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產業航運業 (市)
台股連3天指數收黑,慘跌千點,貨櫃三雄無懼融資維持率跌破130%,面臨斷頭賣壓,且外資降評、看衰目標價等利空,今(4)日揚帆再起,帶領航運類股指數收漲2.54%,技壓台股群雄。一哥長榮(2603)反彈3.38%,收盤價82.5元、陽明(2609)小漲0.51%,收在78.2元,邁向填權之路,萬海(2615)強漲4.05%,收115.5元。 航運產業屬於景氣循環股,「運價」對「供需」連動密切,「供需」又與「通膨」有關,看來榮景已過,下半年獲利逐漸走弱,目前市場對於海運景氣看法仍然多空分歧,下周陸續公告6月營收,將驗收營運現況,投資專家建議,航運股走長空格局,建議投資人反彈就減碼。 上海航交所日前公布SCFI綜合指數(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呈現連三跌,較上周續跌 12.86點,來到4,203.27點,三大長程航線續跌,美東線續創去年7月下旬以來新低價,歐洲線也降至去年5月下旬以來低點,貨攬業者指出,「終端需求沒那麼旺盛」,高通膨導致美國購買力下滑、庫存增加,耐久財和高單價產品明顯需求延緩。 觀察今(4)日資金流向,電子股成交占大盤比重59%,航運股降至12%,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領跌,電子大軍軟腳,航運族群獨木難撐大局,加權指數兩度翻紅卻無力上攻,終場下跌126.02點,大盤再破底,收在14,217.06點;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上周五(1日)的兇猛跌勢有機會築出底部,惟美股必須先觸底反彈,台股才有表現機會,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航運族群表現,人氣指標航運股若走強,有助穩定軍心,另外也留意IC設計族群等,高本益比族群止穩,能為大盤帶來動力。 今日台股日K線上影線比下影線長,短線賣壓仍大,惟相較於前2天的長黑K棒,下跌趨勢有趨緩跡象;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從本益比、本淨比角度,「萬四以下進場買」,短線融資減幅超過大盤跌幅、負乖離已大,綜觀台灣經濟成長率、企業成長狀態及高殖利率情形,不認為還會繼續殺低。
【時報-台北電】經統計,前個交易日(20220701) 1.外資連續賣超五日以上的股票: 富邦金(2881) 國泰金(2882) 南亞(1303) 中天(4128) 台新金(2887) 永豐金(2890) 兆豐金(2886) 緯創(3231) 矽格(6257) 中鼎(9933) 長榮(2603) 頎邦(6147) 京元電子(2449) 中美晶(5483) 正文(4906) 欣銓(3264) 德宏(5475) 華通(2313) 中光電(5371) 立碁(8111) 高端疫苗(6547) 合一(4743) 2.連續賣超四日的股票: 台積電(2330) 寶成(9904) 東捷(8064) 聯電(2303) 永捷(4714) 福邦證(6026) 新光金(2888) 玉山金(2884) 群益證(6005) 康和證(6016) 國票金(2889) 凌陽(2401) 統一實(9907) 聯強(2347) 橘子(6180) 中鴻(2014) 原相(3227) 世界(5347) 台玻(1802) 正隆(1904) 文曄(3036) 富喬(1815) 泰詠(6266) 宣德(5457) 濱川(1569) 光聯(5315) 中環(2323) 朋程(8255) 家登(3680) 宏泰(1612) 撼訊(6150) 3.連續賣超三日的股票: 鴻海(2317) 網家(8044) 大國鋼(8415) 昇陽半導體(8028) 第一金(2892) 廣達(2382) 仁寶(2324) 英業達(2356) 神達(3706) 東元(1504) 超豐(2441) 集盛(1455) 中石化(1314) 新纖(1409) 新麥(1580) 牧東(4950) 金像電(2368) 健鼎(3044) 燿華(2367) 信音(6126) 英濟(3294) 光寶科(2301) 廣明(6188) 華晶科(3059) 威健(3033) 建舜電(3322) 4.連續賣超二日的股票: 中信金(2891) 潤泰新(9945) 亞翔(6139) 亞泥(1102) 由田(3455) 明基材(8215) 晟德(4123) 群創(3481) 誠美材(4960) 宜特(3289) 上詮(3363) 亞昕(5213) 立端(6245) 高技(5439) 亞電(4939) 如興(4414) 達方(8163) 合庫金(5880) 開發金(2883) 華南金(2880) 京城銀(2809) 臺企銀(2834) 遠東銀(2845) 統一證(2855) 宏遠證(6015) 長華*(8070) 遠傳(4904) 金寶(2312) 宏捷科(8086) 大同(2371) 旺宏(2337) 瑞軒(2489) 巨大(9921) 大聯大(3702) 網龍(3083) 聯發科(2454) 台塑(1301) 台化(1326) 東聯(1710) 和桐(1714) 美時(1795) 台聚(1304) 國喬(1312) 亞聚(1308) 南紡(1440) 力鵬(1447) 力麗(1444) 中纖(1718) 華航(2610) 中菲行(5609) 國際中橡(2104) 冠德(2520) 中工(2515) 瑞昱(2379) 南茂(8150) 創見(2451) 榮剛(5009) 華邦電(2344) 伍豐(8076) 穩懋(3105) 榮成(1909) 台橡(2103) 矽統(2363) 群光(2385) 益登(3048) 志超(8213) 合勤控(3704) 中裕(4147) IET-KY(4971) 至上(8112) 國統(8936) 華東(8110) 智易(3596) 松瑞藥(4167) 台郡(6269) 旭軟(3390) 凱崴(5498) 樺晟(3202) 萬旭(6134) 禾昌(6158) 均豪(5443) 東浦(3290) 和鑫(3049) 達運(6120) 福華(8085) 日揚(6208) 凌巨(8105) 元太(8069) 億光(2393) 泰谷(3339) 久元(6261) 廣宇(2328) 優群(3217) 華容(5328) 佳邦(6284) 致振(3466) 協禧(3071) 希華(2484) 加百裕(3323) 倉和(6538) 盛弘(8403) 寶齡富錦(1760) 富旺(6219) 禾瑞亞(3556) 斐成(3313) 湧德(3689) 5.轉買為賣的股票: 宏碁(2353) 興富發(2542) 友達(2409) 宏達電(2498) 新普(6121) 日月光投控(3711) 振曜(6143) 聚陽(1477) 裕民(2606) 萬海(2615) 長榮航(2618) 益航(2601) 智原(3035) 台光電(2383) 定穎(6251) 中磊(5388) 律勝(3354) 晶采(8049) 驊訊(6237) 位速(3508) 6.賣超前20名: 金融股: 開發金(2883) 國泰金(2882) 新光金(2888) 富邦金(2881) 中信金(2891) 第一金(2892) 電子股: 鴻海(2317) 群創(3481) 仁寶(2324) 台積電(2330) 宏達電(2498) 緯創(3231) 友達(2409) 金寶(2312) 日月光投控(3711) 傳產股: 華航(2610) 南亞(1303) 寶成(9904) 大同(2371) 陽明(2609)
內外資研究機構對台股人氣族群保守態度持續升溫,多檔熱門股目標價續創新低,其中,面板驅動IC(DDI)指標聯詠(3034)又遭降評、目標價砍至260元,加上群創(3481)、南亞科(2408)、陽明(2609)、長榮(2603)等目標價近期都改寫新低,股價壓力難消除。 聯詠過去一個月屢遭內外資降評、降目標價、降財務預期,繼摩根士丹利證券給予262元的低標推測合理股價後,匯豐證券最新降評「賣出」,股價預期進一步砍到260元,改寫大型研究機構看聯詠新低。 外資研判,聯詠單季每股純益短期內將逐季下滑,2022年每股純益年減17%後,2023年衰退幅度進一步放大至32%,每股純益剩下36.17元。 其他電子熱門股壓力也不輕,與聯詠同屬面板產業鏈的群創,受制於電視面板報價下挫,以及終端需求不振,不僅主流意見相當保守,摩根大通證券賦予的股價預期更低到僅有票面價格10元。另外,記憶體大廠南亞科被美銀證券降評「劣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攔腰砍到50元,接著又有摩根士丹利下修至48元,是外資圈最低。 航運族群也是台股風暴核心,花旗環球證券降評長榮、推測合理股價下修至70元,引發市場軒然大波後,凱基投顧重新開啟長榮與陽明基本面研究,投資評等「中立」,推測合理股價各僅88與73元,其中,陽明寫下內外資研究機構目標價新低。此外,富邦投顧最新也提出,大陸封城後的運價反彈幅度遜於預期,對長榮未來獲利動能轉趨保守,將投資評等降至「中立」。
本周湧除息潮,預估將蒸發指數120點;科技業下半年考驗甚鉅,外資悲觀看待;內外資趨於保守,熱門股目標價寫新低;台塑集團新能源事業再下一城,砸50億元切入電池芯;勞動部9月審議基本工資,明年有望再漲。以下為今(4)日財經懶人包: ▲黃金除息周 將蒸發120點 台股黃金除息周到來,本周包括鴻海、南亞、台塑、國泰金及國巨等高達154檔個股除息,合計配發現金股利逾4,000億元,預估將蒸發指數120點;法人指出,台股今年填息行情坎坷,495檔除息股六成貼息,行情邊走邊看,要提防弱勢股的棄息賣壓。 ▲需求放緩 外資掀電子降評潮 通膨與經濟放緩疑慮嚴重衝擊電子業需求,內外資大型研究機構全面敲響警鐘,智慧機、PC與NB、伺服器全產品線出貨遭下修,影響所及,不但相關零組件供應鏈受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也難以倖免,台股才剛結束慘烈6月,科技業下半年將再面臨險峻考驗。 ▲五檔人氣股 目標價創新低 內外資研究機構對台股人氣族群保守態度持續升溫,多檔熱門股目標價續創新低,其中,面板驅動IC(DDI)指標聯詠又遭降評、目標價砍至260元,加上群創、南亞科、陽明、長榮等目標價近期都改寫新低,股價壓力難消除。 ▲砸50億 台塑集團切入電池芯 台塑集團能源事業布局再升級。集團的新智能科技公司彰化廠計劃投資逾50億元,進行2.1GWh電池芯及電池模組新廠投資,進一步完備集團在電池產業(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儲能設備)四大領域部署,為後續儲能、創能、節能等整合發展計畫,開出關鍵的一槍。台塑集團將由企業管理中心常委、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於5日對外說明集團能源事業新發展藍圖。 ▲明年基本工資 有機會調逾5% 勞動部日前召開第二季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首度就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躉售物價指數(WPI)進行討論。雖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下修,但今年來PPI年增率達12.3%,考量PPI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有三個月連動效應,估9月審議基本工資,明年漲幅有機會突破5%。
內外資研究機構對台股人氣族群保守態度持續升溫,多檔熱門股目標價續創新低,其中,面板驅動IC(DDI)指標聯詠(3034)又遭降評、目標價砍至260元,加上群創(3481)、南亞科(2408)、陽明(2609)、長榮(2603)等目標價近期改寫新低,股價壓力難消除。 聯詠繼摩根士丹利證券給予262元的低標推測合理股價後,匯豐證券最新降評「賣出」,股價預期砍到260元,改寫大型研究機構看聯詠新低。 受到電視面板報價下挫的影響,摩根大通證券將群創目標價砍至票面價格10元;另外,記憶體大廠南亞科被美銀證券降評「劣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攔腰砍到50元,接著又有摩根士丹利下修至48元,是外資圈最低。 航運族群也是台股風暴核心,花旗環球證券降評長榮、推測合理股價下修至70元,凱基投顧重新開啟長榮與陽明基本面研究,投資評等「中立」,推測合理股價各僅88與73元。此外,富邦投顧最新也提出,大陸封城後的運價反彈幅度遜於預期,對長榮未來獲利動能轉趨保守,將投資評等降至「中立」。
美股上周五以費半表現最差,台積電ADR大跌5.81%。雖今早日股等亞股止跌反彈,台指期隨著亞股開高,但台積電(2330)開低大跌9.5元至443元再創新低,台股同步打到14237新低點。好在長榮(2603)為首的傳產股止跌開高,金融股也試圖止跌回穩。金融及傳產穩盤,台股早盤開低後力圖振作,並伴隨著台積電跌幅收斂,台股由黑翻紅,一度觸及14400點之上,較早盤低點高出近130點,初步呈現破底翻的態勢,整體盤勢仍持續震盪中。 美國公布6月ISM製造業指數53,低於市場預期的54.9,經濟數據不佳,美股上周五盤中一度回落,尾盤三大指數出現買盤拉抬,僅費城半導體受到美光下修財測的拖累而收黑,幅度介於-3.83%至+1.06%。 美股道瓊上漲321.83點或1.05%,收31,097.26點。NASDAQ上漲99.11點或0.90%,收11,127.85點。S&P500上漲39.95點或1.06%,收3,825.33點。費城半導體下跌97.80點或3.83%,收2,458.46點。 目前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美股第二季企業獲利情形、美勞工部6月就業報告,以及7月稍晚舉行的聯準會政策會議。 台股上周四及上周五,連續2天崩跌逾400點,上周五中小型電子股跌勢不止,最後收在當日低點,續創1年半以來新低,終場加權指數大跌482.65點(跌幅3.26%),收在14343.08點,成交值約3001億元。 凱基投顧表示,上周五大盤與季線負乖離高達11.81%,創下2020年4月以來最大幅度。另一上周五盤中低點14336點已回測至2020年12月下旬的低點14363點附近,倘若盤勢仍未見明顯多方抵抗,下檔恐將往萬四點大關回測。 國票投顧表示,短線已跌深,近日指數應有跌深反彈契機,操作方面,聚焦零售族群,類股本身偏向避險標的,且近期獲法人買盤青睞,可望成為逆勢走揚的板塊,短線亦可留意同樣屬於資金避風港的生技股。
盤中焦點股: 1.長榮航(2618):解封有利下半年營運,外資買超,股價回升至30元之上。 2.聯華食(1231):食品成避險標的之一,今日除權息首日,股價大漲逾4.5%順利邁向填息。 3.大將(1453):外資1日小幅轉買超,今早獲買單拉抬、直奔漲停。 4.國巨(2327):整合基美效應發酵,Q2有望賺逾1股本,今早順利填息。 5.振樺電(8114):缺料緩解,Q2出貨強勁、H2營收更勝H1,早盤勁揚近7%。 6.友達(2409):除息行情帶勁,早盤獲買盤進駐,股價反彈3%,邁向填息路。 7.威剛(3260):外資1日逆勢買超578張,盤初開高小漲逾1%。 8.力積電(6330):三大法人1日聯手買超826張,盤初股價逆勢小漲約0.5%。 9.台積電(2330):外資持續賣超+1日ADR重跌5.81%,今盤初股價再破底、一度探至443元。 10.海光(2038):綠電題材發燙,外資1日逆勢轉買超,盤初股價強彈逾5.5%。 11.中鴻(2014):7月內銷盤價降+外資連日擴大賣超,盤初股價重跌逾7%,再寫波段新低。 12.智伸科(4551):看好H2營運勝H1+三大法人1日聯手逆勢買超,盤初股價強彈逾4%,收復月線。 13.耿鼎(1524):產業向好+1日外資轉買超2427張,激勵盤初股價彈升逾3%。 14.三陽(2206):業內外皆美,1日外資、自營商聯手買超1370張,帶動盤初股價強彈逾3.5%,收復月線。 15.鈊象(3293):暑假旺季到,外資連日買超,盤初股價強彈近4%。 16.敦泰(3545):量價齊跌趨勢延續,Q3依舊陷困境,但股價止跌反彈逾4%。 17.偉詮電(2436):H2出貨有望季季增,股價止跌反彈逾3.5%。 18.創意(3443):Q2營運成長可期,股價止跌反彈逾4%。 19.統一(1216):土洋法人同步加碼,股價續穩揚相對台股強勢。 20.台塑(1301):現金股利8.2元明天除息,股價震盪小跌。 21.長榮(2603):股價跌深吸引買盤,股價開高止跌,堅守80元大關。 22.四維航(5608):BDI運費指數小跌尚穩,股價止跌堅守30元大關。 23.聯發科(2454):多空激戰,股價再創新低後翻紅。 24.泰碩(3338):啟動庫藏股,早盤攻頂。 25.南電(8046):6月、Q2營收雙升,早盤一度漲逾4.5%。 26.晉弘(6796):攻拋棄式內視鏡,微創診療商機邁步,激勵開盤跳空鎖漲停,進逼季線及60元。 27.仲琦(2419):6月營收逆勢登峰,H2出貨暢旺,今年營運審慎樂觀,今聞訊跳空漲停,重登月線之上。 28.中磊(5388):法人看好訂單滿足率仍低,H2營收仍有上檔空間,盤初反彈2.5%,重返半年線。 29.浩鼎(4174):藥品製造產出率未如預期,提前終止OBI-888臨床二期試驗收案,盤初直摜跌停,改寫逾2年低價。 30.鴻海(2317):大陸廠動員,iPhone14在8月量產,今日除息表現淡定,股價於平盤附近整理。 31.中華電(2412):5G變相降價超有感,電信股擁防禦型特性,獲投信連12買,早盤強彈近3%,一舉收復月季線及半年線。 32.連宇(2482):無懼遭列警示股,早盤放量大漲6%,強站各均線之上。 33.台玻(1802):大陸疫情趨緩,下半年營運可望維持穩定,早盤吸引低接買盤進場,股價反彈2.6%。
台股上周五(1日)又重挫482.65點,單周慘跌960點,融資餘額大減逾百億,整體融資水位達1,964億元水準,融資維持率跌破140%,其中航運股融資維持率可能降至130%以下,斷頭壓力升高;統計6月加權指數慘摔1,982點,市值蒸發6兆,跌幅達11.8%,航運股跌勢更慘逾大盤,跌幅達28%,重傷6月除息行情,5檔航運股除息秀,僅裕民(2606)一度填息,長榮(2609)、陽明(2609)、台驊(2636)、慧洋-KY(2637)持續貼息。 凱基投顧直言,貨櫃超級循環已結束,運價下半年起加速下滑,重新開啟長榮與陽明基本面研究,投資評等都只有「中立」,推測合理股價88與73元,萬海(2615)也僅給予「中立」評等,股價預期為96元,在三雄中下檔空間最大。 台股持續加速趕底,投資人悲觀情緒瀰漫,大盤若要報復性反彈,需觀察成交量能否爆大量,加速換手,才能化解探底危機;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認為,航運類基本面優於市場預期,惟下半年海運景氣轉趨保守,多空看法分歧,目前看來空方占上風,股價走空頭格局機率高,建議投資人可以等反彈再出場。 至於航運股後市,蔡明翰指出,主要還是跟著大盤走,短線反彈有機會,貨櫃雙雄長榮、陽明中長線會不會填息不是很重要,景氣循環股去年獲利爆發,可能後續轉弱就從此轉空頭,因此不用糾結會不會填息,但若短線跌深反彈幅度一定比大盤還強。
【時報-台北電】美股上周續挫,台股同步大跌並破底,一周跌掉近千點。外資上周續大幅賣超台股達400.5億元。外資賣超集中金控股,然外資上周買超第一名是T50反1逾10萬張,明顯偏空操作。投信上周仍買超台股54.6億元,買超二檔防禦型的電信股,並與外資對作,買超不少金控股。 美國5月消費支出數據不如預期,科技股續挫。台股上周五在7月首日再現大逃殺,台積電、聯發科、聯電領頭下殺,貨櫃三雄盤中跟進、均跌逾半根停板,電子、金融、傳產全面遭賣壓襲擊,加權指數開低殺低,終場重挫482.65點或3.26%,收在14,343.08點,續創逾一年半新低,成交值放大至3,000.98億元;台股日K及周K皆連四黑,上周累計挫跌960.24點或6.27%。 台股繼6月狂殺1,982點,寫下最慘6月紀錄;隨著經濟衰退疑慮再升高,美股挫跌,台股上周五再見資金大逃殺,7月開局就再度重跌,外資單日賣超118.56億元,本土的自營商及投信均逢低買進。 台股上周重挫,以及今年以來大跌,主要就是美股走弱,資金撤出。外資上周賣超台股仍逾400億元。今年至今,外資賣超台股高達9530億元創下史上賣超最劇紀錄。 上周外資買超T50反1達10萬1844張,顯示保守心態。買超個股則是分布傳產及電子股,個股有友達(2409)買超4萬5087張,買超長榮航(2618)3萬1919張,買超台泥(1101)1萬4348張,買超欣興(3037)1萬4272張,買超遠東新(1402)1萬4209張,買超華新(1605)1萬1798張,買超東陽(1319)10711張。另外,買超臺反1X 1萬5335張,再度顯示心態偏空。 上周外資賣超集中金融股,賣超國泰金(2882)5萬8507張,賣超開發金(2883)5萬3735張,賣超元大金(2885)5萬3165張,賣超新光金(2888)2萬9417張,賣超台新金(2887)2萬6537張,賣超中信金(2891)2萬6164張。 上周外資亦賣超長榮(2603)4萬2709張,賣超台灣50達4萬1086張,賣超鴻海(2317)3萬1469張。 投信上周仍買超台股54.6億元,買超傳產及金控股。投信買超個股以中華電(2412)買超1萬1383張居首,也買超遠傳(4904)6772張。買超鴻海(2317)10404張與外資對作。投信上周買盤集中四家金控股,其中,買超兆豐金(2886)9731張,開發金(2883)8820張,買超玉山金(2884)7087張,買超中信金(2891)5819張。另買超統一(1216)5951張。 投信上周賣超長榮航2萬7129張居賣超個股首位,並與外資對作。 投信上周賣超中鋼(2002)2萬4247張,賣超聯電(2303)1萬6208張,賣超華新1萬5787張。賣超長榮9829張與外資則是同步,也賣超陽明(2609)7994張。並賣超新唐(4919)、金像電(2368)、中砂(1560)等原本的強勢股。(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沈培華)
長榮海運周四(6/29)除息秀失靈,當日股價雖一度衝高,但盤中湧現賣壓,終場跌破90元,往後兩天股價持續下探,失守80元。連日的下跌使不少水手套牢,連同29日才公告買進長榮的漢來美食也認賠殺出,虧損3460萬元,看的網友驚呼,「原來是你在殺」。 漢來美食29日公告,自今年6月27日至29日期間,斥資9288萬元買進900張長榮股票,成本價落在94元至108.5元,累計持有1500張。 不過29日股價雖一度衝高至95.7元,但盤中賣壓沉重,尾盤收在89元,後兩天股價持續下殺,昨(2日)收在每股79.8元。隨著長榮90、80元關卡接連跌破,漢來美食再發布重訊,處分1000張長榮股票,均價落在85.3元至95元,處分損失約3460萬元,還持有500張。 消息傳至PTT股板掀起熱議,「原來是你在殺」、「他不會是第一個逃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大韭菜被割了」、「終於撐不住了」、「還有500張沒賣」、「不是前天才買?」、「這個畢業文有誠意吧」。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財政部為激發國內公共建設投資能量,快速有效媒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商機,周五下午於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111年度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大會暨卓越獎頒獎典禮」,釋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商機案源82件,包含促參、土地開發(含招標設定地上權)及公辦都市更新等類型,投資金額超過2245億元。 110年民參案件簽約172件,民間投資金額達1888億元,成績創近3年新高,為嘉勉各機關努力招商,積極推動各類公共建設以促參方式辦理,行政院沈副院長榮津特別於會中頒發招商卓越獎予表現卓越之交通部、經濟部、台北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嘉義縣政府5個機關,胡政務次長湘麟、王部長美花、柯市長文哲、楊縣長文科及翁縣長章梁分別代表接受表揚,今年並首度將簽約獎勵金納入大會頒發,實質勉勵機關推動民參案件之辛勞,有18機關共獲頒近4億元之簽約獎勵金,其中交通部、教育部、經濟部獲中央部會最高額491萬元獎勵金,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台中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及台南市政府獲地方政府最高額5000萬元獎勵金。 沈副院長致詞表示,過去2年來全世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烏俄戰爭的巨大衝擊,經濟發展普遍受到影響,但在蔡總統領導及全體國人努力,台灣卻仍然拚出好成績,110年經濟成長率高達6.57%,創下11年來新高,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去年10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台灣可望在明(2023年)年重返全球前20大經濟體,國際信評機構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等調升為「AA+」,肯定我國財政管理具彈性及執行效能優異。行政院非常重視民間參與投資公共建設,去年成立院層級促參推動小組,就民生基礎公共建設加強引導協調中央各部會積極合作推動,今年招商大會也有別於以往,由財政部與衛福部合作設立「長照專區」,引導民間資源投入長照機構布建及營運,增加長照設施供給量能與服務品質,以準備面對未來台灣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希望各界把握契機,加碼投資台灣,放心、安心、全心與政府攜手合作,讓台灣持續前進。 財政部莊政務次長翠雲致詞時指出,公共建設是改善國民生活品質、帶動經濟成長重要基礎,尤其是大家都不喜歡但卻迫切需要的鄰避設施,如110年招商成功的嘉義縣鹿草焚化爐案,成功採用促參方式引進民間資金來推動,財政部將持續建構良好促參投資環境吸引民間投入,讓民眾享受高品質的公共服務,希望在各機關積極努力招商下,藉由各界投資者參與公共建設,為國人帶來更優質公共服務。 財政部表示,本次招商大會釋出案源將在111年下半年及112年上半年公告招商,較受矚目促參案件包括八德智慧健康創新園區BOT案(125億元)、宜蘭榮民文化藝術館BOT案(84億元)及嘉義市阿里山林業村BOT案(57億元)、依其他法令辦理案件則有新北環狀線十四張站暨南機廠土地開發案(520.14億元)、捷運萬大線金城機廠暨莒光站用地土地開發案(220億元)及捷運O10/Y18衛武營站土地開發案(183億元)。另本次招商大會特別設置長照專區,提供長照商機及法令諮詢服務。 財政部進一步表示,今年各界參與情況非常踴躍,有知名開發建設公司或營造商(皇翔、華固、潤泰創新、日商丸紅、台灣大林組等)、保險業(國泰、全球、富邦、台銀、遠雄等)、長照業(恆安、雙福等)、百貨零售業(全家、新東陽、新光三越、采盟、遠東、統一超商等)、科技業(辰亞能源、集順生活等)、銀行業(合庫、華南、兆豐、土銀、一銀、台銀等)及顧問業(建業法律、美商傑明、資誠普華、台灣野村等)逾300人到場共襄盛舉。
長榮現金減資六成的時間已確定,減資股票最後交易日9月6日,若投資人要參與減資,9月6日當日之前持有即可,以證交所「退還現金股款減資參考價」的試算平台及以1日收盤價為79.8元為假設概算,長榮重新掛牌價為184.5元。 長榮現金減資六成的議案已在今年5月30日的股東會通過,長榮表示,現金減資金額達317.46億元,銷除已發行股份31.74億股,因國內第四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轉換普通股,已發行股份總數增加為52.91億股。 長榮表示,減資股票最後交易日9月6日,停止交易9月7日到9月16日,9月19日新股重新上市,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日為9月29日。 長榮的現金減資六成,亦即每千股換發400股,即每千股減少600股。舉例來說,投資人持有一張長榮股票,參與減資,減資後的集保庫存為400股,並可減資退還股款6,000元。 由於長榮減資前的舊股票最後交易日為9月6日,期間有八天停止交易,辦理過戶等事宜,減資後新股將在9月16日上市。 若以1日長榮收盤價為79.8元為計算基礎,並依據證交所減資參考價的試算平台顯示,屆時長榮重新掛牌參考價為184.5元。 今年因通膨、升息、全球經濟恐衰退及美國拜登政府點名海運業者的高運價為通膨的因素之一,即將執行「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等干擾,長榮今年來股價跌62.7元,跌幅達44%,跌勢集中在6月以後。 長榮6月29日已除息,每股配發17.99元,領息日為7月28日。因台股連日來持續重挫,目前長榮處於貼息,除息行情失靈。
通膨居高不下,消費者支出下降,加劇美股拋售,台股7月開局也繼續殺聲隆隆,權值龍頭台積電(2330)首當其衝,與長榮(2603)、欣興(3037)等紛紛爆量大跌、成殺盤重心,半導體、航運、ABF等都是重災區。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周書玄認為,由於通膨高居不下,美國寧願採鷹派升息不惜影響經濟成長,也要將通貨膨脹率拉下來,也讓新興市場資金抽離,回歸美國市場,而台灣也不例外,外資持續流出,而部分大型股本周除息影響,也影響大盤點數表現。值此之際,台股大盤仍難脫震盪整理格局,指數仍處於修正階段,過去漲多的科技上游龍頭,恐成賣出的標的。 台股加權指數1日重挫482點,外資大賣118.56億元是元凶,其中大賣台積電10,264張,衝擊其股價崩跌22.5元、或4.73%,收在453.5元,再探逾一年半來新低價。 第三類半導體晶圓代工廠漢磊,與矽智財(IP)的智原、PCB廠金像電及MCU廠新唐等,股價則都慘吞跌停。 另有包括航運指標的長榮、長榮航、萬海,ABF三雄欣興、南電、景碩,IC設計的世芯-KY、創意、創惟,以及半導體再生晶圓暨材料廠中砂、資產租賃龍頭中租-KY等皆中箭落馬,成交量在23.66~154.06億元不等,都較前一日增加,但股價都大跌5.67~9.35%以上。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賴正鴻指出,台股近期快速下跌主要是反應電子業庫存調整和消費需求下滑,以及美國第一季GDP終值遭到下修,經濟成長動能放緩疑慮再起。整體投資信心明顯不足,指數持續改寫今年新低,甚至來到18個月低點。就技術面來看,指數仍處於築底型態,近期仍將維持大幅震盪築底走勢,短線須觀察量能、融資等籌碼面訊號。
台股1日恐慌性殺盤下挫482.65點,融資大減新台幣102.78億元,摜破2000億元水準,出現斷頭賣壓,集中市場融資維持率降到135.6%,個股融資維持率低於130%的檔數恐再增加。 6月30日台股下跌414.4點,失守萬五大關,集中市場融資維持率降到近1年新低的141.33%,維持率跌破斷頭標準130%的上市櫃個股多達165檔,較6月29日暴增47檔,7月1日融資維持率再破底。 貨櫃三雄1日持續貼息,長榮、陽明收盤下挫超過5%,萬海跌幅近7%,融資維持率都跌破130%,面臨融資斷頭窘境。 台股1日收在14343.08點,大跌482.65點,跌幅3.26%,成交值新台幣3000.98億元,加計盤後交易約3086.65億元,8大類股僅泥窯、食品類股上揚,機電類股跌4.04%最重。 台股連續4個交易日收黑,共跌1204.93點,4個交易日融資餘額減少131.83億元,光是1日就減肥102.78億元。(編輯:郭無患)1110702
長榮海運(2604)除息後股價跟著大盤重狂跌,連鎖餐飲集團漢來美食(1268)周五(7/1)公告,6月29日至7月1日三個交易日處分長榮海運股票1,000張,每股約85.3元至95元,損失高達3,460萬元。 漢來美食在6/27至6/29三個交易日,砸9,288萬元買進長榮股票,成本約94元至108.5元,不到兩天就認賠殺出。而在賣出1,000張後,漢來美食還持有長榮股票5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