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航運

的結果
  • 裕民迎19萬載重噸LNG雙燃料海岬型新船

    遠東集團旗下九大上市公司之一的裕民航運(2606),其子公司裕民航運(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委託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建造四艘19萬載重噸LNG 雙燃料NOx Tier III海岬型散裝貨輪,其中第四艘「裕義輪」今(22)日在上海外高橋船廠舉行新船命名交船儀式。 裕民與跨國礦商英美資源集團簽署的四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散裝貨輪10年長期運務合約,是散裝業界首例,象徵兩家公司致力於環保減碳與永續經營。 裕民也是國際上最早使用LNG燃料動力的散裝航運業者之一,將入列的新船為減碳計畫下船隊汰舊換新的生力軍,此船型相較傳統燃料預期可降低碳排逾25%,將為裕民帶來節能減排之功效並提升整體船隊競爭力。 新船命名交船儀式,邀請英美資源集團海運部(Anglo American Shipping Pte. Ltd.)董事長Mr. Rod Elliott之夫人Mrs. Susan Elliott為裕義輪命名,在董座徐旭東、Mr. and Mrs. Elliott等賓客觀禮見證下,圓滿完成。 裕義輪以節能環保概念打造出節能永續船舶,使用LNG為燃料動力,有效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達到減碳的目的,此外,新船配置先進的MAN Energy Solutions’ high-pressure ME-GI引擎,不但大幅降低CO2排放量,更有效減少甲烷逸散(methane slip)及生態足跡的影響,同時增加營運效益與可靠性。 裕民航運目前有Capesize、Panamax、Post Panamax、Supramax、Ultramax、水泥船、超大型油輪(VLCC)及超大型礦砂船(VLOC)及海洋風電人員運輸船(CTV)等船型,自有散裝船隊平均年齡約6.6年,再加合資及在建船舶,裕民船隊運力為73艘,總載重噸位為882萬噸,海外設有新加坡及香港、廈門等子公司,國內則有專注綠能運輸的子公司裕民風能航運公司。

  • 裕義輪命名交船 裕民航運運力再提升

    遠東集團旗下裕民航運,其子公司裕民航運(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委託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四艘190000載重噸LNG 雙燃料NOx Tier III海岬型(Cape size)散裝貨輪,其中第四艘為「裕義輪」(M.V. “Ubuntu Loyalty”),於今日在上海外高橋船廠舉行新船命名交船儀式,邀請英美資源集團海運部(Anglo American Shipping Pte. Ltd.)董事長 Mr. Rod Elliott之夫人Mrs. Susan Elliott為「裕義輪」命名,典禮在董事長徐旭東、Mr. and Mrs. Elliott及眾多賓客的觀禮見證下,順利圓滿完成。 裕義輪船長299.88公尺,船寬47.5公尺,載重噸190000公噸,秉持一貫的綠色航運信念,以節能環保概念打造出節能永續船舶,使用LNG為燃料動力,有效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達到減碳的目的,此外,新船配置先進的MAN Energy Solutions’ high-pressure ME-GI引擎,不但大幅降低CO2排放量,更有效減少甲烷逸散(methane slip)及生態足跡的影響,同時增加營運效益與可靠性。 裕民航運與跨國礦商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簽署的四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散裝貨輪10年長期運務合約,是散裝業界首例,象徵著兩家公司致力於環保減碳與永續經營的承諾與堅持。 裕民致力於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環境,打造更加環保的綠色船隊,這次與策略夥伴Anglo American的合作,展示了裕民永續願景的具體行動,也成為國際上最早使用LNG燃料動力的散裝航運業者之一,即將入列的新船為減碳計畫下船隊汰舊換新的生力軍,隨即將正式投入營運,此船型相較於傳統燃料預期可降低碳排達25%以上,將為裕民帶來節能減排之實際功效並提升整體船隊營運競爭力。 裕民航運目前擁有Capesize、Panamax、Post Panamax、Supramax、Ultramax、水泥船、超大型油輪(VLCC)及超大型礦砂船(VLOC)及海洋風電人員運輸船(CTV)等船型,自有散裝船隊平均年齡約6.6年,再加合資及在建船舶,裕民船隊運力為73艘,總載重噸位為882萬噸,海外設有新加坡及香港、廈門等子公司,國內則有專注綠能運輸的子公司裕民風能航運公司。

  • 長榮45個月年終「恐歸0」?員工驚曝內部對話:1原因害慘了

    長榮海運2022年豪發45個月年終獎金,部分員工甚至可領到52個月,基層員工200多萬元落袋稀鬆平常,羡煞一票上班族,讓不少人年後跳槽到長榮。近日一位進入長榮不到1年的菜鳥表示,很期待領到夢幻年終,但學長姐卻回說「今年可能領不到年終獎金」,主要是因為「有些航線已經在虧錢加上疫情巔峰已經過了」。 該名新進員工在Dcard上以「長榮海運今年沒年終」為題發文指出,,他剛進長榮海運不到1年,日前跟公司裡的學長姐聊到年終話題,以學長姐來說,如果考績沒有太差的話,這兩年基本上最少也會領到500萬元的年終。 原PO表示,剛進公司想領到這麼多,一定要好好表現,讓自己考績好一點,年終一定也可以很不錯。 不料學長姐卻指出,今年很有可能不會像前兩年領那麼多,甚至沒有, 具體原因也很難解釋,「原因是好像有一些航線似乎已在虧錢,加上疫情海運巔峰期已過。」 得知消息後,讓這位長榮菜鳥相當失望,奉勸如果為了年終獎金擠破頭想進來的人,還是好好想想,畢竟這工作是挺累人的。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雖然慢了,但好好待,還是能吃到魚尾」、「這種就是機運,有些人工作一輩子都遇不到」、「當疫情結束 航運早就過時了」、「在裡面的都跑出來了,今年進去的也不要想要有年終了」、「趕快跳半導體跟電子業 需求落到最底 處處是反彈」。 但也有網友認為,「學長姐的話聽聽就好,若某些線是虧錢的,那賺錢的線?是不是比虧錢的線來的更多?」、「歐印放空當年終」;還有人提到,「SCFI運價指數早已崩盤」、「現實版韭菜」、「才3月,菜逼八是在期待什麼年終」、「財報營收一季一季看,11月再來說嘴」。 長榮上周宣布將發放員工酬勞19.18億元,估算每位員工可望再領10~11個月「年中」獎金,加計去年12月底領到的50個月獎金,每位員工領到約60~61個月獎金。

  • 《航運股》裕民190,000載重噸海岬型散裝貨輪「裕義輪」交船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裕民(2606)子公司裕民航運(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委託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四艘190,000載重噸LNG 雙燃料NOx Tier III海岬型(Cape size)散裝貨輪,其中第四艘為『裕義輪』今天舉行新船命名交船儀式。  裕義輪船長299.88公尺,船寬47.5公尺,載重噸190,000公噸,秉持一貫的綠色航運信念,以節能環保概念打造出節能永續船舶,使用LNG為燃料動力,有效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達到減碳的目的,此外,新船配置先進的MAN Energy Solutions’ high-pressure ME-GI引擎,不但大幅降低CO2排放量,更有效減少甲烷逸散(methane slip)及生態足跡的影響,同時增加營運效益與可靠性。 裕民與跨國礦商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簽署的四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散裝貨輪10年長期運務合約,是散裝業界首例,這次與策略夥伴Anglo American的合作,展示了裕民永續願景的具體行動,也成為國際上最早使用LNG燃料動力的散裝航運業者之一,即將入列的新船為減碳計畫下船隊汰舊換新的生力軍,隨即將正式投入營運,此船型相較於傳統燃料預期可降低碳排達25%以上,將為裕民帶來節能減排實際功效並提升整體船隊營運競爭力。  裕民目前擁有Capesize、Panamax、Post Panamax、Supramax、Ultramax、水泥船、超大型油輪(VLCC)及超大型礦砂船(VLOC)及海洋風電人員運輸船(CTV)等船型,自有散裝船隊平均年齡約6.6年,再加合資及在建船舶,裕民船隊運力為73艘,總載重噸位為882萬噸,海外設有新加坡及香港、廈門等子公司,國內則有專注綠能運輸的子公司裕民風能航運公司。

  • 《航運股》陽明3月22日受邀線上法說

    【時報-台北電】陽明(2609)112年3月22日受邀參加群益金鼎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屆時說明公司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編輯:廖小蕎)

  • 殖利率高掛、運價反彈 航運股要出運了?內行曝1關鍵「這樣」才是賺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終結連9跌,指數來到909.72點,小漲3.17點,漲幅0.3%,其中近洋線漲幅高達5.5%,主要遠洋航線如歐洲、地中海運價小幅上揚1~4%,惟不過美東線再跌4.83%至2,088美元,美西線小跌2美元至1,161美元,跌勢已見趨緩。 中國大陸貨物陸續出貨,歐洲線在少數客戶急單下,近洋、歐洲線運價翻紅,歐美線裝載率約80~90%;業內人士解讀,船公司擴大縮艙、貨主季底月底出貨,加上許多亞歐船舶繞道好望角,節省蘇伊士運河高額通行費消化過多運力等三大效應發威,有效阻跌,不過不代表運價即將觸底反彈, 歐洲貿易量開始復甦,部分船舶出現滿艙甩貨現象,支撐運價,甚至出現百美元以下調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疫情紅利不再,且考量不符合新環保法規、耗油等因素,已見航商開始拆除老舊船舶、縮班減艙等,可望進一步縮小貨櫃海運的供需缺口。 貨櫃三雄股利全數出爐,長榮(2603)宣布配息70元,殖利率超過40%,力壓陽明(2609)股息20元,現金殖利率30%,甚至一舉奪下上市櫃殖榜首,萬海(2615)則僅保守配息5元;外資「見好就收」上周調節三雄持股,長榮、陽明、萬海分別賣超42,324張、47,105張、19,457張。 資深證券分析師認為,殖利率再高,也要填息才是真的賺錢,至於能不能填息還要看產業趨勢、景氣變化、公司發展等因素,目前航運股運輸需求平淡,運價仍處在下行趨勢,建議除息前有高點應先站在賣方。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萬海董事長 陳柏廷最安不忘危的航運掌舵手

     萬海航運董事會13日做成兩項決議跌破市場眼鏡,董座陳柏廷的決策思維成為市場焦點,一是去年稅後純益930.72億元、每股賺進高達33.17元,卻僅配息5元;二是決議發行總額不逾100億元的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以償還借款強化財務結構。萬海現金滿手,為何股利大縮水,還要發債?  雖然股民抱怨,卻也有業內認為陳柏廷有guts,明知低配息不符市場期待,卻務實地保留盈餘為後續營運留底氣,靈活應對全球貨櫃航運市場變化快速的挑戰。  關鍵就在「安不忘危!」陳柏廷曾在致股東報告、給員工的信中強調,不以短期績效獲利自滿,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企業經營者只有虛懷若谷、求新求進,才能笑到最後。  萬海去年財報透露一項警訊,雖然營收創歷史新高、獲利為歷史次高,但第四季受到運價大跌影響,單季轉虧、每股小虧0.01元,景氣反轉已引發「負」作用。因此,萬海考量長期營運及資本支出,確保永續經營並因應未來景氣變化,預計配息5元。  總的來說,過去兩年海運景氣大好,萬海共賺進近2,000億元,截至去年9月底,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還有1,890億元。  萬海連兩年保留部分盈餘購買船舶等自有資產,增加競爭力,去年此時董事會趁低利率時期決議發行總額上限600億元的普通公司債,今年董事會也決議發行總額不逾100億元的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以償還借款強化財務結構,並因應當前貨櫃航運市場變化快速與升息、通膨等挑戰。  其中,新造船美元貸款是最大負債,萬海持續還掉美元貸款,過去三年負債比分別為59.32%、43.38%、38.11%,逐年降低。  陳柏廷將永續發展列為首要目標,從亞洲航商晉升國際貨櫃航運舞台。萬海自2000年開始經營美國航線,配合客戶需求將美國線艙位擴大,美西線改為固定航班,2021年增開美東線。截至去年第三季,美國市場營收占比44%、南美洲15%、亞洲27%。  現年57歲的陳柏廷,主導這家幾乎與他一樣年紀的船公司,人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青春都在航運界,他敢衝、有為有守,萬海向來以靈活應變快速反應市場變化著稱,從1996年掛牌至今,僅在2009年出現虧損16億元,堪稱貨櫃航運界績優生。  據了解,陳柏廷抓住客戶心有他的一套,不僅櫃隊年輕化,萬海很早投入電腦化作業,目前已做到一條龍服務,客戶只要一通電話不論貨櫃在哪個國家都能搞定;對內,他加碼員工福利,萬海本月展開校園徵才,新進人員月薪今年調至4.7萬元,生育補助調至每胎10萬元,旅遊補助每人每年1.5萬元再加1萬元國內旅遊補助。  萬海之前股東會通過員工紅利分配調整,由1%調整為0.6%,遭疑減碼。但據了解,陳柏廷是將樽節員工紅利分享海外員工,期待海內外所有員工一起成就。

  • 散裝航運與基建相關股看俏

    無畏近日美國銀行連環倒閉的金融危機,散裝航運指數持續漲不停,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連十七漲,累計漲幅達一七六%。推升BDI主力的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則連十六漲,累計漲幅達五七二%,海峽型船的平均日租金在三月十三日也回升到一五○九九美元,正式越過一五○○○元的成本線開始賺錢了。 經濟復甦領先指標漲不停 由於散裝航運業營運狀況與全球經濟榮枯、原物料需求強弱密不可分,BDI觸底強勢反彈,將可視為全球經濟將復甦的領先指標,讓年初各機構上修今年全球GDP的預估更有所本。 背後支撐經濟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全球政府轉向擴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資剛性需求,抵銷緊縮的貨幣政策所引發民眾消費、企業投資需求減少。而全球製造業景氣又與政府財政支出息息相關,今年二月全球製造業PMI能夠重回五○榮估線跟擴張的財政政策脫不了關係。 首先看到積極刺激經濟的中國政府將今年GDP成長目標設定在五%,較去年增加二個百分點,倚靠的就是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其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增五.六%,增加一.五兆元人民幣,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安排在財政預算支出列項中的首位,並加大對基本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同時支持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 能源危機 加速能源轉型政策推行 正努力緊縮貨幣政策降低需求以抗通膨的美國,財政政策也逆勢擴張,拜登提出的政府支出預算案,預計在二○二三年十月一日開始的二○二四財政年度,預算總規模年增九.七%,增加六千億美元。其中,除了增加教育、醫健及育兒支出外,為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編列二○億美元的戰略基礎建設計畫,國防支出計劃也年增三.二%,續創歷史新高。 同樣正對緊縮貨幣政策抗通膨的歐洲,今年也多實施擴張的財政政策,支出主要用於能源補貼及國防軍事,法國、義大利、英國等國今年財政支出預算均較去年增加。日本今年財政支出計劃年增六.三%,其中總體國防預算年增二六.四%。 除了中國政府財政支出繼續著墨基礎建設外,歐美國家在能源危機及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下,財政支出增項也多集中在軍費及能源轉型,同樣有利與能源基礎建設相關產業的訂單需求持續增加。 由政府財政政策創造的基礎建設剛性需求,又將成為滋養全球製造業景氣邁向成長復甦的肥料,能源轉型基礎建設及原物料相關產業將有正向反應的機會,在各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下,市場預估未來十年全球新能源投資將超過四.三兆美元,超過全球GDP的二.三%。 銅成為財政政策主要受惠者 能源轉型是朝向更清潔、可再生、可持續的能源系統轉變的過程,全球能源轉型政策趨勢將帶動銅鋁鋰等金屬需求,其中銅更可說是新的石油,因太陽能、風力發電及電動車等潔淨能源都需要用到銅。 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二○二二年全球銅市所增加的需求,有四○%來自於全球去碳化應用,並預估全球來自能源轉型的銅需求將從二○二一年的一八○萬噸,成長至二○二五年的三百萬噸。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177期,2023.03.17出刊。 本文作者:高適 (本文摘自《理財周刊1177期》)

  • 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小那斯達克期 站回5日線

     美國14日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6%,表現優於前值的6.4%;核心CPI數據同樣符合預期,優異數據有助減緩聯準會(Fed)的升息預測,使得美股主要指數在數據公布後大幅反彈。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布朗14日公開呼籲聯準會應該暫緩升息。考量連續三間美國本土銀行受到衝擊,若無法做出改變,將會造成其他金融板塊受到系統性風險的威脅。目前小那斯達克期貨轉強,一舉站回5日線及月線之上,行情有機會在12,000點附近形成有力的支撐平台。  長榮海運公布員工酬勞,繼去年底發放50個月年終獎金,2022年再發60個月,相當近兩年長榮每位員工可領到110個月獎金。長榮海運表示,去年航運業受疫情影響,碼頭港口壅塞而市場有效運力減少,業界普遍缺工、缺櫃與缺艙,公司秉持永續經營理念,持續擴增船隊運力並調適航線及艙位,強化船隊防疫及航安作業,使營收表現再創佳績。  投資人應注意近期相關航運個股有持續高檔震盪跡象,航運指數在經歷疫情特殊期間後,現已慢慢回復正軌,若無重大事件發生,航運指數的波動會持續收斂,投資人可利用台灣期交所推出的航運期貨,適時操作賺取價差。(華南期貨顧問部提供,柯宗沅整理)

  • 想賺長榮配息70元?4檔ETF持股5%買到賺到 逾百萬水手喊CP值超高

    航海王長榮(2603)去年每股海賺87.07元,大方配息70元,水手群全high爆了!以昨(14)日股價收171元計算,殖利率高達40.93%,稱霸台股,狂甩陽明(29.62%)、萬海(12.7%)一條街。存股族想要長榮配息,但又不敢真的上船的人,可以改買持有長榮的4檔高股息ETF,包括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長榮去年營收獲利大爆發,再創史上新高,今(15)日開盤跳空漲逾4%至178.5元,水手全都敲碗噴漲停,嫌股價太貴買不起?可以買甜甜價ETF,一樣能享受到長榮配息行情,像00919持股長榮最高達5.65%,再來是00912持股4.85%,0056持股4.67%,最後是00900持股4.36%,大都持股約5%。 目前這4檔ETF受益人共逾115萬人,0056逾89萬人,00919逾2.1萬人,00900逾23.3萬人,00912逾5千人,都可間接享受到長榮配息。 但分析師提醒,市場資金為避險,多搶進高殖利率股,尤其是低接買盤很多,但航運族群是景氣循環股,今年運價下跌壓力大,恐面臨業績衰退風險,也可能影響填息行情,能填息才是真的賺到除息行情。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類股》長榮配息70元最狂航海王 高人氣帶隊航運股

    【時報-台北電】貨櫃海運一哥長榮(2603)去年營收獲利以及股利創下大三元的新高紀錄,尤其將配發現金股利70元高於預期,早盤開高後漲幅一度近5%,開盤一小時即成交6萬5000張為上市個股成交量第一名。 貨櫃航運三雄股利均已揭曉,陽明(2609)上周先公布現金股利20元,一度帶動高現金股利殖利率行情,但萬海(2615)公布股利大縮水,將僅配息5元,股價回挫也連帶波及昨天航運股回檔修正。 長榮去年財報亮麗,全年稅後純益約3,342億元、年增近4成,每股純益(EPS)87.07元,董事會決議擬每股配現金股利70元,今(15)日早盤開高,以176.5元開出,盤中最高達179.5元,創下去年減資後第二天,即去年9月20日以來新高。目前漲6.5元至177.5元,漲幅約3.8%。 運價從去年6月開始直直落,但不同於萬海去年第四季營運虧損,長榮單季獲利繳出298.49億元的成績單,EPS為18.19元,營運相對有撐。  長榮2022年合併營收達6,272.84億元,年增28.17%,稅後淨利3,342.01億元,年增39.82%,以減資後股本211.64億元計算,EPS達157.9元,長榮公告的EPS為87.07元,因去年9月減資六成,採加權平均股本383.83億元計算,營運全面寫下歷史新高。 長榮配發現金股利高於預期,市場給予漲聲,萬海則受到冷落。去年多數航運股獲利仍居高,現金殖利率仍可期。 台驊投控(2636)去年下半年配發現金股利5元,2022年全年現金股利10.17元,公司手上現金滿滿,預告未來的股息會讓股東相當滿意。 散裝貨櫃業者裕民(2606)去年每股賺5.21元,將配息3元。台航(2617)受惠於陽明股利進補,去年每股賺4.83元。 另外,捷迅(2643)2022年每股盈餘16.68元創新高,也具備高股息殖利率題材。 周二BDI指數續漲逾8%,散裝貨櫃業者第二季營運可望率先迎來復甦;裕民、新興(2605)、慧洋-KY(2637)等航商均將受惠。 隨著巴西鐵礦石出口量顯著增加,令海岬型船運價大增逾2400美元,加上黑海穀物交易續熱,提振巴拿馬型船運價,波羅的海乾散貨BDI指數終場上漲122點,收1587點,漲幅8.3%(編輯:沈培華)

  • 月領7萬一整年沒事幹 持12張長榮是什麼感覺? 網1理由喊「想下船」 沒賺還要多付錢

    長榮昨(14)日宣布配息結果,每股現金股利70元博得不少投資人好感,有網友就好奇,長榮每股股利配這麼高,手上持有很多張長榮不知道是什麼感覺;結果網友竟因為1個理由一致吐槽,認為現在持有長榮股票根本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有網友忙喊,「想下船」。 儘管去年下半年疫情紅利消退,導致航運業獲利銳減,但長榮整體營收表現仍然創新高;鉅亨網報導,長榮稅後淨利仍有3,342.01億元,年增率達39.82%;而長榮董事會昨日通過,每股配發現股利70元,受到先前減資影響,合計將發出現金股利148.49億,按稅後淨利 3,342.01 億元計算,配息率44.33%,以14日收盤價看,現金殖利率達40.94%。 長榮股利發的大方引起網友注意,也有網友又起心動念想要持有長榮股票。有網友相當好奇「手中有12張長榮的感覺是什麼?」,因此在Ptt發文求解;原Po表示,「長榮公布每股配息70塊,如果有12張,就是12*70*1000,相當於每天躺在家,每個月領7萬塊領一年,一個沒事幹,月7萬.....領一年,有沒有手上有很多張長榮的感覺是什麼?」 不過,眾網友不只沒有回應疑問,反倒是喊著「想下船QQ」、「想上岸」,原因是,「確定會填息嗎??」、「你要確定明年也有」、「填完息不知道要多久」、「退你自己的錢給你還要扣稅」、「老哥,填不了息也只是左手換右手欸」、「沒辦法填息就是左手換右手還被政府賺」、「運價跌80%,要填息除非再來一波全球新疫情」、「確定有辦法填息再來說,暴賺的時代過了」;另有網友表示,「而且公司都把賺的錢發給員工,這是利空」、「發好多錢給員工的公司,傻子才去當股東」。

  • 《港股》港股反彈1.52% 3類跑最快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美CPI表現符合預期,以及追蹤華爾街股市的上漲,港股高開275點,並且全日走高。市場此前消化了矽谷銀行的影響,亞洲主要股市反彈。  中國1~2月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的數據有所回升,加上房地產出現復甦跡象,皆提振市場信心。上證綜合指數升0.55%。  周三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收盤漲291.91點或1.52%,為19539.87點。國企股(H股)升1.9%,為6559點。科技指數漲2.0%,為3866點。  交易所成交金額降至1080億港元。  在周三沉重賣壓之後,內房股集體反彈,龍光升14.6%,兆佳業升27.7%,時代中國漲8.1%。  大陸當局公布1~2月住宅銷售年增3.5%,二線的內地房產表現尤為亮眼。 醫藥股升2.5%,諾輝健康升10.6%,博安生物漲25.9%,信達生物漲10.2%。  航運股集體上揚,東方海外升8.8%,中遠海升6.7%,中國外運漲4.4%。波羅地海BDI指數周三連18天上漲,飆漲2倍。

  • 《航運股》一哥就是狂!長榮再發10個月「年中」 2年爽領110個月獎金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長榮(2603)公布財報,並公布員工酬勞,除了去年底發放50個月年終獎金外,今天公布員工酬勞將發放19.18億元,以公司約3000名員工、月薪6萬估算,每個員工「年中」獎金可再拿到10~11個月,等於2022年每個員工領到了60個月獎金,加上2021年領50個月獎金,這2年海運景氣大好,長榮每個員工領到110個月獎金。 長榮公布去年每股盈餘87.07元,再創史上新高,去年年終獎金爽領50個月,高於上年度40個月,第二波「年中」獎金今天也公布,將再發出19.18億元員工紅利,跟去年「年中」相當,主要因為航運景氣不錯,獲利增加,員工總數也增加,整體約略高於去年1個月,累計10~11個月,總共可領到60個月。 對於今年航運景氣,總經理謝惠全指出,美西美東運價下修幅度開始變小,目前仍在打底,要看航商怎麼調整艙位,美國進口商仍在去庫存,要看第1、2季消化狀況,今年還是會有淡旺季之分,但今年淡季特別淡,旺季可能不會像過去那麼旺,今年1、2月貨量雖然少,但3月慢慢開始回溫,歐洲線持平,美國線則相對強,市場回溫關鍵還是俄烏戰爭何時停止。 第1季原本淡季,又面臨庫存、高通膨跟戰爭的影響,第1季會不會虧損要看個別公司;第2季也不會好,但預期優於首季。至少要到第3季才有轉佳的可能,但量還是要看庫存,如果下半年需求回升,整個海運景氣就會轉佳。

  • 《航運股》遠雄港111年每股盈餘4.27元 6月20日股東會

    【時報-台北電】遠雄港(5607)公布111年財務報告:營業收入31.97億元,稅前淨利13.52億元,本期淨利1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0.95億元,基本每股盈餘4.27元。 訂6月20日召開股東會,地點桃園市大園區航翔路101號(貨運站大樓五樓訓練教室),4月22日~6月20日停止過戶。(編輯:龍彩霖)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