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產業航運業 (市)
台股中秋節假期休市期間,港股、歐股及美股頗有表現,重量級AI股輝達站穩10日線,更往月、季線挑戰。法人指出,台股透露築底跡象,元大金、文曄等17檔坐擁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三多的強勢股,是下周領台股上攻月線的先鋒。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台股傳統上具有強者更強勢、弱勢更弱勢的兩極走向,主因法人資金有成群結隊進場的習性,隨著技術面、 籌碼面趨於正向,順理成章會再吸引新一批資金進場卡位,股價往往呈現一波到底,期間雖經歷幾天的劇烈洗盤後再發動攻勢,最近期代表性個股是輝達帶領的AI伺服器供應鏈走勢,之前則是投資人熟悉的長榮、陽明、萬海的航海王年代。 展望10月投資策略,黃文清、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台股加權指數目前月、季線空頭排列,但具有題材、基本面個股表現不差,建議挑選月、季及年線多頭排列且近十個交易日三大法人買超的個股,計有元大金、文曄、大聯大、至上、正新、亞翔等17檔,可做為10月布局的參考。 文曄、大聯大、至上為IC通路,熱門股是文曄宣布以38億美元現金併購加拿大Future Electronics,股價從宣布至今已經上漲52%,28日收盤為111.5元,市場看好併購效應將在明後兩年顯現,趁著股價走揚之際決議辦理現金增資,每股暫訂70~100元間。 大聯大也靠著國內高股息ETF的布局加持下,股價28日收在60.6元,不但已填息更有望突破61元前高。 至上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51元,法人估今年EPS有望達4元,以去年八成的發放率概算現金殖利率達5.8%左右,也是當今高股息ETF偏愛的布局方向。 亞翔為專業半導體廠務公司,股價拉出日K連五紅,漲勢強勁,外資連五買為最大功臣,營運表現高度連動半導體資本支出及半導體廠之新建廠計 畫。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台股進入總統選舉行情,市場不缺資金活水,部分法人資金偏愛布局高股息個股穩健領股息,部分則偏好高成長性的個股,建議投資人可攻守兼備,布局強勢的金融、傳產及電子股。 (相關新聞見A2)
投信連41日買超台股,史上第二長,分析師表示,投信對電子股產業訊息掌握度高,建立持股水位是等待一波更大行情到來,跟隨投信壓寶股有健鼎、智邦、聯發科、廣達等。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投信史上買超最長紀錄為2022年6月24日到2022年9月13日的連57日買超,買超金額800億元,同期間加權指數走跌並在當年的10月25日觸及12,629點波段低點落底後,開始展開幅度不小的反彈行情。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即將進入第四季,目前法人及上市櫃公司在法說會上已將營運焦點擺在2024年,短期若有國際經濟情勢的干擾及營運逆風,都無礙法人的布局策略。 以投信而言,28日投信買超台股33.72億元,為連41日買超,對照外資則是連九日賣超,顯示投信心無旁騖僅看基本面,外資是以匯市、債市走勢為參考依據。 李學詩說,今年2月16日到3月24日投信曾寫下連25日買超紀錄,迎來5月波段起漲點的大行情,目前已連41日買超似乎也預告大行情將到來。 建議投資人追隨投信腳步,在投信連41買期間為買超,有健鼎、智邦、聯發科、廣達、聯電、矽創、聯詠、京元電子、信驊、啟碁、新普、瑞儀等,以電子股為主軸,產業別以AI伺服器供應鏈為主,搭配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以及股價跌深且2024年營運有望轉為年增的貨櫃運龍頭長榮。 富邦投顧認為,電子產業庫存雖已達健康水位,但消費端因經濟趨緩而依舊保守,最大亮點是AI伺服器供應鏈第四季開始放量,預期至2024年上半年仍呈向上趨勢,10月選股以AI為主。
貨櫃海運節前周線連四黑,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在28日最新一周報價續跌2.73%至886.85點,失守900點重要關卡,且歐美主要航線運價同步下修3.41%~5.38%。業界表示,運價連續性下跌,不只反映大陸十一長假前拉貨不如預期,也透露航商擔憂下周、節後無法填艙的壓力,爆出失望性搶貨殺價。 繼陽明海運釋出第四季不容樂觀的訊息之後,長榮海運即將在10月6日舉行法說會,對於第四季及明年貨櫃市場景氣看法,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據了解,多數航商對美國線仍抱有希望,目前報價到10月14日,期待節後大陸復工出貨增,穩住運價;但歐洲線不一樣,減併班不若美國線,加上許多大船投入營運,成為這波運價下殺重災區,一些航商已報價到10月底,甚至傳出有航商認為,運價提前見底,可以促使航商加大減併班力道,日後早點觸底反彈。 多家海運業者表示,整體市場持續受到高通膨、高利率影響,消費者支出意願不僅下降,消費模式也改變,從家具、家電等商品消費,轉向吃喝玩樂等服務消費,亦即不僅是消化庫存的問題。大陸十一長假的到來,意味第三季傳統旺季的結束,在貨變少、船變多,供需失衡差距拉大下,航商搶貨殺價更甚之前。 歐洲線、美東線又是此波運價下跌的重災區。歐洲線經濟低迷,即將進入Q4,儘管預料可能是暖冬,但能源使用增加,可能排擠消費支出,影響購買力;美東線則在美西線罷工解除,擔心巴拿馬運河塞船下,許多船舶陸續重回美西線,使運價持續修正。 據稱,美西南線控艙達3成以上、美西北線也逾2成,節後進入第四季傳統淡季,加上新增運力拉高,可能抵銷更多減併班效應,運價恐更易跌難漲。 SCFI最新報價,上海到歐洲每20呎櫃運價599美元,跌24美元、周跌3.85%;到地中海每20呎櫃運價1,166美元,跌51美元、周跌4.19%;到美西每40呎櫃運價1,729美元,跌61美元、周跌3.41%;到美東每40呎櫃運價2,249美元,跌128美元、周跌5.38%。
【時報-台北電】海岬型船市場續旺帶動周二BDI指數連3紅;散裝航運下半年優於上半年,今早買盤回籠,新興(2605)帶量上攻持續吸引人氣,包括裕民(2606)、中航(2612)等早盤聯袂反彈成為台股多頭重心之一。 另一方面,貨櫃航運受到十一長假前拉貨動能略顯疲弱,貨櫃航商陽明(2609)看第四季偏保守,但在土洋法人近來持續聯手買超,支撐股價維持高檔整理之格局。 長榮(2603)目前股價呈現高檔整理,10月6日(下周五)將受邀永豐金證券舉辦法說會。 因澳洲以外的海岬型船市場修船活動增加提供動能,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上漲80點,收1694點,漲幅5%;另外,海岬型運費指數(BCI)上漲246點,漲幅11.5%。 散裝產業景氣第三季以來回溫,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展望後市,需求面不強,維持低位增長,供給面因新增訂單增速維持低檔,加上環保法規趨嚴,提高拆船意願,預料將成為明年散裝產業向上的主要驅動來源。2024年產業結構可望進一步好轉,有利支撐運價上漲。以新興、中航近期股價表現最為強勢。 另一方面,貨櫃航運雖第三季旺季不旺,但在投信持續買超長榮,外資及投信近六日聯手買超陽明,此兩檔股價均穩步墊高。 基本面來看,受到中國十一長假前的拉貨期間需求動能疲弱,加上第四季進入傳統需求淡季,在市場運力過剩的環境下,若航商沒有積極減艙的共識,貨櫃運價仍可能走跌。 在航空方面,長榮航(2618)看好營運展望,今年獲利力拚史上新高,股價力守30元關卡。 散裝航運短期需求續旺,帶動散裝航新興、裕民、中航股價呈現高檔震盪;貨櫃雖第三季不旺,但在投信持續買超長榮,股價力守月線,整體航運股仍是短期台股多頭重心之一。(編輯:沈培華)
【時報-台北電】經統計,前個交易日(20230925) 1.外資連續買超五日以上的股票: 正新(2105) 亞昕(5213) 陽明(2609) 康舒(6282) 2.連續買超四日的股票: 3.連續買超三日的股票: 華星光(4979) 輔信(2405) 中磊(5388) 禾昌(6158) 博大(8109) 華宏(8240) 中環(2323) 廣明(6188) 定穎投控(3715) 4.連續買超二日的股票: 華碩(2357) 元大金(2885) 亞翔(6139) 群創(3481) 金居(8358) 鈊象(3293) 統振(6170) 大江(8436) 永捷(4714) 高技(5439) 富驊(5465) 富強鑫(6603) 振曜(6143) 彩晶(6116) 兆豐金(2886) 宏遠證(6015) 緯創(3231) 裕隆(2201) 大聯大(3702) 華新(1605) 美時(1795) 新興(2605) 正文(4906) 榮剛(5009) 菱生(2369) 正隆(1904) 精材(3374) 明泰(3380) 昇達科(3491) 群電(6412) 同欣電(6271) 千附(8383) 松瑞藥(4167) 金像電(2368) 敬鵬(2355) 聯茂(6213) 台燿(6274) 精星(8183) 樺晟(3202) 幃翔(6185) 中探針(6217) 台達電(2308) 海韻電(6203) 僑威(3078) 達運(6120) 元太(8069) 台亞(2340) 華容(5328) 雷科(6207) 台半(5425) 昇銳(3128) 系統電(5309) 旺旺保(2816) 太景*-KY(4157) 高端疫苗(6547) 湧德(3689) 新盛力(4931) 健喬(4114) 胡連(6279) 5.轉賣為買的股票: 網家(8044) 富邦金(2881) 中信金(2891) 聯電(2303) 新鉅科(3630) 玉山金(2884) 臺企銀(2834) 英業達(2356) 威盛(2388) 三陽工業(2206) 愛之味(1217) 百和(9938) 聯發科(2454) 和桐(1714) 長榮(2603) 基泰(2538) 中工(2515) 原相(3227) 智邦(2345) 瑞昱(2379) 台玻(1802) 永豐餘(1907) 聯合(4129) 致伸(4915) 華泰(2329) 國統(8936) 精成科(6191) 富喬(1815) 華通(2313) 信音(6126) 協益(5356) 東浦(3290) 松上(6156) 福華(8085) 光洋科(1785) 雙鴻(3324) 普誠(6129) 家登(3680) 廣穎電通(4973) 台康生技(6589) 合一(4743) 長科*(6548) 力積電(6770) 藥華藥(6446) 智擎(4162) 虹堡(5258) 亞航(2630) 6.買超前20名: 金融股: 中信金(2891) 第一金(2892) 兆豐金(2886) 元大金(2885) 電子股: 聯電(2303) 緯創(3231) 正文(4906) 富喬(1815) 亞翔(6139) 英業達(2356) 群創(3481) 文曄(3036) 同欣電(6271) 敬鵬(2355) 台半(5425) 傳產股: 三陽工業(2206) 中興電(1513) 寶成(9904) 中工(2515) 榮剛(5009)
【時報-台北電】盤中焦點股: 1.耿鼎(1524):傳統AM旺季將屆,出貨潛力可期,今日開盤不到40分鐘,成交量已暴衝逾2.3萬張,股價一度超車前高、達27.75元。 2.合機(1618):8月營收亮眼+台電釋單題材點火,放量大漲逾6.5%,挺進月線。 3.大亞(1609):台電今年釋出345KV超高壓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等地下輸電線標案,獲23.47億元訂單,放量強彈半根停板,挺進季線。 4.奇鋐(3017):AI伺服器列車勇往直前,有望繳出營收季季增佳績,多頭重啟攻勢,強彈5%重登300關。 5.基泰(2538):「基泰忠孝大樓」將出售,房產業者推估底價逾100億,今早直逼漲停價。 6.亞翔(6139):在手訂單逾千億元,外資連買超2日多方信心大增,今早再創新高價。 7.昇佳電子(6732):第三季韓系客戶拉貨將重拾動能,估年增幅度可期,股價挑戰400元關卡。 8.台積電(2330):高階製程傳佳音,業界傳3奈米晶片設計定案量激增,但盤初股價回落開低在521元。 9.品安(8088):外資連3日回補買超計3010張,加上DRAM產業面向好,盤初股價逆勢續漲,向40關邁進。 10.大億(1521):月線上揚強撐,盤初報量衝高至39.8元,扮演汽車類股大前鋒。 11.昭輝(1339):目前進入美國AM市場旺季,Q4及明年 Q1旺季來臨,有利營收增長,盤初噴量衝高至66.6元,寫近8年波段新高。 12.世紀鋼(9958):受惠國產化政策紅利,2023~2024年營運成長趨勢明確,不理昨遭外資調節賣超1,606張,盤初仍逆漲約2%。 13.豐興(2015):廢鋼、鋼筋價連5平, 盤初股價跌逾1.5%,5日線、月線盡失。 14.長榮航太(2645):今起得為融資融券交易,股價開高拉高,收復5日線。 15.長榮(2603):量縮整理,10月6日將受邀永豐金證券舉辦法說會。 16.矽統(2363):AI題材助攻,買盤續旺,股價穩揚。 17.信驊(5274):開平走高,重新奪回股王寶座。 18.訊芯-KY(6451):CPO夯,獲多家客戶接洽,買盤重啟帶動股價上攻逾4%、收復5日線。 19.愛普*(6531):有機會切入先進封裝供應鏈,且核心業務DRAM報價止穩,股價攻405元波段新高。 20.建準(2421):一個月來股價回檔逾三成,百元附近築底成形,低接買盤進場,早盤上揚逾3%。 21.揚博(2493):PCB受多方關注,加上月線支撐強,技術面穩定,開盤後逆揚逾3.5%,登76元挑戰前高。 22.立凱-KY(5227):第3家授權客戶達標,明年H1上看5家,多方表態,大漲5%。 23.興富發(2542):完工潮加持,明年業績有底氣,今日除權息走高3%。 24.偉訓(3032):客戶促銷推升買氣,Q4動能再起,日K連三紅,走高3%重返70元。 25.光聖(6442):受惠華為新機上市激勵,晨盤走強逾8.5%,逼近80關。 26.智邦(2345):獲投信連10買,股價走升約1.5%。 27.大立光(3008):受惠IPhone 15交貨期拉長,早盤走揚近2%。 28.技嘉(2376):大摩預測第三季營收季增近4成、年增5成,破除市場疑慮,給予「優於大盤」評等,股價沿五日線攀揚,重返280元。 29.高力(8996):板式熱交換器訂單能見度高+新客戶加入,Q4營運可望重返成長,聞訊強彈5.5%,重登月線及半年線。 30.白紗科(8401):股價橫盤多日,買盤集結發動快攻,放量衝漲停,挺進半年高。 31.寶成(9904):Q4、明年營運有望回溫,早盤股價仍陷裁員利空,止跌態勢曇花一現。 32.富邦媒(8454):蘋果新機效應,今年營收續戰新高;三大法人昨轉買超226張,早盤震盪小漲。 33.森崴能源(6806):投資越南再生能源等股權,三大法人昨回補1162張。今早突破季線登百元,拉半根漲停。 (編輯:李慧蘭)
縱然近期航運報價兩樣情,貨櫃往下而散裝上揚,不過整體航運類股近日出現轉強跡象,股價續航力仍有待觀察。 貨櫃航運報價觀察指標之一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九月十六日最新報價顯示,繼前一周跌破千點關卡後,跌幅再度擴大至五.○六%、收九四八.六八點,四大遠洋航線全面下滑,其中美東線下跌達十一.一二%、報二五五○美元,美西線跌七.三%、降至一八八八美元(四○英尺集裝箱,FEU),歐洲線與地中海線(二○英尺集裝箱,TEU)分別下跌七.八%與四.六%。 由英國倫敦海運諮詢機構德魯裡(Drewry)編製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九月十四日公布數據則顯示下跌七.一%,每四○英尺集裝箱平均運價下跌至一五六一.三美元、連四周下滑,相較於二○二一年九月高峰的一○三七七美元跌幅達八五%,較去年同期則下跌六八.四%,相較於十年平均的二六八○美元低約四二%,然高於一九年平均的一四二○美元約十%。 貨櫃報價續跌 今年終端需求不旺、運價持續走跌,原先市場還有所期待的中國十一長假前小旺季,並未見到明顯的拉貨動能,顯示終端需求依舊偏弱勢,接下來逐漸進入淡季,供需失衡可能更為顯著。不過據了解,除了長約之外,由於疫情期間各大航商獲利滿缽滿盆,因此心態上相對能夠接受減班、減艙,但是報價再往下走將不符合成本效益。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二○二三年供給成長八.二%,需求成長一.四%,二四年供給成長為九%,需求成長為二.二%,截至九月十日,全球貨櫃船共六六九六艘、總運力二七七.四五萬TEU,前三大為地中海、馬士基與達飛,占比共達四六.七二%,長榮居第六、陽明第九,萬海則位居第十一。 貨櫃航運大者恆大與聯盟制度效益明顯,全球前三大運力占四六.七二%,前十則占八三.八七%,尤其前七大運力都超過一六○萬TEU,顯示如果沒有加入聯盟,若市況不佳恐僅能夾縫中求生存。目前三聯盟分別是2M聯盟、OCEAN(海洋聯盟)及THE Alliance,然傳出前兩大航商地中海與馬士基可能於二○二五年拆夥,屆時或許又有另一番新的局面。 長榮隸屬海洋聯盟,遠東至北美線的競爭力強大,在美國還擁有專屬碼頭,達飛在歐洲市場布局完整,東方海外則專精於亞洲近洋,三家航商互補性強;陽明則是第三大聯盟THE Alliance成員之一,聯盟約將六五~七○%船隊部署在東西向航線上。透過聯盟制度,航線服務綿密且有助成本控管,然若非聯盟成員而單打獨鬥,經營成本壓力龐大,尤其現階段供給大於需求更為辛苦。 長榮擁高配息能力 貨櫃航運基本面現階段並沒有好消息,且還須留意是否出現價格破壞者,而根據媒體報導,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從Alphaliner公布數據來看,今年下半年貨櫃船交船數占全年逾六成,代表下半年將會增加超過一五○萬TEU運力,又以第四季增加最多,明年新增運力則將從今年的二五○萬TEU,提高到二九○萬TEU、增幅約九%,因此,雖然明年全球景氣有好轉的機會,帶動貨量增加,但是貨櫃航商不一定能因此而得利。 美國商務日報報導,至年底美國西岸運力將增加二五%、東岸三五%,貨代業並不看好未來三~四年市況,不過謝志堅認為,二○二五年預估運力僅增長四.八%,船舶過剩壓力可望逐年改善。運力過剩主要透過減艙、閒置船舶與減速航行三方面改善,然固定成本難有太大改變,而國際海事組織(IMO)於七月設定更嚴格的減碳目標,二○三○年減排二○%,二○五○年前後實現淨零排放,或能有效加速汰換老舊船舶。(全文未完) (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66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時報-台北電】台股22日加權指數收16344.48點,漲27.81點或0.17%,總成交值2414.98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42.6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48.38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22.62億元及賣超16.88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7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5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榜首為聯電(2303),買超2341張,京元電子(2449)、陽明(2609)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623張及買超1352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長榮(2603)、奇鋐(3017),其他依序為旺宏(2337)、兆豐金(2886)、瑞儀(6176)、大聯大(3702)及佳世達(2352)。 ●投信22日買超前十名: 1.聯電(2303)收45.35元,跌0.30元或0.66%,投信買超2341張。 2.京元電子(2449)收77.50元,漲2.90元或3.89%,投信買超1623張。 3.陽明(2609)收45.80元,漲0.20元或0.44%,投信買超1352張。 4.長榮(2603)收114.50元,跌1.00元或0.87%,投信買超1086張。 5.奇鋐(3017)收297.50元,漲17.50元或6.25%,投信買超1056張。 6.旺宏(2337)收33.30元,跌0.25元或0.75%,投信買超1005張。 7.兆豐金(2886)收37.80元,漲0.40元或1.07%,投信買超961張。 8.瑞儀(6176)收127.00元,漲0.50元或0.40%,投信買超847張。 9.大聯大(3702)收59.50元,漲0.20元或0.34%,投信買超843張。 10.佳世達(2352)收44.95元,漲0.70元或1.58%,投信買超819張。 ●前三大個股近五日籌碼: 1.聯電(2303)三大法人累計賣超3萬6058張,其中外資賣超4萬6694張、投信買超1萬1742張、自營商賣超1106張;融資增2471張、融券減234張,券資比4.75%。 2.京元電子(2449)三大法人累計賣超1049張,其中外資賣超1萬1111張、投信買超1萬1231張、自營商賣超1170張;融資增1172張、融券增182張,券資比15.19%。 3.陽明(2609)三大法人累計買超1萬7540張,其中外資買超1萬1703張、投信買超6723張、自營商賣超886張;融資減3578張、融券增5張,券資比10.68%。(編輯:財經內容中心)
美股連日來恐慌情緒蔓延到台股,22日台股開盤迅速跌破前低,靠著投信、八大公股行庫的兩大護盤資金力挺有功,台股終場驚險收紅,終止日K連四黑。台股分析師建議,共有聯電(2303)、京元電子(2449)等16檔雙資護盤個股,本周走勢持續受到關注。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國際股市消化聯準會偏鷹派的會後聲明,再加上美國政府9月底再面臨關門危機,台股22日跌破前低,隨即引發自營、法人、融資散戶的停損賣壓後,多頭行情趁機拉抬,尤其投信近期募集高股息的ETF申購源源不斷,可動用的資金雄厚,再加上高股息ETF陸續將進行調整成份股,資金轉向股價低基期、高股息的個股布局。至於八大公股行庫布局的方向以股價破底、占權值或營運強勁的個股為先。 在籌碼上,投信22日買超22.62億元,連37日買超,合計買超1,082億元,投信持續不斷買超的力量除了來自於投資人申購高股息ETF外,還有來自政府四大基金背後支持。八大公股行庫22日買超31.89億元,為連五日買,合計買超258億元。 展望9月最後一周布局方向,選出投信、八大公股行庫齊力買超的個股有聯電、京元電子、陽明、瑞儀、長榮、旺宏、欣銓、東陽、佳世達、致伸、神基、台燿、群光、力成、精成科、健鼎等16檔。 陽明、長榮因貨櫃航運產業第三季旺季偏淡,運價低迷,不過股價已跌無可跌,22日收在45.8元及114.5元,對照每股淨值79.40元及197.79元,二檔股價淨值比(PB)僅有0.57倍,且預期2024年現金殖利率不惡,吸引買盤進駐。 台股一片慘澹之際,東陽股價逆勢上揚,9月以來上漲11.5元,22日收在79.4元,推升利多美國車險公司State farm開始擴大AM賠付,從塑件擴大至鈑金件,東陽為全球第一大汽車AM塑膠件製造商,將為重要受惠者。 台燿切入AI材料領域,下半年AI產品出貨將大幅攀升,表現優於上半年。法人看好台燿在高速材料升級商機及在中高階高速材料市場的競爭力,台燿22日重新站回月線,收130.5元。
【時報-台北電】盤中焦點股: 1.金像電(2368):回檔多日季線有守,加上外資上周持續買超,早盤多方衝刺,放量飛過月線、一度大漲7%。 2.定穎投控(3715):車用HDI加溫,明年可望達全營收3成,觸底大彈4%,重新叩關70元。 3.建舜電(3322):透過客戶間接打入蘋果供應鏈,在新機拉貨效應下,9月營收看高檔,一度大漲逾7.5%。 4.上詮(3363):CPO燒不停+與台積電合作搶輝達供應鏈,盤初爆量,一度勁揚約5.5%。 5.時碩工業(4566):接獲台灣自行車大廠訂單,遞延至明年出貨、營運看俏,聞訊飆漲停,攻克季線。 6.智邦(2345):華為新品系列今下午發布,股價走強逾6%。 7.皇昌(2543):在建工程餘額超過450億元,營建股中的穩形黑馬獲外資挹注,早盤衝上漲停15.5元。 8.彬台(3379):業績題材吸引買盤點火,放量觸漲停,改寫波段高。 9.鈊象(3293):27日法說,法人預期Q3將穩賺一股本,全年可望賺逾四股本,盤初股價續漲逾2.5%,寫近一個月高。 10.世紀鋼(9958):受惠國產化政策紅利,今明兩年營運成長趨勢明確,今一開盤即躍過5日線,但反壓也緊追在後。 11.中鋼(2002):隨市況轉佳,鋼市復甦有利評價提升,股價開高後貼近平盤橫向整理。 12.聯嘉(6288):目前在手訂單已逾百億元,訂單看到2024年,盤初爆量大漲逾4.5%,飆過5日線、月線,駛向季線。 13.裕隆(2201):裕隆城28日將正式開幕,另攻移動服務,集團多元發展,盤初放量漲逾3%,收復5日線、月線。 14.聯電(2303):日政府最快25日拍板對半導體等領域提供長期減稅,營運可望受惠,股價續漲、收復5日線,觸及月季線。 15.敬鵬(2355):營運有望向上,Q4為今年高峰,此波台股重挫影響有限,拚穩40元。 16.致茂(2360):AI系統及測試設備拉貨將明顯轉強,跳高重回270元,準備秀出微笑曲線。 17.南僑(1702):8月獲利狂增逾4倍,中秋節旺季發威,9月表現可期,低檔目見買盤,沿5日線之上走強。 18.東元(1504):建廠擴產題材帶動,上周五三大法人買超1.1萬張,日K連2紅,收復季線。 19.營邦(3693):8月EPS 4.1元創高,Q4向上可期,外資偏多操作,向上彈升3%飛越月線。 20.中興電(1513):在手訂單340億元,訂單看到2026年,今年下半年營運向上可期,凱基投顧給予買進評等,聞訊攀揚近5%,攻克月線。 21.華城(1519):考量評價與營運結構因素,凱基投顧給予中立評等,,股價止跌反彈力守五日線。 22.中信金(2891):業績雙引擎靚,前8月EPS達2.26元同期高,買盤點火挺進五日線。 23.藥華藥(6446):旗下新藥Ropeg拚攻陸市場,股價走揚約2.6%。 24.長興(1717):8月獲利月增92.97%,創近15月新高,盤初放量走升約3.3%,站回月線。 25.晶碩(6491):雙11拉貨動能轉強,股價走強近4%,站上半年線。 26.大立光(3008):IPhone 15系列熱賣,早盤漲逾2%,拿下季線及半年線。 27.長榮(2603):SCFI運價指數連三跌,股價在平盤附近狹幅整理。 28.新興(2605):散裝航運價有撐,BDI指數反彈1.5%,股價守穩10日均線。 29.中航(2612):鐵礦砂需求增,公司看Q4海岬型市況樂觀,但股價低檔震盪。 30.瑞昱(2379):隨台股反攻,買盤積極推升,股價一度大漲5%。 31.智原(3035):明年營運看旺,股價開高走高連續第二天反彈。 32.力旺(3529):下半年營運逐季向上,股價續強在平盤2165元上下整理,仍暫居第三高價股,略贏大立光的2130元。 33.威盛(2388):投信連六買,季底做帳行情延續,股價續攻。 34.京元電子(2449):AI題材仍獲買盤青睞,土洋法人續同步買超,股價開高回攻5日線。 35.明揚(8420):屏東廠爆炸釀重大傷亡,公司將成立信託基金專款專用。今早跳空跌停鎖75.8元,超過8千張賣單排隊脫手。 36.喬山(1736):受惠年底購物熱門檔期,Q3轉強、Q4看旺。早盤震盪走升,挑戰10日線。 37.富邦媒(8454):iPhone 15熱銷帶動momo業績,早盤站回500元、收復5日短均。 38.森崴能源(6806):Q4選舉行情,政策牛肉上桌。今早買盤搶先布局,股價開高走高,蓄勢攻百元關。 (編輯:李慧蘭)
【時報-台北電】台股22日加權指數收16344.48點,漲27.81點或0.17%,總成交值2414.98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42.6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48.38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22.62億元及賣超16.88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7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5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榜首為聯電(2303),買超2341張,京元電子(2449)、陽明(2609)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623張及買超1352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長榮(2603)、奇鋐(3017),其他依序為旺宏(2337)、兆豐金(2886)、瑞儀(6176)、大聯大(3702)及佳世達(2352)。 ●投信22日買超前十名: 1.聯電(2303)收45.35元,跌0.30元或0.66%,投信買超2341張。 2.京元電子(2449)收77.50元,漲2.90元或3.89%,投信買超1623張。 3.陽明(2609)收45.80元,漲0.20元或0.44%,投信買超1352張。 4.長榮(2603)收114.50元,跌1.00元或0.87%,投信買超1086張。 5.奇鋐(3017)收297.50元,漲17.50元或6.25%,投信買超1056張。 6.旺宏(2337)收33.30元,跌0.25元或0.75%,投信買超1005張。 7.兆豐金(2886)收37.80元,漲0.40元或1.07%,投信買超961張。 8.瑞儀(6176)收127.00元,漲0.50元或0.40%,投信買超847張。 9.大聯大(3702)收59.50元,漲0.20元或0.34%,投信買超843張。 10.佳世達(2352)收44.95元,漲0.70元或1.58%,投信買超819張。 ●前三大個股近五日籌碼: 1.聯電(2303)三大法人累計賣超3萬6058張,其中外資賣超4萬6694張、投信買超1萬1742張、自營商賣超1106張;融資增2471張、融券減234張,券資比4.75%。 2.京元電子(2449)三大法人累計賣超1049張,其中外資賣超1萬1111張、投信買超1萬1231張、自營商賣超1170張;融資增1172張、融券增182張,券資比15.19%。 3.陽明(2609)三大法人累計買超1萬7540張,其中外資買超1萬1703張、投信買超6723張、自營商賣超886張;融資減3578張、融券增5張,券資比10.68%。(編輯:財經內容中心)
台股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上市短短3個月,基金規模超過700億元,躍居市場4哥,分析師指出,聯發科、京元電等00929成分股漲多不宜追價,但10月起包括00934、00936等2檔新ETF募集,也將跟進採取月配息,點名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入選成分股機率高,散戶可提早卡位,大吃投信豆腐。 摩爾投顧分析師何基鼎表示,美國Fed周三如預期暫停升息,但Fed主席鮑爾會後談話,卻宣示下季可能會再升息一碼,明年才會降息2碼,顯示高利率仍要維持一段時間,消息傳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42%,再創17年新高,利率敏感度較高的科技類股幾乎全面下跌,那斯達克、費半指數雙雙跌破前波支撐線。 然而實際上,黃豆、玉米、小麥、天然氣等大宗原物料,價格都維持相對低檔,唯獨原油受OPEC+減產影響,近期表現相對強勢,整體來看,通膨仍然受到控制,明年美國要選總統,美國繼續升息機率不高,最新FedWatch也顯示,11月不升息的機率高達73%、12月不升息的機率也有54%。 因此未來升息與否,關鍵在原油價格,他認為只要國際原油守在百元之下,美國就不可能再度升息,目前股市的下跌,只是信心問題,且實體經濟並沒有出現金融風暴,如雷曼倒閉、歐債風暴、新冠肺炎等,因此全球股市不可能走空,全球股市持續震盪的機率較高,操作端看個股表現。 台股平均殖利率大約只有3.7%,而美國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就高達5.5%左右,台、美利差過大,外資當然持續匯出台灣,錢進美債,不過高利率也對美國負債形成壓力,下月美國政府恐又要因為債務上限,被迫關門休息,將對強勢美元形成壓力,新台幣就有機會因此升值,帶動外資重回台股懷抱。 此外,近期月配息ETF熱銷,帶動被動性的買盤進場,也是穩定台股的買盤,加上明年總統大選在即,國家隊如8大行庫絕對會進場護盤,預計最晚在中秋節過後,外資、政府、投信3股買盤的力量加持下,台股後市不悲觀,惟短期內間會持續震盪、來回打底,類股將會持續輪動上漲,因此選對股票就不用管大盤。 何基鼎以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為例,上市3個月規模就超過700億元,排名第4,僅次於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隨00929熱銷,未來將吸引越來越多投信業者,搶食月配息ETF的大餅,發行更多月配ETF,包含10/16公開募集的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6(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 投信持續發行這些ETF,為了能穩定配息給投資人,這些ETF肯定會買進高殖利率的股票,帶動這些股票穩定向上大漲,以00929為例,主要成分股如矽創、聯發科、廣積、京元電等,近期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但這些股價漲多了以後,殖利率也變低了,不建議投資人追高買進。 特別是在行情持續震盪時候,建議可以留意籌碼穩定、殖利率至少4%以上的股票。他以8月營收、上半年EPS推估,包括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有望成為新的月配息ETF成分股,趁投信還沒進場前,可以提前進場,等待投信進場幫忙抬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台北電】FED放鷹後座力強大,周五美股科技和晶片股出現止跌回穩跡象,惟四大指數僅費半收紅,其餘皆收小黑,標普、那指更是周線連3黑,雙創3月來最大跌幅。台股周五在AI股跌深反彈、蘋果新機開賣助陣下,由「雙A」領頭反攻,上演量縮破底翻行情,日K終止連四黑,留下影線收紅棒。 籌碼面方面,外資本周天天提款,周五賣超雖縮減至148.38億元,連五日合計大賣1054.14億元,但內資有國家隊撐腰,投信連37日買超改寫史上第二長紀錄,但法人提醒,下周因中秋節連假僅剩四個交易日,留意節前賣壓,作帳及結帳行情恐交雜,若秋節前後殺低可上車,提前卡位光輝10月、第四季旺季與總統大選行情。 根據統計,外資上周買超前十大,電子股都由AI股包辦,光寶科(2301)18049張居第二大,緯創(3231)8229張排第八,技嘉(2376)5894張擠進第十名,航運也有兩檔入榜,分別為慧洋KY(2637)20090張拿冠軍,陽明(2609)11703張搶第三,另外3檔傳產股為中鴻(2014)10200張、大同(2371)9457張、正新(2105)8316張,依序為第四、五、七名,金融股為元大金(2885)9199張,三商壽(2867)6900張,分居第六和第九。 而投信上周買超前十大中,電子股以蘋概、AI為主,華通(2313)25732張稱冠,聯電(2303)14505張居次,京元電(2449)11915張奪季軍,瑞儀(6176)5687張排第六,記憶體大廠南亞科(2408)6688張居第五,收購Future成近期大熱門的文曄(3036)5242張擠進第十名,航海王陽明(2609)及長榮(2603)也獲青睞,分別以6736及5422張拿下第四及第八名,營建股興富發(2542)5429張排第九,唯一一檔金融股兆豐金(2886)6651張奪第七。 觀察土洋買超前十名單中,對航運、AI、蘋概著墨較多,又以陽明(2609)同獲外資及投信青睞成幸運兒,陽明日前於法說時示警,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持續,第4季傳統淡季不容樂觀,後續觀察歐美感恩節、耶誕節等節慶產品消費情況,若有助於去庫存,可望縮短歐美淡季期間,近五日獲外資及投信聯手買超1.8萬張,股價守住45元支撐。長榮則在外資丟投信撿對作下,五日線沒保住,周五收在114.5元。慧洋KY(2637)則在投信倒貨外資囤貨下,周五守住紅盤,惟50元未能收復。 通吃華為、蘋果新機的PCB族群華通(2313)拿下本周投信買超之冠,拜明年衛星回溫並挾HDI優勢切入AI伺服器之賜,獲凱基投顧將股價預期升為70元,周五股價止血收在55.6元,本周上漲2.2%。iPhone 15開賣後屢傳捷報,台灣首賣亦開紅盤下,概念股獲法人卡位,包括京元電(2449)、瑞儀(6176)等都獲投信相挺,周五股價一起吃紅。 AI族群周五上演絕地大反攻戲碼,帶動台股逆轉勝,解除持續破底危機,台股行情名副其實的「成也AI、敗也AI」,原來包括光寶科(2301)、緯創(3231)、技嘉(2376)本周都獲外資偷偷吃貨,支撐3檔同步守住5日線不破。 分析師表示,季底作帳行情將告一段落,下周台股偏保守,看好10月先蹲後跳,有望迎接光輝10月、第四季旺季及總統大選行情,建議逢低卡位布局績優股。(編輯:龍彩霖)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受益人數達9.8萬人的永豐台灣ESG ETF(00888),其追蹤指數「富時台灣ESG優質指數」9月進行指數半年度調整,本次調整新增9檔,同時剔除9檔個股。 永豐台灣ESG ETF(00888)經理人張怡琳表示,富時台灣ESG優質指數是依據富時指數公司編製原則,透過富時評鑑系統的ESG評分,以及殖利率作為加權等條件,最終篩選出「ESG評分高、殖利率佳」的優質企業。 張怡琳指出,本次新增台達電(2308)、宏碁(2353)、華碩(2357)、宏達電(2498)、元太(8069)等9檔個股,刪除的成分股包含群創(3481)、台塑(1301)、玉山金(2884)、台塑化(6505)、長榮(2603)等9檔個股,其中台達電、華碩、元太因ESG分數提升被新增納入指數成分股;而群創、玉山金則因殖利率過低而遭剔除,目前指數主要權值持股仍然為台積電(2330)與聯電(2303)佔大宗。 而近期市場熱議,部分ETF配息動用收益平準金的比例過高,引發投資人質疑。 張怡琳表示,收益平準金的本意是避免投資人大量申購而稀釋原有配息率,00888為滿足投資人穩定領息的需求,於去年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納入平準金機制後除了每季皆穩定配發0.208元,而從永豐投信所揭露的配息組成資料中也顯示,平均86.5%的配息來源為股利,提供投資人相對可靠的配息來源。
【時報-台北電】台股21日加權指數收16316.67點,跌218.08點或1.32%,總成交值2839.10億元。三大法人賣超398.14億元,其中外資賣超339.96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80億元及賣超59.99億元。 投信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6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4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榜首為緯創(3231),買超2208張,聯電(2303)、陽明(2609)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967張及買超1821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南亞科(2408)、文曄(3036),其他依序為京元電子(2449)、興富發(2542)、兆豐金(2886)、瑞儀(6176)及長榮(2603)。 ●投信21日買超前十名: 1.緯創(3231)收100.50元,漲1.80元或1.82%,投信買超2208張。 2.聯電(2303)收45.65元,跌0.25元或0.54%,投信買超1967張。 3.陽明(2609)收45.60元,跌0.70元或1.51%,投信買超1821張。 4.南亞科(2408)收72.80元,漲2.10元或2.97%,投信買超1781張。 5.文曄(3036)收103.00元,漲3.00元或3.00%,投信買超1260張。 6.京元電子(2449)收74.60元,跌2.20元或2.86%,投信買超1169張。 7.興富發(2542)收43.95元,跌0.25元或0.57%,投信買超1156張。 8.兆豐金(2886)收37.40元,跌0.45元或1.19%,投信買超1125張。 9.瑞儀(6176)收126.50元,跌2.00元或1.56%,投信買超911張。 10.長榮(2603)收115.50元,跌2.00元或1.70%,投信買超803張。 ●前三大個股近五日籌碼: 1.緯創(3231)三大法人累計賣超5281張,其中外資賣超3萬2080張、投信買超3萬1414張、自營商賣超4616張;融資增1354張、融券減667張,券資比7.33%。 2.聯電(2303)三大法人累計賣超1萬6547張,其中外資賣超2萬3749張、投信買超9266張、自營商賣超2064張;融資增209張、融券減18張,券資比5.41%。 3.陽明(2609)三大法人累計買超2萬4693張,其中外資買超3萬7823張、投信賣超1萬4194張、自營商買超1064張;融資減3903張、融券增269張,券資比10.50%。(編輯:財經內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