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蛋荒持續延燒,農委會透過專案進口雞蛋補足短期缺口,預計3月底前將會進口500萬顆蛋,鋪貨在超市、量販讓消費者購買,包括超市龍頭全聯、量販超市家樂福均宣布,進口蛋將自明(29)日到貨正式開賣,其中全聯先於雙北門市陸續開賣,每盒10顆68元,售完為止。 農委會先前指出,預計3月底前從澳洲、美國、泰國進口的雞蛋,總計500萬顆蛋會直接進超市賣場,優先提供國人所需,4、5月時進口量會更多也會協助提供給加工業者;進口蛋要經過洗選流程,最快有望在3月29、30日至清明連假前買到進口蛋,價格部分則依牌價蛋而定,一盒10顆約落在65至70元左右。 家樂福則指出,進口蛋預計將在明日開賣,主要會銷售2種規格的進口蛋品,至於實際鋪貨數量、進口蛋品來源國等細節,目前尚無法透露;愛買量販則回應,目前還沒收到相關訊息。
澳洲進口雞蛋明日起於量販通路上架了!家樂福今晚以「雞蛋快訊」發聲明,表示,北部(彰化以北)分店於明日(29日)起陸續上架冷藏進口雞蛋,共有2款規格,分別為澳洲進口600公克、12入規格,售價79元,以及700公克、12入的規格,售價89元。 家樂福彰化以南的量販分店,則於後天(30日)陸續上架冷藏澳洲進口蛋;對於偏愛本土雞蛋的民眾來說,家樂福表示,全台超市店等陸續上架進口平價洗選蛋,10入裝的規格售價68元。 由於零售市場仍缺雞蛋,家樂福表示,短期內量販、超市上架後,採取每人每車限購2盒,實際上架仍以各店到貨時間為準。
雞蛋缺口遲遲無法補足,現在鴨蛋也面臨短缺!由於端午節應景的肉粽,主要食材為鴨蛋黃,蛋商公會表示,預計4月下旬決定是否漲價。目前鴨蛋價格已站上歷史高點,再漲價,勢將再度刷新紀錄!此外,蛋價嚴重失衡,高雄早餐店業者怒控,蛋價飆漲彷彿被蛋商宰割,上周五蛋商臨時告知本周一每箱雞蛋又再漲價80元;目前高雄已有80家早餐店醞釀全面抵制,不賣蛋類產品,還揚言發起北中南串聯,直到蛋價透明、合理。 屏東縣蛋類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許源吉表示,國內每年端午節平均使用的鴨蛋量約10萬顆,幾乎都是加工使用,現階段除了飼養成本高,由於缺雞蛋,也出現鴨蛋的替代效應,導致民眾對鴨蛋的需求明顯增長,清明節後將出現鴨蛋缺口。為以價制量,預計4月下旬蛋價評議委員會將討論鴨蛋是否再漲價,預期會再漲2元。 目前鴨蛋產地價是每台斤48元,批發價是每台斤55至60元,已是歷史高價,4月下旬若漲價,將續寫歷史紀錄。 此外,民進黨高市議員鄭光峰、黨團總召江瑞鴻昨日邀集30家小型早餐店業者,舉辦「揪蛋蟲!揭弊蛋商哄價」記者會。鄭光峰指出,惡意哄抬不合理,政府要嚴查誰在哄抬,否則早餐店業者恐怕快活不下去,不排除北中南串聯都不賣蛋類產品。 開設20多年早餐店的蔡老闆透露,原本蛋商都在周一公告要漲價,但上周五突然通知27日要漲價,片面破壞市場機制,1箱再漲80元,已來到1200元,他1顆蛋賣12元,但總不可能一再漲價轉嫁給消費者,如此只是惡性循環。 蔡老闆說,已有80家高雄早餐店業者醞釀抵制蛋商、蛋農,不賣蛋類產品,正討論期程,時間約1周、10天不等,直到蛋價恢復合理的透明機制。早餐店老闆小李更聲淚俱下說,疫情前借貸一筆錢開早餐店,好不容易苦撐3年,未料又遇到蛋價暴漲,甚至受到蛋商刁難。 對此,高市府主任消保官殷茂乾表示,今年3月14、15、17及21日會同法務部調查局稽查6家大型蛋商,目前尚無查獲蛋商違法囤積情事,將持續掌握雞蛋產銷市況及價格,防範哄抬蛋價。
國內缺蛋情況未解,不管零售、產地價格屢創新高,彰化有盤商為搶蛋最高喊到一箱20台斤2000元高價;部分產地蛋農看到商機,大舉開始蓋雞舍,也因此出現搶「雞舍工班」的特殊情況。 彰化蛋農陳秋池表示,缺蛋問題短時間內不會得到解決,主要是氣候變遷的影響,加上H5N1病毒肆虐,正常蛋雞大約150天能產蛋,但因為病毒影響蛋雞從確診到康復生出健康的蛋,至少要7、8個月以上,因此雞隻確診到康復這個循環,至少要2年以上才能讓國內雞蛋供應恢復正常。 而過去農委會積極「調蛋」,為緩解國內缺蛋問題,不過國內產地蛋價似乎未得到改善,以目前中盤商從產地調蛋來看,每箱20台斤從1400元起跳,土雞蛋每箱2000元,紅殼紅心甚至每箱超過2400元。 陳秋池認為,應該將蛋價交給國內市場機制來決定,蛋價除了產地價格外,包括中盤商油錢、工資等因素也都增加,加上到產地不一定有辦法滿車回去,常常出現在不滿的窘境,因此運送成本不敷,還可能因雞蛋不足有違約賠償的情況出現。 雞蛋問題少說2年才得以緩解,因此就連蓋雞舍的工班都開始忙碌,許多蛋農向中缺蛋問題,開始積極蓋雞舍,也讓雞舍工班業績順勢成長,彰化有雞舍工班一天在5地開工,不少雞農捧著現金搶工班,只求快點蓋好。 有雞舍工班表示,每天電話至少20多通,問題是沒有這麼多工人可以調度,從去年開始就陸續有人拜託,現在的單多數都是去年就排,可見雞蛋問題短時間內仍無解,也只能請蛋農再等等。
國內鬧雞蛋荒,農委會透過專案開放雞蛋進口。超市龍頭全聯今(28日)宣布,明起將正式開賣進口蛋,將於雙北門市陸續發售;此外,量販業者家樂福也將於明起,陸續上架進口雞蛋,每盒68元起,限購2盒。 全聯將在雙北門市陸續開賣進口蛋,每盒售價68元,限購2盒,各門市上架時間,依各門市為準,售完為止。 家樂福則表示,北部(彰化以北)量販店將於明日陸續上架冷藏進口雞蛋,有兩種規格,分為澳洲進口600克12入規格,售價79元,以及700公克12入規格,售價89元。而南部(彰化以南)量販店則會在30日陸續上架。 此外,家樂福明日也會在全台門市上架進口平價洗選蛋,10入規格售價68元,限購2盒,上架時間依各店到貨時間為準。
【時報-台北電】缺蛋問題無解,雞蛋產地價及批發價每台斤來到45.5元及55元歷史高點,雖然台北市蛋商公會昨日表示本周蛋價凍漲,但不具名蛋農指出,因蛋商加價搶蛋,愈來愈多地方的雞蛋零售價每台斤已破百元,導致報盤價和實際買賣價嚴重脫鉤。屏東養雞大戶表示,蛋荒已是史無前例,估計今年底前蛋荒也解決不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5月上旬雞蛋恢復產能」,但養雞大戶說,無法如此樂觀。根據農委會所公布雞蛋產銷資訊,上周產蛋雞隻已回升至3158萬隻,產蛋箱數回升至11萬2000箱,約2200萬顆,但距離市場需求12萬箱、約2400萬顆,每天缺口約200萬顆。蛋農說,國內產量嚴重不足,官方數據並未呈現事實。 蛋農指出,過去幾十年雞蛋市場從沒這麼亂過,最近官方給的壓力也從未停止。另位蛋農透露,官方和蛋農、蛋商關係變得緊繃,如果不滿官方壓價,就會被關切。 屏東大型蛋商表示,禽流感持續蔓延,南部養雞場因撲殺而「滅場」時有所聞,這是當前雞蛋產量不足原因;往前探究,面對國際禽流感,「政府應變速度太慢」,規定太多、進口繁瑣,是造成進口種雞數量不足的關鍵因素;由於雛雞要24周才能產蛋,不像肉雞飼養33天就能上市,蛋荒的解決可能要明年才看得到曙光。 大型養雞業者透露,去年向美國進口蛋種雞(雛雞)來台,飛機經過歐洲加油,因為該國是禽流感疫區,即使雛雞沒下飛機,送抵台灣後還是依規定全數撲殺,搞到現在種雞來源不足,只能讓老母雞強制換羽,俗稱的「第二春」,但產量會跟著年齡下滑。 近來超市、大型賣場平價洗選蛋的架上總是空空如也,屏東大型蛋商直指「售價是關鍵」,超市、大賣場盒裝洗選蛋售價65元,是賣場以「年度合約」來壓制價格、不准漲價,不過,零售散裝蛋都賣到100元了,蛋商當然優先供應零售商,有多餘的才轉往超市與賣場。 政府開放國外雞蛋進口,彌補國內2、3成缺口,茂生農經董事長吳清德憂心,大量雞蛋進口恐造成價格競爭,國內業者若無利可圖,將壓低生產意願,希望未來本地供給量仍要維持85%以上,進口約1成多,讓市場達到平衡。 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建議,進口雞蛋可以優先供應學校營養午餐、軍隊或弱勢族群,如此一來,台灣每天對雞蛋需求缺口就能下降,零售市場供應慢慢正常,讓台灣雞隻養殖產業能健全的發展。(新聞來源:中國時報─李柏澔、洪凱音/台北報導)
最近蛋價大漲,朋友見面的話題也離不開蛋,超市蛋架上空空如也,非僅蛋事讓民眾怨聲載道,日前電價也調漲了11%,蛋價與電價齊漲,困擾了不少人,也許有人會問,究竟是雞蛋對物價的衝擊大?還是電價的影響大? 用感覺,會覺得缺蛋這件事比較嚴重,每天上超市沒看到蛋會影響生活的幸福感,而電費兩個月才收一次,比較無感,通膨的發生有時候是非理性的,明明只是小小的一顆雞蛋,其影響力有時卻無遠弗屆。 不過,若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權重來看,家庭電費的開銷遠在雞蛋之上,甫更新過的權重,電費1.28%,雞蛋0.26%,電費的權重是雞蛋的5倍,顯而易見,電費調漲的影響力量強過雞蛋甚多,換言之,日後會形成通膨壓力的不是蛋價,而是電價。 從國民所得統計而言,電與蛋非僅是家庭部門的最終消費,也是生產活動的中間需要,他們漲價除了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荷包,還會推升業者的成本而讓消費品跟著漲價,如果前者稱為漲價的「直接效果」,後者即是「間接效果」。如前所言,在帶動物價上漲的直接效果這件事上,電力是雞蛋的5倍,那麼,間接效果誰比較厲害? 這就得看產業關聯表了,我們看主計總處所編的105年487部門的產業關聯表會發現,由於餐飲業、烘焙業及學校營養午餐對蛋的需求不小,一年需要購買的雞蛋達140億元,這個中間需要再加上家庭部門的最終需要,總計一年吃掉了432億元的雞蛋。 我們一年直接、間接消費的雞蛋,雖比麵粉、鮮奶、花卉、沙拉油還多,但還是低於米、蔬菜、雞肉、豬肉,更難以和汽油、電力相比。電力除了供應到家庭部門,也是業者生產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依105年產業關聯表,我們一年家庭部門消費的電力達947億(最終需要),電價調漲直接就推升通膨率,而各業生產活動所需的電力5,045億元(中間需要),雖不會直接影響通膨率,但生產成本因此提高,在5,045億的規模上,電價調漲一成,業者就得多付504億,若全數轉嫁到消費市場,其所形成的通膨壓力相當可觀,以此評判「間接效果」,電力是雞蛋的36倍。 這樣看來,不論是依消費者物價權重所估的直接效果,或是依產業關聯表的估的間接效果,電價調漲的影響力量皆遠在蛋價之上,雞蛋的漲價不致於釀成通膨,但電價的調漲卻可能掀起狂風巨浪。 當然,也別太憂心,只要市場是競爭的,社會沒有恐慌情緒,業者雖有電價成本上揚的壓力,也不敢把成本全數轉嫁出去,因此前述的間接效果半數會被業者吸收,漲幅也就不致於那麼大了。不過,若像昔日國共內戰的1948年、或石油危機的1974年,當恐慌籠罩社會,則前述分析全數作廢,在恐慌情緒蔓延下,哪怕是一顆雞蛋,也會讓通膨失控。 小檔案■1948年10月13日廈門凱聲報以「搶購風潮蔓延各地,政院擬就防止計畫」為標題報導:搶購風潮已自滬蔓延其他城市,危及市場之穩定,中央經濟管制委員會將草擬制止辦法。為穩定人心,總統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強調:「當前局勢雖見嚴重,但絕不悲觀,搶購物資係突發事件,希勿相驚擾。」 小檔案■1973年中東情勢緊張,阿拉伯國家以石油為籌碼抵制親以色列的國家,國際油價飆漲(由年初2.2美元漲至年底11.8美元),我國通膨率於第四季升逾20%,次年3月通膨率更衝破60%,在群體恐慌下,人人搶購物資及收藏一元鎳幣、五毛銅板,以至於全台鎳幣及銅板自市面悄然消失。
本周蛋價雖凍漲,然而若不解決產銷結構性的「包銷制」問題,缺蛋情況還是存在!蛋農表示,蛋價基本上由蛋商掌握,缺蛋時往往無法即時反映產地價,因還要等蛋價委員會決定,有時候還會凍漲,不少蛋農因而虧損增加,關門不養,也成為供蛋缺口擴大的因素之一。 過去數十年來國內蛋農專心負責生產雞蛋,蛋商不分蛋的大小與品質全數相同價格收購,亦即「包銷制」。有蛋農認為雖已約定俗成,卻形成蛋農與蛋商之間議價不平等。 據農委會產銷資訊統計,目前蛋雞約3158萬隻,雞蛋日產11.2萬箱(每箱約200顆),總數約2200萬顆,但國人每日需求高達2400萬顆,等於仍有200萬顆的缺口;現在每台斤零售價已有逾100元情況,民眾就算有錢也難買下手。 林姓蛋農指出,傳統「包銷制」最大問題是蛋價被盤商掌控,蛋農很難自行找銷售通路,只能靠蛋商承包。雖然包銷制能讓蛋農專心生產雞蛋,但也使蛋農並不清楚產銷情形。由於當期蛋價是由蛋商決定,而產量又是由當期蛋價決定,若碰上缺蛋又價格凍漲,就有蛋農不願意虧本生產,蛋荒缺口就會擴大,「這不是每個月進口幾百萬顆蛋就能補上的。」 但有不願具名蛋商表示,蛋荒之下農民虧本生產,許多蛋商也不得不加價搶蛋,彼此都有損失,不能把生產損失的部分原因歸咎到蛋商掌握蛋價。不過,「蛋價須再調漲」已是產銷雙方共識。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無論小農或蛋農,除非有其他通路,否則都沒有什麼議價能力,包銷制也凸顯出產銷在市場地位的不對稱。蛋農應強化合作社組織等方式來和蛋商、運銷商取得對等市場地位,才能擁有議價能力。
就在缺蛋、蛋價混亂之際,由茂生、大成、卜蜂等集團旗下計七家洗選廠共同發起,25日宣布成立「台灣精緻洗選蛋品協會」,首屆理事長、茂生集團董事長吳清德與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均表示,近期洗選廠也是缺蛋,至少缺2成、甚至有3成,無論是在原料蛋或洗選蛋出貨均在7成上下;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則透露,雞蛋紛擾已演變成國安問題,每周總統府國安會報,都要針對雞蛋供應進行報告。 吳清德指出,將推動洗選蛋品產業的發展與提升,期在政府努力下循序漸進「全面洗選」;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表示,洗選是時代進步的象徵,可進一步達到分級與兼顧食品安全,他強調,目前台灣洗選蛋市占僅4成,未來目標8成。 目前全台有80幾家洗選廠,協會成立將有助擴大洗選蛋數量,目前七大零售通路販售洗選蛋,未來會逐步擴增。
蛋荒未解,蛋價恐再漲!蛋農及蛋商擬在今天召開蛋價督導委員會,外傳產地蛋價會再漲3元,昨農委會否認,強調尊重產銷雙方決定價格。但上周蛋價凍漲,引來蛋商不滿,加上短期數量缺口仍大,蛋價恐再往上走。 農委會防檢局昨天召開禽流感防疫專家座談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座談會中坦言,去年就知道雞蛋生產量及需求有差異,但為了保護小農,想透過加工廠的調度滿足需求,沒想到H5N1的影響太大,才會開放專案進口,滿足民生及加工業者所需。 至於進口蛋何時能解蛋荒?陳吉仲表示,為彌補短期產能不足,已專案開放10國進口雞蛋,包括泰國、菲律賓、澳洲、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土耳其及波蘭,除了波蘭尚未談妥檢疫條件外,其他各國均已談妥,3月底透過既有洗選通路至一般市場銷售,也有部分提供給加工業者。 依農委會規畫,3月底將進口500萬顆以上雞蛋,4、5月每月進口逾3000萬顆,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昨天表示,希望在3月29日或30日上架,而進口雞蛋除了要符合食品安全規範外,還要再經過洗選、包裝及標示等程序,並以澳洲、美國及泰國雞蛋為主,通路販售價格則會隨著我國雞蛋產地價波動而調整。 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德維痛批,政府有沒有因應對策,他呼籲行政院,要解決雞蛋問題,應該仿效每人發現金6000元,發雞蛋分享券連續12個月,避免民眾吃不到雞蛋。 李德維說,農產品產銷失衡成為沉痾,解決產銷失衡如此困難嗎?不能繼續沉淪在制度失衡,多少民眾有1個月沒有吃到雞蛋,從原本500萬顆到6000萬顆,似乎還是杯水車薪。
國內毛豬行情站上每公斤90元後,本周持續上漲,至昨天逼近93元,再創歷史新高。農委會分析,與毛豬飼養量及進口豬肉減少、端午節備料等有關,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說,不排除未來維持90元以上水平。 雞蛋漲價、毛豬交易價也創新高。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才呼籲,不要囤積雞蛋,讓民眾都能買到;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上周也表示,豬隻供應量有信心充足,價格屬市場機制。 不過,毛豬價格本周持續驚驚漲,農委會官網顯示,全國毛豬交易均價從3月10日起到16日,多在每公斤90元以上,已比往年85元以上的高檔價多出5元。江文全表示,當時90餘元已是歷史新高。 接下來17日站上91.03元,18日開始多數交易日都超過92元,昨天平均來到92.72元,再創新高,新北市93.46元、新竹縣更達93.93元,逼近94元整數關卡。 毛豬交易價近2週持續攀升,江文全分析,主要有幾個因素,首先是去年底仔豬育成率有降低,使得今年迄今毛豬在養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 其次,國際邊境解封後,各國境內需求增加,因此今年迄今豬肉進口到台灣的數量減少。 再者,飼料成本上揚,去年底對照前年底,黃豆、玉米價格上揚17%,有的業者毛豬每公斤飼養成本已達80元,比之前約70元高,因此有些業者減少飼養量。 此外,農委會從110年起到113年,執行4年期的百億養豬基金計畫,輔導養豬業者改建革新,也可能會讓毛豬在養量減少。 江文全表示,最近豬價上揚,也可能跟端午節前業者準備包粽子豬肉備料有關,不過以超過2週持續攀升來看,也不排除以後毛豬交易均價會處於每公斤90元以上水平。 農委會表示,將加強調配供應,包含商請台糖增加毛豬供應量,以及針對目前毛豬均重127、128公斤,有些偏重,會籲請業者釋出交易。
泰國農業部畜牧廳官員22日表示,3月可以向台灣出口新鮮雞蛋,首批約32萬5000顆,預估今年可以向台灣出口5000萬顆雞蛋。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日前派人赴泰洽談檢疫條件,泰國農業部畜牧廳14日在臉書發文披露已和台灣駐泰代表處以及台灣防檢局人員會面,雙方協商從泰國出口雞蛋的政策方向,包括出口條件和健康證明書等。 泰國畜牧廳廳長宋川(Somchuan Ratanamongkalanont)當時表示,預計3月可以向台灣出口雞蛋,政府鼓勵業者向畜牧廳申請出口。畜牧廳昨天再度在臉書發文引述宋川的話指出,3月就可以向台灣出口雞蛋。 畜牧廳指出,副廳長蘇帕(Sopat Chavalkul)昨天到養雞業者位於佛統府(Nakhon Pathom)的場區視察裝櫃狀況。蘇帕表示,第一批將出口到台灣的雞蛋預計有32萬5000顆,價值150萬泰銖(約合新台幣132萬元),預估今年可以向台灣出口5000萬顆雞蛋,價值2億3000萬泰銖,這會為泰國的養雞業者帶來一個新市場。 泰國目前只有出口雞蛋到新加坡和香港,這是泰國首度向台灣出口雞蛋。畜牧廳指出,2022年泰國共出口2億8200萬顆雞蛋,價值12億3800萬泰銖(約合新台幣10億9980萬元),由於泰國以嚴格措施預防禽流感,超過15年沒有疫情,相信從現在開始,將可以打開更多的市場。
在美國聯準會宣佈升息1碼後,央行今(23)日下午也召開了本年度首次理監事會議,會中決議利率再升半碼,總計從去年開始,央行連續5度升息,總升息幅度已達3碼。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由於今年1月五大行庫新承做房貸平均利率,已來到1.953%,本次央行又升息半碼,意味著平均利率很有可能睽違十多年後,再度站上2%大關,以千萬房貸估算,本次升息半碼,每月將增加600~700元的支出,相當於少買6盒雞蛋;而從去年以來的五度升息,每月還款負擔約比未升息前增加3500元,因此普發現金的6000元,不到2個月就會因繳房貸利息而蒸發。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近期的通膨年增率雖略有降溫,但仍超過2%,央行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才決定再度升息半碼。不過鑒於《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已促使房市降溫,加上美國升息步調已接近尾聲,且,歐美部分行庫倒閉的後續效應,也會是未來市場及央行施政的觀察重點,因此央行之後的利率調控可能會更嚴謹,往後國內的利率走勢可望趨於平穩,對整體房市的影響也會愈來愈溫和。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由於貸款1000萬元,攤提30年每月房貸逼近3萬7千元,若要將貸款負擔控管在收入1/3的合理水位,等於至少要月薪11萬元以上的高薪族群才足以負擔。 洪安怡說,房貸利率不斷提升,勢必影響、擠壓買方的購屋預算,除非是有急需的剛性購屋族群,否則一般買方出手速度應該會放緩,在中古屋的加價力道也會逐漸降低,未來房市價量停滯或萎縮,完全可以預期。
缺蛋持續延燒,農委會於3月專案進口500萬顆蛋紓緩國內用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日指出,4月和5月將各有3000萬顆雞蛋進口來補足缺口,然而3月專案進口500萬顆蛋須補貼3000萬元,若單月進口3000萬顆均採空運來台,單月最高補貼經費恐達1.8億元。 陳吉仲昨日於立法院指出,現在國內產蛋雞數量超過3150萬隻,數量正在持續增加中,而3月底至少會專案進口超過500萬顆蛋,4、5月分別會進口3000萬顆左右,增養、復養加上進口調節措施等,雞蛋不足現象已經大幅減少,目前已專案開放澳洲、美國、日本、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巴西、土耳其等8國雞蛋輸入。 針對專案進口支出部分,農委會承諾補貼進口蛋的運費和價差,據統計,500萬顆澳洲蛋空運來台的進口經費約3000萬元,假如單月進口3000萬顆,農委會單月估計要自行吸收1億元左右,最高恐達1.8億元。 陳吉仲說,現在雞蛋報盤價格和產地價格已有段距離,這幾年國人雞蛋需求已從原本每天2000萬顆增加到2400萬顆,需求成長2成,雞蛋產能難以因應需求增加,因每個縣市政府都有自治條例,加上鄰避效應,讓畜禽場興建難上加難,但可透過更精確掌握產銷資訊、畜禽舍更新和解決雞糞等來解決。 陳吉仲說,面對缺蛋,去年已經從冷鏈庫存調節3萬多箱,今年面對更嚴峻衝擊,庫存調節會增加10倍,達30萬箱。 就蛋價是否調整,這部分交由各縣市蛋商公會、蛋農代表等互相討論,農委會都會尊重會議最後的結果。陳吉仲指出,因為國內目前雞蛋產能仍然不足,進口蛋並不會影響產地價和巿售雞蛋價格,進口只是短期內補足需求。
22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中,藍綠立委都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到底何時不缺蛋?」陳吉仲表示,3月底前至少會進口超過500萬顆,4~5月每月都有蛋進來至少3000萬顆以上,可彌補短期雞蛋缺口。 陳吉仲指出,政府專案進口及業者自行進口雙管道現同步進行,且業者配合政府採購的,關稅、運費將由農委會全部吸收,目前進口蛋源也擴大開放八個國家,包括美國、澳洲、日本、巴西、土耳其、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陳吉仲還說,在禽流感疫情減緩、氣溫回升下,國內產蛋量逐漸往上,目前有超過3150萬隻產蛋雞每天生產雞蛋。 此外,農產品輸出也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積極開拓新市場。陳吉仲指出,2022年整體農產品外銷金額達52.3億美元,第一大出口市場為美國(9.2 億美元),其次為日本(8.6 億美元)、大陸(6.8 億美元),大陸市場占比從2018年的高峰23.2%降至2022年13%,退居第三。 陳吉仲還說,為擴大農產品出口,也積極突破檢疫障礙,包括生鮮豬肉可輸銷澳門,加熱豬肉產品可輸銷日本、新加坡,種豬輸出菲律賓,文心蘭切花輸銷紐西蘭,棗鮮果實輸銷韓國,芒果及荔枝恢復輸紐西蘭,以及番石榴准入美國、鳳梨准入澳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