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群可說是最受國人歡迎的保健食品,除了有提振精神效果外,晚上補充還能幫助睡眠。但如果把B群加上其它元素,是否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毒理學專家招名威表示,只要加鐵就行!因為鐵有助促進紅血球的生成,增加血液中氧氣供應,剛好給了B群在免疫功能、細胞修復和成長上,有很大的幫助。 招名威在臉書粉絲頁「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發文表示,維生素B群在能量代謝和神經系統功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很多人之所以會透過B群來補充體力、維持精神,因為確實有效。 他進一步說明,B群其實是由8種維生素B組成,包括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3(菸鹼酸)、維生素B5(泛酸)、維生素B6(吡哆醇)、維生素B7(生物素)、維生素B9(葉酸)和維生素B12(腦素)等。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如促進血液循環、維持神經傳導及促進能量產生。 如果把B群加上其他的元素,會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招名威則表示「會,加鐵就可以!」因為鐵有助促進紅血球的生成,增加血液中氧氣供應,從而增加活力和耐力,剛好給了B群在免疫功能、細胞修復和成長上,有很大的幫助。 他指出,適量補充鐵和B群,能夠提供細胞能量、促進紅血球再生、支持神經系統功能、增強免疫力及促進細胞修復和成長。而這些小地方可以使你克服疲勞、增加活力。 招名威也提醒,造成疲勞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身體疲勞、心理壓力、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等。在處理疲勞問題時,很多人都是治標不治本,反倒是吃過量產品,不但不見改善還更累,應找出根本原因,採取適當的措施點對點解決它。
經營摩斯漢堡的安心食品30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發2.6元現金股利及完成董事改選,並推選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擔任董事長。黃茂雄表示,前董事長林建元本來就有只做二屆的想法,任期屆滿後打算回歸學界,加上安心在屏東生技園區的食品工廠與物流中心就要完工,於是自己回鍋擔任安心食品董事長。 黃茂雄再度出任安心食品董座,安心食品在屏東長治鄉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斥資15億打造食品工廠與物流中心,預計今年完工、明年投產營運,未來將全面提升食品製成及創新研發技術,初期供應摩斯漢堡逾300家門店食材,後續進一步擴大供應東元餐飲事業各品牌;中期可與國內各餐飲業合作;長遠目標則是國際化,將台灣優質食材與食品外銷國際。 黃茂雄在退出東元董事會運作後,希望自己能輕鬆一點,也將工作重心放在集團的資產管理、餐飲和生技事業投資上,目前在集團主要職務僅在世正開發、樂雅樂等企業擔任董事長;此次安心食品屏東生技園區打造萬坪食品工廠與物流中心,是東元餐飲事業進行上中下游整合的重要工程,也是黃茂雄重掌安心的主要原因。 安心2022年合併營收57億元,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1.3億元,EPS達4.02元,將配發2.6元現金股利。安心2023年第一季合併營收14.34億較同期成長7.2%;淨利歸屬母公司0.33億元,EPS為1.04元。2023年1-4月累計合併營收為19.04億,年增6.02%。 截至2023年5月30日止,摩斯漢堡全台總店數達305家店,現著重店點體質調整,評估中南部展店機會,並朝多元店型發展,包含街邊店、學區等,近期已於台北生技園區、南京寧安、明新科大、中興大學等設點;另外車道店為下半年發展重點,期提供消費者更便利、舒適的環境及數位化服務體驗。
經營摩斯漢堡的安心食品(1259)今(30)日股東會,通過2022年財報及盈餘分派案決議配發2.6元現金股利,並完成董事會改選,推選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擔任董事長,並評估未來發展及現行運作設置各類功能性委員會,藉重董事們所具備之能力來提供董事會做出最佳決策,以確保長期財務績效及企業永續經營。 安心2022年合併營收57億元,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1.3億元,EPS4.02元,每股配發2.6元現金股利,以長期穩定的股利政策回饋股東。安心2023年第一季合併營收14.34億元較同期成長7.2%;淨利歸屬母公司0.33億元,EPS1.04元。2023年1-4月累計合併營收為19.04億元較同期增加1.08億元成長6.02%。 截至2023年5月30日止,摩斯漢堡全台總店數達305家店,現著重店點體質調整,評估中南部拓店的機會,並朝多元店型發展,包含街邊店、學區等,近期於台北生技園區、南京寧安、明新科大、中興大學等設點;車道店為下半年發展重點,期以提供消費者更便利、舒適的環境及數位化服務體驗。 為提升對消費者服務的品質,安心食品積極推動數位轉型,運用智慧科技提升服務並發展智慧型店鋪,強化綠色轉型加強實踐ESG永續品牌形象,迎接未來市場挑戰。MOS Order App除增設整合桌邊點餐服務,更串聯電子支付系統Line Pay、街口支付、悠遊卡、一卡通等並開通多家銀行信用卡支付及綁定服務,提供消費者多元的支付方式。 MOS Order App會員專屬新功能「MOS安心取溫馨送」,消費者以優惠價格購買電子商品票券,可以線上寄杯、寄餐甚至贈禮,只要至全台任一門市(百貨及賣場店除外)即可直接兌換餐點或禮品,自用送禮兩相宜。 安心食品於屏東長治鄉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打造四層樓食品工廠與物流中心,樓板面積近30,000平方公尺,預計於2024年正式營運,未來將全面提升食品製成及創新研發技術,擴大佈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及就業機會,從產地到餐桌、食材到餐點全程嚴密控管,為消費者的食安把關,並連結產學合作技術培育人才。 安心食品已連續8年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企業永續報告白金獎」、「台灣TOP50永續企業獎」及永續單項績效中的「透明誠信獎」、「社會共融獎」等四大殊榮,年度獲頒行政院環保署循環杯優良服務店家認證,全台20家門市可享用免費循環杯租用服務,鼓勵民眾共創減塑新生活,因應淨零碳排,推動綠色節能及減少剩食以利達成綠色轉型之目標。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周二公布的非官方調查數據顯示,儘管食品價格的增長有所降溫,但英國零售商店整體物價的通膨在五月仍達到2005年有該調查以來最高水準。 英國零售協會(BRC)指出,英國超市和連鎖零售商店的價格在五月上漲了9.0%,漲幅高於四月的8.8%。 其中根據BRC所衡量的,食品價格的通膨則從四月的15.7%放緩到15.4%。 BRC執行長Helen Dickinson說,儘管五月整體商店價格通膨有稍微增加,但食品價格的放緩增加,家戶對此表示歡迎。食品通膨放慢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下降,導致奶油、牛奶、水果、魚等主要食品價格下降。 在資料公布之前,上周公布的英國官方數據顯示,CPI通膨在四月放緩,從10.1%降至8.7%。今年稍早官方的食品通膨升至1977年來最高水準,四月僅從19.2%略降至19.1%。 Dickinson說:「雖然有理由相信食品通膨可能正在見頂,但最重要的是,政府不應該讓零售商承擔更多成本,並進一步推高商品價格,從而阻礙這一早期的進步」。「最大的風險來自各項政策,例如即將實施的邊境檢查和包裝回收費用的改革」。
安心食品(MOS摩斯漢堡)今(30)日舉辦股東常會,進行董事改選,會後董事會推選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擔任董事長,並評估未來發展及現行運作設置各類功能性委員會,藉重董事們所具備之能力來提供董事會做出最佳決策,以確保長期財務績效及企業永續經營。 安心食品2022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7億元,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1.3億元,EPS更達4.02元,每股配發2.6元現金股利,以長期穩定的股利政策回饋股東。 截至2023年5月30日止,摩斯全台總店數達305家店,現著重店點體質調整,評估中南部拓店的機會,並朝多元店型發展,包含街邊店、學區等,近期於台北生技園區、南京寧安、明新科大、中興大學等設點;車道店為下半年發展重點,期以提供消費者更便利、舒適的環境及數位化服務體驗。 為提升對消費者服務的品質,安心食品積極推動數位轉型,運用智慧科技提升服務並發展智慧型店鋪,強化綠色轉型加強實踐ESG永續品牌形象,迎接未來市場挑戰。MOS Order App除增設整合桌邊點餐服務,更串聯電子支付系統Line Pay、街口支付、悠遊卡、一卡通等並開通多家銀行信用卡支付及綁定服務,提供消費者多元的支付方式。 安心食品於屏東長治鄉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打造四層樓食品工廠與物流中心,樓板面積近30000平方公尺,預計於2024年正式營運,未來將全面提升食品製成及創新研發技術,擴大佈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及就業機會,從產地到餐桌、食材到餐點全程嚴密控管,為消費者的食安把關,並連結產學合作技術培育人才。 安心食品已連續8年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企業永續報告白金獎」、「台灣TOP50永續企業獎」及永續單項績效中的「透明誠信獎」、「社會共融獎」等四大殊榮,年度獲頒行政院環保署循環杯優良服務店家認證,全台20家門市可享用免費循環杯租用服務,鼓勵民眾共創減塑新生活,因應淨零碳排,推動綠色節能及減少剩食以利達成綠色轉型之目標。
【時報-台北電】泰山(1218)股東龍邦等共計7人,自行召集泰山112年第二次股東臨時會,提名杜英達為獨立董事候選人資格。對此,杜英達因個人因素考量,爰婉拒並辭去該獨立董事候選人之提名與資格。(編輯:張嘉倚)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報導,由於食品通膨嚴重,生活必需品價格持續以雙位數的速度在上漲,英國政府正考慮要求零售商去壓住麵包牛奶等基本食品的價格上限。 但是在被問到這些價格管制措施的問題時,衛生部長Steve Barclay周日對媒體說,這不是他所理解的。 據該報導指出,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的辦公室正與超市洽談一種類似法國的協定,讓主要零售商以「可能最低」的方式收費。 部長Barclay指出:「我的理解是,政府正在與超市積極合作,解決食品價格上漲和生活成本等現實問題,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對供應商的影響」。 英國是西歐食品通膨最嚴重的國家,在過去一年,食品價格漲超過19%,為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烏克蘭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能源價格,而能源價格飆升,也讓家庭預算吃緊。 在最近幾周,特易購(Tesco)和森寶利(Sainsbury's)等大型超市已宣布一些食品的降價。 英國零售商協會(BRC)將許多食品成本歸咎於政府的新法規,並且敦促政府簡化規定,而不是像1970年代一樣對價格進行控制。 BRC的Andrew Opie說:「這對價格不會有什麼影響,食品價格攀高是能源、交通和勞動力成本飆升的直接結果,也是食品製造商和農民漲價的直接結果」。
【時報-台北電】大成(1210)應邀於112年5月30日下午2點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編輯:廖小蕎)
經濟部25日通過三項擴大投資台灣方案,其中,投資金額以安心食品服務公司(摩斯漢堡)估算將斥資19億元,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興建智慧化食品工廠,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未來從產地到餐桌全程嚴密控管食品安全。 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362家企業超過2兆669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萬5,782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有289家台商投資約1兆1,782億元,創造8萬6,395個就業機會;「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66家根留企業投資約4,701億元,創造2萬5,479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907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186億元,帶來3萬3,908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13企業排隊待審。 這次再添3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台商回台方案」的龍業百起為建築用螺絲製造公司,共斥資5億元於北高雄產業園區興建研發暨生產基地。 「根留企業方案」知名連鎖速食餐飲摩斯漢堡,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興建智慧化食品工廠,估算將斥資19億元。 此外,「中小企業方案」輝達玻璃擴大投入逾4億元在新北市八里台北港興建永續理念廠房。
歐洲能源價格正快速下降而不斷減少通膨壓力之際,糧價卻出現飆漲,讓民眾改變飲食習慣甚至減少購買來降低財務壓力,這已成為各國政府要面對的新挑戰,令歐洲多國央行措手不及。 英國統計局5月初調查顯示,全國最低所得的20%家庭裡,約五分之三正節衣縮食。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7%,年增幅明顯低於3月的10.1%,但其中糧價卻年增19.3%。 德國3月糧食銷售量月跌1.1%,跟去年同期相較年跌10.3%創1994年以來最大年跌幅,顯示糧價高漲逼迫民眾減少購買。 食物零售商無法把新增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導致利潤萎縮。德國超市連鎖店Edeka執行長摩沙(Markus Mosa)說,因批發價飆漲而停止對幾家大型供應商下單採購。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執行長貝爾(Torsten Bell)指出,生活費用危機並未結束,正邁入新階段。 英國央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指糧價正對通膨構成「第四度衝擊」。前三次為新冠疫情導致供應鏈瓶頸、俄烏戰爭讓能源價格飆漲、和勞動市場人力供應意外緊張。 歐洲為民眾提供重大能源補貼而大幅舉債,現在面對糧價飆漲已沒太多財政空間去因應。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只能降低食物產品銷售稅來減輕民眾負擔,法國跟零售商談判凍漲協議。 專家認為從食品的加工處理、包裝、運輸到分銷等環節的成本上漲,可能是糧價漲得快而持久的原因之一。 貝利認為央行誤判糧價走勢,是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期間,食品生產商為確保貨源而跟肥料和其他原料供應商,簽長期而採購價相對高的合約,結果能源等價格拉回後,仍無法降低其採購價而導致食品價格高漲。
一般常見的水龍頭不是感應式,就是要用手打開水龍頭,一名網友分享,意外發現一款「用腳踩出水」的水龍頭,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使用過的網友認證說,真的超級好用,很想把家裡面的水龍頭通通改成這款。另有內行網友則說,這款水龍頭在食品工廠或是醫院都很常見。 一名網友昨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上分享,用手感應出水的水龍頭很常見,但是用腳踩出水的水龍頭倒是第一次見到。從照片中可見,一個洗手檯前方的鏡子與水龍頭上面都貼著小公告「腳踩出水更方便,不用動手更安心」。 照片吸引7千多人朝聖,不少網友留言討論,「踩住持續出水,感覺蠻不錯的感應式,我的手都在跟水柱跳恰恰」、「這個設計蠻好的」、「可以擺脫感應式的,有時候泡泡要沖很久才沖的乾淨,手還要一直在那邊揮」、「第一次看到好神奇」、「這很棒欸,連自己家裡都想裝」、「我還想把自家廚房改成腳踩出水」。 另有許多內行網友表示,腳踩式水龍頭常用在食品工廠或是醫院裡面。「醫院,食品業很常見,避免二次污染喔」、「醫院都是,診間裡的洗手台都是這樣」、「腳踏式我用過一次,不明白為什麼腳踏式的沒有普及,超討厭感應式的,不是常常壞掉,就是反應遲緩」、「醫院很常見」。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央行(BoE)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說,對於今年夏天可能出現的「黏著性」通膨風險感到擔憂。儘管四月英國整體通膨回落的個位數,但包括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膨仍在急遽上升。 周三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年增8.7%,遠低於三月的10.1%,但是略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 但英國仍然是G7集團中通膨最高的國家。貝利在《華爾街日報》的一場活動中表示,對四月通膨的下降表示「歡迎」,但英國央行也不得把重點放在食品價格和核心通膨上,食品價格在過去12個月上漲了19.0%,核心通膨在四月為年增6.8%,高於三月的6.2%。 行長表示,儘管通膨預期開始下降,企業也發出訊號,表示他們有意減緩物價上漲。貝利說,現在風險是,通膨從現在開始僅是緩慢下降。 在去年能源價格飆升之後,食品公司已簽訂了成本高於一般水準的合約,此意指著,原物料價格下跌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影響和傳導到消費者。 貝利說:「我們的問題是,這種過程是多麼的黏著和頑固,而且要記得,英國的勞動力市場已經非常吃緊」。 而投資人似乎已經對英國央行的下一步行動提前做出決定,認為下個月將再次加息25基點(1碼),為100%確定的事;並認為英國利率到11月會來到5.5%的機率為50~55%,高於此前的4.5%。 美國銀行(BoA)和野村證券表示,它們現在預計,英國央行將在9月之前將主要利率再上調3次,來到5.25%。而瑞士信貸和花旗認為將再上調2次,至5%。
依照證交所最新統計,統一是存股族定期定額買股第20名,每月有超過4100人扣款買統一。今年統一配息超大方,去年EPS(每股純益)3.02元,配息3.15元,盈餘配發率超過100%,股東每人笑呵呵。統一首季財報也很亮眼,EPS達0.88元,高於去年0.75元,但真的是財報好就去追嗎?達人說且慢,扣掉一次性認列收益,統一首季其實是衰退,要等2件事發生,才可能重回成長軌道。 統一集團近期漲勢凌厲,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講客人」拆解首季財報獲利,他表示,先看一下統一投資架構圖了解該集團的成分組合,在食品類除了統一自產的食品以及轉投資大統益、維力食品及光泉牧場外,也囊括中國、東南亞地區。流通及零售則扮演重要轉投資板塊,包含統一超、家樂福、菲律賓7-11以及黑貓宅急便的統一速達。 包裝容器則有統一食及統奕包裝;休閒事業包含統正開發、經營信義區統一百貨的統一百華及負責台北轉運站營運的統一開發;其他類就是各行各業的轉投資,包含主要負責股權投資或併購的統一國際、原料藥廠神隆、股市營運的統一證券以及專蓋豪宅的太子建設。 「玩股講客人」表示,菲律賓7-11造成統一集團獲利衰退,這對整體EPS有相當大的影響。從2023年第1季來看,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體的營業利益繳出28.44億元,對照2022年第1季25.35億元、2020年同期28.07億元;換句話說,2021年第1季、2022年第1季受到疫情影響呈現衰退,2023年第1季可說是全面反彈的開始。 至於統一集團本業的「食品及食糧」則持續衰退中,自2020年第1季到2023年的營業利益均持續縮水,如果以2020年第1季32.93億元來比,2023年第一季僅有16.3億元幾乎是腰斬,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原物料成本侵蝕統一集團有多麼嚴重。 統一董事長羅智先在3月法說會上信誓旦旦說現階段還不想漲價,仔細一看,其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的營業利益早已超過2020年第1季,也難怪這麼有信心不擔心本業衰退。 從部門損益來看,2022年第一季對比2023年第一季確實都呈現衰退, 「玩股講客人」表示,食糧事業部獲利從1.86億元衰退到1.3億元,而食品事業部則從25.81億元掉到14.99億元。另外代表7-11的便利商店事業部,則是從16.68億元成長到17.77億元,確實開始復甦反彈。 整體來說,2023年第1季的部門總損益為67.82億元,對照2022年第1季的79.56億元仍有14.76%大幅度衰退。就整體營運而言,統一集團的本業仍受到原物料上漲的侵蝕,因此獲利仍為衰退狀態。 再從簡明綜合損益表來看,2023年第1季的稅前淨利則出現有趣的跡象,明明營業利益項目還在衰退,結果稅前淨利竟然超車2022年第1季,從85.38億元進步到103.13億元,年增20.79%,帶動當季EPS繳出0.88元、年增18%的佳績。那麼,統一集團是靠著那些轉投資事業賺錢呢? 「玩股講客人」從季報找答案,科目找「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發現「其他利益及損失淨額」從虧損3.05億元轉虧為盈變成13.88億元,「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淨額」則從1.97億元進步到7.42億元,因此帶動整體的業外收入大爆發。 觀察「其他利益及損失淨額」部分「租賃修改利益」從2022年第1季4,500萬爆衝到2023年第1季的15.41億元,簡單來說,就是配合中國當局的土地徵收計畫,將合肥統一的部分土地及建物賣回去給政府。 而另外一個大幅成長的科目則是「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淨額」,關聯企業的綜合損益自2022年第1季虧損2,812萬逆轉為2023年第1季成長8.79億元,這貢獻來自大統益、統一證券、太子建設及興能高等公司。 如果要確認統一在2023年第1季真正的營運表現,就要將不動產處分單次性認列的15.41億元扣除,EPS就會降至0.61元左右,如果再跟2022年第1季的0.75元對照,則會變成衰退18.67%,所以重點還是在食品本業,到底何時能將毛利率拉回過去的水準,這就要看原物料何時反轉。 不然另外一個解法就是等台灣、菲律賓7-11持續爆發,加上未來家樂福成為完全持有開始貢獻獲利,只要能彌補食品本業受原物料侵蝕的衰退,統一才算是真正的撥雲見日。 簡單給結論, 「玩股講客人」表示,統一集團如果想靠大環境重返成長軌跡,勢必要等大宗商品報價及成本進入低價循環才行;想靠自己的話,那就要期待7-11持續展店爆發才行,不然就要董事長決定再次漲價了!只是大家應該會哀鴻遍野。 無論如何, 「玩股講客人」說,統一集團家大業大,營運重返成長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長線營運不必這麼擔憂,只不過目前仍卡在原物料侵蝕獲利的陰霾中,短線上最好還是保守為宜。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市場逐步回復,油脂及食品廠南僑(1702)自結4月稅後純益5,756萬元、年增32.95%,EPS達0.23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9億元、年減幅收斂至17.1%,EPS為0.77元。 南僑先前在法說會上表示,大陸市場自去年底解封後至今營收已回復正常,今年整體營運比去年好是必然。 由於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受到大陸疫情封控影響,業績基期較低,因此預期今年第二季營運趨勢向上,有望優於去年。
近年來,寵物腎臟病發病率逐漸升高,躍升成為犬貓致死率的前五名,且寵物腎臟病一旦發生就不可逆,是長期與病魔抗戰的過程。為了預防和緩解寵物腎臟病症狀,飼主們除了瞭解發病原因和採取照護措施外,更要在飲食、日常保健上下足功夫。此外獸醫師也會視寵物病情評估,開立處方簽指示使用「寵物處方食品」,給予寵物足夠、適當的營養。 寵物腎病徵兆 從日常觀察與飲食「首護」 腎臟疾病屬慢性疾病,在人類身上是老年容易出現的症狀,在寵物身上亦同。腎臟是重要的器官,負責代謝體內的廢物,當腎臟養分不夠、尿液排出困難、接觸腎毒性物質等,都有可能損傷且無法負擔代謝需求。寵物無論貓犬,在10歲之後更容易面臨各程度不等的腎衰竭問題,飼主可以初步觀察家中毛孩,如出現喝水多、尿量多且頻尿、體重突下降5%、精神不濟、食慾下降…等幾個症狀,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如果檢查出寵物有腎臟相關問題先別驚慌,請注意寵物的作息飲食,採取提供足夠的水、避免對腎臟有害藥物…等延緩腎病惡化的措施,也要讓寵物有適當運動和休息時間,並定期回診檢查健康狀況。高齡寵物的腎臟更需小心照護,由於肌肉需要攝取蛋白質來維持,患有腎臟病又該避免提供寵物過多蛋白質和鹽分,所以『如何均衡攝取蛋白質維持肌肉量,同步注意腎臟健康』,也是在寵物照護上的一門學問。 專業團隊研發處方寵食 提供毛孩完善照護 寵物腎病到了後期,飲食控制跟水分提供已是日常生活,也會需要使用處方食品來控制寵物的營養攝取,維持寵物身體狀態。深耕台灣百年的福壽實業,在寵物食品相關領域發展將近40年,是全台唯一擁有「處方寵物食品」開發能力之本土專業廠,旗下專業品牌《首護ADVOCARE》針對為腎病所苦的寵物,派出自家專業獸醫師與營養師團隊,依據寵物臨床數據分析,精心研製出《首護ADVOCARE腎臟照護處方食品》。 寵物的腎病不可逆,慢性病症照護會需要飼主付出大量心力,《首護ADVOCARE腎臟照護處方食品》配方內加入了高量omega-3脂肪酸,力求減緩寵物腎病相關症狀,讓飼主達到生活的平衡、維持穩定的身心狀態。考量到腎臟問題需要控制磷及鈉含量,降低臟器負擔,也對配方細細斟酌。還有高品質蛋白質及精準平衡胺基酸,幫助寵物在吃處方食時也能維持肌肉量。 福壽實業擁有專業獸醫師團隊,不僅專為台灣毛小孩調配配方,更選用在地食品等級原料與製程生產寵物食品,在地生產、新鮮直送,讓寵物吃得跟我們一樣好!但要注意《首護ADVOCARE腎臟照護處方食品》為醫師專業處方產品,需透過獸醫師開立處方後方能使用,如家中毛寶貝有相關需求,不妨先前往獸醫院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