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經濟部

的結果
  • 離岸風電海纜上岸有解?王美花:5月底行政簽約有信心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進度預計在5月底完成簽訂行政契約,但當地對於「共同廊道」,也就是海纜上岸地點一直存在「異見」,經濟部長王美花28日表示,在經濟部持續的溝通之下,這問題近期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預計來得及在五月底的簽約之前解決,同時她也不擔心簽約率,「上岸廊道問題解決,其他問題也都可以克服」。 王美花下午出席立法院總質詢,會前受訪說明升息及電價對中小企業影響、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進度、水情等議題。Fed再度宣布升息,對於4月即將要面臨漲電價的企業來說,可說是接連受到打擊,王美花解釋,台電目前面臨到的問題,就是國際燃料成本大漲,很多國家其實第一時間反應在電價上,但這會造成國家非常高的通膨。 有鑑於此,王美花指出,對於台灣來說,燃料成本大漲的第一時間是由台電吸收虧損,但考慮到台電穩健經營、兼顧物價的情況下,設計出這樣的電價調整方案,希望在住家700度、小商家1,500度之下不要調漲,對調漲漲幅也有相對應的調整,希望可以讓漲電價後讓國內通膨的影響降到最低,對台電有挹注,可以穩健經營。她說,去年很多國家外銷業績很好,有稅收挹注,今年可以補發現金,這是全民共享的結果,所以在整個國家各面向平衡考量之下,這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離岸風電開發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外界擔心海纜上岸的共同廊道若遲遲未獲得共識,反而會影響到整體第三階段簽約進度。王美花解釋,海纜上岸一直有很多討論,經濟部在找相關的當地政府、相關環團溝通,「這個問題最近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這跟現在第三階段遴選廠商預計在5月底簽約的時程上來看,應該是來得及,「我覺得可以解決」。同時,她也不擔心簽約率很低的問題,因為前一陣子經濟部與廠商針對細節、甚至行政契約有後多回合的討論,也有得到很好的結果,上岸廊道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也都可以克服。 另外,外界也相當關心水情,這幾天降雨是否替南部解渴?王美花表示,這幾天的降雨,坦白時間跟雨量不是很多,中部以北的水庫有些小小的進帳,但不足以解除旱象,「但對農作物是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部的抗旱措施還在持續進行,像是抗旱水井預計4月底將增加13.6萬噸,新竹與高雄的海淡機組也希望4月底可以出水,接著過幾天還有封面,期盼有一些下雨,天氣的部分還是持續看變化,再來謹慎因應。

  • 台電公告4月起新電價 工業用電每度最貴7.03元、民生7.69元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日前通過電價調整方案,台電28日正式公告用電各級距收費價格,其中各產業最貴的電價,分別是工業用電採三段式時間電價在夏季尖峰時間每度收費7.03元,營業用每月用電3,001度以上每度6.75元,民生最貴每月用電1,001度以上的「豪宅用電」,每度7.69元。 經濟部1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4月起調漲電價,基於照顧民生穩定物價,民生及商業大部分不受影響,家戶每月用電701度以上、商業1,501度以上就漲,平均調漲11%,其中民生調漲2.6%、產業平均調漲平均漲幅14.2%,全台約有177萬戶受影響。

  • 陳揆出席屏東科技園區擴區動土典禮

     為滿足臺商投資需求及平衡區域發展,經濟部於27日舉辦「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動土典禮」。典禮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主持,包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屏東縣縣長周春米,立法委員鍾佳濱、莊瑞雄,以及園區公協會與重要廠商代表計約150名,皆踴躍出席致賀,展現地方對園區開發的高度期待。  本園區面積為26.86公頃,預計可促進投資新臺幣(下同)50億元、提高產值100億元、創造就業機會790個,將有助於促進屏東的經濟發展與就業繁榮。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致詞時表示,為平衡區域發展,行政院於110~111年間,先後核定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科學園區、運動休閒園區、實驗中學及高鐵站等設置計畫,期望加速引進科技產業,讓屏東由農業大縣轉型為工業重鎮。陳揆表示,本園區是屏東高鐵特定區開發案之第一塊拼圖,期勉園區開發招商順利,未來可吸引更多產業與人才落腳屏東,以加速帶動屏東的繁榮發展。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在疫情期間,每年仍然繳出雙位數的營運成長績效,目前園區土地出租率已超過97%,為了持續提升發展動能,經濟部特別推動屏東園區的擴區計畫。  林次長向屏東鄉親允諾,本基地,未來將扮演區域發展“破風手”的角色,將致力做到如期如質完工、用心招商、貼心服務及優化環境等事項,並與屏東科學園區鏈結,以形塑在地科技產業新聚落。屏東縣縣長周春米於致詞時感謝中央對屏東建設的支持,並細數屏東高鐵特定區各開發案進度,強調未來屏東發展潛力無窮。  她同時表示,屏東縣水資源豐沛,擁有最優質的投資環境,現在投資屏東“正對時”,歡迎所有廠商踴躍前來投資,讓屏東縣成為具競爭力的希望城市。  加工處處長楊伯耕受訪表示,受地緣政治衝擊,將加速驅動臺商回流趨勢。為提前整備產業用地,加工處特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挹注推動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計畫。  擴區基地不僅公設完善、租金低廉、水電供應無虞,且緊鄰省道台1線,交通十分便捷,未來周邊又將開發高鐵站、實驗中學及科學園區,未來發展潛力無窮。楊處長歡迎所有業者把握良機、踴躍進駐,以搶占獲利商機。

  • 「台中購節電」選購節能商品加碼抽iPhone 14

    延續台中購物節第四屆登錄消費金額突破358億元,年年屢創歷史佳績,今年第一波台中市抽好康活動又來了!自4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於台中市店家購買具「節電標章」及「能源效率分級標示1級」之電器產品,並於6月7日23時59分前線上登錄發票,台中市政府經發局將加碼抽出iPhone 14、電子鍋、空氣清淨機器等總值超過10萬元的好禮。 經發局官員表示,為鼓勵台中市民優先選購節能產品,邀集節能家電製造商與通路特約廠商(https://reurl.cc/WqmnYk)推廣節能產品,舉辦為期2個月的「台中購節電 從家出發」,購買節能商品抽大獎活動。凡於活動期間在稅籍登記於台中市的店家購買具「節電標章」及「能源效率1級」之電器產品,即可線上(https://reurl.cc/WqmnYk)登錄消費發票或收據參加抽獎。 如消費店家為台中市93間特約商店,又可多增加1次抽獎機會,中獎機率更高!本次活動最後將於6月抽出15名幸運兒,獲得總價值超過10萬元的獎品,刺激選購節能商品買氣,帶動全民綠色消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早買早享受。 此外,經濟部補助民眾購買能效1級冷氣、冰箱,每台補助3,000元,今年6月14日前還可向財政部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最高退稅金額可達2,000元,合計可獲得5,000元節能補貼;且民眾亦可善用行政院普發現金6,000元機會除舊佈新,汰換老舊耗能家電抽好獎,共同響應政府節能政策,還能將6,000元紅包消費效益放大。 經發局表示,「台中購節電 從家出發」抽獎活動自4月1日起跑,呼籲台中市民或到台中市消費的鄉親們,符合抽獎資格要記得登錄發票或收據,共同響應節能減碳抽好康,說不定您就是幸運得主!

  • 廖承威升智財局長

     經濟部26日指出,現任智慧財產局副局長廖承威,於27日升任局長一職,經濟部長王美花期許新任局長能帶領智慧局,打造更優質、更活絡的台灣智慧財產經濟。  經濟部指出,智慧局前局長洪淑敏於3月13日退休,為利業務推動,廖承威將於3月27日陞任局長職務。  經濟部表示,廖承威是中原大學醫學工程博士,結合生物醫學及工程科學跨領域,具跨界思考的特點,曾任智慧局專利助理審查官、科長、專利高級審查官、組長、副局長,對智慧局業務高度熟悉。經濟部表示,廖承威對智慧局業務高度熟悉,近期帶領智慧局修正的專利法、商標法,已在日前獲行政院院會通過,將重新構建更迅速、專業的專利商標救濟制度、建立商標代理人管理機制,營造更切合產業需求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

  • 提高百億產值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動土

    為滿足台商投資需求及平衡區域發展,經濟部於27日舉辦「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動土典禮」。典禮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主持,產官學界皆踴躍出席致賀。經濟部表示,屏東科技產業園區面積為26.86公頃,預計可促進投資50億元、提高產值100億元、創造就業機會790個,將有助於促進屏東的經濟發展與就業繁榮。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致詞時表示,為平衡區域發展,行政院於2021至2022年間,先後核定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科學園區、運動休閒園區、實驗中學及高鐵站等設置計畫,期望加速引進科技產業,讓屏東由農業大縣轉型為工業重鎮。陳揆表示,本園區是屏東高鐵特定區開發案之第一塊拼圖,期勉園區開發招商順利,未來可吸引更多產業與人才落腳屏東,以加速帶動屏東的繁榮發展。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在疫情期間,每年仍繳出雙位數的營運成長績效,目前園區土地出租率已超過97%,為持續提升發展動能,經濟部特別推動屏東園區的擴區計畫。林次長向屏東鄉親允諾,本基地,未來將扮演區域發展「破風手」的角色,將致力做到如期如質完工、用心招商、貼心服務及優化環境等事項,並與屏東科學園區鏈結,以形塑在地科技產業新聚落。 屏東縣縣長周春米於致詞時感謝中央對屏東建設的支持,並細數屏東高鐵特定區各開發案進度,強調未來屏東發展潛力無窮。她同時表示,屏東縣水資源豐沛,擁有最優質的投資環境,現在投資屏東「正對時」,歡迎所有廠商踴躍前來投資,讓屏東縣成為具競爭力的希望城市。 加工處處長楊伯耕受訪表示,受地緣政治衝擊,將加速驅動臺商回流趨勢。為提前整備產業用地,加工處特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挹注推動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計畫。擴區基地不僅公設完善、租金低廉、水電供應無虞,且緊鄰省道台1線,交通十分便捷,未來周邊又將開發高鐵站、實驗中學及科學園區,未來發展潛力無窮。楊處長歡迎所有業者把握良機、踴躍進駐,以搶占獲利商機。

  • 疫後經濟部拚產業升級轉型 低碳化最高補助3千萬元

    行政院今(27)日召開「溫暖及時-疫後特別預算啟動記者會」。經濟部表示,除將運用該預算資源挹注台電,讓台電可持續為國民及企業提供穩定供電服務,此外也將運用該經費提供產業資金協助措施並推動產業智慧化、低碳化轉型。 根據經濟部簡報指出,在產業升級轉型部分,將聚焦智慧化、低碳化補助,其中納管工廠每家最高補助150萬元;製造業9人以下每家最高補助300萬元;製造業10人以上每家最高補助500萬元;製造業以大帶小則會用供應鏈角色來推,低碳化來說,以1大帶10小可補助到3,000萬元,智慧化1大帶4小則是2000萬元。 至於商業服務業每家補助30萬至150萬元;9人以下街區店家每家補助3至5萬元;在商圈美化、行銷跟交流部分,每個商圈上限50萬元。 經濟部新聞稿指出,由於全球市場終端需求走緩影響我出口、疫後部分內需產業尚未完全恢復元氣,考量許多中小企業轉型量能較為不足,為協助中小企業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經濟部提出專案貸款措施,對於投入振興轉型而有資金需求之中小企業,提供資本及周轉性支出之貸款,並提供中小企業利息補貼以及信用保證,不僅協助企業度過資金難關、也同步要幫助疫後振興之中小型事業提高競爭力並恢復營運榮景,加速中小企業轉型腳步。 經濟部也說,另鑑於國內企業亦面臨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需求,經濟部在特別預算的支持下,除將邀請低碳化、智慧化領域專家,赴廠提供企業諮詢、診斷或輔導,也將開設相關人培課程,並會透過以大帶小及個別廠商的模式提供升級轉型補助;而為了提高產業投入轉型之意願,針對製造業的部份,特別規劃將全新設備購置費納入補助範圍內(以總經費30%為上限),以提高業者汰換設備誘因,可加速產業轉型的腳步。 經濟部說,為迎接疫後內需市場復甦之商機,經濟部本次也特別規劃活絡商圈、街區店家、市集之相關措施,經濟部將提供環境優化補助,並輔導業者提供友善服務,以提升服務品質,也會運用地方特色元素、多元化通路來加強行銷推廣,型塑品牌力,同時串聯景點及店家,共同打造示範商圈及遊程,帶領大眾體驗商圈在地文化特色,及促進在地店家經濟之活絡。 經濟部也說,考量依工廠管理輔導法申請納管中小企業產值及就業人數占比具相當規模,如能依法輔導合法轉型,係為穩定經濟發展之重要力量。經濟部會持續加強中小企業所需基礎設施,以輔導團、跨部會平台等機制,輔導業者改善符合環保公安標準及完善廢污水排放基礎設施,並會透過補助模式,提供低碳化、智慧化創新及優化群聚地區基礎設施,蓄積業者能量,促使更多中小及微型工廠轉型,幫助業者永續經營發展。 經濟部說,將在4月底全面提供產業上開諮詢、輔導、補助相關工作,此外,為協助廣大業者瞭解政府資源,經濟部4月上旬起將召開說明會,並責成經濟部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成立單一服務窗口,不僅提供專人專線諮詢服務,也會在網頁中設立專區、提供懶人包等企業所需資訊。相關單一窗口及網頁專區將於4月中正式上線,為業者提供優質、一站式的服務,與所有業者併肩邁向未來,創造下一波經濟成長動能。

  • 日商JERA撤資? 經部:持續投入在台灣完工離岸風電案場

    經濟部說明,台灣捷熱能源(JERA Energy Taiwan)雖未參與區塊開發第一期選商作業,但仍持續深耕台灣離岸風電產業,與合作夥伴共同就完工離岸風場案場如我國海洋、海能風場等,投入後續運維等面向,為台灣離岸風場開發持續注入新能量。 經濟部能源局說明,近年疫情影響全球離岸風電工程建設進度,但臺灣離岸風電業者持續與公部門共同打拼努力,繼2021年底完成第一階段示範案43座風力機,第3座離岸風場-海能風場47座風機已於3月21日全數完工併聯,加入綠能發電行列。海能風場是JERA捷熱能源(49%)、麥格理綠投資集團(26%)及上緯新能源(25%)共同合作攜手開發的離岸風場,完工後共47座8MW風機,總裝置容量為376MW,每年可為約38萬戶家庭提供潔淨風能。 從現在開始,只要國人站在竹南龍鳳漁港或是騎乘單車經過竹南綠光海風自行車道,除了可以看到我國首座離岸風場,也就是海洋示範風場的單樁式的風力機組,更可以遠眺海能風場套筒式風力機組,單機裝置容量從示範階段的2座4MW、20座6MW到潛力場址階段的47座8MW,皆為極其精彩的離岸風電展示櫥窗,這遠眺渺小的風力機組,都是提供我國永續綠色能源的生力軍。 至於外界擔心JERA傳撤出海鼎風電,經濟部表示,日商捷熱能源是我國推動能源轉型重要的合作夥伴,對於個別公司財務規劃將予以尊重,亦持續歡迎各國大廠來臺投資離岸風電。目前已有法國知名外商擬接手股權,參與海鼎三專案,經濟部透過政策推動與明確離岸風電設置目標,持續吸引國際開發商來台投資,如美國、加拿大、法國及日本等知名技術團隊,共同實現創新綠色經濟、促進環境永續等共榮願景。 離岸風電是全球推動淨零轉型重要路徑之一,相對成熟且具商業化, 為因應未來綠電需求及在地產業供應鏈發展,經濟部亦秉持嚴謹、公平、公正之一貫立場,於符合相關法規及行政程序完備原則下,把關區塊開發審查評選優良廠商,期能擴大再生能源推廣,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達成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 青創及紓困振興貸款利息補貼 經濟部:不受升息影響

    (經濟部青創及紓困振興貸款補貼利率彙總表。圖/經濟部提供) 因應中央銀行23日公布重貼現率調升半碼(0.125%),為持續照顧青創及中小企業,減輕業者營運資金壓力,經濟部對於已申請「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及「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事業資金紓困振興貸款」之舊有貸款展延、營運資金貸款及振興資金貸款且享有利息補貼之業者,如中華郵政公司定儲利率亦同步調升半碼,本部將配合調整利息補貼金額,貸款戶之利息補貼權益不受升息影響。 申請「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且享有利息補貼之青創業者,如中華郵政公司定儲利率調高半碼,其補貼利率將由2.045%提高為2.17%。另受疫情影響之中小型事業申請「經濟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事業資金紓困振興貸款」可享有利息補貼,如升息半碼後,其舊有貸款、營運資金、振興貸款之補貼利率將分別由1.435%、2.47%、1.47%提高為1.56%、2.595%及1.595%,每戶補貼金額上限維持新台幣22萬元、5.5萬元及22萬元不變。上述利率調升差額由政府全額吸收。 經濟部提醒中小企業於全球升息的趨勢下,能儘早做好財務規劃,預留適當的現金水位,如中小企業有融資協處需要,得洽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馬上辦服務中心(服務專線0800-056-476)提供相關協助,以因應國內經濟因升息所帶來的影響。

  • 電電公會拜會經濟部 聚焦印度、能源議題

    電電公會近日拜訪經濟部,並提出建言,包含一,加速簽訂台印度FTA,並成立「台印度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二,建構永續電力以及完善的儲能環境;三,提供電動車產業補助措施;建立國產電芯產業鏈;四,強化重電機產業競爭力等,期盼在政府的協助下,為台灣的ICT產業帶來永續競爭力。 在能源議題方面,電電公會提出,「建構永續電力環境,確保台灣用電穩定、低碳,創造產業永續競爭力」、「完善儲能環境,明定備載容量率、引進先進發電技術提供示範場域。」、「電池產業發展與國產化扶植」等三大建言。 電電公會並提出調整再生能源認定範疇、持續提升再生能源比例、強化電網韌性、多元開發地熱、海洋能、生質能及氫能等次世代技術等建議。

  • 領到普發現金這樣花 零成本還倒賺6千...注意!政府1補助上路不到2個月 額度已用掉快3成

    普發現金6千登記入帳服務上線,預估最快可在清明連假後的4/6入帳,若同時申請冷氣與冰箱等2項節能家電補助,等於零成本之餘,還可倒賺6000元,但經濟部提醒,「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冷氣、冰箱每台補助3000元的政策,已在2月上路,購買日期追溯到1月1日,64萬台補助額滿為止,迄今已有18萬台申請,餘額剩約46萬台,僅1個多月,額度已用掉快3成。 經濟部今年續推「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冷氣與冰箱每台補助3000元,受理發票日期為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申請期間雖至明年1月15日結束,但經費若提早用光,補助活動就會提前結束。 能源局補充,若搭配財政部的節能家電2000元退稅措施,合計每台可以領回5000元,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18.1萬台申請,距離額滿不到46萬台。 由於夏日將至且電價看漲,若把家中10年以上老舊冷氣機或冰箱汰換為1級能效產品,節電率各達52%及67%,秒省一半以上的用電量,建議有汰換需求的民眾,可以盡快申請。 商業方面,經濟部開辦「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包括「節能設備汰換補助」及「系統節能專案補助」兩類,企業可依需求擇一申請。 能源局說明,「節能設備汰換」包括空調汰換為1級能效產品,每台補助上限為3.5萬元,每家最高補助20萬元;照明汰換為節能標章LED燈具,每具補助50%,並以500元為上限,每家最多補助5萬元。 此外,契約用電容量100瓩以上之服務業者,也可選擇申請「系統節能專案」,提出節能率10%以上的補助節能改善計畫,可補助該計畫的1/3金額,每案上限500萬元。

  • 《經濟》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8.68% 連六黑

    【時報-台北電】經濟部統計處公布,112年2月工業生產指數106.78,年減8.68%,減幅收斂至一成之內,但連續第六個月呈現比上年同期衰退的態勢。累計1至2月工業生產年減15.30%。 在1月工業生產年減逾2成後,2月下滑幅度趨緩,但年減近9%,衰退幅度仍是近六月次高,也比1月再減1.32%。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2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108.27,年減9.15%,雖上年同月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數偏低,但因全球景氣低迷,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加上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致生產下滑;累計1至2月較上年同期減少16.00%。 依據統計處調查,製造業者認為112年3月生產量將較2月增加之廠商家數占17.7%,持平者占69.3%,減少者占12.9%,以家數計算之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52.4,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55.5,預期3月生產指數將較2月增加。 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累計1至2月電子零組件業年減19.60%,主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加上半導體供應鏈進行庫存調整所致。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減1.17%,主因全球景氣走弱,終端產品需求不振,惟伺服器、網通設備、筆電等產品受惠今年缺料狀況緩解、雲端資料服務需求續增而提升產量,抵銷部分減幅。 傳統產業中,因下游產業需求減少,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加上業者安排檢修而減產,致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分別年減20.46%及15.77%;機械設備業年減20.59%,主因景氣降溫,設備投資意願下滑,加以客戶去化庫存而減單,惟半導體生產設備受惠國際科技大廠擴廠動能延續而增產,抵銷部分減幅;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2.33%,主因電動小型轎車因上年同期新車買氣熱絡基期較高,加以歐美汽車零件客戶庫存仍高而減單,惟車用晶片短缺問題緩解,以及多家廠商新車款上市挹注而增產,抵銷部分減幅。 展望未來,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延續推展,有助於挹注我國製造業生產量能,惟全球經貿仍受通膨及升息影響,加上俄烏戰爭衝突、美中科技爭端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恐抑制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後續發展需密切關注。(編輯:沈培華)

  • 《經濟》2月批發業連四黑 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前2月創新高

    【時報-台北電】經濟部統計處公布,2月批發業營業額為8,613億元,年減0.4%,呈現連四黑。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則持續維持年成長,且前2月營業額也同步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2月批發業營業額年減0.4%,主因終端需求動能緊縮及客戶庫存偏高,採購力道疲弱,惟因農曆春節落點差異,工作天數較上年同月多,抵銷部分減幅。累計1至2月營業額1兆7,762億元,年減10.6%,主因全球需求續顯低迷,客戶持續去化庫存影響拉貨動能,致機械器具批發業年減15.3%、建材批發業年減15.9%、化學材料批發業年減25.1%;惟汽機車批發業因晶片短缺情形緩解,新車供給量能增加,致年增5.4%。 2月零售業營業額為3,292億元,年增4.6%,主因春節落點差異,各業別呈現兩樣情,其中汽機車零售業受惠營業天數較上年多,年增26.9%;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百貨公司等因逢上年2月為春節銷售旺季,比較基數偏高,分別年減8.3%、4.8%、2.3%。累計1至2月營業額7,376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4%,主因疫情影響淡化,民眾外出購物力道回溫,致百貨公司年增16.9%、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年增40.7%、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年增8.8%、藥品及化粧品零售業年增5.9%;汽機車零售業因交車數增加,加以業者調漲車價,推升營收年增3.1%;惟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食品飲料及菸草零售業因今年農曆春節集中在1月,部分商品提前至上年12月採買,加以上年同期振興方案挹注,比較基數較高,致分別年減6.9%及2.7%。 2月餐飲業營業額777億元,年增8.2%,主因春酒、假期帶動來客數增加,加以航班餐點需求增加所致。累計1至2月營業額1,782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0.6%,其中受惠企業復辦尾牙、春酒,加上今年農曆春節假期較長,出遊民眾增加,帶動年菜、餐廳用餐及飲品需求提升,致餐館業營收年增21.4%、飲料店業年增9.0%;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航班旅運人次回升,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增加,年增47.6%。(編輯:沈培華)

  • 工業生產指數負成長「連6黑」 庫存率跌回100%內微透曙光

    今年2月沒有春節連假,但經濟部統計處今發布的2月工業生產指數,卻仍年減8.68%,不但是連續第6個月負成長,且如果不是開工日數較去年同月多,減幅一定更慘,經濟部統計處坦言全球終端需求疲軟,「對我製造業是挑戰」。不過,慘澹中也有微光閃現,即將發布的2月存貨率(庫存率)將跌破100,雖仍然是高點,但經濟部說可看出「廠商庫存調整有進展」。 工業生產的主項目製造業,2月六大行業指數呈「四黑兩紅」,科技產業「電子零組件業」年減幅近2成,其下的積體電路業為連續兩個月負成長,減幅13.7%,液晶面板及組件業大減5成,但「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成長11.7%。 傳統產業以「化學原材料業」負成長14%最多,其餘像是「基本金屬業」、「機械設備業」都減個位數,「汽車零件業」唯一翻紅26%。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中國大陸雖解封,尚未回復到先前水準,加上升息壓力還在,雖2月沒有春節,開工天數較1月份來的高,仍沒有因此出現年增狀況,「可見全球終端需求疲軟還是持續,對我製造業是挑戰!」 製造業的生產力道不見起色,主要是需求不振,產業端仍在對庫存做調整,統計處還預估3月份製造業指數要續衰退超過2成,也就是「連7黑」在望。 黃偉傑分析,我國的IC強項積體電路生產雖連2黑,卻並非不好消息,這代表但導體廠商正在「去化庫存」。再以近期面板大廠的法說會,表達庫存調整看到健康訊號來說,代表庫存問題有在解決。 另外,他也說,即將公布的2月製造業存貨率,可確定將比1月份101%來的低,掉到100以內,雖跟去年全年80%左右比還是高,「但已可看出,廠商在做庫存化調整有進展」。 庫存去化自然對生產回升有幫助,但黃偉傑強調,最終還是取決終端需求有沒有上來,這攸關我國工業生產何時可以轉正。

  • 電價狂漲17% 雙鐵年支出各增3億

     高壓與特高壓用電大戶電費4月起調漲17%,衝擊台鐵與高鐵營運,估計每年會各增加3億元電費,立委洪孟楷建議交通部以民生考量,向經濟部爭取優惠。交通部長王國材回應,會向經濟部反映意見。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昨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時批評,漲電價成為物價上漲的禍首,接下來電價調漲,將讓台鐵、高鐵的營運成本增加,若最後進而調漲票價,民眾又會反彈。洪孟楷建議交通部帶著高鐵、台鐵與各地方捷運公司向經濟部請命,以民生考量為出發點,給予電價優惠措施。  台鐵局長杜微坦言,預估電費調漲後,每年電費增加2.5億元至3.5億元;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江耀宗也說,電費預估年增3億元,強調尚未規畫調整票價。王國材說,將先了解狀況各單位的營運狀況,而台鐵明年公司化後,希望透過調整讓收入增加,能否吸收3億元要再觀察,他也會向經濟部長王美花反映立委意見。  電價自今年4月起,平均調漲11%;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昨接受《新聞不芹菜》節目專訪時自曝,原本電價調漲方案是住宅500度以上就要調漲,在各政黨立委建議下,最後住宅以700度為門檻拍板定案。曾文生表示,若住宅500度以上電費要調漲,將會有25%的住宅受影響,700度為門檻,只有12%比例受到調漲;當初經濟部會以500度為門檻,理由是去年住宅1000度以上電費調漲後,發現節電效果非常好,很多家庭養成隨手關燈、關電源習慣。  曾文生透露,這次電價調漲是「史上醞釀最久的調漲方案」,至於住宅以700度或以500度為門檻,台電一年的收入只差3億元,影響不大,最後決定從善如流,以700度為標準。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針對燃煤機組未拆一事表達關切;曾文生表示,燃煤機組還在使用年限,當時有跟台中市府談過此事,希望機組可以留著,因為穩定供電就是為了國安議題;曾文生解釋,去年共軍軍演繞台,天然氣船仍照樣進港卸收,燃煤是透過儲存方式保存,會有其用途。  這次調漲電價,曾文生表示,一年收益預估可以增加700多億元,今年是4月開始實施,大概可增加600億元。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