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進營運成本、費用良好管控,加上台幣貶值效益產生業外收益,石塑地板廠美吉吉-KY(8466)去年稅後純益達1.43億元,年增109%,每股稅後純益2.18元。董事會決議通過今年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5元。 美吉吉去年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分別達21%、5%,較2021年的17%、2%提升許多。 今年第一季,美吉吉指出,雖為傳統出貨淡季,但旗下外銷代工業務客戶於2月起下單轉向積極並陸續湧現短單需求,進一步推升整體在手訂單量能,隨著訂單陸續完成出貨認列,將有助於後續整體銷售表現。
農委會表示,為紓解雞蛋缺口而啟動的進口計畫,配合航班作業,本周尚無法抵台;但3月23日起到4月中旬以前,將從澳洲、土耳其陸續運抵台灣200萬至300萬顆雞蛋。 繼2月下旬首批澳洲雞蛋36萬顆空運抵台,迄今尚未有第2批進口雞蛋抵台。農委會指出,進口雞蛋第2批最快23日抵台,包含之後的兩天(24、25日),陸續會從澳洲空運幾批到台灣,之後則安排海運抵台。 另外,土耳其雞蛋則走海運,預計19、20日啟航,會有200多萬顆雞蛋在4月中旬以前運抵台灣。 農委會指出,合計最近澳洲、土耳其這兩國陸續抵台的雞蛋數量上看300萬顆,以紓解國內雞蛋缺口並穩定蛋價。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詠業科技(6792)111年稅後盈餘為2.7億元,每股盈餘為5.68元,展望今年,詠業總經理李瑞榮表示,今年上半年還是比較辛苦,下半年在景氣可望復甦及新產品陸續發酵下有望有較好的表現,全年營運有望逐季成長,希望能比去年好。 詠業今天舉行線上法說會,詠業早期生產過電壓、過電流等保護元件產品,之後跨入天線領域,三大產品線為電子陶瓷元件、模組與系統產品及其他電子零組件,主要應用於無線通訊零組件、壓電元件與超音波傳感器及線路保護元件三大領域,111年第4季受客戶庫存水位居高、年底盤點調節庫存及全球消費力道減弱等影響,導致出貨排程延後,111年合併營收14.99億元,年減12%,營業毛利為5.91億元,合併毛利率39%,稅後盈餘2.7億元,每股盈餘為5.68元。 在產品佈局方面,詠業科技在高精準定位天線車廠應用已有初步成效,獲得日系車廠認證,預計112年開始逐漸小量試產出貨,由於此產品將會是未來車用GPS下一世代的主要產品,公司將努力拓展到其他車廠;晶片天線在配合專利權維權的推動下,於電腦周邊應用領域已獲部分客戶承認,在業績洽商方面已有初步斬獲,期待消費市場回溫,下半年營收貢獻有機會擴大。 詠業也持續與工研院進行合作與開發低軌道衛星地面接收站與5G毫米波通訊的天線模組,目前4*4陣列相控天線模組已開發完成,並將持續開發8*8與32*32陣列相控天線模組;在壓電產品方面,詠業仍將著重於新產品如智慧水中浮標、液位傳感器及流量計的開發與應用,同時針對重要客戶新產品及新專案部分積極布局及design-in,新產品可望成為公司未來成長的重要動能。 展望今年,李瑞榮表示,目前除多數產業庫存仍待調節、美國升息政策影響全球股匯市表現及終端消費力,產業仍面臨景氣衰退挑戰,由於多數客戶面臨高庫存水位需要調節影響,本季訂單及出貨仍屬相對低迷,營收及獲利表現恐受影響,不過客戶訂單動能有稍微恢復,第2季有望略優於第1季,下半年景氣可望逐步復甦,加上公司佈局新產品及新客戶逐漸發酵,今年營運有望逐季成長,希望能比去年好,毛利率則希望維持在40%左右。 在台南廠區部分,詠業表示,台南廠設備已建置完成並陸續認列資產,因此本季資本支出相對較高,由於訂單遞延,公司已適度調配產能降低整體營運成本,待景氣回升後,可即時因應出貨需求。
永裕(1323)受制兩岸疫情、匯率貶值及景氣衰退等,去年營收37.52億元,年減1.19%,毛利率21.43%,年減2.64%,EPS 2.05元,年減32.57%;董事會通過配發配1.1元現金股息。對照股價33.4元,現金殖利率3.39%。 展望今年,永裕表示,在2月工作天數較少情況,今年第一季將是營運谷底;隨著疫情解封、通膨趨緩,消費需求復甦,配合客戶積極下單,帶動營收回溫。 為維穩營運動能,永裕除再優化產品組合,深耕生技包材及環保材等產品,已陸續導入自動化的線上檢測及自動化包裝設備以因應客戶即時交貨的需求,並提升庫存的周轉效率。浙江新廠建造工程已順利推進中,暫定今年下半年投產。 永裕指出,去年第二季兩岸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上海廠遭封控約3個月,造成集團整體稼動率偏低,延緩訂單交貨;另日圓持續貶值壓低外銷日本收入,影響到毛利率下滑約2個百分點;而出口運費高漲也連動減低營業利益。業外部分受到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存款產生匯損約2,900萬元,導致整體獲利不佳。 永裕認為,相關Bio生質塑料、PCR改質複合材料、減碳複合材料等環保材的開發、替代料、減重瓶之研發成果行銷予客戶,陸續出貨中,強化綠色經濟耕耘。後續應可持續受惠顏值經濟帶動的化妝、保養消費及環保材帶來的商機。
岱宇國際(1598)9日公布元月合併營收7.9億元,年增8.9%,主要在於全球家用健身器材市場庫存去化,暫告一段落,集團旗下各品牌經銷通路商拉貨恢復正常,預期隨著集團全新改款產品與智能化重訓設備陸續推出,整體營運將有望保持良好的成長動能。 岱宇表示,全球家用健身器材市場,經過一年調整後,整體庫存已逐漸回到正常水準,看好集團今年第一季陸續推出全新改款的家用健身器材,及智能化家用重訓設備,有望持續帶動整體銷售動能。 此外,為了完善室內外運動產品線,岱宇說,集團切入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去年底時開始加入電動輔助自行車代工組裝業務,隨著近期上游原物料供應陸續恢復,預期整體出貨狀況,有望更加順利。 展望未來,岱宇持審慎樂觀態度,主因全球家用健身器材市場庫存去化,告一段落,整體市場需求陸續恢復到正常軌道。看好綠色能源發展,集團跨入戶外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計劃2023年推出自有品牌電輔車產品,以期利用集團在全球現有的通路資源,搶占市場商機。 至於擴廠方面,岱宇說,集團目前電動輔助自行車組裝產能,仍無法滿足在手訂單需求,因此,集團已在台中大甲地區興建廠房,預計完工後,整體電輔車產能有望成長兩倍,屆時電輔車業務,將有望成為集團另一大事業體。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傳統淡季來臨,玉晶光(3406)1月合併營收13.47億元,年增3.08%,各品牌廠陸續推出VR產品,可望成為玉晶光今年營運成長新動能,玉晶光預期,今年VR產品占營收比重有機會達20%。 雖然進入傳統淡季,蘋果供應鏈擺脫大陸疫情干擾逐漸恢復正常,且VR新產品開始小量出貨,玉晶光1月合併營收13.47億元,月減7.52%,年成長3.08%,為歷年同月新高。 玉晶光表示,雖然上半年為傳統淡季,目前客戶訂單狀況還可以,公司將盡力爭取更多訂單。 玉晶光深耕VR/AR多年,目前是全球各大品牌VR產品主要供應商,微軟、Google、Sony及Meta等大廠陸續推出VR/AR產品,備受市場關注的蘋果VR頭戴裝置亦將今年亮相,玉晶光等供應商最快今年第1季起即可貢獻業績。 在VR新產品逐步放量下,玉晶光預期,今年VR產品占比能達20%。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時碩工業(4566)上半年受惠工業應用產品,每股盈餘達3.16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看好未來公司接單,公司總計斥資23億元,在無錫、西安及台灣建置三廠,其中,無錫可望第四季貢獻營收,西安、桃園新屋大園區將於明後年陸續投入。 董事長黃亞興指出,公司先前投入2億元人民幣建置無錫查橋新廠,將原本5個廠房搬遷至新廠,並將處分舊廠房。7月已開始陸續搬遷,最快10月投產,第四季可望開始貢獻營收。 時碩在西安銅川設廠,強化精密鑄造出貨,該廠是向政府租用廠房,投資設備約3300萬人民幣,預估2023年完工投產,以精鑄和工業儀表應用為主。公司也在桃園新屋大園區取得1.7萬坪土地,總樓地板面積1.98萬坪,目前持續變更中,預計2024年投入建廠,總建坪面積將是現有新屋廠和幼獅廠的3倍。 時碩上半年合併營收24.2億元,毛利率回升至22%,稅後淨利2.27億元,每股盈餘3.16元。前7月合併營收28.24億元,年成長11.27%,8月營收有望優於7月,全年營收挑戰50億元新高。
上曜(1316)因總銷14億元且近完銷的「梅菲爾」陸續交屋挹注,第二季稅後淨利0.66億元,EPS0.3元,結束連續5季單季虧損的陰霾,上半年稅後淨利0.6億元,EPS0.28元。7月營收飆3.5億元,月增19%、年增337%,改寫近24個月單月營收新高的成績,前七月營收15億元,年增181%。 上曜表示,目前手握台南7個個案,檔檔皆屢創銷售佳績;其中,布局台南九份子重劃區水岸首排的「湖映白」單坪房價最高來到44.1萬元(實價登錄價)、創安南區最高;截至7月底銷售率逾50%。加上土地庫存仍有近萬坪,有助未來營運動能。 此外,上曜「湖美帝璟」目前除原預售之四成可望於9月開始陸續交屋,由於「湖美帝璟」素有台南王者豪宅之稱,公司看重再度開盤銷售的表現,持續針對公設的設計規劃進行多次的修改討論,因此,剩下6成預計延後開盤銷售。以目前詢問度來看,單坪售價在低樓層的部分有望衝上5字頭,高樓層更挑戰6字頭。
台鋼集團旗下扣件線材大廠春雨工廠(2012)10日公告,7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9.8億元,較上月增加9.3%,累計合併營收為6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9 %。 春雨表示,當前全球通膨形勢嚴峻,各國持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終端需求萎縮,使得國外客戶買氣下滑,鋼市正處於淡季中。台灣地區在不影響訂單的情況下計畫性提前安排歲修,養精蓄銳;印尼地區主要是內銷市場,且因市場占有率第一,受國際情勢衝擊較小;大陸地區因各地疫情陸續解封,客戶回補庫存,銷售狀況已逐漸回穩。 春雨表示,中鋼第三季開出平盤略低,與預期一致,而目前國際鋼價跌勢已趨緩,築底態勢浮現,加上客戶庫存已陸續消化,預期後續需求會慢慢上來,加上歐盟對大陸課徵反傾銷稅對台灣帶來轉單效應,且大陸地區基建計劃陸續展開,公司將把握先機,持續擴大台鋼集團內部資源整合的優勢以提升營運效率,優化流程作業,評估未來營運展望正向穩健可期。
台鋼集團旗下扣件線材大廠春雨工廠(2012)8日公告,6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9.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36%;累計合併營收為57.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63%。 春雨表示, 6月份台灣地區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29.79%,近期全球通膨壓力拉警報,各國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全球經濟衰退疑慮四起,終端需求萎縮,使得國外客戶買氣下滑。加上6月份國內客戶預期月底中鋼第3季將開出平、低盤,因此,客戶紛紛降低庫存水準,買氣縮手。 另印尼地區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0.72%,印尼主要是內銷市場,且因市場占有率第一,故衝擊較小;大陸地區受到上海疫情解封,客戶庫存回補,致大陸市場6月份營收比去年同期增加9.12%。近期鋼價已從高點回落,預料下半年鋼價將進入高檔震盪,全球通膨及俄烏戰爭結果將牽引後市走向。 春雨表示,目前國際鋼價雖呈現下滑,但中國大陸自6~7月陸續解封後,預期8月份需求就會慢慢上來,歐盟對大陸課徵反傾銷稅對台灣帶來轉單效應,且各國基建計劃陸續展開,公司將把握先機,善用台鋼集團內部整合資源的優勢。 此外,6月股東會通過董事改選,董事會通過董事長陳其泰及總經理周伯威新任案及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在新任董事長及總經理領導下,將陸續調整產品結構,持續擴大集團資源整合,拔升優秀主管,優化流程作業,將為公司挹注新動能,提升營運效率,公司對下半年營運展望仍抱持審慎樂觀看法。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泰鼎-KY(4927)第1季稅後盈餘為4.14億元,年增168.1%,為歷年同期新高,由於泰鼎-KY廠區在泰國,且客戶訂單穩定,泰鼎-KY預估,第2季營收可望優於第1季,全年業績可望逐季成長。 智慧家庭/Mini LED TV、汽車板等產品出貨放量,泰鼎-KY 111年第1季合併營收約41.45億元,年增27.1%,營業毛利約為8.55億元,年增38.7%,營業淨利約為4.12億元,年增102.7%,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本期淨利約為4.14億元,年增168.1%,每股盈餘2.18元,皆創歷年同期新高。 泰鼎-KY因廠區在泰國,第2季營運未受上海及昆山相繼封城停工影響,加上終端客戶需求強勁,泰鼎-KY表示,第2季看起來很樂觀,有機會挑戰單季歷史新高。 泰鼎-KY三廠新產能已陸續開出,公司計畫今年第2季再增開產線,後續將依生產需求在下半年陸續開出產能。 繼今年第1季正式啟動「泰鼎廢水循環再利用專案(Apex Aqua Project)」,導入新世代廢水處理循環系統,提高廢水回收再利用的比例,為提高再生能源投入比例,泰鼎-KY為期三年之「泰鼎太陽能方案」預計將投入約1.4億泰銖預算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總裝置容量將擴充至8MW,由於泰國擁有年平均日照近200天自然優勢條件,預期年減碳量有望達7000噸以上。
化纖產品價格上漲,加上處分資產入帳,新纖(1409)公告2021年財報,稅後淨利38.88億元,可望創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2.41元。新纖董事會14日決議,今年每股將配發1.4元現金股利。 以新纖14日股價收盤21元計,現金殖利率為6.67%。 新纖集團有三大生產事業,包括化纖事業、塑膠事業及光電事業;新纖指出,2022年,集團三大事業營運前景佳,預期,今年營運仍將優於去年。 另外,新纖也陸續加碼越南加工絲產業、泰國工程塑膠產能,以及在台灣投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市場預期,這些產能從今年下半年會陸續產出,加上原有事業群,新纖2022年仍可維持去年營運成長動能。 新纖董事會14日也決議,今年5月30日將召開股東常會。
日本近期在多瓶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內發現白色懸浮異物。輝瑞昨天表示,這些異物是疫苗成分所形成,對安全性沒有影響。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輝瑞表示,截至本月5日出貨的2500萬瓶疫苗中,各地疫苗接種會場陸續回報發現白色懸浮物,共計有95瓶。 輝瑞指出,這些白色懸浮物是疫苗成分所形成,即使已接種,也不會造成安全性或有效性的問題。 輝瑞說,這個成分在低溫下加以震動容易凝結;若疫苗解凍後在進行稀釋時,輕輕上下搖晃至疫苗顏色平均混合後,仍看到有懸浮物殘留,請先不要施打,並通報各地方政府。 除了上述這95瓶發現異物的疫苗之外,本月11日起又有多處接種會場陸續發現輝瑞疫苗瓶中有白色粒子懸浮物,包括神奈川縣相模原市與鐮倉市、大阪堺市、琦玉縣川越市與富士見野市等處,這些疫苗皆已由輝瑞回收進行分析。 日本近期發現多起疫苗瓶內混入異物事件,包括8月中旬起陸續在3個批號的未開封莫德納(Moderna)疫苗中,發現混有肉眼可見的金屬粒子,調查後判斷應是生產線機器的不鏽鋼屑。 群馬縣、沖繩縣8月底陸續在不同批號的莫德納疫苗瓶內發現異物;沖繩縣8月底也發現輝瑞疫苗內有異物。部分案例被判定是當針頭戳入瓶內要吸取疫苗時戳到橡膠瓶蓋,形成碎屑混入疫苗中。
全家(5903)便利商店9日公佈8月合併營收達69.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年減9.8%,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達551.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4%。 「全家」強調,整體營運疫情衝擊逐步放緩,自6月起每月營收表現已較上月逐步上揚,預料當疫情益加穩定、輔以政府五倍券相關振興方案,將有助整體消費市場活絡、拉抬業績成長動能。 為衝業績回復,「全家」8月陸續祭出中元普渡、東奧奪金、零確診等行銷一波波,有效帶動買氣,且隨疫情降級後上班族陸續從分流上班恢復到正常上班,包括鮮食等即食品類的業績亦普遍回溫,尤其是午餐時段的微波主食、調理麵、沙拉,都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一成。 此外,隨疫情趨緩、有限度開放戶外飲食後,小確幸型產品代表像是霜淇淋等,買氣明顯湧現、翻倍成長。 疫情帶動的居家自煮消費需求,在疫後逐漸轉為新常態,可以快速復熱即食的冷凍商品,無論在線下店鋪或線上平台如「全+1」與全家行動購,皆持續維持熱銷成長。其中,全+1社群電商平台,自疫情以來已逐步培養出一批持續回購的忠誠顧客。 展望9月,營運重點在於掌握開學季與中秋連假的商機,鮮食、霜淇淋、現煮飲料將陸續推出話題新品,中秋預購也將進到最後衝刺階段,九九購物節搶攻電商會員經濟,皆可望驅動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