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產業其他 (市)
【時報-台北電】百和興業-KY(8404)經會計師查核111年合併營業利益為10億6176萬3千元,合併稅前利益為8億7921萬2千元,兩者與自結數有差異。 對此,百和興業-KY說明,年底應收帳款餘額減少,並針對預期信用損失進行評估,迴轉備抵呆帳約6133萬1千元,及因獲利不如預期,故迴轉溢估的獎金約5082萬4千元,致查核後合併營業利益增加1億4723萬9千元。 因疫情減緩,故針對口罩相關設備補認列資產減損約4687萬8千元及合併營業利益的變動,致查核後合併稅前純益增加1億1301萬7千元。(編輯:廖小蕎)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由中部上市櫃企業組成的磐石會,今(18)日舉辦「2023年第26屆會長交接典禮」,原任會長鄭國?交棒給新任會長林正雄,此次典禮響應ESG,當天從活動宣傳物、場地管理到交通運輸,計算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購買碳權實現淨零,成為台中首例碳中和典禮,實踐愛地球永續共好。 今日現場冠蓋雲集,有賴清德副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內政部部長林右昌、台中市長盧秀燕、彰化縣縣長王惠美、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及政、商、社福、學界等貴賓出席盛會觀禮祝福。 磐石會卸任會長百和興業-KY(8404)董事長鄭國?感謝去年全體會兄參與,期勉大家今年繼續支持會務運作。新任會長富旺國際開發(6219)董事長林正雄指出,放眼磐石會未來,有鑑於目前會員平均年齡為68歲,唯有新血加入,才有助推動更具競爭力的會務,因此本屆以「磐石納百川、世代齊發光」為主軸,1、預計會員人數將由110個會員擴增至為150名,並且納入新世代參與事務。2、打破競業加入條款,將和諧納為本會核心價值,團結才有兄弟般的溫暖。 林正雄指出表示,未來期望能與全國各縣市上市櫃公司協會串聯,推動全國聯合會的誕生!身為領導世界趨勢的重要供應鏈成員的推動者,更應齊心合作積極貢獻社會,關注世界趨勢,在環境永續挑戰中尋得機會,並藉由影響力改變不合時宜的法令,提升國家整體經濟增長。 針對近幾年最夯的國際潮流趨勢,就是ESG、永續、減碳,甚至興起綠色投資浪潮。目前政府尚未明定ESG規範,但有遠見的磐石菁英們在7~8年前倡議階段早已經開始落實應用,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在去年更與東海大學、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聯手打造中部產業 ESG旗艦計畫。
台灣百和(9938)及百和-KY(8404)14日公布自結元月營運,均出現虧損。台灣百和1月合併營收7.79億元、年減41.33%,主要受春節長假、工作日減影響,自結1月稅後純損1,112萬元,每股純損0.04元,遠遜於去年同期每股淨利0.46元的表現。 百和-KY元月合併營收3.13億元、年減45.83%,也因春節長假干擾,1月稅後純損1.13億元,每股純損0.36元,不若去年同期每股淨利0.15元。
鞋材雙雄台灣百和(9938)及百和-KY(8404)因認列房地產營收減少,加上景氣不佳,客戶2022年12月調整庫存的影響,台灣百和13日自結2022全年稅後純益15.23億元,年減26.1%,EPS5.11元,略低於2021年的6.91元。 台灣百和2022年12月合併營收10.25億元,年減28.28%,13日自結12月稅後純益逾2,909萬元,EPS0.1元,但若不含房地產貢獻,去年12月EPS0.13元。 台灣百和2022年合併營收164.57億元,年減10.01%,僅次於2021年的182.88億元,寫歷史次高,累計2022年稅後盈餘15.23億元,年減26.1%,EPS5.11元,略低於2021年的6.91元,但若不含房地產貢獻,2022年EPS4.97元。 百和-KY自結2022年12月合併營收4.39億元、年減32.15%,累計全年合併營收80.64億元,年減20.48%,僅次2021年101.41億元創歷史次高。 因國際運動品牌與廠商加重對印尼採購或生產,台灣百和表示,公司推動興建印尼第五期兩棟廠房,2023年完成後,印尼廠區產能可再增加40%~50%。據悉,台灣百和印尼第五期廠房的營建成本高達1,100萬美元(不含機電費用),未來生產除公司既有產品外,還會開發生產新產品。 法人說,由於百和-KY在大陸推案量減少,導致百和-KY及台灣百和去年度認列房地產營收減少,使得台灣百和及百和-KY未來單月營收主力,仍以本業為主。
台灣百和(9938)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154.31億元,年減8.46%,公布自結合併營業淨利逾25.79億元,年減31.6%,稅後純益14.94億元,年減21.3%,EPS 5.01元,低於去年同期的6.37元。 百和-KY(8404)自結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76.25億元,年減19.68%,加上合併營業淨利9.71億元,年減52.8%,稅後純益5.75億元,年減53.4%,EPS 1.8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92元。 台灣百和自結11月合併營收10.31億元,年減34.22%,合併營業淨利4,922萬元,稅後淨損844萬元,每股淨損0.03元。 台灣百和表示,若11月及累計前11月EPS,均不含房地產,11月EPS為0.01元,低於去年同期的0.63元,累計前11月EPS為4.84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37元。 百和-KY自結11月合併營收4.58億元,年減43.25%,合併營業淨損2,269萬元,稅後淨損6,529萬元,每股淨損0.21元。
中共20大落幕,習家軍成功鞏固權力,市場預期中美脫鉤,以及清零政策方向延續,在安全重於經濟的大方向下,將影響復甦腳步。加上在美掛牌的陸企股票暴跌影響,台系中概股25日同步遭受資金撤出壓力,股價跟進狂殺,中租-KY、鈺齊-KY等打落跌停。 台股受到「權王」台積電領跌下,指數再破底。市場分析,外資大舉調節台積電部分原因在於習近平完成連任後,美中冷戰可能持續延燒,資金持續外移,MSCI中國金龍指數相關概念股成為主要提款標的,台系中概股25日也面臨調節賣壓。 凱基投顧指出,中共20大後新班底現身,習近平權力鞏固,雖然整體經濟數據表現不算太差,但投資人擔心中國習近平新班底清零政策短期無法改變,導致市場失望賣壓出籠,壓抑中概股相關股價表現。 在政治風險上升情況下,赴美掛牌的中概股如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皆重挫10%以上,25日盤面大陸收成股及中概股也受拖累,包括鈺齊-KY、信邦、中租-KY、亞德客-KY、松普、百和興業-KY、旭隼等股價皆跌逾5%。
鞋材業雙雄台灣百和(9938)、百和-KY(8404),13日同步公布自結9月與前三季業績,受到運動鞋終端市場需求放緩,知名運動鞋品牌商都在積極去化庫存,雙雄前三季獲利表現均較去年同期明顯縮水。 其中,台灣百和自結9月稅後純益1.03億元,EPS0.35元;第三季稅後純益3.73億元,季減33%,年增7.1%,單季EPS1.26元;前三季合併營收133.71億元,年減5.6%,稅後純益13.96億元,年減13.7%,EPS4.69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43元。 百和-KY自結9月稅後純益0.14億元,EPS0.05元,年減43.5%;前三季合併營收66.34億元,年減18.8%,稅後純益6.63億元,年減38.7%,EPS2.11元,低於去年同期3.43元。 百和13日收盤價57.7元,下跌2.3元,跌幅逾4%;百和-KY則收平盤27.5元。法人認為,台灣百和印尼新廠今年加入營運後,可望為第四季營運再添成長動能。
【時報-台北電】百和興業-KY(8404)公告9月營業收入淨額5.47億元,營業淨利0.14億元,稅前淨利0.26億元,稅後淨利0.1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0.14億元,每股盈餘0.05元。 前9月營業收入淨額66.34億元,營業淨利9.79億元,稅前淨利9.47億元,稅後淨利6.6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6.63億元,每股盈餘2.11元。(編輯:邱致馨)
【時報-台北電】百和興業-KY(8404)公告8月營業收入淨額7.29億元,營業淨利0.96億元,稅前淨利0.87億元,稅後淨利0.5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0.57億元,每股盈餘0.19元。 前8月營業收入淨額60.86億元,營業淨利9.65億元,稅前淨利9.20億元,稅後淨利6.4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6.48億元,每股盈餘2.06元。(編輯:邱致馨)
因應國際永續投資趨勢,證交所與台灣董事學會及安擘諮詢公司(IPR Advisors)合力引資,將於9月12日至16日共同主辦「發掘後疫情時代的台灣龍頭企業」台灣投資說明會,邀請30家ESG表現優異的上市櫃公司,與來自亞太及歐美地區的機構投資人進行深度對談。 將出席這場盛會的30家上市櫃公司包括:統一、聚陽、中砂、永冠-KY、葡萄王、榮成、建大、聯電、仁寶、佳世達、致茂、研華、陽明、萬海、八方雲集、正文、桂盟、永固-KY、聯茂電子、康舒、北極星藥業-KY、百和興業-KY、富邦媒、巨大等24家上市公司,以及瓦城、穩懋、緯軟、系統電、寶雅、大樹等6家上櫃公司。 為期一周的引資活動,從9月12日的實體論壇拉開序幕,由證交所、台灣董事學會及安擘諮詢公司說明台灣證券市場ESG發展規劃、台股投資優勢及資本市場溝通之重要性。證交所將由總經理簡立忠出席致詞。 另外,也將邀請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分享海運產業之永續發展趨勢及影響,最後將由歐洲ESG顧問公司Edison Group,分享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及建議企業因應之道。 為使參與者更了解台股ESG優勢及投資機會,9月13日將針對海外投資機構舉辦線上英文專題演講,除說明疫情期間台股優質表現、總體經濟概況以及持續推動的多項市場改革外,也將深入介紹國際投資人最為關注的ESG發展,藉此宣傳我國市場與國際接軌之開放政策與投資環境。 證交所表示,主管機關與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共同規劃之證券市場新未來,以創新、韌性及永續為核心價值,其中「建構ESG生態系」為證交所未來四大推動方向的首要任務,將整合市場利害關係人資源,透過建置ESG資訊平台及深化與國際投資者長期關係等,協助ESG投資決策,引導資金及企業投入永續發展。 台灣董事學會之「中堅冠軍企業輔導計畫」,專注於協助台灣中小型優質企業發展,透過整合性輔導使企業成為外資潛在投資標的,此目標與證交所一致,均在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提升台股的國際能見度及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因應國際永續投資趨勢,證交所將於9月12日至16日與台灣董事學會及安擘諮詢公司(IPR Advisors)共同主辦「發掘後疫情時代的臺灣龍頭企業」台灣投資說明會,邀請30家ESG表現優異的上市櫃公司,與來自亞太及歐美地區之機構投資人進行深度對談。 擬將出席的30家上市櫃公司包括:統一、聚陽、中砂、永冠-KY、葡萄王、榮成、建大、聯電、仁寶、佳世達、致茂、研華、陽明、萬海、八方雲集、正文、桂盟、永固-KY、聯茂電子、康舒、北極星藥業-KY、百和興業-KY、富邦媒、巨大、瓦城、穩懋、緯軟、系統電、寶雅、大樹等。 為期一周的引資活動,將由9月12日的實體論壇拉開序幕,由證交所、台灣董事學會及安擘諮詢公司說明台灣證券市場ESG發展規劃、台股投資優勢及資本市場溝通之重要性。 另外,並邀請陽明海運分享海運產業之永續發展趨勢及影響,最後將由歐洲ESG顧問公司Edison Group,分享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及建議企業因應之道。 為使參與者更了解台股ESG優勢及投資機會,9月13日將特別針對海外投資機構舉辦線上英文專題演講,除說明疫情期間台股優質表現、總體經濟概況以及持續推動的多項市場改革外,也將深入介紹國際投資人最為關注的ESG發展,藉此宣傳我國市場與國際接軌之開放政策與投資環境。 證交所表示,主管機關與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共同規劃之證券市場新未來,以創新、韌性及永續為核心價值,其中「建構ESG生態系」為證交所未來四大推動方向之首要任務,將整合市場利害關係人之資源,透過建置ESG資訊平台及深化與國際投資者長期關係等,協助ESG投資決策,引導資金及企業投入永續發展。 台灣董事學會之「中堅冠軍企業輔導計畫」,專注於協助台灣中小型優質企業發展,透過整合性輔導使企業成為外資潛在投資標的,此目標與證交所一致,均在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提升臺股的國際能見度及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創新引資型態,促進上市公司與國際機構投資人交流,並洽重要外資宣傳臺股優勢、ESG發展近況及市場興革措施。
【時報-台北電】百和興業-KY(8404)自結7月合併營收6.7億元,稅前淨利7533.4萬元,稅後淨利4193萬元,歸屬於百和興業公司淨利4192萬元,每股盈餘0.13元。 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53.61億元,稅前淨利8.32億元,稅後淨利5.9億元,歸屬於百和興業公司淨利5.9億元,每股盈餘1.87元。(編輯:張嘉倚)
本周共有91家上市櫃公司接棒除息秀,指標股包括廣達、統一、第一金、統一超、技嘉等,除合計單周除息金額達1073.05億元,其中上市公司中,包括廣達、天鈺、泰博、友輝、億光等21檔殖利率逾7%,高息概念有助成為股價護身符。 廣達、新唐、東哥遊艇等17檔今(1)日領銜除息,2日則有金寶、臺企銀、建漢等23檔,4日則是本周最旺除息日,共34家除息,包括長榮航、第一金、智邦、技嘉等指標公司。 光是本周除息的58檔上市股中,殖利率逾7%的就有技嘉、紘康、天鈺、聯上發、友輝、億光、冠德、百和興業-KY、杰力、廣達、綠意、泰博、菱生、海悅、信大、建國、國眾、大量、亞弘電、捷迅、元山等21檔,《工商時報》更點名,技嘉、紘康、天鈺等3家殖利率甚至超過10%。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資金大量回流時間點研判將延至8月初,操作上建議可以留意營運穩健個股,以及除息後的高殖利率股;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指出,高通膨與強升息的影響已陸續反映在股市走勢上,負面因素可望逐漸淡化。
【時報-台北電】百和興業-KY(8404)每股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2.5元。公告除息基準日111年8月8日,除息交易日111年8月2日。現金股利發放日111年8月30日。(編輯:沈培華)
原材料價格上漲,加上房地產營收減少等因素,台灣百和(9938)、百和-KY(8404)自結上半年獲利同步衰退。台灣百和董事長鄭森煤認為,疫情已趨緩,「下半年營運應該不會比上半年差」;此外,今年將擴建印尼廠房,預計印尼廠明年產能可再增加40%~50%。 台灣百和自結6月合併營收12.98億,年減2.09%,12日公布自結6月稅後盈餘逾1.39億,EPS 0.47元。台灣百和表示,若不含房地產,單月EPS 0.45元,等於單月房地產貢獻EPS 0.02元。 台灣百和上半年合併營收92.58億元,年減13.33%,稅後盈餘10.22億元,年減19.47%,EPS 3.43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26元,若不含房地產,上半年EPS 3.23元,等於上半年房地產貢獻EPS 0.2元。 若含房地產貢獻,台灣百和今年上半年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織帶鞋帶45.6%、房地產12.1%、黏扣帶11.9%、鬆緊帶11.4%、針織經編緹花8.9%、射出帶6.7%、其他2.7%,及粉體塗料0.7%。 若含房地產貢獻,台灣百和上半年各廠區營收比重,分別為百和-KY占50%、越南百和22%,台灣百和17%、印尼百和8%、北美百 和2%,及大陸其他1%。 此外,百和-KY自結6月稅後盈餘4,413萬元,EPS 0.14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5.49億元,年減41.7%,EPS 1.74元,低於去年同期的2.99元。 國際運動品牌與廠商加重對印尼採購或生產,台灣百和董事長鄭森煤表示,今年開始興建印尼第五期兩棟廠房,明年完成後,印尼廠區產能可再增加40%~50%。他認為,「下半年營運應該不會比上半年差」,原因是疫情可望平穩些。 據悉,台灣百和印尼第五期廠房的營建成本高達1,100萬美元(不含機電費用),預定2023年完成,未來生產除公司既有產品外,還會開發生產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