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電價

的結果
  • 4月新電價拍板 民生最貴每度7.69元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日前通過電價調整方案,台電28日正式公告用電各級距收費價格,其中各產業最貴的電價,分別是工業用電採三段式時間電價在夏季尖峰時間每度收費7.03元,營業用每月用電3001度以上每度6.75元,民生最貴每月用電1001度以上的「豪宅用電」,每度7.69元。  經濟部1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4月起調漲電價,基於照顧民生穩定物價,民生及商業大部分不受影響,家戶每月用電701度以上、商業1,501度以上就漲,平均調漲11%,其中民生調漲2.6%、產業平均調漲平均漲幅14.2%,相當於全台約有186萬戶受影響。  根據台電公告,這次電價調整照顧民生,因此700度以內電價不調整,120度以內夏月非夏月都是維持每度1.63元,後續依電價級距分別訂出價格,直到701度至1000度之間,夏月電價每度5.83元、非夏月4.74元。  1001度以上級距,每度7.69元,寫下近10年來最高。小商家用電每月用電3001度以上,夏月每度6.75元、非夏月5.30元,也寫下近4年新高。  在產業用電方面,使用三段式時間電價的高壓供電工業用戶,在夏月尖峰時間(5月16至10月15日)周一至周五的下午4點至晚間10點,電價每度高達7.03元,是所有工業用戶當中最貴的時段。同樣時段的特高壓供電戶,每度6.58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電價調整當中,為減緩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包含紡織、金屬刀具與手工具模具製造業、金屬加工處理業等產業在去年下半年用電衰退10%以上產業調幅減半,農漁業電價不調整。另外大專校院等學校、農漁業電價不調整,使用台電智慧電表及參與節電措施的分租套房,在這次電價也不調整。

  • 台電公告4月起新電價 工業用電每度最貴7.03元、民生7.69元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日前通過電價調整方案,台電28日正式公告用電各級距收費價格,其中各產業最貴的電價,分別是工業用電採三段式時間電價在夏季尖峰時間每度收費7.03元,營業用每月用電3,001度以上每度6.75元,民生最貴每月用電1,001度以上的「豪宅用電」,每度7.69元。 經濟部1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4月起調漲電價,基於照顧民生穩定物價,民生及商業大部分不受影響,家戶每月用電701度以上、商業1,501度以上就漲,平均調漲11%,其中民生調漲2.6%、產業平均調漲平均漲幅14.2%,全台約有177萬戶受影響。

  • 電價漲又升息 專家憂普發6000效應破功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4.47點,已連續3個月上升,影響CCI的六項分項指標全數上升;不過,執行長吳大任卻憂心,政府調漲電價與央行升息時機不當,恐讓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帶動內需消費的美意大打折扣,原本寄望全年能提升經濟成長率0.3個百分點,如今這效應也可能要破功了。  吳大任分析,台電財務虧損是事實,改善財務狀況才能提升供電品質,這大眾都能認同。不過,現在棘手的問題是,景氣低迷、出口大幅下滑,調漲電價不能急於一時,否則經濟不好,電價調漲、萬物齊漲,等於再進一步墊高家庭經濟支出。  央行近日宣布升息半碼,吳大任表示,全台有200多萬戶的房貸戶,都會區動輒上千萬元的房價、房貸,對家庭經濟負擔造成的衝擊又比電價調漲來得更大;吳大任表示,政府似乎搞不清楚升息的意義,升息就是讓家庭負擔增加、減少消費,進而壓抑物價。  政府政策最讓人詬病的是,4月電價漲、房貸利率調升,卻又普發6000元現金,吳大任形容,這好比駕駛一輛汽車,「含著油門踩煞車」,油門就是普發現金、刺激消費,煞車就是漲電價、升息,會導致消費受到抑制,會讓這輛汽車處於錯亂當中。  除了家庭經濟受衝擊外,吳大任表示,電價漲、升息還可能讓體質弱的廠商倒閉,由於產業供應鏈關係緊密,一家廠商貨款出問題,恐怕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歐美因升息導致金融機構倒閉、流動性出問題,吳大任認為,台灣要引以為戒。  3月CCI為64.47點,與2月比較上升2點;台經中心表示,民眾對購買耐久財、國內經濟景氣、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物價水準等6項分項指標信心全面上升。  以「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為30.55點為例,月增3.4點,是這次升幅最大的指標。吳大任表示,儘管民眾對物價信心回升,絕對值還是處在非常低的水準,意味民眾對物價上漲感觸仍深,是悲觀情緒稍微淡化而已。  而家庭經濟等指標上升,吳大任分析,近期台股指數站穩萬五,政府漸漸鬆綁防疫管制,普發現金6000元讓民眾認為家庭經濟稍微改善。  對於普發6000元現金,各大百貨、量販店也搶商機,新光三越4月6日舉辦初夏購物節,全台為期21天的檔期,預估業績可達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家樂福也推出消費攻略,母親節早鳥提前開跑,搶6000元購物商機。

  • 蛋價與電價

     最近蛋價大漲,朋友見面的話題也離不開蛋,超市蛋架上空空如也,非僅蛋事讓民眾怨聲載道,日前電價也調漲了11%,蛋價與電價齊漲,困擾了不少人,也許有人會問,究竟是雞蛋對物價的衝擊大?還是電價的影響大?  用感覺,會覺得缺蛋這件事比較嚴重,每天上超市沒看到蛋會影響生活的幸福感,而電費兩個月才收一次,比較無感,通膨的發生有時候是非理性的,明明只是小小的一顆雞蛋,其影響力有時卻無遠弗屆。  不過,若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權重來看,家庭電費的開銷遠在雞蛋之上,甫更新過的權重,電費1.28%,雞蛋0.26%,電費的權重是雞蛋的5倍,顯而易見,電費調漲的影響力量強過雞蛋甚多,換言之,日後會形成通膨壓力的不是蛋價,而是電價。  從國民所得統計而言,電與蛋非僅是家庭部門的最終消費,也是生產活動的中間需要,他們漲價除了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荷包,還會推升業者的成本而讓消費品跟著漲價,如果前者稱為漲價的「直接效果」,後者即是「間接效果」。如前所言,在帶動物價上漲的直接效果這件事上,電力是雞蛋的5倍,那麼,間接效果誰比較厲害?  這就得看產業關聯表了,我們看主計總處所編的105年487部門的產業關聯表會發現,由於餐飲業、烘焙業及學校營養午餐對蛋的需求不小,一年需要購買的雞蛋達140億元,這個中間需要再加上家庭部門的最終需要,總計一年吃掉了432億元的雞蛋。  我們一年直接、間接消費的雞蛋,雖比麵粉、鮮奶、花卉、沙拉油還多,但還是低於米、蔬菜、雞肉、豬肉,更難以和汽油、電力相比。電力除了供應到家庭部門,也是業者生產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依105年產業關聯表,我們一年家庭部門消費的電力達947億(最終需要),電價調漲直接就推升通膨率,而各業生產活動所需的電力5,045億元(中間需要),雖不會直接影響通膨率,但生產成本因此提高,在5,045億的規模上,電價調漲一成,業者就得多付504億,若全數轉嫁到消費市場,其所形成的通膨壓力相當可觀,以此評判「間接效果」,電力是雞蛋的36倍。  這樣看來,不論是依消費者物價權重所估的直接效果,或是依產業關聯表的估的間接效果,電價調漲的影響力量皆遠在蛋價之上,雞蛋的漲價不致於釀成通膨,但電價的調漲卻可能掀起狂風巨浪。  當然,也別太憂心,只要市場是競爭的,社會沒有恐慌情緒,業者雖有電價成本上揚的壓力,也不敢把成本全數轉嫁出去,因此前述的間接效果半數會被業者吸收,漲幅也就不致於那麼大了。不過,若像昔日國共內戰的1948年、或石油危機的1974年,當恐慌籠罩社會,則前述分析全數作廢,在恐慌情緒蔓延下,哪怕是一顆雞蛋,也會讓通膨失控。  小檔案■1948年10月13日廈門凱聲報以「搶購風潮蔓延各地,政院擬就防止計畫」為標題報導:搶購風潮已自滬蔓延其他城市,危及市場之穩定,中央經濟管制委員會將草擬制止辦法。為穩定人心,總統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強調:「當前局勢雖見嚴重,但絕不悲觀,搶購物資係突發事件,希勿相驚擾。」  小檔案■1973年中東情勢緊張,阿拉伯國家以石油為籌碼抵制親以色列的國家,國際油價飆漲(由年初2.2美元漲至年底11.8美元),我國通膨率於第四季升逾20%,次年3月通膨率更衝破60%,在群體恐慌下,人人搶購物資及收藏一元鎳幣、五毛銅板,以至於全台鎳幣及銅板自市面悄然消失。

  • 《今日財經懶人包》投信連25買 拉台股衝萬六;俄中聯手 美元霸權受威脅;遠傳、宏達電帶頭 元宇宙大聯盟成軍;房市329促銷 建商3招很殺;自行車零件廠 Q3迎曙光

    投信連25天加碼台股,本周是季底作帳高峰期,法人估作帳股有望助攻衝「萬六」;俄為抵制國際制裁,加速傾中並用人民幣取代美元,因此央行示警,未來美元霸權恐受威脅;遠傳、宏達電、和碩、華碩等49家企業,成立「多元宇宙應用聯盟」,並再分成製造、零售電商等7大元宇宙應用艦隊;房市329檔期促銷戰開打,憂升息、電價漲等利空,建商採3策略衝買氣;自行車零件廠3雄去年獲利均創新高,桂盟每股大賺15.26元,日馳每股賺6.44元、利奇每股賺2.55元,但今年不如預期,恐到第3季後才會明朗。以下為今(27)日財經懶人包: ▲連續買超455億 投信拚季底作帳 美國聯準會(Fed)如預期升息1碼,台股重燃多頭氣焰,連四日上揚並站穩所有均線之上。其中,投信法人連25天加碼台股,扮演最強啦啦隊,時序本周進入季底作帳能量高峰期,投信本季績效表現不俗,法人估拉抬力道不小,台灣大、廣達、欣興等作帳股有望助攻指數強漲衝「萬六」。   ▲央行示警美元主導地位受威脅 俄烏戰爭迄今未歇,俄羅斯加強與大陸合作,近來動作頻頻,市場關注長期以來的美元主導地位是否生變。對此,中央銀行發布報告示警,主要國家凍結俄羅斯外匯存底,禁止俄部分銀行使用SWIFT系統,形同將美元「武器化」,未來國際貿易可能朝非美元等其他通貨計價發展,美元全球通貨主導地位恐受威脅。     ▲元宇宙聯盟成軍 7艦隊練兵 在數位部產業署、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催生下,遠傳、宏達電、和碩、華碩、緯創旗下緯謙、鈺創旗下鈺立微、佐臻、遠東集團零售總部、家樂福、全家、台新銀行、一卡通、趨勢科技、捷格科技等國內跨領域共49家企業,將於台北市智慧城市展,共同宣布成立「多元宇宙應用聯盟」,被視為國內第一個最具規模的元宇宙生態系組織。   ▲房市329檔 建商促銷應戰 房市329檔期在央行宣布升息中登場,面臨營建成本推升、及4月電價調漲可能產生的通膨加劇,建商採減量、固價、求清倉的策略,積極衝一波買氣,近期預售屋或新成屋舉辦促銷活動的愈來愈多,連上市建商「EPS王」華固建設也加入,為歷年所罕見。   ▲自行車零件廠 Q3景氣迎曙光 自行車零件廠三雄去年獲利出爐,桂盟毛利率創新高、全年每股大賺15.26元居冠;日馳EPS達6.44元、利奇為2.55元,均創歷年新高。惟面對組車廠都在拚庫存去化,紛紛砍單或遞延出貨,零件廠三雄今年前二月營收均衰退兩位數,上半年營運表現恐將不如預期,預期產業景氣要到第三季後才會比較明朗化。

  • 9成不受影響? 300萬戶公設電價全漲

     本周六(4月1日)起電價平均調漲11%,經濟部宣稱9成民生用戶不影響,實際並非事實。除了百萬租屋族會因一屋多隔被漲到電價外,全台約300萬戶集合住宅(社區大樓)、電梯華廈,也將因「大公」、「小公」公設電費調整面臨衝擊,尤其後者會在住戶每期電費的「分擔公共電費」中收取,可說幾乎難逃被漲命運。  這次電價調漲重災戶是產業的17%調幅,因此經濟部在電價調整記者會與官網臉書上,都宣揚9成民生用戶不受影響,說會被漲到價的只有93萬戶,可是實際這是「避重就輕」話語。因為除了近期熱烈討論的租屋族外,住在華廈與社區大樓的廣大住戶都會被波及,合計至少數百萬戶被漲電價。  據內政部統計,全國目前有900萬有戶籍登記住宅,除透天厝、公寓外,電價調整影響最大的是電梯華廈、集合住宅大樓兩大類,合計占比逾3成3,約300萬戶。  客戶廣達全國700個社區的齊家物業副總黃棋重直言:「公共設施用電,絕對會超過這次電價起漲度數!」  華廈、社區大樓住戶之所以會被漲到電價,主要是負擔「大公」、「小公」電費關係。所謂「大公」,指的是游泳池、健身房、停車場、大廳、地下排風設備等,「小公」則為個別大樓內的梯廳照明等。前者是用「低壓用電」,這次電價要漲1成。後者也有用「低壓用電」,但較多是「表燈用電」,即700度以上起漲3%、1000度以上也達1成,到夏月每度要來到7.69元高價。  黃棋重說,大公電費雖然是由社區管理費支應,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後自然會從每坪的管理費調整去反映。小公電費在每戶電費單的「分擔公共電費」欄目分攤,至少會占用戶當期(2個月)電費的三分之一,通常以公私各一半最多,甚至有人反映分擔費還超過家中用電。  一般來說,一棟50戶大樓每月小公電費約2萬元,大約3000度左右,100戶每月約2.5萬,會用到4000度。以超出700度即漲電價來說,平均每戶一年要多支出300、400元,用更多付越多。另外,大公電費則由住戶管理費支應。  對於社區大樓衝擊,台電專總蔡志孟說明,這次調整已儘量不漲住戶電價,但大公小公用電沒辦法。他建議大樓藉此厲行「節約用電」,比如非必要消防測試可以少做、高低樓層分流,低樓層住戶儘量多走樓梯等,以此節省電費。

  • 4月電價漲 科技廠備戰節能

     台電調漲用電大戶電價,拍板4月調漲17%,緊接著,第二波調漲將於第四季接續推出,讓半導體、封測、面板、PCB等科技族群的用電大廠繃緊神經,擬具因應對策。身經百戰的半導體廠擬透過製程升級來彌補,PCB廠則規劃利用新產品報價時來反映成本,以將影響降到最低。  經濟部4月起將調整電價,工業用電平均漲幅達14%,其中半導體製造大廠使用的高壓及特高壓電價,調幅達17%,包括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等大廠皆不願對此議題回應,但法人指出,半導體設備需全日運轉,雖電價調漲將會影響半導體生產成本,但由於近年工廠不斷祭出節電環保措施,預期最多僅會影響半導體廠最多1%~2%獲利,透過製程升級,不但可完全補回,甚至創造的產值還可能超越影響的成本。  事實上,科技用電大戶多半也是節電大戶,為了符合ESG規範,各家大廠都持續在擴大推行綠色節電措施,電價調漲對於營運影響程度逐年降低中。  據了解,台積電2015年就開始進行新世代機台節能設計計畫,開發綠色設備機台,其中高耗能先進設備機台的節能效果高達14%,預期2030年節能效果將上看20%。除了設備節能之外,廠區更全面進行照明、空調等節電措施,根據台積電最新釋出的永續報告書,預計2022年新增節電數達7億度,以朝「2016到2030年累計節電度上看50億度」的方向前進。  除了半導體廠外,面板廠對電費調漲也是首當其衝。為降低電費調漲的衝擊,友達在廠內持續提動全方位節電,每年可達2%節電率。在綠電部分,持續布建新的太陽能電廠,預估至2023年底累積綠電建置量將達到500MW。群創也長期推動綠色製造,檢視節電以降低環境衝擊,並成立能源技術委員會,全面支持節能措施推動,並額外設置能源管理系統專案預算資源,積極鼓勵節能方案提案。  用電量不少的PCB業者指出,PCB業以高階、長製程或需用到無塵室者,用電量較多,且硬板用電大於軟板,電價調漲勢必會為成本帶來壓力,影響程度端視電價上漲幅度而定,一般來說,電價占PCB成本結構約7%~9%,為降低成本,勢必得在訂價上做調整,惟調整時機恐得等到新產品推出時。  此外,PCB業也在思考從生產製程上做精進,包括儘量簡化不必要的製程、提高良率、增加產出,此法雖然無法馬上奏效,但久而久之對於生產成本優化,也會有正向挹注。

  • 電價漲 謝繼茂:還在可控範圍

     國內電價即將於4月1日調漲,由於行動基地台耗電量龐大,一向是國內企業用電大戶,勢必對各家電信公司告成沈重成本壓力。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強調,電價調漲,中華電信還在可控的範圍內。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直言,每年增加的電費支出是一筆龐大費用。  謝繼茂23日表示,電費影響已估算在公司事業營運項目裡,電費會增加,但相對的,中華電信也有一些節電措施,該公司正進行一個很大的計畫,把廿年前非常耗電的傳統電話網路升級為IP結構的網路系統,預估可以省下80%左右、約好幾億度的電力。另外,3G網路計畫汰停,估將省下1億度。電價調整17%的衝擊,謝繼茂強調,中華電信還在可控範圍內,中華電信是國內企業用電大戶之一。  井琪出席台北智慧城市展的展前記者會時表示,電價調漲對於遠傳未來每年增加的電費支出是一筆龐大費用,目前每年電費支出超過20億元,其中,基地台的電費支出占比最高,約達75%。  井琪強調,行動基地台最耗電,所以,遠傳接下來將在智慧城市展展出運用AI節電技術、減少基地台耗電量的相關解決方式,預估年省1億度電。  去年台電調漲電價15%,今年又要漲價,企業用電大戶電價調漲幅度達17%,對於電信公司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

  • 《電機股》電價漲不擔心 東元推智慧空調節能解決方案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東元(1504)集團空調暨智慧生活事業群今天發表2023年新品發表會,因應疫後生活變化和電價上漲,東元提供超越1級建築能效的「AI中央空調節能系統」,和冷凍冷藏到冷鍊運輸的「全溫層產品對應解決方案」,智慧空調節能解決方案總體節能節電效果達42%以上。東元集團董事長邱純枝表示,東元的解決方案專注在軟體技術的更新,客製化專屬服務的打造,並且以低碳節電為目標,實現各個客層的需求,包括家用空調新產品為消費者再提升12%的省電效率,商用空調則為業主提供主動式管理,東元冷凍冷藏設備,則可以滿足食品倉儲、加工、物流中心、連鎖市場等不同場域需求,和快速到貨的趨勢。 東元指出,電價持續上漲,要控制成本,勢必就要從空調節能下手。不論場域大小或使用目的不同,東元空調都有適合產品組合可以搭配規劃,提升30%節電效果。如果以一棟七層樓5,000平方公尺的『集中型』商辦大樓為例,採用東元一級能效的DC變頻箱型冰水機系統,IPLV可達到8.5,再加上冷卻水塔、水泵、空調箱等周邊系統搭配東元變頻控制設備,依照建築能效分級制度,可評定為建築一級能效。 軟體方面,東元已進化到主動式管理的『最佳化節能管理模式』,同時也開發了一整套集成控制軟體,主要是以能耗主體冰水主機為核心,進行4大周邊設備對冰水主機加卸載連動,進行整合式控制,這樣就可以在前面提到的硬體節能效果上,再節省6%的用電量。 家用空調方面,2023年新產品送至法國P4實驗室,也通過SGS抑菌證明,可有效抑菌達99%。東元表示,新機種是要讓消費者最有感的有效節能省電的機種,HS5、GA系列全系列超越一級能效12%,省電效率再提升12%。東元強調,空調產品的研發都是以永續節能、客製化、全領域、清淨、APP連結智慧化為目標,東元是以空氣管理專家自居,提供消費者最高品質的空調系統。 疫情以來,大眾對冷鏈依求與日俱增,快商務q-commerce模式崛起,及1小時即時到貨趨勢,使得減少食材食品腐損率以及彈性運用儲存空間都至為重要。東元這次提出的冷凍冷藏冰箱系列,可以滿足全溫層需求,特色包括了變頻恒溫、氣流均溫、降低腐損率12%。東元可變多溫層冷凍庫,完全滿足「明店暗倉」空間配置概念。可將冷凍、冷藏、常溫三個空間,配合各溫層貨量需求而重新配置。

  • 電價漲衝擊雙鐵 「雙王」會面討論進度

    台電新電價4月上路,平均漲幅11%,其中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7%,衝擊交通事業。交通部長王國材23日表示,今(23)日早上行政院會時已找經濟部長王美花討論,她表示雙鐵、捷運可以申請節電計畫,降低成本,並已經指示窗口聯絡,進行後續協助。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22日進行報告交通部業務報告及通勤月票,立委憂心台電電價調漲後,雙鐵等成本提升恐帶動交通票價調整,希望王國材帶著台鐵、高鐵、捷運公司等與經濟部討論電價調整事宜。 台鐵局長杜微表示,電價調整後台鐵一年約增加2.5億元到3.5億元成本;高鐵董事長江耀宗則指出,高鐵一年約增加3億元成本。王國材22日表示,他會先了解雙鐵等營運狀況,也會跟經濟部長王美花反應委員意見。 交通部23日表示,早上行政院會時王國材已找王美花討論,她表示雙鐵、捷運可以申請節電計畫,降低成本,兩部長已指示窗口聯絡,進行後續協助。惟交通部強調,目前尚未有票價調整計畫。

  • 《通信網路》電價喊漲成本飆!中華電董座:仍在可控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日前台電拍板,電價4月喊漲,企業用電大戶之一中華電(2412)董事長謝繼茂今談到此問題,他表示,電價喊漲成本自然會提高,但中華電多方面導入節電措施,故目前「衝擊還在可控範圍」。 謝繼茂表示,電價調漲後,中華電的電費勢必會增加,中華電也持續導入節電措施,包括把舊的電話網路改成IT結構,此舉可以省掉相較先前達80%用電、規模達好幾億度,加上也會把3G網路服務停掉,故電價喊漲衝擊還在可控範圍。 經濟部日前宣布電價漲幅,除民生住宅用電700度以上、小商家1500度以上全面調漲,工商業大戶調幅更是高達17%。由於產業去年已經調高15%,兩次累計下來電價上漲32%,對於企業用電大戶成本可說是大幅度拉高。

  • 今年初首2月零售餐飲業績創新高 4月電價調漲恐有變數

    2月零售、餐飲營業額今天出爐,經濟部彙整1月份表現,把春節因素合併後,2023年前2個月統計,零售業繳出7376億元營收,年增率4.4%。餐飲業營業額1782億,則增加2成,兩者金額都創歷來年初前2個月新高。 可是4月電價即將調漲,為後續能否維持好表現帶來隱憂。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主計總處預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因此上漲超過0.2%,這是否帶動物價上漲,值得觀察。 他進一步說,家庭端用電700度以上才漲,影響家庭可支配所得有限。可是廠商漲幅較大,如反映電價成本,提高產品售價,就可能抑制終端消費動能,必須要持續關心。 純以2月來說,零售業營業額為3292億元,年增4.6%,累積前2個月成長4.4%。其中布疋及服飾品、汽機車、藥品及化粧品通路各年增8%、3.1%、5.9%。這跟消費人潮回流、新車供給量能增加又調漲車價、口罩禁令放寬等有關。 綜合商品零售業部分年成長1成,包括百貨公司業績提升16.9%、便利商店8%,這是疫情影響淡化,春節及228連假期間商場購物人潮回升所致。 至於餐飲業2月份營業額777億,較去年同月成長8.2%,合計1、2月份總額,則年增20.6%。其下的「餐館業」因消費者外食意願提升,加以今年農曆春節假期較長,帶動業績。飲料店業因業者持續展店及出遊民眾增多,也年增9%;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航班旅運人次回升,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增加。 隨著去年解封基期墊高,接下來零售、餐飲業績動能可能收斂。統計處預估,3月零售業年增率估持平到3.1%,餐飲業約增3%到6%。加以前面說的電價調漲因素,雖有6000元普發現金助益,但後續成長仍否維持待觀察。

  • 電價狂漲17% 雙鐵年支出各增3億

     高壓與特高壓用電大戶電費4月起調漲17%,衝擊台鐵與高鐵營運,估計每年會各增加3億元電費,立委洪孟楷建議交通部以民生考量,向經濟部爭取優惠。交通部長王國材回應,會向經濟部反映意見。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昨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時批評,漲電價成為物價上漲的禍首,接下來電價調漲,將讓台鐵、高鐵的營運成本增加,若最後進而調漲票價,民眾又會反彈。洪孟楷建議交通部帶著高鐵、台鐵與各地方捷運公司向經濟部請命,以民生考量為出發點,給予電價優惠措施。  台鐵局長杜微坦言,預估電費調漲後,每年電費增加2.5億元至3.5億元;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江耀宗也說,電費預估年增3億元,強調尚未規畫調整票價。王國材說,將先了解狀況各單位的營運狀況,而台鐵明年公司化後,希望透過調整讓收入增加,能否吸收3億元要再觀察,他也會向經濟部長王美花反映立委意見。  電價自今年4月起,平均調漲11%;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昨接受《新聞不芹菜》節目專訪時自曝,原本電價調漲方案是住宅500度以上就要調漲,在各政黨立委建議下,最後住宅以700度為門檻拍板定案。曾文生表示,若住宅500度以上電費要調漲,將會有25%的住宅受影響,700度為門檻,只有12%比例受到調漲;當初經濟部會以500度為門檻,理由是去年住宅1000度以上電費調漲後,發現節電效果非常好,很多家庭養成隨手關燈、關電源習慣。  曾文生透露,這次電價調漲是「史上醞釀最久的調漲方案」,至於住宅以700度或以500度為門檻,台電一年的收入只差3億元,影響不大,最後決定從善如流,以700度為標準。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針對燃煤機組未拆一事表達關切;曾文生表示,燃煤機組還在使用年限,當時有跟台中市府談過此事,希望機組可以留著,因為穩定供電就是為了國安議題;曾文生解釋,去年共軍軍演繞台,天然氣船仍照樣進港卸收,燃煤是透過儲存方式保存,會有其用途。  這次調漲電價,曾文生表示,一年收益預估可以增加700多億元,今年是4月開始實施,大概可增加600億元。

  • 電價調漲 雙鐵首當其衝

     台電新電價4月上路,平均漲幅11%,其中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7%。交長王國材22日表示,會了解台鐵、高鐵經營狀況後再向經長王美花反映相關意見。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交通部業務報告及通勤月票並備詢,立委洪孟楷憂心台電電價調漲後,雙鐵等成本提升恐帶動交通票價調整,希望王國材帶著台鐵、高鐵、捷運公司等向經濟部討論電價調整事宜。  台鐵局長杜微表示,電價調整後台鐵一年約增加2.5億元到3.5億元成本;高鐵董事長江耀宗也指出,高鐵一年約增加3億元成本。王國材說,他會先了解雙鐵等營運狀況,也會跟部長王美花反應委員意見。惟交通部強調,儘管雙鐵成本增加,目前尚未有票價調整計畫。  另經濟部次長曾文生22日接受媒體專訪也談到4月電價調漲過程。他指出,以住宅用戶來說,只要每月用電在700度以下、夏季電價以2個月計算沒超過4,500元都不受影響,而每月用電700至1,000度電用戶,一個月最多是漲45元。去年調漲只調1,000度以上,而今年下修到700度原因就是發現民生用戶中,用電超過1,000度用戶占全國3%,但調漲後節電效益大增,代表調漲電價會讓民眾改變行為,達到提醒效果。  產業調整部分,曾文生說若用電衰退超過10%就會減半調整,亦即高壓用電只漲8.5%、低壓漲5%,等減半凍漲6個月後再作檢討。他說,若用電已恢復、景氣回升,就必須把原本沒有漲的部分補回來,因不同產業會受到不同衝擊,在擬定方案時,會以平均來看,但要看分配是如何。

  • 4月調漲電價! 曾文生自爆:原方案是住宅500度以上就調漲

    經濟部日前宣布,4月調漲電價11%,住宅、小商店、產業用電等都設有調漲、不調漲等門檻,被外界稱為史上最複雜電價調漲方案;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今親上火線,接受《新聞不芹菜》節目專訪時自曝,原本的方案是住宅500度以上就要調漲,在各政黨、民代等建議下,最後住宅以700度為門檻來拍板定案。 曾文生表示,若住宅500度以上電費要調漲,將會有25%的住宅受影響;當初經濟部會以500度為門檻,理由是去年住宅1000度以上電費調漲後,發現節電效果非常好,很多家庭養成隨手關燈、關電源習慣,節能減碳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曾文生透露,這次電價調漲是「史上醞釀最久的調漲方案」,今年1月就開始規劃,到底修改幾個版本,坦言已經算不出來了,而是要用「日期」來看修改版本;住宅以700度為電價調漲門檻,曾文生透露,住宅以700度或以500度為門檻,台電一年的收入只差3億元,影響並不大,最後決定從善如流,修改為700度。 對於輿論指出,普發現金6000元,最後是拿來繳電費;曾文生認為,這是不合理的說法,因為民生用電有93%的用戶都不會受漲價衝擊。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