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機iPhone 15 Pro系列全球熱銷,卻因為機身過熱問題被外界嘲封為「火龍果」,韓媒更稱晶片A17 Pro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釀災,但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認為,i15 Pro機型的發熱問題,恐是蘋果為減輕機身重量,散熱面積變小和採用鈦金屬框架,散熱設計不良下的結果,與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無關。 近來傳出多名大陸果粉實測發現,iPhone15 Pro Max測試到第16分鐘時,機身溫度飆升,甚至出現48.1度的高溫,錄影時還卡頓,引發台積電3奈米製程缺陷疑慮。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過熱可能是因為「散熱系統設計上的妥協」造成的,這使蘋果能減輕i15 Pro機型的重量,散熱面積較小,加上採用鈦合金框架,對設備的熱效率產生負面影響,蘋果後續應會透過軟體更新解決,但除非計劃降低處理器效能,否則改善幅度不大。 郭明錤認為,如果蘋果無法妥善解決散熱問題,iPhone15 Pro生命周期的出貨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此外,在iPhone15問世後,被市場視為下一世代明星商品的蘋果眼鏡Vision Pro也將推出,郭明錤則據部分零組件供應商最大產能估算,Vision Pro在2024年的出貨量頂多40~60萬台,少於市場預估的100萬台,且蘋果可能已取消2025年的低價版計畫,Vision Pro 2最遲恐延至2027年量產,除2025年出貨大幅成長的期待落空,也代表未來不會有硬體更新。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郭明錤仍肯定,Vision Pro能帶給使用者絕佳體驗,但問題在於用戶為何需要這個產品,Vision Pro可能需要花費比市場預期更多時間,才能變成iPhone的下一個明星產品。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盟工業事務主管布雷頓(Thierry Breton)在周二告知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蘋果應該將其戒備森嚴和封閉的軟硬體生態系開放給競爭對手。 布雷頓是在與庫克於布魯塞爾會面之後,發表上述意見。 他說,蘋果和其它科技巨頭在明年要做的,就是在歐盟「數位市場法」(DMA)之下,對競爭對手敞開大門。 布雷頓說,不論是電子錢包、瀏覽器、應用商店,使用蘋果手機的消費者都應該能獲得一系列供應商提供的競爭性服務。 為增強競爭性,新通過的數位市場法列出了蘋果和其它科技巨頭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清單。 布雷頓還反駁了蘋果的說法,即出於安全性和隱私議題,該公司採取較封閉性的生態系。布雷頓說,歐盟的監管強化了創新,但是並不損害安全和隱私。
蘋果執行長庫克23至24日旋風式造訪馬德里,除參訪皇馬體育城、蘋果旗艦店、攝影學校,與各界人士交流外,還跟著米其林三星主廚品嘗百年料理,並觀賞馬德里德比足球賽事。 庫克(Tim Cook)驚喜造訪馬德里的短短一個週末行程滿檔,參訪腳步不停歇,48小時內與來自足球、餐飲、音樂、攝影、藝術、身障運動等各界人士見面,交流想法理念以及蘋果產品的運用。他不忘在社群媒體平台X(前身為推特)上紀錄豐富的行程與收穫,引起西班牙媒體熱烈報導。 根據20分鐘報(20 minutos),庫克23日造訪馬德里的首站先抵達「皇家馬德里體育城」(Ciudad Real Madrid),在這座隸屬於皇馬足球俱樂部的大型體育中心參觀球員訓練。皇馬球團主席培瑞茲(Florentino Pérez)親自接待庫克,並特地贈送他一件印有名字Tim、背號1號的紀念球衣。 下一站,庫克與在馬德里擁有米其林三星餐廳DiverXO的主廚穆尼奧斯(Dabiz Muñoz)相約於百年高級餐廳拉爾迪(Lhardy),一面品嘗馬德里最經典的傳統菜餚「馬德里燉肉菜豆鍋」(Cocido madrileño),穆尼奧斯一面分享他如何運用蘋果 iPhone 15 Pro Max創作料理。 午餐後,庫克抵達位在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的蘋果旗艦店,與員工和客人歡樂談天與合照,並在店裡享受了西班牙創作型歌手Guitarricadelafuente的演唱會。庫克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文,表示他已經成為Guitarricadelafuente的終生粉絲。 庫克24日的行程更加緊湊,他首先造訪「EFTI國際攝影及電影學校」,聽教師們分享將iPhone手機融入課程,以幫助年輕創意人釋放潛力。接著,他來到一家「綠色餐廳」Mo de Movimiento,與主理人交流永續理念,並在此與一位西班牙YouTuber暢聊蘋果未來將如何達成2030減碳目標。 庫克當天也會見了曾與時尚巨頭古馳(Gucci)合作的西班牙視覺藝術家蒙瑞亞爾(Ignasi Monreal),了解他如何利用iPad Pro進行創作,美妙融合傳統和數位藝術。他並與帕運金牌得主、西班牙身障游泳健將培拉勒斯(Teresa Perales)在泳池會面,了解她如何使用Apple Watch進行日常訓練。 行程最後,庫克在西班牙女足國家隊隊長安德瑞斯(Ivana Andrés)的陪同下,觀賞了西甲足球聯賽上演的「馬德里德比」,在馬德里競技主場對戰皇家馬德里,他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文讚嘆:好一場精彩的比賽! 經過緊湊的48小時馬德里之行,庫克25日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文感謝馬德里,他說:「謝謝你,馬德里,這是一趟難忘的造訪!」(編輯:陳承功)1120927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開始對市面上行動裝置App,展開新一輪的監管作業,目前有20多家知名業者已按規定遞件接受審查,但唯獨蘋果還遲遲沒有送件。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AC)表示,包括騰訊、華為、螞蟻金服、百度、小米、韓國三星電子等,有26家網路App商店已提出申請。至於為何不在這份名單中的蘋果,則不願意回應。 過去幾年期間,北京政府一直大範圍在監管智慧手機,以及行動裝置App的使用狀況。這次,中國大陸要求上述業者繳交詳盡的業務資訊。業界擔心,許多之前發布的App將被下掉,未來要發行的可能也不准上架。 去年6月,中央網信辦祭出一條新規,要求App商店得提供業務詳細的訊息。同時,若App含有非法內容,將追究App業者的責任。因此,北京政府加強審查App,將又變成全球矚目焦點。 今年8月,大陸工信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發出另項通知,要求行動裝置App要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文書作業。9月初時,路透社曾報導,騰訊和華為等旗下的App商店已開始要求遵守大陸新規定。 蘋果尚未公開,在中國大陸的線上App商店要如何配合新規。專家學者預估,若蘋果一切都要守規定的話,恐怕有成千上萬的App都不能在中國大陸使用,或將面臨被下架的命運。
根據印媒報導,蘋果計劃在未來5年內,把在印度當地生產的產值提高至5倍以上,達到400億美元。另外,IDC調查顯示,蘋果手機是印度8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慧型手機最大贏家,上半年市占率達到67%,超過三星的31%。 蘋果在印度產值為70億美元,已經開始生產iPhone,明年開始生產AirPods。蘋果還沒有在印度生產iPad或筆電產品的計畫,重點放在提高現有的生產水準。 蘋果已經成為印度最大手機出口商,今年首度在iPhone 15上市第一天,就提供印度製造的iPhone。 IDC調查指出,蘋果手機是印度8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慧型手機最大贏家,上半年市占率達到67%,超過三星的31%。 印度對高端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不斷增加,iPhone 也在印度量產,進一步帶動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 蘋果希望可以擴大在印度市場的市占率,以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出貨量最為關鍵。IDC評估,印度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從2019年的0.8%,成長到2023年的6.1%,主要是歸功於蘋果在印度市場的成功。 Counterpoiunt則評估,下半年蘋果在印度智慧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為7%,高於上半年的5%。 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在印度要等到10月下旬才上市,這和其他主要市場的動向一致,因此iPhone 在印度的銷售程度不輸中國大陸、美國等主要市場。 預估第四季印度當地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出貨量將占iPhone 15整體出貨量的25%。去年iPone 14系列中,Pro和Pro Max僅有4%,顯見當地消費者對高階機種接受度快速提升。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亞馬遜周一收漲1.7%。為了與日益壯大的雲端事業對手競爭,亞馬遜周一宣布將砸下高達40億美元現金投資備受矚目的AI新創公司Anthropic。根據投資協議,亞馬遜的員工與雲端客戶將儘早獲得Anthropic的技術,以便與自己的業務進行整合。且這項投資案可能意味著對亞馬遜產品的需求升高,包括支援AI的晶片。Anthropic承諾將大舉採用亞馬遜的雲端服務,包括使用從亞馬遜採購的大量專有晶片來訓練未來的AI模組。此外,Anthropic同意為亞馬遜自家的Trainium和Inferentia晶片開發技術。 ●福特漲1.21%,該全美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周一宣布暫停在密西根州投資35億美元建造電池廠的工作,理由是公司仍然深陷勞資合同談判,對於能否讓該廠具備競爭力感到擔憂。這座位於密西根州的電池工廠風波不斷。根據福特公布的投資計畫,該廠將採用中國電池大廠寧德時代的技術,此舉引發該州共和黨國會議員要求主管機關嚴格審查這項投資案,以確保美國納稅人的錢不會流向有利於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項目。 ●蘋果漲0.74%,其最新推出的iPhone 15手機開賣後屢傳捷報,彭博報導,蘋果價格最便宜的iPhone 15今年交貨時間幾乎是前一代基本款的兩倍,顯示對該公司最新手機的需求相當熱絡。而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調查,在蘋果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iPhone 15的交貨等待時間已經拉長為4倍。頂規版iPhone 15 Pro Max的預購交貨等待時間更是創下歷史紀錄。
iPhone 15全球開賣,仍吸引不少果粉第一時間力挺,不過近期卻傳出災情,除了續航力不佳、容易發熱、實體顏色不美等問題。知名3C「YouTuber蘋果爹」對此也實測iPhone 15 Pro Max使用後發現,有明顯過熱問題,甚至直言是「意料之外」,A17 Pro晶片功耗跟發熱都表現不佳,雖然進步到三奈米製程,但使用上仍不穩定。 也有部落客指出,iPhone 15 Pro 、iPhone 15 Pro Max在4K 60P的錄影規格進行錄影發熱測試,結果在15分鐘之後,都出現了錄影卡頓現象,對比前一代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發熱情況更嚴重,此次晶片升級的表現不若以往。 美媒甚至提出7個堅決不用iPhone的理由,包括價位不便宜、沒有耳機孔、不附充電器、電池門醜聞、不同機型差別不大、不在乎iPhone是否代表社會地位、一旦擁有iPhone就回不去等。 其中關於一旦擁有iPhone就回不去,商業記者葛瑞絲(Grace Dean)認為,「iPhone是一筆很大的投資,我個人認為不值得」,開始使用iPhone後就入坑,也會把其他3C產品換成蘋果,像是Mac、Apple Watch與Apple TV等。
蘋果最新推出iPhone 15系列買氣旺,但該款新機並未採用蘋果自研5G晶片,《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蘋果花費數年、砸逾數十億美元,想自己研發數據機晶片卻失利,只能回頭和高通談判並採用其晶片,外國電信專家則分析,蘋果不會放棄自研晶片,因為他們對高通恨之入骨。 報導指出,蘋果執行長庫克2018年下令開始設計和製造數據機晶片,當時招募數千名工程師,預計iPhone 15將採用自研數據機晶片。不料,去年年底的測試卻發現,蘋果晶片速度太慢、容易過熱,而且體積太大無法實際商業化。 報導提到,蘋果想自己研發製造晶片並沒有那麼容易,熟悉該項目的前公司工程師和主管稱,蘋果高層未意識到困難度。蘋果前陣子又與高通續約到2026年,新發表的iPhone 15仍採用高通晶片。 未來蘋果是否會放棄開發數據機晶片?電信研究公司Charter Equity Research董事總經理Edward Snyder則稱蘋果不會放棄,「他們對高通恨之入骨」。
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與華為Mate 60 Pro的競爭,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有專家預測,受到供應鏈問題、總體經濟低迷及華為新機威脅,iPhone 15在大陸市場的銷量將呈現衰退,最糟的情形恐出現年減22%的慘況。 CNBC報導,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iPhone 15在大陸市場最樂觀的狀況是第四季出貨量年減4%,最悲觀的預測是年減15%,市場研究總監Tarun Pathak表示,「我們必須承認有供應鏈的問題,尤其是Pro系列,如果沒有辦法及時解決,不得不看跌。」 研調機構CINNO Research的預測更為悲觀,他們認為iPhone 15的總體銷量將比iPhone 14下滑22%,但這仍是代表1千萬台iPhone 15手機的水準,預計今年iPhone在大陸的總銷量將達到4550萬台,比去年同期下滑2%左右。 兩家研究機構歸納iPhone 15面臨的挑戰,經濟低迷與華為Mate 60 Pro將是主要衝擊,Tarun Pathak坦言,「毫無疑問,華為Mate 60 Pro系列將是iPhone的巨大挑戰。」
蘋果、華為相繼推出新款手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根據陸媒報導,兩大巨頭在產業鏈招工競爭超激烈,華為開出的薪資比蘋果還要高,更爆出華為仲介在富士康工廠門口「搶工」的消息。 根據證券時報報導,一名工廠仲介梅姐在深圳龍華富士康招募培訓中心前幫華為招工,她透露,近期「東莞松山湖華為」才開始大規模招聘員工,預計招2000到3000人幫華為做手機。 梅姐提到,華為福利待遇比富士康還要好,綜合薪資每月達到9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萬元),但學經歷要求也較高,學歷至少得高中,大專、本科(大學)更好,而且最好有3年做手機的經驗。 《第一財經》先前報導,富士康龍華招聘公眾號顯示,主要做蘋果手機的iDPBG部門,時薪人民幣21元(約新台幣93元)。相比之下,富士康龍華做華為等手機品牌訂單的富士康ACKN部門(現為FIH部門)繼續以高價徵人,日前公布鐘點工的時薪為人民幣26元(約新台幣115元),排除做手機鏡頭、需穿防塵服的WWW事業群,這是目前富士康龍華最高薪招人的部門。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今天在蘋概股撐盤,以及台積電(2330)止跌收紅下,加權指數收漲逾百點,以16452.23點收盤,上漲107.75點,漲幅0.66%,成交量2104億元;台股加權指數收漲日K連2紅,今天5日線得而復失,半年線則在盤中仍無力觸及,不過,AI領漲股緯創(3231)及緯穎(6669)今天都雙雙收紅,留意台股在近期打底的進場機會。 根據證交所統計,過去10年來,台股中秋節前5日平均下跌-0.2%,秋節後5日則平均收漲0.83%,新光投信表示,現階段受美國利率高又長影響,美公債殖利率衝高,影響科技股評價,台股雖然仍壓在半年線之下,惟指數仍維持年線向上,吸引投信法人趁大盤回檔積極找尋價值題材挖寶。 新光店頭基金經理人陳郁翔表示,台股上周連跌四天,且FED態度轉鷹,但上周五買盤湧現並買氣延續至今日,多數利空皆已反應,推測台股短期雖然持續盤整,但有機會在近期打底,加上近期臨近9月營收及3Q財報季,法人陸續關注後續業績即將浮現的標的物,並且以實質受惠AI業績的族群(組裝廠、散熱廠、CCL)、2023年基期低的IC設計/IP族群為主,以及9/27即將開季報的美光相關的記憶體族群,都是需要留意的領域,後續雙十假期回來後,法人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因此盤整結束後,4Q23預期台股盤勢不悲觀。 陳郁翔還看好明年傳統伺服器需求回溫股、蘋果新品上市的iPhone15概念股,以及特斯拉及其他電動車相關的車用概念股等,都有機會在年底台股波段行情中脫穎而出,將成為下波台股上漲新攻勢,陳郁翔建議,從第四季起到2024年,台股將持續受惠AI主流股族群領航,投資人對2024年台股展望不須悲觀,空手投資人可趁中秋節前,趁指數盤整期間佈局台股主動基金,透過投資團隊,隨法人低接挖寶好股,掌握2024台股主流股向上潛力,創造投資超額報酬表現。
在美國大力支持下,印度目前成為製造業者的新寵。印度電子與資訊科技部長衛士納(Ashwini Vaishnaw)23日出席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在當地的首座晶片廠動土典禮時表示,該工廠將很快完工,預計2024年12月開始生產印度首批本土晶片,顯示印度朝向全球半導體重鎮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另據印度媒體PTI報導,美國蘋果公司(Apple)計畫將在印度的生產規模提高5倍,達到400億美元。若這一計畫得以實施,蘋果可能將成為印度最大的出口商,也將增添印度市場在蘋果供應鏈的份量。 綜合外媒24日報導,衛士納表示:「美光首座半導體廠正式動工,這是實現印度總理莫迪『本土製造』願景的重要一步。新廠將很快建成,印度晶片將於2024年12月推出。」 衛士納還指出,印度目前有兩個重大半導體提案正在進行中,預計未來幾個月將逐步成形。 美光2023年6月宣布,將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新建一座半導體組裝與測試廠,總投資額高達27.5億美元,其中8.25億美元來自於美光,其餘的由印度中央政府出資。這是印度首座半導體製造工廠,旨在滿足國內與海外對於DRAM與NAND晶片產品的需求。此工廠設立於古吉拉特邦薩納恩德(Sanand)工業園區,主要是該地擁有強大的基建、良好的商業環境與豐富人才儲備。 這座新廠分為兩階段動工,第一階段包括50萬平方英呎的無塵室空間,預計2024年底投入營運,美光屆時將根據全球需求趨勢逐步提升產能。第二階段預計於2025年展開,建設規模與第一階段類似。 該廠未來幾年可望創造5,000個直接就業機會與1.5萬個間接工作。此建設計畫由美光與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基礎建設公司塔塔工程(Tata Projects)共同合作。塔塔工程指出:「此建設是一大里程碑,也是印度半導體計畫(ISM)其中一項重要投資案。」 報導稱,莫迪政府近期積極幫助尚處萌牙階段的印度晶片產業招商,期盼印度有朝一日能成為全球半導體重鎮,美光建廠可望幫助該國加速實現該夢想。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彭博報導,蘋果價格最便宜的iPhone 15今年交貨時間幾乎是前一代基本款的兩倍,顯示對該公司最新手機的需求相當熱絡。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調查,在蘋果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iPhone 15的交貨等待時間已經拉長為4倍。頂規版iPhone 15 Pro Max的預購交貨等待時間更是創下歷史紀錄。 這兩款機型在規格方面都有重大的升級,因而觸發了新的需求,但同時也排擠了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 Pro的需求,這兩款的等待交貨時間都縮短了。 Counterpoint分析師Archie Zhang表示,我們原本預期基本款iPhone 15在中國的等待時間會大幅縮短,或許與去年持平。而就頂規版而言,Pro Max仍然是中國最受歡迎的iPhone手機,這反映在其漫長的交貨等待時間。 Counterpoint分析師Ivan Lam表示,在智慧型手機需求下滑之際,舊換新計畫可望減少購買新機的心理障礙,對於蘋果維持其市場主導地位而言,這項方案的貢獻越來越大。
蘋果iPhone 15系列22日正式開賣。今年蘋果首度在開賣日當天就開始販售由印度組裝的iPhone新機,首批訂單已經發完全球。就在外界預計後續印度訂單將持續增加之際,蘋果iPhone代工廠之一的和碩位於印度清奈的廠區24日發生火災。 iPhone 15系列開賣不到1周,供應鏈正值量產高峰期之際,據路透社報導,在24日的大火後,和碩25日暫停了印度南部清奈廠區的組裝工作。消息人士透露,和碩取消了當天所有班次的工作,且尚未通知組裝工人該工廠是否會在26日恢復運作。 和碩發出聲明表示,位於印度清奈的廠區於當地時間24日晚間,有小型配電盤發生意外,目前情況已獲得控制,廠內無人員受傷且其餘資產亦無損壞,意外原因將待相關單位調查,此事件對和碩財務及營運無重大影響。 產業消息人士表示,雖然起火的該廠區產能約為每日26000萬台iPhone,但近幾個月每天組裝的數量約為8000至12000台。和碩拒絕就產能預估發表評論。印度當地緊急部門官員表示,火災當時曾從多處調派多輛消防車前往滅火,耗時將近5小時。蘋果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印度報業托拉斯(Press Trust of India)引述印度政府官員消息報導,蘋果計畫在未來4至5年內將在印度的產量增加5倍以上,目標為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蘋果iPhone15系列上週五風光開賣,電信三雄力拼人氣、噱頭,盼藉此衝刺出一波高階5G資費用戶,也可在即將到來的新電信三雄時代練好基本功。以現階段的銷售狀況來說,高階Pro系列還是果粉首選;顏色上,原色鈦金屬、粉色則人氣紅不讓。 中華電(2412)銷售統計,iPhone 15 Pro及iPhone 15 Pro Max銷售佔比逾8成,為果粉在新機開賣首波選購的頂規旗艦主力機型。依中華電iPhone 15新機首賣日的最新銷售統計,以申辦「精采5G」月繳1399元資費佔最大宗,前3名最搶手機型分別為「iPhone 15 Pro 原色鈦金屬256GB」、「iPhone 15 Pro 藍色鈦金屬256GB」、「iPhone 15 Pro Max 藍色鈦金屬256GB」,顯示蘋果今年推出的iPhone 15 Pro系列新色「原色鈦金屬與藍色鈦金屬」如預期為忠實果粉首選;iPhone 15 系列「粉色」亦獲果粉青睞。此外,果粉對於高容量的機型需求亦逐漸提升。 台灣大(3045)本次祭出總價值近300萬元的「最i果粉5GO送」活動,有效推升ARPU成長,申辦月租1399元以上專案用戶高達近8成;iPhone 15整體銷售量告捷,較去年同期成長1成,其中以Pro系列最熱銷,iPhone 15 Pro及iPhone 15 Pro Max銷量占比超過8成。網路門市方面,開賣才5分鐘,首批iPhone 15 Pro Max就銷售一空。熱銷顏色部分,iPhone 15 Pro系列「原色鈦金屬」,深受果粉歡迎,占Pro系列近4成;粉色也很熱門,在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占比4成。 根據遠傳(4904)統計,開賣初期銷量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三成。目前申辦iPhone 15系列機款的用戶中,以遠傳心5G 1399、1599元資費占五成為最大宗;4種機型以iPhone 15 Pro Max最受歡迎,容量則以256G最多人選擇,顏色則以原色鈦金屬最受消費者喜愛,佔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