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金控2023股利消息再發!永豐金(2890)24日董事會決議每股派利0.8元(現金股利0.6元、股票股利0.2元),雖略低於上一次0.9元股利,仍登上7年來次高水準。以當天收盤價16.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逾3.6%。永豐金強調,本次股利以「未分配盈餘」發放,無須動用到資本公積,維持穩健股利水準。 金控雙雄尚未公布,但已於法說會上透露些端倪。富邦金(2881)表示,帳上未分配盈餘將近1200億元,足以配發現金股利,確定不採用公積配息。國泰金(2882)則表態動用公積派利,財務長進一步說明,目前金額充沛,金控資本公積2153億元、法定公積737億元,不過實際配發股利仍待4月底董事會決議。 公股銀之一的華南金(2880)於法說會上透露,本次不會動用公積配息,且優先考慮股民期望,將以配發現金股利為主,還會優於股票股利。 兆豐金(2286)則言,受制於股債動盪、防疫保單理賠等因素,今年可發放股利將比往年來得少,但會使用保留盈餘發放股利,「力求保1」,向股民展現穩定配息的決心。 最後統整已公布2023年股利政策之金融股(截至3月25日公告) 玉山金(2884)擬派利0.6元(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0.4元)。 永豐金(2890)擬派利0.8元(現金股利0.6元、股票股利0.2元)。 元大金(2885)擬派利0.95元(現金股利0.8元、股票股利0.15元)。 國票金(2889)擬不派利,連續13年發放股利止步。 臺企銀(2834)擬派利0.34元(現金股利0.1元、股票股利0.24元)。 台中銀(2812)擬派利0.72元(現金股利0.3元、股票股利0.42元)。 聯邦銀(2838)擬派利0.6元(現金股利0.1元、股票股利0.5元)。 遠東銀(2845)擬配發現金股利0.4089元。 (編輯:廖小蕎)
受惠疫情期間逆風展店效益,加上去年下半年起全球解封市場復甦,連鎖餐飲業者八方雲集(2753)與王品(2727)去年獲利豐收並大方配利,八方雲集去年賺一股本,2022下半年盈餘每股擬配發現金股息5.01元,加計上半年已配發的2.49元,共計7.5元。 王品去年賺逾半個股本,獲利創近五年新高,擬發現金股息3.86元,並首度配發股票股利1元,每股共配發4.86元股利,亦創近五年高點。 展望後市,八方雲集今年以「芳珍蔬食」為展店主力,目標朝60家邁進;旗下「八方雲集」及「梁社漢排骨」兩品牌持續強化營運管理並優化產與服務品質,美國「八方雲集」複合店則陸續展店8家,營運動能無虞。 王品看好疫情趨緩後,大陸積極提振內需消費,王品大陸事業群百家門店可望受惠;台灣市場則聚焦火鍋、燒肉與韓食領域,將再創至少三個品牌,全年目標展店達30家至50家,後市動能有撐。 八方雲集去年合併營收67.99億元、年增14.2%,歸屬母公司淨利6.61億元、年增22.1%,每股盈餘10元。營收與獲利成長歸功於展店效益。 八方雲集今年2月營收5.5億元、年增17.43%,累計前二月營收11.28億元、年增11.32%,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截至目前,八方雲集旗下品牌店數分別是八方雲集台灣1,001家、台灣梁社漢排骨201家,珍蔬食21家,丹堤25家。 王品去年合併營收183.2億元,連兩年創歷史新高,年增6.5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9億元,EPS為5.15元,同創近五年新高。其中台灣事業群去年營收137.4億元創新高、年增27.69%;大陸事業群受清零、封控管制拖累,全年營收45.8億元、年減28.81%。 王品集團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3.86元,並首度配發股票股利1元,每股共配發4.86元股利。法人表示,現金與股票股利齊發,這是最好的盈餘分配模式,發放現金可以照顧存股族,同時透過配發股票股利,保留現金供未來擴大投資,這是王品集團自2012年上市以來,首次以盈餘轉增資的形式發放股票股利,代表經營團隊樂觀看待未來獲利展望。
華南金控20日召開法說會,對於公允價值經其他綜合損益(FVOCI)項下股債在去年底有約180多億元評價減損,是否衝擊今年配息?華南金主管強調,雖有評價減損,但仍有過去累積的龐大未分配盈餘,股利發放絕對沒有問題,且朝現金股利高於股票股利的方向研究當中。 華南金前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3元,去年決議發放股利為現金股利0.78元、股票股利0.34元,共計1.12元。由於去年EPS也達1.27元,今年是否還能維持高股利發放率,成為法人及投資人最為關注問題。華南金主管指出,雖然去年有180多億元的評價減損,但去年稅後純益達173.08億元,扣除法定提存等,加上帳上未分配盈餘,今年股利發放絕對沒有問題。 華南金主管說明,過往股利發放多為股票、現金各半,去年因應投資人對現金股利的期待,去年的股票、現金股利比重約為3比7,也就是現金股利比重較高,今年也會朝此方向規劃,希望回應投資人對現金股利的期待外,也希望降低股票股利,不讓資本膨脹過快,壓縮獲利表現,因此拉高現金股利占比可平衡獲利及股東期待。但預計今年的整體股利會較去年低一點,內部還在研議中,預計提報4月董事會決議。 外界並關切是否會動用資本公積發放,華南金主管回應強調,「不會動用資本公積」,因為除回應股東期待外,也希望朝向「永續經營」方向前進。 法人評估,依照法說會中的未分配盈餘及評價減損等綜合推估,華南金今年發放的股利總額可能低於1元,約在0.8元左右,可能為現金股利0.56元、股票股利0.24元,但實際結果仍待華南金董事會通過為準。
國泰金控、華南金控法說會將於本周登場,此次法說會除說明公司營運狀況外,股利發放政策將是重頭戲。國泰金控是否動到資本或法定盈餘公積發股利,受到各界高度關注;華南金去年發放股利為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共計1.12元,今年是否維持高股利發放率,令人期待。 國泰金控去年捲進防疫保單之亂,獲利受到影響,2022年全年稅後純益為380.1億元,EPS為2.58元、年減近73%。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日前表示,將綜合考量營運狀況、投資人對現金股利需求及經濟發展等因素,來決定股利政策。因金管會放寬金控今年在符合一定條件下、經董事會通過,可資本或法定盈餘公積補充配息,國泰金會不會動用頗受市場矚目。 華南金控本周也將召開法說會,公布2022年度營運概況。華南金2022年稅後純益為173.04億元,EPS為1.27元,每股淨值為13.54元,相較於上一年度年增0.58%,在金控業去年獲利多衰退的情況下,表現相對亮眼。 近期市場關注金融股股利發放情形,華南金去年EPS達1.27元,對比去年發放股利為現金股利0.78元、股票股利0.34元,共計1.12元,今年是否還能維持高股利發放率,是法人關注的問題。 另外,華南金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華南銀行,為提升資本適足率,去年下半年開始調整風險性資產結構,善用風險抵減工具,除RWA下降,放款總額反逆勢成長,讓華銀獲利再創新高,今年如何維持獲利動能是法說會的重點之一。
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率八大公股金控、銀行董總赴財委會備詢,各上市公股金控的股利配發水準再成焦點,六家公股金控或銀行董座都表示今年會發股利,但不會比去年好,台企銀已率先在1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今年配發每股0.34元股利,其中0.1現金股利、0.24元是股票股利,合計低於去年的0.47元。 台企銀去年獲利較前一年倍翻,但今年股利卻較去年縮水,對此,台企銀指出,在發放股利時,必須減除股債投資評價對淨值帶來的影響,因此儘管去年獲利年成長約1倍,但考量股債市價等因素後,股利比去年減少。 據了解,其他公股金控在今年股利配發政策上,也將維持與台企銀同樣調性,受到股債評價損失影響,今年總股利水準應會少於去年,包括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有子銀行列入國內系統重要銀行(D-SIBs)的金控,今年股票股利配發比重將大幅拉高。 六家上市公股金控、銀行董事長在立院回答立委提問今年股利政策時,以舉手表達今年會發股利,但再被問及「是否比較去年好」時,卻全部沈默,顯示今年股利、尤其現金股利,已確定因為股債投資評價損失、強化資本適足率等因素,將是全面縮水。 立委並質疑歐美企業獲利回饋在員工薪資福利上,都有超過50%的水準,但台灣目前僅48%,應該要再增加。莊翠雲答詢說,包括台銀、土銀、輸出入銀行等三家國營銀行,目前薪資已與公務人員脫鉤另有規定,至於已民營化銀行,則各由自己的薪給制度來決定。
元大金控1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股利配發,將拿出100億元發放現金股利,每股約配發0.8元現金,及0.15元股票股利,合計股利0.95元,以15日元大金收盤價22.05元計算,每股現金殖利率3.6%。 元大金去年配發1.8元股利,今年每股配發0.95元,股利占盈餘的比重約和去年相當,但受矚目的是今年股利結構現金比重提升,這和不少金控擬拉高股票股利的配發比重,甚至大部分將配發股票股利的作法不同,使其3.6%的現金殖利率,應有機會在15家金控繼續奪冠。 元大金因為股債投資減損對淨值的影響有限,多已實際反映在獲利面上,因此所配發的股利占獲利的比重,大致與往年一致,維持在50%至60%的水準。其實從13日元大金公告子公司元大證券上繳股利的結構,即可看出端倪,去年元大證上繳金控還有包括股票股利,今年全部改上繳現金。 元大金另一子公司元大銀去年上繳50億元現金股利,但今年基於強化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抗壓性,及金管會所要求的資本適足率監理指標等考量,決定不上繳盈餘,結果由元大證挑起金控配股財源的大樑,上繳金控86.39億元,貢獻約8成財源,去年則是不到6成。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保瑞(6472)2022年財報出爐,EPS達18.52元,年增84.46%,董事會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8元、股票股利3元,創公司成立來最高記錄。 保瑞2022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04.9億元,年增114%,營業利益為新台幣19.2億元、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4億元,年增皆逾80%;EPS 18.52元,年增更高達84.46%。保瑞董事會通過每股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8元、股票股利3元,創下保瑞自成立以來盈餘分派最高金額,股利發放率近6成。 保瑞2022年毛利率為27.8%,主要係受產品組合變化影響。保瑞董事長盛保熙進指出,安成藥業去年度營收以代理產品與授權學名藥等毛利相對較低之產品為大宗,因此使得合併毛利率略有下滑。 保瑞為提升整體獲利能力並使得營運資金能更有效率之運用,去年底已公告旗下癌症用藥Paclitaxel PB Particles for Injectable Suspension之美國代理將於今年3月31日起終止。此外,今年1月下旬起已以自有藥證、自行生產的胃食道逆流用藥Dexlansoprazole DR Capsule於美國市場上市,自有產品之銷售將不需要再支付AG授權相關權利金及分潤,預期將能大幅提升今年產品組合毛利表現。
台新金控14日召開法說會,法人聚焦今年股利政策,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表示,今年股利配發率至少會維持去年水準,且有機會比去年更高,現金、股票股利比率傾向維持穩定,往年通常是55%現金股利、45%股票股利,「會朝此方向考量」,但須經過董事會通過才能定案。 台新金前年稅後純益202.9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63元,去年配發每股0.605元現金、0.495元的股票股利;台新金去年稅後淨利148.56億元,EPS為1.09元,若以配發率67.5%估算,今年有望配出約0.74元股利,以55%現金、45%股票估算,每股可能配發0.4元現金、0.33元股票,若配發率比去年更高,將有機會每股合計發放0.8元。 對於今年股利政策,林維俊提出三點說明,一是台新金前年併購保德信人壽,取得廉價購買利益,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滿一年,若會計師認為公司沒有減損,依規定可作盈餘分派。二是目前規劃,股利配發會加入廉價購買利益來考量,但不會動用資本公積,在兩大前提下,今年配發率將至少維持去年水準、甚至會更高。 三現金及股票比率傾向維持穩定,過去數年來配發股利為現金55%、股票45%,「我們會往這個方向考量」,但要待董事會通過才會定案,希望維持有競爭力的股息與股東分享。 對於彰銀持股處分進度,林維俊指出,目前台新金尚持有彰銀5億4,600萬股,持股比重已從過去22.5%降到5.16%,剩餘持股對金管會有6年承諾,將繼續執行。另今年沒有計畫發特別股,也不會發交換特別股,目前會少量在公開市場出售彰銀持股,透過時間拉長、不影響彰銀市價。 法人也關注矽谷銀行(SVB)破產風波,台新外幣債券部位是否受影響。林維俊強調,台新一向嚴格控管投資部位、比重及天期,加上美國聯準會、存款保險公司、財政部已公開聲明會保障存戶權益,且根據金管會公布資料,台灣銀行業曝險並不大,對台新幾乎是無影響。 另有關台新金併新光金的規劃,林維俊說,對所有合併機會都抱持正面態度,不會對任何個案做任何說明,依法有需要就會對外公布,但不能對個案作評論。
中菲行(5609)董事會今(15)日通過去(2022)年財報,營收411.74億元、年增5.6%,稅後淨利25.38億元、年增9.9%,每股盈餘18.71元,皆創歷史新高;並通過擬分配現金股利10.7元、股票股利0.5元,合計股利11.2元,將提交6月6日股東常會決議。 中菲行表示,去年國際運輸市場面臨嚴峻挑戰,包括高通膨、美國聯準會縮表升息、中國封城清零、俄侵烏戰爭等,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加上船舶、飛機、疫情、塞港、內陸運輸、原物料供應等負面因素造成供應鏈斷鏈。 儘管如此,中菲行的營收與獲利仍逆勢創高,主要受惠在實體通路和虛擬數位平台建構的競爭力,以明確市場定位、數位行銷、價值服務,吸引客戶。 展望後市,中菲行面對市場變動,持續以數位行銷傳遞價值鏈服務,運用有資安認證的雲端數位供應鏈管理平台及時應變,用多元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達成經營績效目標。
【時報-台北電】總太(3056)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111年年度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每股4.1元,並以盈餘轉增資配股每股4.1元。 公告副董事長及暫代總經理異動。副董事長及暫代總經理吳舜文因個人生涯規劃辭職。(編輯:沈培華)
欣高(9931)去年全年營收12.47億元,淨利1.74億元,換算每股稅後純益1.57元,欣高董事會13日通過配發1.2元股利,其中,現金股息0.3元,無償配發股票股利0.9元。 欣高董事長陳建東13日表示,2022年營收12.47億元,比2021年的11.93億元高,但2022年每股稅後純益1.57元,卻比2021年的2.15元,來得少,主要是因為2022年認列的營建業外收益減少的關係。 陳建東指出,欣高董事會13日通過配發1.2元股利,其中,無償配發股票股利0.9元,則是因應法令規定,因為,欣高鋪設的天然氣管線長度增加之後,法令也要求公司提高資本額。 他說,欣高2022年3項天然氣的營收,除了家用天然氣比2021年微幅減少1萬度左右之外,工業用天然氣和商業用天然氣,分別成長3.3%和5.22%。 陳建東表示,商用天然氣2022年比2021年大增121萬度,主要是疫情在去年解封之後,引發民眾前往餐廳的消費潮有關。
第一金控24日舉辦法說會,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205.96億元,較前一年成長4.3%,首度突破2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盈餘(EPS)達1.56元。去年受到資本市場震盪影響,證券及人壽子公司表現均較前一年遜色,不過銀行子公司在升息循環助力下,獲利年成長15.2%,帶動整體業績表現。 至於法人關心的股利政策,第一金副總經理李淑玲指出,過去以現金股利為主、股票股利為輔,今年預計現金稍微低一點、股票高一點,預計現金股利配發率目標至少為EPS的5~6成,若搭配股票股利將有機會達到8成的配發率。 以第一金去年EPS達1.56元,現金股利配發率目標為5~6成,現金股利將有機會達到0.78~0.936元,整體股利若8成配發率,整體股利約1.248元,股票股利將有機會達到0.312~0.468元。將較去年配發1元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出現現金低一點、股票高一點。 李淑玲與另一位與會的副總經理蔡淑慧均指出,去年投資收益較前一年大幅成長74.7%,達到109億元,主要是銀行資金運用重心轉往SWAP(換匯交易),帶動金融交易利得上揚。去年SWAP獲利達38億~39億元,較前年不到10億元呈現大幅成長,初估在台美利差維持目前的水準下,今年SWAP獲利有機會接近百億元,但整體投資收益因投資上市櫃公司今年股利發放將縮水,因此力求整體投資收益持續成長。
揚秦國際企業(2755)今(23)日董事會通過2022年度財報,2022年度合併營收為18.84億元、年增20.69%,稅後淨利1.16億元、年增58.40%,每股純益(EPS)為5.25元,較2021年近翻倍成長。揚秦董事會同步通過2022年盈餘分配共計每股5.3元,其中包含現金股利1.6元、股票股利3.7元。 揚秦表示,在今年股東會通過後照案實施,以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2.2億元,在配發每股股票股利3.7元後,公司股本將達3.014億元。綜觀2022年,上半年受本土疫情升溫營收小受影響,但下半年開始伴隨疫情趨緩、政府防疫措施鬆綁及國門開放等利多,加諸揚秦旗下品牌麥味登門市升級轉型及品牌拓展成功而屢創佳績。 展望後市,揚秦國際總經理林麗玲表示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雖然抑制出口動能,但內需動能可望持穩,零售及餐飲業營業仍具備一定成長機會。揚秦旗下雙品牌麥味登及炸雞大獅將透過推展多元店型加盟方案吸引更多欲創業者一同打拼。此外,麥味登APP 2.0將於3月份全面上線,使用範圍拓達所有加盟及直營店,除操作介面大幅優化外,點餐功能更加簡便與快速,同時麥味登會員可享消費累點、更多優惠餐點與獲取最新活動訊息,期待更多消費者共襄盛舉。
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去年財報,全年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達4.56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之外,並同步賺進超過一個股本。股利政策也同步出爐,預計每股將配發5.4元現金股利及1.3元的股票股利,累計將配發6.7元股利。 德微20日公告去年財報,全年合併營收達21.78億元、年成長5.9%,平均毛利率37%、年增4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4.56億元,賺進超過一個股本及創下歷史新高,相較2021年成長39.4%,每股稅後純益10.26元。 德微指出,2022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達成2021年底法說會中揭露之挑戰目標。其主要營收貢獻與獲利成長主要來自車用電子與工控等產品,帶動週邊零組件二極體與分離式元器件應用面之需求。 德微董事會同步通過2022年盈餘分配共計6.7元,其中包含現金股利5.4元、股票股利1.3元。德微表示,在今年股東會通過後照案實施,以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4.44億元,在配發每股股票股利1.3元後,公司股本將達5.02億元。 因股價波動,德微20日同步被要求公告1月自結財報,單月合併營收達1.41億元、年減23.8%,稅前獲利0.19億元、年減42.4%,稅後純益0.20億元、年減39.4%,每股稅後純益0.46元。 雖然1月自結財報表現平淡,且第一季營運更可能將保持淡季水準。不過展望2023年,德微表示,公司將引進全新自動化設備,藉此專攻車用及工業電腦(IPC)工控領域,正式從二極體廠走向以生產車用及IPC工控等高階產品應用為主的IDM廠,可望自今年起逐步展現成效。 德微指出,由於新設備均以高度自動化為主,預期將可節省人力,精簡廠房空間,節約六成電力需求,有利執行減碳計畫。隨新設備到位加入量產,整體產線走向高產值,2023年德微將正式邁入高階分離式元器件整合供應商(IDM)領域,推動德微業績自2024年起連續三年,邁入新一波高速成長動能。
寶雅國際(5904)20日公布2022年度財報,合併營收194.8億元年增11.5%,2022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0.74億元、EPS20.26元,年增12.1%。董事會並通過擬配發現金股利每股23.9元,並考量未來業務發展需要,擬配股票股利0.1元。 寶雅營業毛利為84.1億元,毛利率為43.2%,相較2021年的43.9%小降,營業利益為26.5億元,營業利益率13.6%。 而第四季財報部分,營收為51.4億元,季減2.1%、年增8.3%,第四季稅後盈餘6.56億元,單季每股純益為6元,年增15.5%。 寶雅國際指出,將持續展店,並藉由新美妝店型,布局美妝品類;同時寶雅國際將持續加速數位布局,藉由產品組合優化以及完整數位布局提升消費者體驗。 此外,為迎來室內口罩禁令自20日解封,POYA寶雅積極導入彩妝保養新品,像是韓國知名自然系品牌innisfree今年首度於寶雅實體門市銷售,還有像是近期討論度火紅的EDGEU凝膠美甲貼,追隨著日韓時下流行款式,主打只要三步驟就能快速輕鬆完成的居家美甲,亦創造出新業績,Za新上市新品腮紅等,亦成為脫罩後搶買熱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