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降息

的結果
  • 新債王示警 美經濟恐衰退 美元將重貶

     美國聯準會(Fed)開會前夕,「新債券天王」 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針對美股、美元與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發出系列警告。他認為,美股投資人未察覺到「危機即將來臨」,美國經濟明年可能陷入衰退,而聯邦政府在下次經濟衰退期間可能大幅增加支出,導致美元重貶。  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日前參與加州Future Proof會議時表示,受惠於人工智慧熱潮與未來轉向降息可能提振企業營運的預期下,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今年迄今分別大漲16%與31%。  但投資人忽視「惡魔即將出現」的徵兆,包括最近一波企業裁員潮與創紀錄的卡債令消費者備感壓力等,他表示:「經濟正在走疲,明年可能出現一次衰退,各項指標清楚顯示這一點。」  岡拉克認為,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由政府支出支撐,這不僅危險也難以持續。他說:「我們的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今日情況與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刻差不多。」  Fed連番升息以對抗通膨,將利率提高到逾5%。意味政府數兆美元債務的利息支出將暴增。  岡拉克表示:「即將到期的債務將帶來毀滅性後果,Fed未來幾年不可能將利率維持在5或6%而不導致這個國家的破產。」他預測,明年上半年將首度降息。  岡拉克亦警告,政府在下一次經濟衰退期間可能大幅提高支出,將美國推向財政崩潰邊緣。 岡拉克表示,若此事成真的話,美元可能遭到「完全放棄」。

  • 《今日財經懶人包》Fed先鴿後鷹 嚇倒美股;慘!8月外銷訂單連12黑;聯發科金雞達發 通吃AI網通;AI快復活?外資喊快撿一軍;3利空襲海運 陽明:Q4難樂觀

    Fed如預期暫停升息,但暗示年底還會升息,明年降息減為2次,意即利率更高更久,科技股嚇倒,美股全跌;8月外銷訂單年減15.7%、連12個月負成長,今年恐連2年負成長;聯發科旗下達發將於10月上市,主攻AI網通IC設計;外資寒風送暖,看好AI修正反而是進場好時機,唱旺緯創、技嘉、台光電、金像電、緯穎等;陽明海運示警,3利空導致供需失衡,第4季是淡季很難樂觀。以下為今(21)日財經懶人包: ▲Fed先鴿後鷹 嚇倒美股 周三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黑,美國債息急升,以及受到蘋果、微軟、輝達等對利率敏感的巨型成長股下挫拖累,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和晶片股雲集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尤其疲弱。聯準會一如市場普遍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並上修經濟預測,但警告這場對抗通膨的戰役遠未結束。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下跌76.85點或0.22%,收34,440.88點。   NASDAQ下跌209.06點或1.53%,收13,469.13點。   S&P500下跌41.75點或0.94%,收4,402.20點。   費城半導體下跌60.22點或1.74%,收3,398.81點。 ▲慘!8月外銷訂單 連12黑 經濟部20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降至460.4億美元,年減15.7%、為連續12個月負成長,主要受到全球通膨、升息壓力、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及供應鏈持續去化庫存影響。即便樂觀期待第四季好轉,但今年全年外銷訂單將呈現第2年負成長。 ▲聯發科金雞10月掛牌 達發晶片 吃AI、網通商機 聯發科集團第七檔生力軍-達發科技敲定於10月掛牌上市,董事長謝清江20日表示,全球美加英荷等八大國家網通基礎建設支出上看800億美元,達發看好「網通基礎建設」與「高階AI物聯網」二大商機,期待明年景氣回春可能展現更強成長動能。 ▲AI快復活?外資唱高指標股 輝達與台系AI指標股高點修正以來,利空傳聞愈演愈烈,惟外資實際與客戶對談發現,機構法人對AI投資興趣並未熄滅,而是更青睞股價與預期雙雙修正者,里昂證券重申看多台光電、金像電、緯穎,瑞銀更是逆勢調高緯創股價預期至140元,於寒風中送暖,摩根士丹利證券重申技嘉「優於大盤」投資評等。 ▲陽明談Q4海運 不容樂觀 陽明海運20日舉行線上法說示警,全球仍受高通膨、高運能、升息等三大因素影響,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持續,加上第四季進入傳統淡季,不容樂觀。接下來,將觀察歐美感恩節、耶誕節等節慶產品消費情況,若有助於去庫存,可望縮短歐美淡季期間。

  • 《美股》消息面:聯準會放鷹 美元轉升、日圓續貶、油價壓回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消息面: ●周三美國聯準會一如市場普遍預期維持基準利率於5.25%~5.5%不變,並上修經濟預測,但警告這場對抗通膨的戰役遠未結束。根據聯準會最新發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和點陣圖(dot plot),該美國央行今年將再升息一次25個基點,利率在介於5.50%~5.75%(中值為5.6%)到頂,維持6月份所做的預測不變。 決策官員預估明年將降息50個基點,幅度小於6月份的預測。到明年底,聯準會基金目標利率中值估將降至5.1%,到2025年底降至3.9%。今年美國的GDP成長預測從6月份預估的1%翻倍上修至2.1%,明年GDP成長預測從1.1%上修至1.5%。 ●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試圖淡化更為樂觀的經濟展望,警告在實現通膨目標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感受到此輪升息周期的緊縮效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準備好在必要時再次升息,以實現經濟「軟著陸」的目標。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上周原油庫存減少213.5萬桶,少於市場預估的減少220萬桶。上周汽油庫存減少83.1萬桶,市場預估為增加31.7萬桶。餾分油庫存減少286.7萬桶,市場預期為增加21.7萬桶。原油進口量減少304.2萬桶/日。煉廠產能利用率下滑1.8個百分點。 ●巴西央行周三宣布降息50個基點(2碼),至12.75%,為8月以來連續2次降息,此決議符合市場預期,該央行並表示貨幣政策委員會(Copom)一致通過,未來將以相同的幅度進一步調降利率。 ●聯準會釋出的信號意外強硬,周三美元指數盤中由跌轉升,終場上揚0.22%,報105.34,盤中一度跌0.5%,報104.67。日圓一度刷新10個月低點,報148.17日圓兌一美元,今年來兌美元已貶值11%。在聯準會發表聲明後,金價漲幅略為回吐,紐約期金收漲0.7%,報每盎司1,967.10美元。11月布蘭特期油跌81美分或0.9%,收在每桶93.53美元。10月美國期油跌92美分或1.0%,收在每桶90.28美元。

  • 《金融》國泰世華估2024年Fed有降息空間 股市低檔翻揚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Fed)雖宣布暫停升息,但利率點陣圖顯示,2023年仍可能再升息1碼,且2024年降息空間縮窄。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世華銀行最新發表的分析認為,2024年Fed可能出現降息空間,但「迅速大幅降息」機率不高,股市中長期有望隨基本面低檔翻揚。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此次暫停升息,並且利率將維持在高位更久,意味著後續經濟復甦力道將受限。國泰世華銀行分析,一旦經濟活動放緩,若再配合通膨回落,2024年美國聯準會可能出現降息空間。  短線上債券利率仍將維持高位,隨核心通膨持續降溫,美國聯準會逐步走入升息尾聲的大方向不變,預期長線公債殖利率終將回落,殖利率逢高仍是布建債券契機。 股市方面,近期美股走勢受高利率環境影響,對評價面形成壓力而震盪。國泰世華銀行觀察,企業獲利狀況正在改善,加上近期ISM製造業的新訂單/存貨比已連續3個月站穩1,顯示製造業去庫存化接近尾聲,支撐股市下檔空間。長線而言,股市前景依然看好,若逢股市拉回,不妨站在買方思考,逢低分進場批布局。  匯市方面,歐洲央行(ECB)釋出升息見頂訊號,偏鴿立場壓抑歐元走勢,加上近期經濟表現美優於歐,進一步推升美元走強。國泰世華銀行預期,美元近期仍將保持強勢,待美國聯準會(Fed)釋出最後一次升息訊號,美元才會出現走貶空間。

  • 楊金龍意外展鷹姿! 1句話暗示明年不降息

    中央銀行今天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由於經濟成長不如預期,決議利率「連2凍」,但考量物價可能出現結構性轉變,央行總裁楊金龍大展鷹姿,強調緊縮貨幣政策會維持更長時間。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今天決議不升息,利率「連2凍」,再度下修2023年經濟成長率至1.46%,低於6月預測值1.72%,並估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08%。 楊金龍表示,通膨緩步回降,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加上國內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今、明2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理事會認為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有助於整體經濟金融穩定發展。 美國聯準會甫結束9月利率決策會議,宣布政策利率不變。楊金龍表示,雖然美國聯準會按兵不動,現在利率還是維持在高點,後續存在升息可能,而且可能higher for longer,意味全球貨幣政策維持緊縮。 至於台灣,楊金龍表示,明年通膨率可望回降至2%以下,「(利率)是不是higher?要data dependent(視經濟數據而訂),但緊縮for longer」。 楊金龍解釋,這次全體理事一致同意政策利率不變,不過幾位理事特別叮嚀,後續還是得留意通膨風險。 此外,楊金龍指出,過去台灣長期物價維持在1%附近,是low and stable(低且穩定)的水準,但近幾年接連發生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2021年、2022年通膨率分別達1.97%、2.95%,央行並預估今年通膨率為2.22%,即便明年通膨回落至2%以下,如果物價長期平均水準從1%提高到1.5%,央行仍必須審慎關注。 楊金龍也說,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以及全球化的改變,這些因素都將墊高通膨,可能使物價產生結構性改變。 考量台灣通膨壓力仍存,楊金龍今天意外展現鷹姿,一改過去語帶保留作風,明確指出若物價走揚、結構發生改變,「利率水準恐怕就要高一點」。 媒體詢問,央行表態緊縮維持較長時間,是否意味明年不太可能降息,楊金龍表示,(降息)除非經濟很差,但他強調,央行注意的是物價穩定,「如果物價高,比以前都高,而且很長,那當然利率就高」。(編輯:林淑媛)1120921

  • Fed今開會 市場聚焦4重點

     美國聯準會(Fed)今(19)日起召開兩天決策會議,市場預料此次篤定不會升息,但專家指出,鑑於利率政策按兵不動,因此Fed發表的經濟預測、也就是《經濟預測摘要》(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將是市場觀察重點,並且應聚焦於四個面向。  其一,針對Fed明年降息次數的預期,是否仍維持四次?Fed官員曾提到傾向讓基準利率處在高水位,為要讓通膨下降,目前基準利率區間為5.25~5%。今年6月官員預估明年約降息四次,每次調降1碼,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降息次數可能少於官員預期。  美銀資深美國經濟學家巴維(Aditya Bhave)強調,「對市場而言,《經濟預測摘要》可算是9月會議最重要的焦點。」巴維指出,明年可能只降息三次、每次降息25個基點(1碼),「以目前經濟強度來看,降息的需求或許沒那麼高。」  點陣圖中位數或許會反映降息次數減少。巴維在報告提到,「倘若真的發生,這將是令市場驚訝的鷹派立場。」  其二在於有多少Fed官員認為利率已過頂峰。今年6月的會議,Fed的18位決策官員中僅六位認為央行已完成升息,對此Evercore ISI副董事長Krishna Guha認為,此次將有接近一半的決策委員抱持上述看法。  根據芝商所FedWatch在18日的最新數據,押注Fed於20日維持利率不變的比率高達99%,下次11月23日會議依舊不變的比率仍高達69%。明年3月押注Fed降息的比率明顯拉高,升至12.4%。  第三個重點是Fed對經濟預測做出的調整。美銀經濟學家提到,眼見經濟表現強勁,Fed對於2023年的成長預測會由1%上修至2%。至於核心PCE通膨預測可能由3.9%降至3.7%,但2024年的核心通膨可能調升至2.8%,並預測2026年通膨率返回2%。  最後,專家認為Fed有可能開始調升中性利率預測。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舒利亞提耶娃(Yelena Shulyatyeva)表示,這代表「整體利率水準將升高」。目前Fed的中性利率在2.5%,但預估區間介於2.375至3.625%之間。

  • 緊盯鮑爾談話 美股恐震盪加劇

     儘管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會議按兵不動應該已成定局,但主席鮑爾20日會後記者會的談話,特別是針對降息釋出的蛛絲馬跡,都有可能讓美股震盪加劇。  根據外媒報導,鮑爾會後聲明預料將與8月他在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演說內容差不多。不過市場分析師指出,Fed發布最新利率點陣圖與會後記者會問答環節,才是牽動美股走勢的重頭戲。  Interactive Brokers策略長索尼克(Steve Sosnick)表示,目前美國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波動率指數(VIX)仍處相對低檔,暗示市場氣氛依然樂觀,不過也更容易受利空消息影響。  分析師認為,投資者期望在記者會上聽到有關Fed將在明年中開始降息的訊息,一旦他們希望落空,美股恐將出現崩跌危機、美債殖利率與美元雙雙走高。  Schwab首席市場策略師桑德斯(Liz Ann Sonders)也提到,在鮑爾45分鐘到1小時的問答環節,釋出的訊息通常比會後聲明更能撼動美股,市場目前普遍預期Fed將維持高利率更長時間,以及將在2024年開始降息,鮑爾在記者會上對此是否會提出異議,料將引發投資者高度關注。  8月初以來,愈來愈多數據顯示受激進升息影響,美國經濟成長力道開始趨緩,企業與個人破產案件也出現攀升、就業市場則浮現降溫跡象。EY首席經濟學家達柯(Gregory Daco)補充,恢復學貸還款、政府可能關門及汽車工會罷工等三大威脅,恐讓第四季經濟成長大幅受壓。他預期鮑爾可能被要求對這些議題發表看法。

  • 存股族注意!逾7成台股在陸賺錢 ETF也逃不過 4大解讀為何台商沒撤資?

    陸經濟連環爆雷,引發台商撤資潮?兩岸投資專家雪球滾滾(雪大)從3張圖表看出玄機,上半年上市櫃投資大陸金額不減反增,高達近3兆元,並狠賺近2千億元,創史上第3高;其匯回投資收益逾7千億元,占投資近3成,主因大陸降息,美台都升息,這3項鐵證,都證明根本沒撤資,而逾7成台股都在大陸賺錢,包括ETF成分股,存股族只要讀懂數據就免驚啦! 雪大在部落格「雪球滾滾-兩岸投資&旅行」指出,今年9月12日金管會公布了第2季台股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數據,咱們先來點客觀中立的數據,然後再評論一下投資人該如何解讀: ◎投資家數 截至今年第2季止,上市公司680家,上櫃公司522家,合計1,202家赴大陸投資,占全體上市(櫃)公司總家數1,685家之71.34%,較去年底減少8家。 解讀1: 台股超過7成上市櫃公司都有在大陸做生意,換言之除非你買的股票是那少數3成,不然大陸的經濟就和你息息相關。都說買股票就是當股東、做生意,所以你投資這些赴大陸做生意的上市櫃公司,就是在大陸賺錢。 即使你只買ETF,雪大敢打賭成分股,也會包含這7成公司。所以你還敢說大陸經濟和股市跟自己不相干,絲毫不需要不關心大陸的經濟數據和資訊嗎? ◎累計投資金額 截至今年第2季止,上市公司累計投資新台幣(以下同)2兆4,684億元,上櫃公司2,552億元,合計2兆7,236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04億元。 主要因應子公司營運資金需求,故增加大陸投資金額。上市、上櫃公司分別以電腦及週邊設備業、電子零組件業投資金額較大。 解讀2: 還有人說台商、台資都從大陸撤退了?看看金管會數據,實際上完全相反,累積投資大陸的資金不減反增。如果客觀事實真的如某些媒體所描繪的那樣,台商正在大撤退,那麼為何金管會公布的金額是增加的呢? ◎投資損益 今年上半年投資損益,上市公司利益1,758億元,上櫃公司利益80億元,合計利益1,838億元,整體較去年上半年減少200億元。惟與歷年同期相較,獲利金額為第3高。 解讀3: 雖然比去年低,但是還是歷史第3高,可見台資、台商仍在大陸賺的盆滿缽滿。 ◎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 今年上半年投資收益匯回金額606億元,截至第2季止,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分別為6,965億元及681億元,合計7,646億元,占累積原始投資金額2兆7,236億元之28.07%。 2023年上半年投資收益匯回,主要是配合集團資金規劃策略,將盈餘、現金股利、出售股權收益匯回所致。 解讀4: 這項數據也是最多人在說嘴的,正好拿來印證台資、台商都在撤出大陸。但雪大覺得,這種解讀還滿搞笑的,人家金管會都寫得很清楚了,是投資收益,不是投資金額。 之所以會把賺的錢匯回,雪大相信理由很簡單:一邊在降息,一邊在升息。以前可以把賺的錢,放在大陸銀行做定存或是買理財,利率還不錯,但現在大陸開始進入降息周期,相對於其他升息地方來比,自然吸引力就不高了。 雪大強調,今年以來外資從大陸加速撤出,背後的底層邏輯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台商、台資放棄大陸市場,那麼該減少的應該是投資金額,而不是匯回的投資收益。 結論 最後雪大想說的是,金管會的數據再次打臉了某些媒體,從去年開始就有聲音在傳大陸銀行錢都領不出來,甚至資金都匯不出來......,難道他們現在要說金管會在做假數據? 當初在喊銀行取不出錢、資金匯不出來的人,好像又和這次喊台資、台商加速撤出大陸不敢投資的人,是同一批群體。至於他們背後的居心是啥?我不知道。面對紛紛擾擾的媒體世界,投資人自己要有媒體識讀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金融債比金融股更穩!「報酬率差1倍」 這檔月配息僅15元 適合每月存1張

    存股族一定要知道!金融股今年殖利率約3~4%,金融債去年殖利率逾4%,如果兩者殖利率差不多,一定會選風險小的存吧?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金融債是比金融股更穩的選擇,而且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融債持有17年至今,報酬率高達146%,勝過金融股僅53%,幾乎差了1倍,加上升息尾聲,市場預計明年降息,現在買債很甜,可息差雙賺。 市面上金融債很多,規模都很大,從最大群益投資級金融債(00724B)高達936億元、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830億元、凱基金融債20+(00778B)443億元、富邦金融投等債(00785B)300億元、國泰A級金融債(00780B)98億元、新光15年IG金融債(00844B)93億元到第一金金融債10+(00834B)7.5億元等。 這些金融債,目前都跌破季線,價格來到甜蜜點,平均股價30幾元,只有00773B是月配息,其他以季配息為主,去年平均殖利率逾4%。現在,首檔主打月配息+收益平準金的金融債將上市,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僅半價15元,非常有吸引力。 陳重銘在部落格表示,大家都知道我持有3千張金融股,每年可領300萬股利,因為金融股具有「低價、不會倒、殖利率穩定」的3大特質,不僅是存股首選,也是很多小資族第一個接觸的產品。但我發現,最近有另外一種產品也符合這幾個特質,甚至報酬率更好,那就是「金融債」。 2022年因為美國通膨嚴重,聯準會(Fed)大幅升息17碼,2023年美國通膨逐漸受到控制,升息已成強弩之末。市場看好2024年聯準會降息,將有利於債券價格的上漲,因此今年全球有2,153億美元資金瘋狂湧入債市,將近是股市的3倍。 就是因為2022年美國大幅升息,引導美債殖利率在高點,相對就是債券價格下滑,已經創下10年新低。但是利率太高不利於經濟發展,所以未來存在降息的空間,如果在降息前布局債券ETF,將來有機會同時賺到債息與資本利得,難怪現在買債成為了全民運動。 從去年底,我就開始在關注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美國公債絕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產品,但是缺點則是殖利率稍低了一點;其實「金融債」也幾乎和它一樣穩,因為挑選的都是全世界最知名、最大的銀行,像是摩根大通、高盛、花旗,這些銀行信用評等和美國公債一樣都是A級以上,代表違約機率很低很低,但是相對的殖利率會比較高。 金融債的優點在哪裡呢?趕快來查一下數據!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金融債的報酬率這麼好!如果從2006年持有金融債與金融股至今,金融債報酬率高達146%,金融股卻只有53%,整整相差了93%!而且債券的波動度又更小,如果連金融股都覺得波動太大的投資人,那直接存金融債吧,波動度更低,但是報酬率更高。 來分享一下,最近國泰投信推了一檔「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發行價只要15元,比大部分金融股更是便宜好入手,也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公司債ETF。而且它還是月月配息,適合有穩定資金需求的人士,例如退休族的生活費、上班族繳房貸與小孩教育費。 而且00933B是全台第1檔「月月配+收益平準金」的債券ETF,讓你每個月有現金流能運用,但是領息後要記得再買回,才會有複利的效果。投資就是年輕時努力累積張數,退休後再靠股利生活! 去年起美國大幅升息,導致債券價格大幅滑落,現在買進債券除了領息之外,未來美國降息後還會有價差可賺(升息,債券價格下跌;降息,債券價格上漲)。這檔00933B就是鎖定10年期以上的金融債,存續期間大概12年,長期的債券更會反映利率的變動,所以降息後也會有不錯的資本利得空間。 儘管存金融股領股利不錯,但是領太多的話,也是要繳補充保費跟所得稅,還是會有一點點心疼。幸好00933B的股利算是海外所得,在100萬以內免申報,個人單一年度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才需要繳稅,看樣子絕大多數00933B的投資人都是免所得稅的,這一點又勝過存金融股了。 由於美國去年開始大幅升息,根據今年聯準會最新利率點陣圖,本輪升息循環預計在今年告終,明年起則會進入降息循環。隨著Fed貨幣政策轉向,目前就是債市投資的甜蜜點。 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即將在9/25開始募集,剛好跟上美國升息的末端。由於發行價僅15元,適合每月定期定額存1張,不僅可以安穩領息,還可以靜待美國降息來賺取資本利得。有興趣的投資人,要記得9/25這一天喔!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9月23檔債券ETF除息 把握良機

     明年中美國聯準會可能降息,依過去幾次降息循環,利率大概在首次降息三個月到六個月前就提早下行,在利率下跌情境下,為長天期債券提供後續豐厚的資本利得空間。投信法人表示,當公債利率彈升,債券價格修正整理,反而是投資人布局債息與資本利得雙收的債券ETF很不錯的介入時點。  據統計,9月有23檔債券ETF將進行除息,其中今年以來還原淨值表現前五強的ETF當中,又有二年化配息率達到5%以上,分別是凱基金融債20+(00778B)及群益A級公司債(00792B)。  凱基金融債20+(00778B)基金經理人郭修誠指出,00778B追求債息價差兼顧,關鍵在於所追蹤指數成分債的發行公司,均為投資等級國際知名金融機構,例如高盛、花旗、JPM、MS、美國銀行等,信用品質高,即便高利率環境拉長,也不用擔心違約風險。  另一方面,長天期債券對利率敏感度高,因此追蹤指數納入到期年限20年以上債券的ETF,當未來利率下行後,資本利得空間也可望更大。  群益A級公司債ETF(00792B)經理人謝明志認為,隨著通膨降溫,中期利率風險終將趨緩,不過在市場也關注經濟放緩情況,在避險需求猶存的環境下,訴求穩健配置的資金也將回流投資等級債。A級公司債因發債企業營運穩健,違約率可控,信用品質佳,相關ETF不失為投資人既享兼顧收益,又享穩健因應市況之投資工具。  統一美債10年Aa-A ETF基金經理人許雅惠強調,通膨已有趨緩,即便聯準會再度升息也是升息循環的尾聲,惟目前的通膨數據仍促使聯準會的終端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一段期間,後續持續關注通膨變化、信貸條件緊縮及就業市場數據對於整體經濟所帶來的影響。  整體而言,目前已至升息尾聲且債券殖利率攀升至近年高點,為投資債券市場之好時點。

  • 迎降息契機 三招搶賺債券財

     明年應是利率反轉年,升息觸頂前夕,法人認為,全球債券市場再度出現罕見的最佳時機,建議9月開始「布優殖」(建立好債部位)、「選主動」(選主動管理基金操作)、及掌握升息真正觸頂到降息後,債券價格向上彈升契機,現在進場先卡位,更能增添未來資本利得收入。  新光投信固定收益部協理李淑蓉表示,期貨市場顯示,聯準會可能尚存1碼升息空間,研判可能落在11月,同時美國財政部標債需求強勁,凸顯市場對升息接近尾聲看法不變,但市場仍有雜音,包括經濟數據強勁超乎預期、鷹派言論不斷,債券供給增加及長債溢酬效應影響,都讓市場認為利率仍有向上動能。預估到今年底前,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來5.5%左右,遠高於長期平均水準,只要未來不再大幅升息可能,債券無資本損失風險,依現行5.5%高殖利率水準表現,反而出現罕見鎖高息的投資價值。  李淑蓉指出,現階段美10年公債殖利率逾4%、公司債逾5%,是極具投資吸引力的高殖利率水準,如再透過投信投資團隊主動管理債券部位,投資人等於省力又省心,建議投資人以投資等級債為優先,因經濟情勢變化很大,高收益在萬一有什麼變化,出現像碧桂園、恒大的情況,反而相對糟糕,建議以投資等級債為優先,像全球債券基金,主要鎖定全球優質投資等級債布局。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強調,美國企業獲利與美國經濟動能開始上修,非投資等級債投資擁有利率風險不高及利差有收斂空間等二大利基,可逢低布局。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分析,通膨仍是未來六至12個月的重要觀察指標,預期未來幾季利率將維持在5%以上,所幸固定收益資產正重回與股票的低相關性,具備良好的投資組合分散功能。考量目前的殖利率水準以及利率即將到高點的預期,適度拉長存續期可望創造更佳的總報酬機會。因應景氣走緩,看好高品質公債和投資級企業債的防禦表現,而精選非投資級債也有助於爭取更高的收益空間。

  • 新債券天王 岡拉克:Fed明年上半年降息

     美國聯準會(Fed)在過去一年半激進升息遏阻通膨巨獸,「新債券天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預期,聯準會(Fed)可望在明年上半年開始降息。  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受訪時表示,聯準會希望經濟快速降溫和通膨下降。他同時強調,美國經濟成長已減速,足以讓聯準會認為完成了升息工作。  岡拉克指出,隨著美國經濟進一步放緩,聯準會的緊縮貨幣循環就能進入尾聲。他認為,美國經濟已出現明顯減速跡象。  岡拉克表示,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不計食品和能源項目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一直維持在高檔,但只要數據降至4%以下,聯準會應該就會停下升息腳步。  美國近2個月的核心PCE明顯降溫,6月和7月數據分別為年增4.1%和4.2%,在此之前連續多個月維持在4.5%之上。  聯準會將於本月19至20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本次將按兵不動,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25%至5.5%區間。  另一方面,新舊債王近日隔空交火,億萬富豪投資人暨「前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在加州舉行的Future Proof會議,批評岡拉克擔不起「債券天王」的稱號。  葛洛斯表示,「想當債券天王或天后首先得擁有王國。」暗指雙線資本的資產規模不足以讓岡拉克配上「天王」的封號。  PIMCO共同創辦人葛洛斯指出,「PIMCO管理2兆美元資產,而雙線資本只有區區550億美元,根本不算是王國,更像是拉脫維亞或愛沙尼亞。」  岡拉克則回應他不在乎,他從來都不想要「新債王」的封號。岡拉克還表示,一個退出產業約10年的人還試著驅除恐懼,實在可悲。

  • 《盤前掃瞄-國外消息》科技股拖累美股收黑;ABA:Fed明年降息

    【時報-盤前掃瞄】國外消息: 1.本周關鍵數據發布在即,油價攀升引發市場擔憂,加上蘋果新機發表會後股價一路走跌,及甲骨文財報不理想重挫13%,在科技股領跌下,美股主指全收黑。道指收跌17.73點,跌幅為0.05%,報34645.99點;納指跌144.28點,跌幅為1.04%,報13773.61點;標普500指數跌25.56點,跌幅為0.57%,報4461.90點。 2.ABA:Fed明年降息1個百分點。美國銀行協會(ABA)經濟諮詢委員會認為,隨著通膨明顯降溫,聯準會(Fed)已完成緊縮循環,明年可能轉而降息約一個百分點。 3.美股投機氣盛 選擇權爆天量。美股投機風氣正盛,那些履約時間短至1天或甚至僅幾個小時的選擇權,正大受散戶歡迎,他們要極短時間內獲暴利的心態,被專家批評令金融市場變成賭場。 4.美國會AI論壇 馬斯克黃仁勳齊聚。包括馬斯克、黃仁勳等科技大咖13日齊聚美國國會山莊,參加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舉辦的首場人工智慧 (AI)論壇。這是美國國會首度邀集科技業領袖齊聚一堂,從各層面討論此一正飛快改變人類社會的科技,並尋求對AI潛在風險制訂法規。 5.美歐紙業巨頭 跨洋結親。美國紙業包裝業者WestRock與歐洲同業Smurfit Kappa12日發布重訊宣稱,已達成合併協議,這樁美歐跨洋結親的交易,將催生市值200億美元的全球紙業包裝巨頭。

  • 拉美回檔 正是布局良機

     拉丁美洲股票基金今年整體表現優於新興亞股基金,即使近期拉美股拉回整理,投信法人表示,拉丁美洲股票整體評價面仍處於歷史相對低檔,依然具投資吸引力。  PGIM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曾訓億分析,拉美整體評價面仍處於歷史相對低檔,評價面具吸引力,以巴西為例,通膨來到3%正負1.5%的目標區間,帶動向來具有高度連動的巴西股市正向發展,尤其在循環性產業更有機會。另隨巴西的稅務改革著重在簡化繁瑣的稅務流程,預期有利稅務徵收以提升國家生產力。  曾訓億指出,MSCI拉美指數中權重第二大的墨西哥是中美衝突主要受惠國,使墨西哥經濟成長持續優於預期,包括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選定墨西哥興建超級工廠,預計明年投產,規劃工廠面積及產能超越大陸上海工廠規模,因此看好墨國經濟成長動能,國際資金回補效應帶動,墨西哥幣大幅走升,同樣有利股市走強。  野村巴西基金經理人高君逸認為,巴西通膨明顯降溫,巴西央行開始啟動降息循環,於8月3日再調降基準利率至13.25%比市場預期的13.50%低,這也是2020年8月以來首度降息,利率下降將持續提振市場信心。在巴西各類股中,相對看好受益於降息的相關業者及產業,因而偏好於運輸、公共事業及營建等內需股;但減碼能源與礦業類股等出口類股。  巴西8月製造業PMI由47.8攀升至50.1,通膨水準明顯放緩並已開啟降息循環,巴西央行總裁近期表示,除非出現意外情況,否則未來每次利率會議降息幅度將為50個基本點。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由於市場對於巴西財政前景的擔憂下降,可望帶動評價水準偏低、本益比不到十倍的巴西股市持續有表現,即使巴西股市未來或有補漲行情,但巴西股市波動大、變數多,並考量美元仍處強勢,仍建議透過新興國家區域基金投資巴西股。

  • ABA:Fed明年降息1個百分點

     美國銀行協會(ABA)經濟諮詢委員會認為,隨著通膨明顯降溫,聯準會(Fed)已完成緊縮循環,明年可能轉而降息約一個百分點。  ABA經濟諮詢委員會主要由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等大型銀行的經濟學家組成。他們通常會定期提交經濟預測給Fed主席鮑爾與其他決策官員做為參考。  ABA表示,儘管美國經濟可能躲過衰退,但鑒於借貸成本升高,明年成長將顯著放緩。目前委員會預測美國國內生產毛額,將從今年預估增長2%減緩到明年的1.2%,主要原因就是高利率將對經濟成長造成侵蝕。  這些經濟學家也對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感到樂觀。在今春,仍有多數學者相信,衰退恐是無法避免的命運,因為Fed有史以來,只有一到兩次成功引導經濟軟著陸。  如今隨著美國就業市場持續表現強勁,加上經過通膨調整後的所得,出現數年來首度增加,讓委員會看好這些發展有助民眾持續消費,維持美國經濟能繼續增長。  同一時間,通膨壓力也將大幅緩解,讓Fed能夠停止升息,並且在明年有機會降息約一個百分點。  ABA經濟諮詢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莫庫塔(Simona Mocuta)說:「基於通膨目前所展現、與預期將持續取得進展,委員會多數成員相信Fed的緊縮周期已經完成。」不過他也警告,對抗通膨戰役尚未完全獲勝,因此Fed仍須維持警戒。  ABA預估,2024年美國通膨率將從目前的3.2%回落到2.2%,此外Fed偏愛使用的通膨衡量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增率,預料也將減速到該區間內。  該委員會還警告說,Fed自去年起開始的激進升息循環,恐在未來幾個月對美國經濟施加更多壓力,消費者預估將削減支出,企業也會減少投資支出。  ABA還提到,由於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失業率從目前的3.8%攀高到明年的4.4%,過熱的就業市場將會降溫。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