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高息ETF最新股息政策相繼出爐,繼00919宣布本季配息0.55元,超越前2季的0.54元,配息率逾10%後,00713、00918、00921等3檔季配ETF也同步在12/1開獎,分別配息0.84元、0.67元與0.2元,從4檔人氣季配ETF最新股價與近來股利政策觀察,00919、00918的年化殖利率可望輕鬆飛越10%門檻,00713、00921也有逾6%水準。 以第3次配息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為例,在12月配發0.55元後,以最新收盤價推算,單次殖利率約2.5%,年化報酬率連3季突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由於從最新淨值組成觀察,可配息金額為2.23元,未來高息續航力估達1年無虞,本次預計12/18除息,12/15為最後買進日,配息發放日為明(2024)年1/12。 至於今年含息報酬率逾4成的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第4次季配息公告出爐,預估配息0.84元,今年合計配息3.04元,以昨日收盤價49.65元計算,單次殖利率1.69%,全年殖利率6.12%。 00713目前規模達481億元,受益人數超過19萬人,元大投信表示,實際配息金額將在12/14確定,並在12/18除息,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晚須在12/15前買進並持有,而配息發放日則為明年1/12。 此外,大華銀投信也在同日公告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最新季配息金額,每單位配發0.67元,雖比6月的0.2元高,但低於9月的0.75元,單次配息率來到3.12%。 由於自今年第2季以來,00918共配息3次,共配發1.62元,若下1季度配息維持逾0.6元水準,以最新股價21.5元推算,年化殖利率可突破10%門檻,欲參與本次配息之投資人,請記得於12/15前買進或持有。 至於00921(兆豐台灣產業龍頭等權重)部分,這次初估每單位配息0.2元,主因是成分股除息旺季已過,使配息不如6月除息配發的0.37與9月的0.4元,單次殖利率僅1.1%,但今年成立以來,累計配息0.97元,前2次除息都順利填息,即使下季配息比照本次僅0.2元,年化殖利率也有近6.5%。 00921這次除息交易日為12/21,想參與除息的投資人,最晚要在12/20買進,就能在明年1/16領到股息,但兆豐投信補充,實際配息金額將以12/15第2階段的公告結果為主。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12月配息的ETF陸續出爐,包括00751B,00713和00918等3檔,依次配息金額為0.45元、0.84元、及0.67元。 規模千億級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2023年度第四次季配息公告出爐,未來將在12月14日第二階段公告確定配息金額,12月18日除息,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晚在12月15日前買進並持有,而配息發放日則在2024年1月12日。00751B連續第二次配出0.45元,以昨天(1)日收盤價33.87元換算,單期配息率為1.32%,年化配息率為5.31%。現階段市場資金高度聚焦長天期美債、投資級債ETF潛在資本利得空間,元大投信指出,長天期債券ETF持有債券的平均存續期間較長,價格對利率變化較短天期債券ETF敏感,至11月30日,00751B持債平均修正存續期間為14.73年,修正存續期間是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敏感度的指標,即利率下降1%,投資組合價格理論值將上漲約14.73%(未加計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若希望在高債息之外同步參與價格成長機會,是相對適合的操作工具。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2023年度第四次季配息公告出爐,未來將在12月14日第二階段公告確定配息金額,12月18日除息,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晚在12月15日前買進並持有,而配息發放日則在2024年1月12日。本次預估配息金額0.84元,以週五(12/1)收盤價49.65元計算,單次殖利率1.69%,年化殖利率約6.76%。根據證交所10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排行榜,00713總戶數今年以來增幅高達522%,排名從ETF第9名攀升至第5名,交易戶數已超越定期定額第1名個股台積電,高息低波與定期換股優勢持續吸引存股族投入。 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 最新配息金額,每單位配發0.67元,以11/30收盤價計算,單次配息率為3.15%。00918自今年第二季以來已配息三次,共配發1.62元,欲參與本次配息之投資人,應於12月15日之前持有。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 為台灣首檔將個股填息紀錄納入指數篩選方法的高股息ETF,目前有近八成的成分股已完成今年的填息。在績效部分,受惠於AI的題材,今年以來總報酬接近五成,加上第三季配息金額每單位0.75元,吸引不少投資人進駐。12月底將進行掛牌以來的第三次成分股轉換,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大家都知道ETF有季配息、半年配,台股也有1年多次配息的好公司,好處多到說不完,包括填息機率高、複利效果好、免課二代健保和方便規劃現金流等,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推薦4檔私藏股,台積電是季配息,聯發科、義隆都是半年配,光寶科名為季配息,實是半年配,其中又以聯發科1張配10萬元最驚人,而義隆今年配息3次,股價合理偏低,值得入手。 股海老牛在YouTube影片表示,睽違25年,台股終於超車港股,形成「黃金交叉」,寫下重要里程碑,別忘了未來AI需求,台股有望繼續領先。在老牛私藏股中,有1年多次配息的好公司,在每季或每半年配息,這在國外行之有年。 為何1年多次配息的公司特別厲害? 在近1800家上市櫃公司中,只有186家是季配息或半年配,僅占10%,能真正落實的並不多,像興富發(2542)曾改季配息,但由於營建業需要龐大現金流,所以在2020 年又改回年配息。 而1年多次配息的公司,需提前準備現金,才能每季、每半年穩定配息,還得遵守嚴格的財政紀律,才不會發生增資舉債、或亂花錢的情況。 台積電因外資持股高達7成,在2019年改為季配息,一開始每季僅配2元,但明年第1季提高到3.5元,等於每年至少可領14元,存股族超級開心啊!還有聯發科、義隆都是半年配,而光寶科雖然是季配息,但偷吃步,實際上是半年配。 你知道1年多次配息有那些優點嗎? (1)填息機率高:像台積電幾乎是1日填息,最多2日填息。 (2)複利效果好:股利再投入,讓利息生利息,就能達到複利奇蹟。 (3)免課二代健保:股利單筆2萬元,就須扣2.11%的健保補充保費,而1年多次配息,等於每季配息金額被稀釋,較不易達到扣繳門檻。 (4)方便規劃現金流:穩定配息,適合繳水電瓦斯費、房貸或當退休金。 ◎季配息:台積電 護國神山上半年連2季獲利下滑,一度讓市場擔心,不過第3季EPS就轉守為攻,加上10月營收衝上2432億元,月增34.8%、年增15.7%,創單月新高;也證明第3季法說會所說,半導體景氣到了相對谷底的論調。 台積電連續33年配發股利,合計157.4元,平均殖利率3.85%。在2019年改為季配息之後,每季穩定配發股息,並且從每季發2元,到明年改為每季配發3.5元,股利越發越多,股價越來越香。 ◎半年配:聯發科 IC設計龍頭聯發科,上半年受到手機市況下滑影響較深,不過下半年庫存調節也來到正常水位,尤其中國智慧型手機需求逐漸回穩,聯發科推出的天璣9300晶片搭上手機需求題材,股價於今年9月起提前發動上漲,從660元的便宜價位階,一路到940元的合理偏高位階,漲幅高達40%以上。 聯發科連24年配發股利, 合計475.6元,今年殖利率高達13.5%。在今年4月時,聯發科調整股利政策,改為半年配息。所以今年上半年配息76元,下半年配出24元,全年配出100元,等於1張賺走10萬股息。 老牛也在這裡偷偷告訴大家,聯發科會常態維持80%~85%盈餘配發率,所以只要知道今年賺多少,隔年度就是發出八成左右;此外,如果聯發科出現大賺的時候,還有可能會調整每半年的股利發放彈性,代表投資人可以期待每半年的股利訊息。 ◎季配息:光寶科 老牌電子股光寶科,前3季營收 1114 億元,雖年減 15%,不過毛利率22%,年增 2.9 個百分點,營益率 10%也不錯,年增 1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11億元,年增 8%,前3季EPS 4.86 元。近年光寶科調整公司體質之後,營運狀況不錯,毛利率、營益率、每股淨利均寫歷史新紀綠。 光寶科表示,在AI伺服器、汽車電子、5G網通等高價值產品下,明年仍可帶動營運成長,投資人可以再期待一下,獲利成長的魔法。2024年法人預估EPS 7.54元;2025年EPS 8.68元,平均年成長約15%。 光寶科連續24年配發股利,合計68.15元,平均殖利率逾6%。不過眼睛明亮的夥伴會注意到,光寶科屬於季配息,但實際上近幾年是一年只配2次,而且是上下半年各配一次。 ◎半年配:義隆 台灣消費性IC設計大廠,以觸控IC為營收主要來源。隨著筆記型電腦市場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客戶重啟拉貨與急單增加,今年營運從谷底反轉,光是第3季賺贏上半年。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89.5億元,淨利15.66億元,每股盈餘5.51元。 義隆連26年配發股利, 合計79.96元,平均殖利率近5%。不過義隆開始改為半年配,今年比較特別,總共發3次股利,所以股東今年可領到合計 8 元現金股利,但是明年則恢復上下半年,兩次的常態性發放。溫馨提醒,目前義隆股價位階仍然是「合理偏低」。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海老牛》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中國基金報報導,大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於1日進場買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產品。所購入的ETF產品多為跟蹤央企指數產品。所購入的ETF產品多為跟蹤科技類、權值的央企指數產品。盤內,多檔ETF成交量急劇放大。 受相關消息帶動,陸股大盤1日午後跌幅均大幅收斂至平盤上下震盪,滬指收微漲、深指收微跌。較晚收盤的港股大盤恒生指數也一度被帶動收斂跌幅,但恒指後續乏力再度下挫,1日收跌逾200點。 中國基金報引述分析指出,當前市場政策底已經出現,因此有國家隊出手。不過,政策底不是單一的,也不是一個時點,而是一個時期的組合政策帶來的政策底。 在1日,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進場買入ETF,中字頭個股午後走強,中成股份、中公高科、中國高科漲停。而遊戲、傳媒等AI應用族群爆發,崑崙萬維、盛天網絡、因賽集團、果麥文化、萬興科技均20%漲停,遊族網絡、姚記科技、網達軟件、焦點科技、引力傳媒等多股漲停。
港股大盤恒生指數持續下跌,1日收盤收最低跌212.58點、跌幅1.25%報16,830.30點,收盤失守17,000點,續創年內新低,當前亦處於去年11月來的新低。 恒生指數1日全天成交1,142億港幣,綜觀全天走勢,午後一度跌幅擴大至170點,但隨後在大陸國家隊出手力挺股市帶動下,跌幅一度拉升至僅跌6點逼近平盤。不過港股整體隨後又再度洩氣,收盤直墜日內低點。 中國基金報報導,大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於1日進場買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產品。所購入的ETF產品多為跟蹤央企指數產品。所購入的ETF產品多為跟蹤科技類、權值的央企指數產品。盤內,多檔ETF成交量急劇放大。 受相關消息帶動,陸股大盤1日午後跌幅均大幅收斂至平盤上下震盪,滬指收微漲、深指收微跌。較晚收盤的港股大盤恒生指數也一度被帶動收斂跌幅,但恒指後續乏力再度下挫,1日收跌逾200點。
知名部落格格主「小股東彼得」之前宣布要從四檔高股息ETF(0056、00878、00919、00929)成分股中挑選個股自組ETF,以每個月投入1萬元和四檔進行PK,目前進行至第2個月成績揭曉,10月績效雖然落後,但11月卻總算反敗為勝,輾壓四大ETF報酬率,不過可惜的是,卻輸給了大盤。 彼得強調,但不能就此去定論指數型ETF就一定優於收息型ETF和自選股ETF,畢竟股巿並不是只有上漲這個選項而已。 回顧一下「小股東彼得」當時設定條件: 1、每月投入1萬元現金,原則上等權重,約當每檔成份股每月入金1,000元台幣(需要以零股方式作買入)。 2、交易時間以每月最末一週為基準,對標績效為四大高息ETF月線收盤績效。 3、他可自行決定增加入金額度,但對標模擬定期定額ETF也需等額加金以符合競賽一致性。 4、為ETF命名為【大航海時代ETF】。 小股東選定的十檔個股分別為:和碩、中信金、元大金、新普、頎邦、致伸、瑞儀、群光、聯詠、聯發科。 以下是「小股東彼得」最新的分享: 本文不在於推廣高息ETF更不是脾睨ETF。在這個基期墊高的股巿環境中,投資股票型ETF亦不失為一時之選。 這是一個每月更新的實際交易紀錄,我們鎖定最熱門的四大高息ETF,取其成份股的交集,再遴選出我個人認為明年度殖利率相對高的潛力股,以等權重的方式買入自選股,並與四大高息ETF作績效的對比。 我們實際入場去買入成份股,每月作績效追蹤。也讓我自己及讀者們切身去感受此間的差異。 ■2023.11月交易紀錄及投資績效 • 目前開始買入的成份股如下表,殖利率乃個人概估之參考值。 • 四大高息ETF的成份股若有作汰換時,我們自組的ETF成份股也可能作調整。 • 關於這個遊戲,有興趣了解前情題要者,可閱讀如下連結: 高股息ETF和自選股的PK (2023.10月績效) 高股息ETF大PK (0056、00878、00929、00919 vs我自己) 11月份的買入時間為11/30,如下圖右 • (下圖上)我們以等權重買入,十檔自組成份股等權重10%,而圖中6121新普及2385群光的比重大於10%,則是因為此二檔近月來的漲幅較大,以致於持股巿值高於10%。 • (下圖下)四檔對比ETF其中00878及00929於11月份發生除息,報酬率計算乃以含息報酬率計之。 下圖為月度績效總表,我們自選股ETF在第二個月度數據上脫穎而出,報酬率為5.26%,對照之四大ETF其含息報酬率則為3%至4%不等。而同比同時期大盤漲幅為8.98%,0050則為8.26%,在這文案裡的所有標的都跑輸大盤了。 我們尚且還不能去定論指數型ETF就一定優於收息型ETF和自選股ETF,股巿並不是只有上漲這個選項而已,它仍然是會有指數波動的。 結語: 每月投入一萬元台幣,把自己定位為ETF的經理人,和四大高息ETF一起往前走。實際地交易,感受巿場的特性和個股的動態。 跟我一起做起來吧! 或許未來我們的收獲會比自己想像的多更多。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小股東彼得」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近期上漲千點來到17360多點,超越港股,其中56檔台股ETF表現亮眼,今年總資產規模成長到1.3兆,發出配息530億元,受惠600萬名投資人,三者皆創新高。「不少高股息ETF配息率比金融股更佳,是今年存股族變心原因。」多名理財達人跟CTWANT記者分享。業者預期,美國停止升息後,「債券型ETF」將接棒成存股族新歡。 CTWANT統計,光看「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這三大檔ETF共配發百億元股息,整體ETF配息金額逾500億元,都創下台股配息史先例,從「現金配息殖利率」、「息收報酬率」、「定期定額」等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在股價、配息、淨值較有表現的台股ETF,包括高息收、市值型、半導體、電動車等主題型ETF,較慘的則是連結中國成分股的ETF。 CMoney統計至11月22日,「現金股利年化殖利率」前五大ETF,00690兆豐藍籌30以8.7%居冠,其次的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有7.6%,00712復華富時不動產為7.0%,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與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也都有破6%,各為6.4%與6.3%。 其中00690成分股分散各產業,00712的成分股組合逾九成投資美國抵押權型mREITs相關標的,類似於債券,易受利率影響,較不同於一般大家熟知的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報酬率超越高股息ETF。 像是存股達人小車這二年多來,減持金融股改到0056、00878,即是因為她的「存股」標準是「現金殖利率須5%以上」,或者是「現金+股票股利」總殖利率7%以上才行。 目前00712的股價在9.5元左右,00900的是13元,「買入價一張萬元有找,對入門存股族來說可以考慮看看。」理財達人阿財跟CTWANT記者說。也因為ETF的大吸金,連壽險業者嘆聲連連,「資金都跑去ETF,新錢進不來,保費收入怎不衰退。」 至於00690兆豐藍籌30的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上漲近7%,11月一度漲破30元,去年最高點為35元,昨收28.5元。「00690可以想像成是台版道瓊工業指數,為台股前30大藍籌成分股。」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如此形容。 依據兆豐投信官網揭露,00690成分股占比最高為台積電27.26%,其次為聯發科13.12%,依序則還有台達電、中華電、富邦金、國泰金、台塑、南亞塑膠、聯詠、中租-KY、國巨、大立光、世芯-KY、瑞昱、上海商銀、遠傳、研華等,皆是各產業龍頭企業。 「00690去年受益人數3千多人,今年兩次配息金額為2.5元,已超越去年2.4元的紀錄,連續二年配息超過8%,是2017年3月27日成立以來表現最出色時候,受益人數也增加到近萬人。」理財達人阿財分享觀察;而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截至11月24日的數據,最新一周受益人增加的前十名台股ETF中,00690仍榜上有名。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說,「買ETF要看成分股,從00690的30檔成份股公司,以半導體科技股居多之外,還有金融、電信、紡織、塑化業等龍頭,就是從營運穩定性、獲利能力、與分配股利等條件篩選出來的。」 不過,11月除息前,有股民憂心說,「00690成分股裡有台塑3.99%、南亞3.45%,加起來比重不低有7.44%,似乎不太妙?」也有股民沒在怕,「00690配息沒有平準金,不會配到自己的錢。」依兆豐投信11月公布00690收益分配組成占比,主要來自買賣成分股的價差獲利(已實現資本利得)占了80%,其餘20%來自股利。 「中美G2峰會『習拜會』關係破冰後,投資人信心大增,台幣近期強勁升值,可以觀察台股重回多頭格局」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說,「預期AI、半導體仍是主流,可多留意市值型ETF,加上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再升息機率近乎零,第四季進入債市風險更低。」債券型ETF「越跌越買」反向操作,目前基金規模到今年10月底成長4646.15億元,且持續成長中。 更多 CTWANT 報導
ESG是股市熱門關鍵字,符合ESG的好公司,在疫情期間抗跌有目共睹,長期股價表現也勝過大盤,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今年ESG市值型ETF表現出色,以4檔ESG市值型ETF為例,00850年漲逾21%,00692年漲近20%,皆勝過老大哥0050近18%,看來0050還輸給後輩00850,而00923年化配息率高達6.8%,不輸高股息ETF;新同學00928今年5月才上市,是唯一ESG上櫃股,波動較大可觀察。 股海老牛在IG「stockoldbull」表示, 台股11月以來大漲逾千點,11月漲幅逾7.5%,其中ESG市值型表現相當出色,有2檔近1年報酬甚至超越老大哥0050,老牛將介紹4檔ESG市值型ETF: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中信上櫃ESG 30 (00928)。 ◎何謂ESG? ESG是聯合國提出,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指標,也是3個英文的縮寫,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比如環保要減碳,社會責任要重視員工福利,公司治理則要資訊透明等。 ◎名字有ESG就是ESG ETF嗎? 股海老牛說明,名字有ESG的ETF,必須屬環境(E)、社會(S)及治理(G)相關主題之基金,且依據金管會2021年7月發布「ESG相關主題投信基金之資訊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之規定,並列於環境、社會及治理基金專區。 若只是在指數編製規則中,有將環境、社會或治理層面納入考量,或投資主題與綠能、永續相關,非屬ESG基金。 ◎成分股前5大產業比較: 4檔ETF前3大產業相似,都有電子、半導體等;00928為首檔聚焦上櫃市場及 ESG 的 ETF,指數篩選鎖定上櫃股票,故和其他3者成分股產業差異較大。 ◎前5大成分股比較: 00692、00850及00923前5大成分股相似,都有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而今年5月才掛牌上市的00928,以上櫃企業為主,比如元太、中光電、環球晶等,所以成分股和其他3檔相比差異甚大。 ◎近1年報酬走勢比較: 00850年漲21.2%,是4檔中表現最優異,緊接著是00692年漲近20%,0050年漲近18%,00923年漲近15%,00928年漲5%,其中00850和00692均勝過老大哥0050。 股海老牛總結,台灣目前在證交所掛牌上市的ESG ETF共有9檔,合計資產規模超過3千億,可見台灣投資人對ESG的青睞,但短期來看,ESG投資的報酬率較不吃香,會建議以長期投資為主。 而這4檔ESG市值型ETF中,僅00850為季配息,其他3檔均為半年配。內扣費用來看,00692最低,經理費僅0.15%,而剛上市不久的00928較高,經理費是0.4%。 最特別的是00928,為首檔聚焦上櫃市場及 ESG 的 ETF,而上櫃企業股東較集中,股價波動也可能較大,建議投資人可以先觀察看看。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海老牛》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聯準會強力升息帶動下殖利率攀升至近十年高檔,截至11月24日,指數到期殖利率逼近6%。國泰投信29日指出,據歷史經驗顯示,在殖利率突破5%當月進場並持有1、2年,平均報酬率分別為20%、32.5%,而價格親民的國泰10Y+金融債ETF已成為小資散戶族新寵,11月20日至24日規模大增新台幣14.4億元,成長幅度高達11.6%。 國泰10Y+金融債ETF的受益人數也持續壯大至近4萬人,自10月上市至今,以周增近2千人的速度,成為債券ETF的熱門新選擇。 國泰投信日前已於官網公告,國泰10Y+金融債ETF首次配息日將落在明年2月27日,最後申購日為明年2月26日,意即明年1月底將宣告預估配息。國泰10Y+金融債ETF基金經理人鍾郁婕表示,至首次配息日前,該ETF約能領到3.5個月的成分債債息,將秉持著最大化投資人權益,並符合多數人期待的方式評估收益分配,希望讓十年難得一遇的債市投資契機,轉換為甜美的實質成果。 鍾郁婕建議,追求穩健配息的投資人,可適當布局金融債,除了透過股、債配置增加資產抗震力外,同時鎖定目前偏高的殖利率水準,有機會創造每月安穩現金流。 美國最新CPI及PPI數據皆持續走低,就業數據也顯示勞動市場正在降溫,市場預估聯準會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已不高,據23日FedWatch資訊顯示,12月再升息機率僅0.7%,最快明年五月就有望啟動降息,市場甚至看好全年降息幅度有機會到4碼,帶動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回落,金融債表現尤為強勢,近一月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價格已反彈近10%。 國泰10Y+金融債ETF為全台首檔納入收益平準金的月配型債券ETF,可確保配息更穩定、公平,加上債券ETF具備海外所得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以及670萬元以內免稅優勢,對有較大額退休金可運用的退休族來說,更具稅務效率。
目前台股上市ETF已150檔以上,總資產規模超過1.7兆元,其中包含高股息、創新、高科技等ETF。證交所提醒ETF投資人,應注意商品之屬性,依個人之財務規劃及偏好投資,並留意投資ETF可能的相關風險。 證交所再次提醒投資人,投資ETF須審慎注意相關風險。例如ETF市價一般會貼近淨值,若持續偏離應特別注意其折溢價風險;或有終止上市風險如ETF可能因規模太小、單位淨值過低等而終止信託契約並申請下市。 而每檔ETF可能有不同的收益分配頻率政策,證交所強調,投資人也需視其可分配收益金額來決定實際分配情形,不宜將ETF視為總是分配固定金額或固定收益分配比率的商品。 此外,若ETF於收益分配後未能成功填息,投資人可能有無法達成其預期獲利之風險。 證交所指出,正如市場中各投資人有不同的風險偏好與財務目標,投資人應審酌自身的實際需求,挑選適合的商品,切莫未評估商品屬性及相關風險,僅因沒有提供基礎事實也未經驗證的市場傳言逕進行投資。 台灣ETF市場已發展20年,台灣的ETF商品有相當豐富的選擇,例如國內成分證券ETF商品主題涵蓋從市值型、產業型(如半導體、金融)至不同主題(如公司治理、ESG低碳等)。 至於國外成分證券ETF,也有豐富的主題,如投資於不同國家、房地產、科技、債券、AI、通訊、電動車、生技等,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多元化投資策略。 證交所提醒,投資者應視其個人需求,注意商品之屬性與風險,以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實現成功的投資。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內投信規模近年來快速成長!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表示,中信投信11月27日止,資產規模已達5500億元新台幣,僅用了10年時間就達到該規模,是國內投信中,以最短時間達到該規模的業者。目前中信投信ETF中,中信高評級ETF(00772B)資產規模1219億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債券型ETF,而中信半導體ETF(00891)的規模,也是國內7檔半導體ETF中,規模最大的。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債券ETF投資操作上,建議當前聯準會升息循環已接近終點,預期投資級債券收益率或將來到相對甜蜜點,且依據歷史經驗,當升息達頂峰後,高評級債價格中長期也有亮眼表現,現在正是布局的好時機,待明年降息訊號出現時,可望坐擁長線債券資本利得機會。 另在殖利率倒掛下,短債殖利率已來到相對高點,透過槓鈴式配置法,控制雙率風險,短債可作為短期因應波動工具,長債則作為利率反轉之投資工具,透過長短債ETF不同比例的配置,並聚焦信用評級相對高的投等債,有望創造更佳的高息收機會,同時也能控制利率與匯率風險,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 美國聯準會升息走入倒數階段,隨通膨放緩趨勢不變,市場預期明年可望進入降息循環,展望2024年債券市場,中國信託投信持正向看待。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3月展開升息以來,至今已升息21碼,而今年10月初,市場預料Fed可能會將利率停留在目前的高檔更長時間後,債券市場開始震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是一度觸及5%,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相對高點,如今隨美國通膨降幅優於預期,投資人對Fed升息擔憂略為降溫,使美債殖利率出現一波回檔。 展望2024年,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降息時程。張勝原表示,10月經濟數據增長減弱,支撐市場認為Fed已經結束此波積極升息循環,同時還預期2024年將有四次降息機會。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來看,12月聯邦資金利率持平的機率逾九成,而明年3月及5月降息一碼的機率則不斷攀升,增添債市樂觀情緒。 張勝原認為,雖最新FOMC會議記錄相對偏鷹,但在景氣趨緩之際,未來面臨不確定風險提高之下,預期Fed將會更有耐心,且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經濟數據、前景變化,及考量風險平衡,來因應緊縮政策的程度和限制利率水準的時間。
台股7月一波AI狂潮,堪比兩年前航海王熱度,但巴菲特曾說過,「只有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AI救世主輝達近期重返歷史新高,但台股許多AI指標股到現在都還在套牢,AI變BI(悲哀),突顯投資選對科技巨頭才是累積財富的王道。 科技股真正的領頭羊在美國,成分股涵蓋美股十大科技天王的統一FANG+ETF(00757)今年績效超過九成,打敗在台股發行的所有ETF,甚至贏過槓桿正2的ETF,成為最強飆王,00757之所以能讓投資人真正搭上AI多頭列車,是因為直接擁抱包括:微軟、輝達、蘋果等,主要引領全球人工智慧趨勢向上的十大科技巨擘。 股民只要將投資股票的部分資金,每月以1萬元定期定額投資00757,布建衛星資產配置,一年本金12萬元,資產能放大到15萬1750元,若從成立就開始堅持扣款,總投入本金59萬元,不到五年更是滾出百萬元資產,穩紮穩打為荷包多賺進一桶金。 還未上車的股民關切是否還來得及上車,其實透過定期定額攤平成本、分散風險,不用擔心買高的問題,00757一年以來定期定額報酬率達26.46%。拉長時間來看,2021年時,即使全球飽受疫情、美國暴力升息、地緣政治所苦,但熬過空頭的低谷,低檔累積部位,00757挾龍頭地位優勢率先強彈,兩年定期定報酬率更超過三成,顯示無論是在多頭年,抑或是風雨飄搖時進場,持之以恆投資00757就能為自己打造小金庫。
11月除息大戲剛落幕,緊接著12月又有新一波台股ETF除息,據統計12月將有六檔台股ETF基金將除息,不過多數之前並未填息,加上年底前有重量級高股息ETF基金將調整成份股,高息ETF基金績效及配息能力是否能通過市場考驗、維持高人氣?備受市場關注。 12月將進行除息的台股ETF基金中前三季都配息的有三檔,包括凱基優選高股息3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以及中信綠能及電動車,截至11月20日為止,配息三次、三次皆已順利完成填息的僅有凱基優選高股息30;配息二次、二次皆已順利完成填息的則有兆豐龍頭等權重ETF基金。 高股息ETF近幾年在台股擁有高人氣,不論是規模或是受益人數都呈現明顯成長。國內股票ETF基金今年持續的高速成長,主要來自高股息ETF基金的貢獻,統計今年以來台股ETF基金中高股息ETF就佔了近7,500億元,佔比高達47%。 而且,高股息基金檔數與規模都持續創高,其中規模甚至較去年底翻倍,成為台股ETF基金中最夯的主流標的。 投信業者表示,挑選高股息ETF時,除了考量殖利率,填息能力更是關鍵,以免落入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的陷阱。ETF填息能力要好,要從成分股的競爭力思考,以當前高利率環境來說,高獲利品質的成份股更能化解成本壓力;若再加上下行風險指標幫忙剔除位居產業高檔的弱勢股,則更能確保投資組合的表現穩健度。 法人指出,11月至12月部分高股息ETF將進行成份股調整,此時將重新考驗各檔ETF的指數設計是否具有競爭力,投資人不妨採定期定額的方式參與,布局擁有高品質、低波動、高股息選股機制的高股息ETF,在降低風險的同時,還可追求長期累積資產的效果。 另外,隨著重量級的台股ETF基金即將在12中進行調整成份股,屆時對ETF基金價格的影響以及投資人對未來配息的期待,都可能影響高息ETF基金今年的人氣可否續旺,因此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10年期公債昨晚殖利率盤中一度跌至4.369%,創下9月22日以來新低,市場看好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升息,以及美國經濟仍具韌性。在10年期美債價格走高帶動,以及波克夏加碼美國公債等消息支撐,今早台股掛牌債券型ETF紅光滿面,包括長天期、短天期美債ETF,投資級債券ETF以及金融債ETF和電信債ETF全數翻紅。 長天期美債ETF包括:統一美債20年(00931B),凱基美債25+(00779B),復華20年美債(00768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投資級債券ETF如中信ESG投資級債(00883B),群益A級公司債(00792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富邦A級公司債(00746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金融債ETF如國泰10Y+金融債(00933B),第一金金融債10+(00834B),凱基金融債20+(00778B);電信債有ETF有新光A-BBB電信債(00867B),中信全球電信債(00863B),群益投資級電信債(00722B)等,上述ETF今天盤中均漲逾1個百分點。 美國通膨數據報喜,華爾街分析師紛紛預估聯準會在7月已完成本輪歷史性的升息;據芝加哥所FedWatch數據顯示,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今年底是這次升息循環尾聲,明年下半年將展開降息循環。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表示,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再升息的機率近乎零」,第四季進入債市的風險更低,未來可期待的資本利得相當可觀。 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而言,該ETF在10月底觸底後反彈,沿5日線向上突破10日線及月線,挑戰季線反壓,該ETF於2017年上市,追蹤ICE美國政府20+年期債券指數,配息時間為3月、6月、9月、12月。
又一台灣之光。國內股債ETF規模在6月底正式破3兆元大關,7月更躍升為亞太第三大ETF市場,同時是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的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台灣ETF市場目前只是在「加速成長」的初期,「大船尚未入港」,等相關配套、退休基金等買盤進駐,規模還會持續成長。 台灣的債券ETF規模已是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同時多檔ETF基金都已破千億元規模,且在全球關注晶片及台積電動向下,含「積」量高的台股ETF基金更可望「出國比賽」,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投資,劉宗聖極看好台灣ETF基金的未來。 國內ETF基金今年發展滿20年,股債ETF基金規模合計衝上3.27兆元的歷史新高,亦超越澳洲、韓國,躍居亞太第三大ETF市場,僅次於日本及大陸市場。 據統計,至今年7月底亞太ETF市場規模達1.21兆美元,第一大是日本ETF市場占比達42%;第二大是大陸市場占26%,兩者市場及人口都比台灣大很多,且有政府基金支持,如日本銀行(央行)在提供市場流動性時,會投資日本ETF基金,因此市場可快速成長。 劉宗聖說,台灣ETF市場靠散戶投資人、一般法人資金就拿下9%亞太市占率,贏過澳洲的8%和韓國的6%,且走向長線穩定的發展。3兆多元的規模仍只是發展初期,劉宗聖認為台灣ETF基金應從四大方向力求突破,有望持續創高峰,第一是商品多元性,目前ETF基金中債券占1.8兆元、台股ETF基金則有1.2兆元,兩者就占9成以上,但在市場多變、動輒飛出黑天鵝下,ETF商品應有更多元化設計。如國外已有單檔同時追蹤股債ETF的基金,即多重資產型ETF,訴求多變市場下的平衡式投資。 第二主管機關、投信公會、證券周邊單位及業者共同強化基礎建設,如打造更即時、透明的ETF基金一站式資訊揭露平台,讓投資人可自行比較配息、淨值等訊息;第三是提供新世代更多投資人教育和保護,協助尋找適合的投資工具及配置。 第四是將ETF推向國際市場。劉宗聖強調,很多國外投資人都想投資台積電等台灣的護國神山群,透過ETF可提高台灣資本市場能見度,吸引國外資金,並持續壯大台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