000以下。 如果要精打細算,省掉這筆匯費,就將匯入股息的帳號,改成該ETF保管銀行,比如00878保管銀行是台新銀行,只要在台新銀行開戶,再向00878的投信業者申請收益分配資料異動,再填寫變更配息帳號為台新銀行帳號,就能省下匯費了。 二、補充保費 據現行法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11%,單筆股利超過(含)2萬元便課此費用。」如果是年配息,那麼單筆股利就比較容易超過2萬元,如果是月配息,因為將股利切成12個月,平均每月只有1/12股利,因此,被課到補充保費的機會就低,可以存比較多張數,而不被課保費。 假設有一檔ETF股價20元,5%殖利率,如果由年配改月配,免繳補充保費的市值是多少呢? ◎年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萬元,2萬/0.05=40萬市值,約20張。 ◎半年配:每次2萬元=每年4萬元,4萬/0.05=80萬市值,約40張。 ◎季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8萬元,8萬/0.05=160萬市值,約80張。 ◎月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4萬元,24萬/0.05=480萬市值,約240張。 也就是說,如果是年配息的話,只要持有超過20張,就可能會被課到補充保費;若是月配息的話,這個額度可以到240張,這就是月配息的優勢,雖然多了匯費,但達到繳補充保費的門檻因此而提高,對於持有張數較多的人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的補充保費。 當然,也有人說,繳補充保費當作是做善事,幫助國家財政,不會在意這個費用,這當然很好囉!不過,若想要精打細算,將資金做最有效率的運用,省下補充保費,當作給自己多餘收益的小確幸,也是很好的。因為補充保費2.11%,就是總收益的百分之2以上,也不能說是沒有影響的。 其實ETF算是很安全的投資標的,最近會這麼熱門,似乎比個股的討論更熱烈,相信其來有自,祝褔大家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ETF,在投資的路上走得穩健又安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上市短短3個月,基金規模超過700億元,躍居市場4哥,分析師指出,聯發科、京元電等00929成分股漲多不宜追價,但10月起包括00934、00936等2檔新ETF募集,也將跟進採取月配息,點名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入選成分股機率高,散戶可提早卡位,大吃投信豆腐。 摩爾投顧分析師何基鼎表示,美國Fed周三如預期暫停升息,但Fed主席鮑爾會後談話,卻宣示下季可能會再升息一碼,明年才會降息2碼,顯示高利率仍要維持一段時間,消息傳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42%,再創17年新高,利率敏感度較高的科技類股幾乎全面下跌,那斯達克、費半指數雙雙跌破前波支撐線。 然而實際上,黃豆、玉米、小麥、天然氣等大宗原物料,價格都維持相對低檔,唯獨原油受OPEC+減產影響,近期表現相對強勢,整體來看,通膨仍然受到控制,明年美國要選總統,美國繼續升息機率不高,最新FedWatch也顯示,11月不升息的機率高達73%、12月不升息的機率也有54%。 因此未來升息與否,關鍵在原油價格,他認為只要國際原油守在百元之下,美國就不可能再度升息,目前股市的下跌,只是信心問題,且實體經濟並沒有出現金融風暴,如雷曼倒閉、歐債風暴、新冠肺炎等,因此全球股市不可能走空,全球股市持續震盪的機率較高,操作端看個股表現。 台股平均殖利率大約只有3.7%,而美國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就高達5.5%左右,台、美利差過大,外資當然持續匯出台灣,錢進美債,不過高利率也對美國負債形成壓力,下月美國政府恐又要因為債務上限,被迫關門休息,將對強勢美元形成壓力,新台幣就有機會因此升值,帶動外資重回台股懷抱。 此外,近期月配息ETF熱銷,帶動被動性的買盤進場,也是穩定台股的買盤,加上明年總統大選在即,國家隊如8大行庫絕對會進場護盤,預計最晚在中秋節過後,外資、政府、投信3股買盤的力量加持下,台股後市不悲觀,惟短期內間會持續震盪、來回打底,類股將會持續輪動上漲,因此選對股票就不用管大盤。 何基鼎以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為例,上市3個月規模就超過700億元,排名第4,僅次於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隨00929熱銷,未來將吸引越來越多投信業者,搶食月配息ETF的大餅,發行更多月配ETF,包含10/16公開募集的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6(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 投信持續發行這些ETF,為了能穩定配息給投資人,這些ETF肯定會買進高殖利率的股票,帶動這些股票穩定向上大漲,以00929為例,主要成分股如矽創、聯發科、廣積、京元電等,近期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但這些股價漲多了以後,殖利率也變低了,不建議投資人追高買進。 特別是在行情持續震盪時候,建議可以留意籌碼穩定、殖利率至少4%以上的股票。他以8月營收、上半年EPS推估,包括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有望成為新的月配息ETF成分股,趁投信還沒進場前,可以提前進場,等待投信進場幫忙抬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結束後,升息疑慮再起,美股4大指數全部重挫逾1%,台股繼昨天大跌之後,今天續開低,早盤一度跌逾百點,所幸AI股群起反彈,緯創、廣達、技嘉、英業達、緯穎紛紛表態,高價股立旺亮燈漲停,祥碩、世芯、創意都大漲逾5%,帶動指數走高油黑翻紅,終場上漲27.81點,收16344.48點,成交量縮至2355億元。 今天外資賣超151.16億元,投信買超19.51億元,自營商賣超16.88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148.53億元。 外資今天賣超遍及台股各產業龍頭股,幾乎可以說是「無差別」殺出,包括台積電、聯電、富邦金、中鋼、台泥,甚至台灣50等,皆名列賣超前10榜單。 近期暴紅的高股息ETF後起之秀,00929遭外資連賣5日,總計拋售19萬7492張之後,今天轉為加碼1.86萬張,居買超第一名。 中國大陸經濟走弱,房企頻頻爆雷,加上美中貿易戰外資撤出,陸股在長線低檔徘徊,不過今天陸股強彈逾1%、香港國企股大漲逾2%,外資同步加碼3檔相關正二ETF,包括元大滬深300正2、中信中國50正2、富邦恒生國企正2等。 法人表示,美國聯準會「放鷹」,衝擊台股今天盤中跌破區間盤整下緣16264點,呈現破底走勢,但昨天上市櫃下跌家數超過1100家、佔比66%,上漲家數僅161家、佔比9%,各類股齊殺,顯示短線悲觀氣氛來到臨界點。但即使聯準會今年再升息,整個升息循環畢竟走到末段了,本周不排除是最後利空測底,投資人勿貿然殺低。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8645張、矽統(2363)13119張、東元(1504)10271張、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6918張、神達(3706)5498張、華航(2610)4622張、中信中國50正2(00753L)4102張、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3870張、達運(6120)3597張、友達(2409)3550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21997張、開發金(2883)18369張、聯電(2303)18033張、台泥(1101)15894張、台積電(2330)15752張、長榮航(2618)9859張、富邦越南(00885)9467張、富邦金(2881)8840張、元大台灣50(0050)7054張、中鋼(2002)6828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8月加權指數劇烈震盪,月線下跌2.98%,但投資人越跌越買,使台股基金規模月增22.88億元至4,490億元,月增幅0.51%,其中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都在400億元以上,與前期相比,僅統一、野村兩家逆風成長,且以統一投信月增19.01億元奪冠。 國內投信公司在主被動市場定位日益明確,過去主攻主動式基金的國泰、復華、群益等投信明顯轉向衝刺台股ETF市場,偏重主動選股的投信則充實投研團隊力拚績效,今年整體台股基金平均績效逾4成,其中統一、野村旗下基金紛紛入列前十強,均有數檔基金績效達6成以上。 統一投信8月台股基金規模增加至481.03億元,月增幅達4.11%,已是僅次於安聯、元大的第三大投信,主要因統一投信台股基金當月淨值不跌反漲,加上淨申購雙向拉抬,且9月初更暌違16年再度募集台股基金,規模更衝到102.47億元,使統一投信台股基金規模再度大幅躍升;另一家8月台股基金規模逆勢增加的是野村投信,單月增加3.87億元,推升整體規模達466億元,居台股基金規模第四大投信。 反觀台股ETF基金市場,元大、國泰、復華、群益等投信相對有較高的成長。統計目前台股ETF基金規模排名,元大台灣50近期突破3,000億元大關、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穩坐2,000億元大關之上,但若以今年規模增加的幅度來看,復華、群益投信遙遙領先,明顯勝過老字號ETF基金。 其中今年6月才上市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規模快速爬升至ETF第四大、達740億元,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規模日前也突破400億元大關,成為台股ETF第七大,二檔台股ETF基金均躍居市場黑馬。
iPhone 15超美,頂規Pro Max史上最貴,一支要價近6萬元,想買會心痛,如果是用存股來買單,就覺得還好啦!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3張00878可買一支最貴iPhone 15,如果省錢存股,將來就可以靠股息買新手機,所以投資績效很重要,以人氣王00878+00922和經典0050+0056為例,觀察近10年指數回測表現,發現前者報酬高、波動低、成本低,根本完勝!而且還符合未來ESG低碳趨勢喔! 陳重銘在部落格以「市值型搭配高股息,00922+00878能勝過0050+0056?」為題發文,指iPhone XR用了5年,開始有點出狀況了,最近iPhone 15剛出來,有一點小小心動,但一支最貴要快6萬元,最便宜的也將近要3萬,嚇死寶寶了!不過手機貴也沒有關係,重點是要有人幫我買單。 陳重銘透露,年輕時拼命省錢不敗家,就算寒暑假也都不出國玩,只是到游泳池運動,就是為了省錢做投資,現在就可以靠股票股利來買新手機!各位年輕朋友,你真的有需要貴死人的手機嗎?買手機會讓錢流出口袋(負債),投資好股票則是會讓錢進入你的口袋(資產)。 陳重銘試算了一下,一支6萬元的iPhone 15等於幾張ETF?大概等於0.5張的0050、1.6張0056、3張00878或是4張00922。如果你年輕時省錢不敗家,好好地存股票,將來就有很多股票送你新手機。 上面這些ETF都是持有幾十家的成分股,長期持有就能夠跟台灣經濟一起成長。等到投資有成,靠資本利得或股利來消費就不算敗家,因為有人幫你買單。要記住,先買進資產,再靠資產產生的錢來消費,才能夠長長久久。 ETF可以簡單分類為「市值型」與「高股息型」兩種,市值型就是挑選大企業,主要是賺取成長的資本利得,高股息型則是尋求穩定的高配息。至於要投資市值型還是高股息型,其實要依每個人的年齡、收入來做搭配。 如果是年輕的朋友,資金少所以領股利比較不迷人,因此要以市值型為主,用時間換取股價的成長性,然後也可以搭配一些高股息ETF,享受領股利當零用錢的小確幸。如果是年長、高資產人士,可以配置多一點高股息型的,安穩領股利過生活,再配置一些市值型的尋求成長性。 講到這兩種類型的ETF,大家應該最先聯想到0050(市值)跟0056(高股息),畢竟是最早推出的,不過0050已經是20年前的產品了,不一定跟得上現在與未來的產業趨勢。今天跟大家介紹兩位績優的新同學:00922(市值型)跟00878(高股息型)。 00878上市3年多的績效打敗老牌的0056,大家應該聽到不想聽了,這裡就不特別介紹。今年3月推出、主打低碳轉型的國泰台灣領袖50 ETF(00922),大家應該比較陌生,可以簡單理解成「小資版的0050」,一樣是持有50檔成分股,因為剛推出所以價格還很便宜,目前股價約15~16元。 挑選ETF的重點在於指數,0050只是挑選「市值前50大企業」,但是市值大就一定很賺錢嗎?其實只要市值夠大,就算是賠錢也一樣是0050的成分股,你會喜歡嗎?所以00922的指數就會優化0050的缺點,然後加以進化來跟上世界潮流,幫投資人挑出有賺錢的台股50檔領袖級企業!它除了用大市值(大企業)篩選外,還要兼顧: 一、EPS>0(有賺錢):0050只挑選市值大的公司,就算是賠錢也一樣納入,例如以前的宏達電,當然會拖累報酬率。但是00922則是強調有獲利(EPS>0),才能幫投資人挑出賺錢的企業。 二、企業低碳轉型能力(未來趨勢):投資市值型要看重「未來性」! 公司有沒有因應潮流,開始做「低碳轉型」也是影響獲利、ROE的關鍵,請注意2050年台灣要淨零排放,而「低碳轉型」就是政府在推動的策略,讓產業、能源、生活都轉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所以說,未來20年低碳轉型一定是趨勢,00922就是幫大家挑出這些積極轉型的好企業,對環境更好的同時,還能幫大家賺錢。 現在新的ETF如雨後春筍不斷推出,要如何挑選真的很頭疼!當然是順應未來世界潮流,而且指數績效也更佳的啊。數字會說話,直接幫大家試算,看看是投資0050+0056好,還是00922+00878更好? 由於00878跟00922是新同學,所以只能用過去10年的指數回測,請記住ETF就是追蹤指數的績效表現,所以看指數就對了。假設將資金各配置50%在市值型與高股息型ETF上面,可以看到「00922(市值)+00878(高息)」這個組合的報酬率更高、波動度更低,風險報酬比也比較高(相同風險時可以得到更高的報酬),而且經理費還更便宜(成本低),全部完勝! 0050是20年前的商品,那個時代只挑選「市值最大」;0056則是16年前推出的,由指數公司預測成分股,充滿不確性。0050跟0056只能算是1.0版的市值型與高股息ETF。時代不斷地前進,進化版的ETF不僅報酬率更高、成本更低,相信會更符合未來的投資趨勢。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昨晚出爐,利率維持不變,但多數官員預期今年底前還會升息1碼。決策公布後美股4大指數急殺翻黑,拖累台股今天開低走低大跌218.08點,收16316.67點,摜破半年線,成交量2772億元。3大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皆墨,賣壓遍及電子金融傳產,AI股緯創、廣達、技嘉逆勢收紅。 今天外資賣超339.76億元,為今年第2大,僅次於7月6日的387億。投信今天持續買超1.90億元,自營商賣超59.99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397.84億元。 外資今天賣超最多的族群是金融股,入列前10名的就有開發金、新光金、中信金、合庫金等4檔,賣超逾1萬張者更包括台新金16175張、國泰金15989張、玉山金14976張、臺企銀12880張、永豐金12589張、華南金10549張。 總計賣超萬張以上金融股共有10檔,相當驚人,龐大的賣壓也讓金融類股指數重挫1.43%,跌幅更甚大盤。 存股族最愛的高股息ETF,擁有百萬股民的00878遭砍3萬張,為賣超第一名。天天高居成交量冠軍的00929也遭砍1.97萬張,老牌0056元大高股息減碼11902張。 此外,市值型的0050元大台灣50,外資也出脫1.9萬張。 AI股的「雙達」則獲外資加碼,廣達買超4416張、英業達2868張。 法人表示,Fed如預期未升息,但利率點陣圖顯示,高利率恐維持更長時間,升息循環恐未結束,不僅美股、台股大跌,主要亞股如日韓也都重挫逾1%。台股指數再度破半年線支撐,逼近箱型整理下緣16264點,今天各大類股齊跌,導致指數跌幅加重,不排除是利空加速趕底,投資人勿貿然殺低。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啟碁(6285)6366張、華通(2313)5883張、慧洋-KY(2637)4926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4886張、仁寶(2324)4435張、京元電子(2449)4417張、廣達(2382)4416張、陽明(2609)4321張、智易(3596)3759張、國泰20年美債正2(00688L)3649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0297張、開發金(2883)23524張、台積電(2330)22164張、新光金(2888)21543張、中鋼(2002)20934張、台泥(1101)19839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9795張、元大台灣50(0050)19074張、中信金(2891)17682張、合庫金(5880)16944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股息ETF是存股族首選,類「躺平」無腦坐等領息,但市值型ETF長期報酬率,絕對比高息ETF殖利率高,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以高息0056與不配息市值型00646為例,統計近8年報酬率分為101%和124%,兩者相差逾2成,如果時間拉長,報酬率會差更多,這也是加碼不配息市值型ETF的原因,而且退休後,還可賣掉當急難金、娛樂費、生活費或轉進債券領息,好處多多。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眼尖的版友發現,上星期五(9/15)版主放上的對帳單裡,有2檔沒配息的美股ETF:元大S&P500(00646)與統一FANG+(00757)。持有這種沒配息的ETF無法產生現金流,為什麼要投資這種產品?退休後該如何處理這種產品? 首先,版主必須再次強調,殖利率與報酬率是兩個不同概念,殖利率高不代表報酬率高,不配息不代表報酬率一定差,而報酬率絕對比殖利率重要。 理論上,市值型產品的年化報酬率會優於高息型產品。00646在2015年上市,發行價20元,周一(9/18)收盤價44.37元,上市至今約8年,漲幅約123.5%;2018年上市的00757,發行價同樣20元,周一收盤價59.85元,上市至今漲幅約256%。 拿高息型的0056與不配息市值型的00646做個對比。00646從2015年至今漲約123.5%,0056同期含息報酬率約101.2%。在這8年期間(2015~2023),兩者報酬率相差約22%,若是時間再拉長,報酬率差距會更大。亮眼的報酬率,就是版主投資這類不配息市值型產品的原因。 近期台股投資人很盛行透過高息型ETF,自組月配息組合。但長期投資,市值型報酬率理應優於高息型,因此版主建議,本金持續投入高息型組合沒有問題,而領到的配息,其實可以考慮投入一檔市值型ETF,藉以提高整體資產報酬率。 自組的月配息ETF組合如果都是台股,也許領取的配息可以考慮投入美股的00646或富邦NASDAQ(00662),分散投資區域、分散風險,不一定要投入台股市值型的0050、00692等標的,資產過度集中單一市場,風險隨之增加不少。 離開職場後,這些沒配息的市值型ETF該怎麼處理?版主建議的處理方式有4種: 1. 當緊急預備金:繼續持有不賣,任其價值隨著時間持續成長。生活費由高息型ETF的配息支應,有突發情況發生(例如緊急醫療),賣出這些沒配息產品變現應對,也就是把不配息的市值型ETF當做緊急預備金。 2. 當娛樂性消費:做為娛樂性消費預算。離開職場後,人生進入下半場,不需虧待自己,生活費由高息型ETF的配息支應,想旅行或其他娛樂消費時,可以賣出部分沒配息的ETF籌措資金,慢慢賣、慢慢享受人生。 3. 當部分生活費:每月或每季賣出一部分,搭配高息型ETF的配息做為生活費,直至賣完為止。 4. 轉進債券領息:分批賣出全部不配息的市值型ETF,將資金轉進美債或投等債ETF,持續領債息,增加退休後的現金流,同時可以加強資產的抗震能力。 至於00757,因為成分股僅有10檔,且全部都是科技股,風險不低。有興趣的版友,最好把00757當成個股而不是ETF,畢竟成分股過少,實在無法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能接受大幅震盪,再考慮是否投資。比較穩健的美股市值型ETF,當以00646與00662為首選。 版主表示,如果覺得00646太貴,而每月領取的配息太少,不夠買整張?那就買零股,一股一股慢慢買,財富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的。不喜歡美股,市值型ETF只想投入台股0050、00692等,當然也很棒。就是喜歡高息型ETF,配息只想回頭買高息型ETF,也無不可,自己的投資自己喜歡就好。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經過市場多空驗證的0050,一直是存股族首選,多年來穩居定期定額第1名,存20年可賺5倍,但對普遍低薪的上班族而言,約126元股價實在貴到吃手手,只能買零股存心酸,分析師股添樂表示,無腦追蹤大盤ETF首推6檔,如果想要買整張,潔淨版0050還是銅板價,比如主打低碳的00922、00923,而00922績效緊跟大盤,目前僅16元,經理費比00923便宜。 比較6檔無腦追蹤大盤ETF費用,保管費都是0.035%,但經理費高低相差逾1倍,別小看費用,經年累月下來是很可觀的,少花的費用可以多買1張ETF啊!經理費由低到高排列,最低的是006208、00692皆0.15%、再來是00922的0.2%、00850的0.3%,最貴的是0050、00923皆0.32%。 股添樂在臉書「股添樂股市新觀點」表示,有朋友問我,最近大盤表現不太好,不少觀點認為這個時期是買進大盤型ETF的好時機。不過目前0050、006208都已經貴的買不下手了,想問有沒有便宜的選擇? 股添樂認為,其實這幾年ETF市場大爆發,現在追蹤大盤ETF選擇也多了不少。例如除了0050、006208之外,同時還有00692、00850、00922、00923等。 現在市場有一個很簡單的分類,如果把0050、006208歸類成第一代,那第二代就是加入ESG概念,例如00692、00850;而第三代就是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再加上收益平準金&低碳機制,指標商品如00922、00923。 股添樂指出,低碳轉型議題算是未來資本市場離不開的故事,畢竟全球暖化迫在眉睫,不過人類社會還是需要發展、需要建設、也需要用電。雖然這幾檔編制規則各有不同,不過其實拉長線來看,大致都不會偏離大盤太多,也很適合做為無腦追蹤大盤的ETF。 如果要便宜,一定是往新商品來挑,畢竟這類表現類貼近大盤的ETF發行的越久,價格一定是跟著水漲船高。以今年3月底剛上市的00922為例,目前價格僅16塊,經理費0.2%。 這檔強調低碳轉型的市值型ETF,主要精神圍繞在篩選出各行業轉型過程中的佼佼者,而成分股大部分和台灣50有高度重疊,股價表現也非常貼近大盤。 股添樂表示,例如3月底以來大盤漲了7.7%,同期00922漲幅7.8%,可以說幾乎完全一致。經理費也算有誠意,只收0.2%。其實就很適合作為大盤下跌期間的安全選擇。 像是遭遇到台積電重挫、還是國際利空帶崩台股的情況,只要攤開持股一片綠油油,就是果斷買進。尤其00922銅板價,以整張為單位買進也毫無壓力,不用再切換到零股介面,或是擔心點錯,還是買的比現股貴的問題,算是一檔小資族追蹤大盤的好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投資工具一直在變,過去金融股對存股族是炙手可熱,如今不少人跳槽到ETF,不過,從元老級0050到前國民ETF 00878,再到新星00929,ETF商品不斷推出,到底該怎麼選;投資達人玩股小博士在玩股網上分享回測結果,他表示,如果手握500萬現金準備退休,想要投入ETF,那麼經過20年考驗的0050在年化報酬率表現最佳;若以現金流來看,則00929表現最好。 ◎以下原文引自「玩股網」 : 靠政府退撫基金退休,早已經是老掉牙的天大笑話,經濟起飛1960年代的年輕人,自2000年以來也紛紛進入退休潮,如果是1960年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算他18歲好了,來到2023年也已是80歲以上的高齡,這迫使國人開始自主規劃退休工具。 投資工具也是一直改變,以前投資基金及儲蓄險,但在金融危機陸續降息之後,轉變為股市投資,甚至後來還有一票金融股存股的達人因此爆紅,只不過這幾年期間,金融股達人也紛紛跳槽,如果你還在看達人的第一本書,可能會哭出來,因為等你追到現在最新的一本,早就全部都換成ETF了,誰還跟你慢慢看書? 話又說回來,ETF到底有什麼好?值得大家一窩蜂搶進?其實最大的因素還是來自不安定感,要叫你自己去投資,老了又沒學過,但只靠存錢也是很慘,通膨直接吃死死,但ETF就克服了這點,因為這本質上還是基金,背後有基金操盤手在運作,主要追蹤的是指數,投信公司把這些遊戲規則訂清楚,那麼ETF也可以簡單無腦投資。 現在網路上動不動就有人想拿500萬、1,000萬來重壓ETF退休,但實際上可不可行?新手菜雞投資一檔個股,光是放個10萬就會哀哀叫,研究個老半天也不會出手,更別提要買進一張50萬的高殖利率績優股,這就怕得要死,為何投入更高額的500萬卻不會緊張?甚至全部丟進ETF也不怕? 我先以市場中最熱門的三檔來做回測觀察,分別是0050、00878、00929有數據再來討論,這樣你比較有感。 0050:如果把0050每年除息還原股價回去,2003年到目前我撰文當下的125.2元,20年的年化報酬率是8.76%。 00878:2020年上市,所以發行時間相當短,不過沒關係,我們一樣用三年時間回測績效,以剛上市12.95元到目前收盤價20.94元計算,3年的年化報酬率是2.43%。 00929:2023年才剛上市而已,要論績效還過早。 從這三檔對照你就很清楚一件事,為何0050還是大家比較信任的ETF?原因就是夠老,所以也比較少人問,至於00878、00929真的太新,如果以發行操盤績效及資歷而言,當然最好的還是0050,至於績效的參考性,你如果用短期來看,0050漲幅肯定是落後給其他兩檔ETF,但這也是因為00878有AI股,而00929發行在半導體低檔,這樣一比當然也會輸,但時間拉長來看,0050回測時間長達20年,我想這參考價值還是比較高一些。 接下來就是更重要的現金流,一樣假設500萬砸進這些ETF,根據近期的股息及殖利率可以得到一些資訊。 0050:由於這檔ETF夠老,我們就先以10年平均殖利率3.08%作為基底換算,當你500萬砸進0050,平均可領到15.4萬元的現金流。 00878:這檔ETF為季配息,所以我們把四季股息加總起來跟平均股價計算,2021年的年均殖利率會得到5.41%,2022年的年均殖利率為6.75%,2023年前三季的年均殖利率是4.78%,比例放大全年會得到6.37%的「年化」殖利率,以這三年的年均殖利率去平均會得到6.18%。以500萬規模配息6.18%換算,預計會領到30.9萬元。 00929:這檔ETF上市僅三個月,目前僅有的數據是連續三個月股息都是0.11元,所以等比例換算全年會得到1.32元,以最新股價17.6元來計算,會得到7.5%的「年化」殖利率。假設真的要砸500萬下去,那麼以年化殖利率作為基底計算,全年有機會領到37.5萬元。 以相同500萬投入去換算,0050表現自然是最差,畢竟這檔ETF也不是以高股息為主打,至於另外兩檔高股息對照,以殖利率及現有配息狀況來考量,則是00929勝出。 最後給個結論,如果你是求穩型的投資人,那麼0050經歷過20年的多空行情,累積報酬率也相當亮眼,就值得考量。若是以高股息為主要策略,那麼00929的年化殖利率最高,再加上選股機制更全面,當然會勝過00878,但如果你是特別喜歡AI概念股或電腦代工股的投資人,反而對半導體相關的00929沒興趣,那麼00878也是值得考慮的ETF。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灣錢淹腳目」是真的!00929不到3個月,規模衝破500億,接下來更可怕,不到5天衝破600億,00878是不是遇到強勁對手了?一代紅星換人當,月配息的魅力,讓存股族也瘋狂,但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今年高股息ETF報酬率狠壓市值型是特例,長期來看還是市值型勝出,建議6檔值得存,如果無法割愛00929,就用每月配息買市值型ETF吧!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台股規模前10大股票原型ETF,就有高達6檔屬於高息型,足見投資人對於領息有著強烈的渴望。去年00878獨領風騷,今年7月規模迅速突破2千億大關;下半年則是00929引領潮流,規模排名快速竄上第4名,3個月衝破600億;00919靠著高殖利率,規模也已突破350億,站上排行榜第9名。 此外,近期投資人也十分熱衷透過高息型ETF,自組月月配息的ETF組合,版主周遭就有一些親友問起相關問題,也有一些版友來訊問意見。投資並沒有對錯,希望透過高息型ETF自組月配息組合,沒有任何問題,但版主還是要強調:「高殖利率不代表高報酬率」,長期投資,市值型理應是比較好的選擇。 儘管今年至今,高息型ETF報酬率狠狠碾壓市值型,但不能以單一年度的表現做論斷。台股上市時間最長的市值型與高息型ETF: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高股息(0056),兩者長期年化報酬率由0050領先約2%~3%。別小看這2%~3%的差距,經過20年、30年的複利,對於資產的累積會產生很大的差距。 版主始終認為,全高息型組合比較適合已退休或5年內即將退休的投資人。如果距離退休還很久,應當加入一檔市值型ETF,以增加資產累積速度。 如果您距離退休還很久,但就是喜歡高息型月配息ETF組合,也無不可。版主建議,本金可以持續投入鍾情的高息型ETF組合,而每個月領到的配息,可以投入一檔市值型ETF。 台股的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是不錯的市值型產品;美股的元大S&P500(00646)、富邦NASDAQ(00662)也是市值型的好選擇。 領到的配息投入一檔市值型ETF,退休後如果想提升現金流,可以將市值型賣掉轉進高息型。理論上,市值型ETF的長期股價漲幅會高於高息型,因此這樣的操作方式(賣市值型轉進高息型)和全壓高息型比起來,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好。 近一年,高息型ETF的受益人數與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投信業者強力行銷相關產品,媒體也頻繁報導,近期才投入存股行列的投資新鮮人很難不受到影響。在建構個人資產組合時,應參考自身年齡、投資屬性、風險承受能力,多方比較之後再做最後決策。 版主語重心長表示:「市場流行的概念與產品,未必就是最好的!」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投資人愛高股息ETF蔚為風潮,臺灣證券交易所14日公布8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戶數,以科技百岳為主要成分股、全台首檔月配息股票型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飆升至10,787戶,首度晉升至前20大、直接進入第11名,另搭上美股尖牙股列車的統一FANG+(00757)也以5,173戶,首次進入第18名。 穩居存股族最愛的個股台積電,14日為季季配來首度配息3元除息交易,因股價壓抑已久,上演秒填息行情,8月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個股投資戶數,一舉來到61,204戶,突破新高,月增2,078戶,重返小資族的懷抱。 證交所日前公布,8月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首破90億元,14日公布「個股」及「ETF」投資戶數前20高。元大台灣50、國泰永續高股息及元大高股息依然是投資人最愛,到8月底投資戶數各為212,580戶、198,954戶及195,744戶,月增各8,793戶、11,065戶及8,830戶。 台股高息相關ETF成小資族瘋狂搶進的標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增加1,929戶、富邦特選高股息30月增1,216戶。 在個股方面,台積電向來穩居冠軍,近一年多來出現停滯,8月出現較大回升、重返6萬戶達61,204戶。第二名兆豐金、第三名玉山金都在3萬戶以上。
想要存市值型ETF,但大家狂推的經典0050,一張要12.7萬元(股價127元*1千股),就算每月定期定額5千元,1年存不到半張,但號稱「小資版的0050」00922,一張約1.6萬元,1年可以存到3.75張,相比之下,你想存誰?存00878逾20張的「茉園存股隨筆」版主表示,買1張0050的錢,可以買7.5張00922,看好這檔市值型ETF未來潛力,跌到16元以下就加碼。 我們來了解一下00922,為何要捨0050改存00922?00922是市值型ETF,成分股與0050很相似,都是龍頭股,但產業較分散,多了低碳轉型,也是ESG概念,成分股在ESG的E(Environmental, 環境),有1/3與00878重複,故被稱為00878姊妹版。 00922今年3月成立,追蹤MSCI台灣領袖50指數,目前規模近78億元,受益人逾3.5萬人,指數殖利率5.22%,優於台灣50指數4.55%。半年配息(3、10月),今年10月將首次配息,預計10/19除息,最晚10/18買進,11/14領息。最大優勢是價格親民、重視低碳,經管費0.235%是0050的6折。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表示,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被稱為是小資版的0050,它的選股邏輯並非被動將前50大市值企業納入成分股,而是還有考慮賺不賺錢,以及納入低碳轉型等永續環保考量,並且將最大成分股持股上限訂為30%,目前台積電占約29%,不會像0050的台積電占了將近48%,能更分散風險。 而且管理費也只有0.20%,低於0050的0.32%,目前市價只有16元左右,比0050的120幾元低了不少,買1張0050的錢可以買7.5張00922。所以,蠻看好這檔市值型ETF未來的潛力,近期開始買進,周一(9/11)趁跌到16元以下,再加碼2張!咱們小資族存股,穩穩的就行!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ETF兩大主流派系就是高股息與市值兩種,雖然市值派喜歡稱高股息「睡公園」,但不可否認,每一季有現金流入帳的感覺真好,這也是為何國內投資人趨之若鶩。專家表示,要選ETF未必要終極二選一到最好商品再來all in,想加大獲利反而可以利用0050、0056和00878來分別布局。 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特派員」表示,不管是要選擇哪些ETF,最重要的第一件事便是「搞清楚這些ETF到底在是什麼」。 以00878為例,這檔ETF的選股策略是找出台股符合MSCI ESG評級分數的個股後,再按照近3年股息高低排序,最後篩選出30檔股票。對於想佈局 ESG與高股息的投資人,這就是合適的選項。甚至因為今年成分股內有AI題材,淨值也持續被往上帶。 至於0056雖然也是高股息,但就沒有ESG成分。這檔ETF是由台灣50與中小型100指數的成分股,預測未來一年現金殖利率最高的個股。是預測,就可能會落空,股息就可能會縮水。 0056成分股近期被AI題材帶動,淨值跟著拉高,股價有所表現。要說00878 與0056在AI股的差別,前者的AI成份高達4成以上,0056 只有2成相關。 至於0050,「玩股特派員」表示,是2003年就上市的老字號ETF,成分股為台灣前50大市值的股票,現在將近一半的成分股權重是台積電。但0050並不是以投資台積電為目的,而是為了追蹤大盤指數,同步大盤績效才是主因。 「玩股特派員」表示,所以不用擔心如果台積電如何了,會連帶影響市值型 ETF績效,因為如果哪天台積電不再是龍頭權值股,那0050就會自動汰除台積電。再補充一件事,因為0050只買大型權值股,股息高低就不是重點,殖利率也會比高股息ETF低。 也就因為0050以投資大盤指數為主,股息不是重點,而00878與0056同樣是高股息ETF,重疊性高。如果要以多策略布局,在市值型與配息型各挑一檔,才能減緩市場變動可能的衝擊。 這也是在配置前要了解ETF成分股的重要性,譬如說近期AI題材回檔盤整,那AI成分股高的0056與00878就動彈不得,兩檔都選就不符合多策略佈局的思維。搞清楚這些ETF特性之後,建議可以利用0050 搭配00878或0056 建立多策略配置的ETF。 一方面佈局指數跟大盤一起上漲,另一方面則選擇有現金流的高股息ETF。至於要選擇0056或00878,就從成分股的差別來做取捨:譬如說兩檔ETF在AI 成分股上有落差,那就看你認為AI還有多少延續性,願不願意繼續押注這個題材。 「玩股特派員」說,一邊是4成,一邊是2成,其實都有參與到;差別只在於若AI繼續走弱,一邊是受傷,另外一邊可能是兩倍的傷。 「玩股特派員」表示,ETF越出越多,也越來越像,如果你沒有研究做分類就買買買,可能最後會滿手都是高股息 ETF,又或者集中在大盤指數ETF,這樣就會失去投資分散佈局的精神了。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