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風暴餘波蕩漾,包括台新、安聯、保德信、新光、野村、群益、瀚亞及富蘭克林華美等八家投信指出,股市將回歸基本面檢視,隨著股東會旺季來臨,融券回補力道將支撐大盤表現,預期指數在萬五~萬六關卡的區間內盤整。 法人並認為,主流股有三大趨勢,分別是內資股、高息股、科技新應用概念,類股上,短線題材如餐飲、觀光、中國大陸解封概念股最被看好,長線題材如電動車、AI、高效能運算(HPC)、伺服器相關及政策支持的儲能股,亦獲業者青睞。 瀚亞投信台股投資總監劉博玄指出,在歐美政府分別迅速介入矽谷銀行(SVB)、瑞士信貸後,市場信心稍見回復,歐洲央行升息2碼,美國聯準會本周會議將攸關股市多空走向。 台股近期走勢較日、韓股市為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ETF資金買進高息股、二是內資主力未離場、三是政府基金資金活水之助,他預期,台股短線指數位於萬五~萬六關卡震盪。 野村中小基金經理人邱翠欣研判,聯準會利率決策結果,中性情境是3月升息一次,之後暫停升息。樂觀情境是3月升息一次,下半年降息。悲觀情境是3、5、6、7月各升1碼,利率維持高檔,甚至衝高至5.75%,明年第一季才降息。 聯準會3月如按既定步驟升息1碼,市場可能正面解讀,但聯準會如馬上暫停升息,則令人疑慮,這意味聯準會因為矽谷銀行的金融事件,通膨打不下去。 新光投信資深協理吳文同指出,金融局勢複雜,所幸歐美政府已對症下藥,一旦美股穩住,聯準會又會回頭看通膨數字,重啟升息。以基本面來看,美國企業展望保守,但台灣廠商相對樂觀,庫存調整在上半年將告一段落,下半年出貨量將回升,不過,在景氣不明朗下,台股以整理盤居多。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聯準會鷹鴿態度不定,加上歐美金融業事件干擾,市場短期氛圍多空方向不明,但若觀察半導體等電子產業,近期走勢相對強勢,並未受市場雜音太多影響。 以半導體族群為例,就調研訊息上,從下行轉為上行周期正向跡象愈趨明顯,另外,就庫存消化上,上半年有望消化完畢、產業下半年逐步回溫的方向,並未出現改變跡象,整體而言,對台股後市,仍持正向看法。
金管會宣布自24日起,收回去年10月間祭出的救市四大措施,儘管台股24日跌111點,空頭似乎死灰復燃,不過,投資專家對喊話「嘸免驚!」隨著即將陸續進入股東會召開密集期,以及除權息旺季,將出現融券回補潮及停券規定,不利空軍,不影響台股後市多頭表現。 今年來台股連二個月上揚,也重返年線之上,金管會宣布台股平盤下放空禁令解除,以及對外資等借券賣出限額也回到原規定比率30%等,市場人士一致認為,救市措市收回並不影響台股多頭反彈軌道行進,尤其3月開始進入股東會旺季,接下來第二季開始到下半年,也是上市櫃公司除權息旺季,將有融券回補潮及停券的規定。 據統計,目前已公布股東會的上市櫃公司中,將有330家上市櫃公司從3月起到4月21日止強制回補,未來還有超過1,400家以上的公司將會陸續公布股東會日期,屆時也將陸續有融券回補及停券密集來到。 就在宣布救市措施回收後,三大法人逢高賣超近89億元,加上MSCI季度調整盤後生效,致台股大跌111點,對此,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認為,現在是收回救市措施很好的Timing(時機),接下來有股東會及除權息旺季,融券回補、停券將接續,到了下半年將有軋空行情接棒,台股值得期待。他進一步分析,台股2月收漲1.56%,相較道瓊跌2.73%、那指小漲0.05%強,比費半指數上揚2.29%略小(以上美股均至23日止),剛好遇到MSCI季度調整盤後生效及228四天連假效應,台股24日拉回屬於「合理且正常」。 朱成志進一步分析,外資決定台股指數,因外資小幅調節(今年到2月3日買超2,430億元,從6日來到24日小賣超180億元),致加權指數幾乎「原地踏步」,而內資決定的櫃買市場2月則大漲5.69%。
台股短線急跌催生築底反彈後,指數連2日站穩半年線上,配合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前夕融券回補高峰,軋空題材發酵,24日融券餘額滑落至26.35萬張,創下近四年來新低。 台股3月以來受多空拉扯,一度跌破萬七大關,融券回補獲利了結,因此相比去年3月底台股留有70.5萬張的融券餘額,上市櫃本周融券餘額已降至30萬張以下,大減近六成,24日更以26.35萬張再創2018年以來新低。雖然融券餘額下滑,但中小型個股交投轉熱,具軋空潛力的高融券張數及高資券比條件仍舊成為股價短線驅動力。 融券占股本或成交量的比重高低將影響軋空力道的強弱,因此中小型股往往才是軋空秀的關鍵角色。例如25日面臨融券最後回補日且融券餘額23日仍大於3千張以上的長榮航、華邦電及新唐,前兩者皆屬於股本大於百億元的大型股,軋空行情受阻,儘管24日分別回補9,173張與2,505張融券,股價仍各自下跌2.77%、7.74%;反觀低股本的新唐回補391張融券,配合法人買盤,股價逆勢上漲1.99%。 此外,資券比24日大於三成的個股高達19檔,除興富發、元太股本大於百億元,以及豐藝、中華食、碩天、三圓融券餘額小於500張外,還包括綠電、佳龍、浩鼎、康控-KY、南帝、怡利電、台勝科、高林、恆大、三晃、驊訊、毛寶、三福化等13檔中小型高資券比個股。其中佳龍、毛寶、台勝科及三福化3月以來也皆有雙位數漲幅。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現在正值投信季底作帳期間,加上大盤及權值股量能萎縮,籌碼更勝基本面,恐要等到3月底全體上市櫃公司年報出爐,配合投信作帳及結帳告段落後,整體架構才有機會扭轉。 宏遠投顧指出,全球股市右肩反彈持續,短線漲多的中小電子股適時獲利調節,拉回再承接;至於貨櫃航運股價整理告段落,與鋼鐵族群共同主導全球股市短期趨勢的雙主流格局不變。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一槌定音後,美股出現利空出盡的跌深反彈,台股本周融券回補大戲拉開帷幕後,更將形成助漲效應,短線易漲難跌,長榮航(2618)、華邦電(2344)等高融券股,軋空行情蠢動。 隨著上市櫃股東會日期陸續出爐,融券回補潮進入倒數階段,本周高達209檔個股面臨融券回補大限,總計將回補6.21萬張空單。其中長榮航近期雖因油價上漲,短線回跌,截至18日止融券空單仍高掛2.72萬張,不過25日將是融券最後回補日,同時資券比高達13.82%,本周或將進一步醞釀軋空行情。 此外,記憶體大廠華邦電同樣25日也將面臨融券回補最後期限,目前融券餘額仍有5,112張、資券比8%,三大法人近二日積極買超5.68萬張股票,提前卡位軋空行情。華邦電受惠記憶體報價提前回暖,加上轉投資新唐訂單滿載,累計前兩個月營收為172.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48%,締造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