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生技

的結果
  • 上市櫃生技指數成分股葡萄王等5檔納入

    台灣指數公司今(16)日公布臺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價指數2022年第四次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此次共新納入葡萄王(1707)等5檔、刪除雙美(4728)等3檔。成分股納入和刪除之變動自16日盤後生效。 臺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價指數成分股納入5檔包括:葡萄王、生泰、佐登-KY、北極星藥業-KY、生展等;成分股刪除3檔包括:全宇生技-KY、雙美、益得。

  • 櫃買下周連推生技等三場主題業績發表會

    櫃買中心系列業績發表會,下周將於11月22日、23日及25日連續推出「生技醫療(二)」、「半導體(二)」及「櫃買特色」等三場主題,將有杏昌(1788)等9家上櫃公司與會,發表會於櫃買中心官網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辦,歡迎踴躍觀看。 櫃買中心表示,生技醫療產業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之重點發展項目,亦為櫃買市場重要特色產業之一。11月22日安排「生技醫療(二)」主題,邀請醫療器材銷售與代理服務廠商杏昌(1788)、基因檢測廠商創源(4160)及布局數位醫療相關產品之醫療用工業電腦的醫揚(6569)等3家公司經營團隊,線上直播說明公司財務業務最新發展情形及產業概況。 櫃買中心指出,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半導體業為臺灣重要科技產業發展之一環,而在全球產業鏈高度競合下,臺灣半導體在人才質量及研發技術仍具有優勢。11月23日接續推出「半導體(二)」主題,與會的公司包括從事IC測試業務廠商立衛(5344)、專業矽智財IP廠商M31(6643)及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廠意德士(7556)等3家公司線上直播說明。 櫃買中心提到,上櫃公司產業類別多元,且產業聚落完整,11月25日推出「櫃買特色」主題,邀請高科技廠房機電系統工程服務廠商漢科(3402)、PU樹脂供應廠商雙邦(6506)及工業電腦廠商新漢(8234)等3家公司線上直播說明。 各場次業績發表會簡報資料可於會議前一營業日至活動網頁下載,投資人可透過活動網頁提問公司的財務業務問題,另各場次皆有錄製影音檔,可查詢櫃買中心網站(https://www.tpex.org.tw;「首頁\最新訊息\櫃買影音」)查詢及點閱觀看

  • 《興櫃股》全福生技乾眼症新藥 向美FDA遞件三期臨床試驗計畫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全福生技(6885)已正式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為BRM421治療乾眼症的三期臨床試驗設計遞件。若FDA經30天審查期無回覆意見,該三期臨床試驗將於12月正式啟動。 FDA曾就BRM421二期臨床試驗後(End-of-Phase 2, EOP2)諮詢會議給予會前意見,同意全福提出的臨床試驗設計規劃,為美國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三期臨床試驗。全福將收納超過700位的中重度乾眼症患者,預計於2023年第四季完成臨床試驗,實際執行時間則需依收案狀況而定。 由於人口結構老化、新冠肺炎疫情增加3C產品廣泛使用、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以及近視雷射手術越趨頻繁等原因,近年全球乾眼症人口急速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GlobalData預測,2028年全球乾眼症藥物市場規模將達約110億美元,2018-2028的年均複合成長率為10.6%,預期全球乾眼症藥物市場將會加速成長並擴大規模。 目前已獲美國FDA核可上巿的乾眼症藥物有:Restasis(Allergan)、Xiidra(Novartis)、Eysuvis(Kala)及Tyrvaya(Oyster Point)。其中Restasis與Xiidra作用機轉相似,不過,藥價昂貴且伴隨較高比例的灼熱感;Eysuvis僅被美國FDA批准用於短期(最多兩週)治療,無法長期使用;Tyrvaya為鼻噴劑,主成份為老藥新用。以市場佔有率來看,超過一半的乾眼症藥物為抗發炎處方藥,其餘多為人工淚液、潤滑劑等產品,目前仍欠缺有效的治療藥物。 BRM421是為一具全新機轉的原創新藥,據已知的臨床試驗結果,BRM421具良好安全耐受性,不僅於使用早期便能顯著改善病患眼睛的不適,更具有修復角膜的療效。BRM421起效快且副作用低,有別於現有用藥,有機會搶佔第一線用藥市場。

  • 全宇前三季EPS 5.02元 創同期新高

    全宇-KY(4148)受到惠東、西馬旺季客戶需求,訂單成長,帶動第三季EPS達到2.48元,累計前三季獲利則大賺半個股本,EPS以5.02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營運表現耀眼的全宇,第三季營收12.44億元、年增126.65%,毛利率32.53%、稅前淨利2.69億元,年增225.95%,EPS 2.48元。 全宇表示,第三季除了反應東、西馬旺季客戶需求外,印尼市場訂單也倍增。以營收結構來看,主力產品生化複合肥佔營收比重更進一步提升至68.6%、小農端在油棕之外的產品應用,包括榴槤、橡膠及其他水果等也都有明顯的訂單成長。在境外訂單、小農客戶及生化複合肥使用均增長的情況下,第三季毛利率自第二季的28.76%成長至32.53%。 全宇今年度營收獲利表現屢創新高,第四季為傳統淡季,目前馬來西亞也已進入雨季,為避免降雨後肥料流失,客戶會減少施肥,但公司表示,整體而言油棕市場及肥料的需求仍舊穩定,近年來在微生物、植物疫苗及保健食品等業務的拓展亦逐漸看到成果,在各項業務需求及業務都穩定成長的情況下,樂觀積極看待2023年營運表現。

  • 《生醫股》台康生技11月16日受邀線上法說

    【時報-台北電】台康生技(6589)11月16日15時,受邀參加Goldman Sachs舉辦之「Asia Pacific Healthcare Forum 2022」線上法人說明會。(編輯:李慧蘭)

  • 新光全球生醫基金績效靚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2022年9月共同基金績效評比統計,在全體103檔全球一般股票型基金(新台幣計價)表現中,今年以來績效以「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報酬率達9.78%排名第一,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NBI指數止跌回升,主要受惠老齡化長線趨勢與重量級新藥臨床解盲數據正向帶動.加上藥廠新藥推出及併購題材刺激,也激勵今年以來基金績效表現,根據新光投信官網公布,截至11/10止,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淨值(新台幣)達16.13元,創下該基金自2014年10月成立以來新高。  游信凱表示,生技醫療產業擁有多元題材,受惠生技股具成長爆發力、醫療股掌穩健防禦力雙重優勢,加上醫療保險、醫療器材和檢測等次產業類股,受惠第四季財報獲利助攻下,股價有機會回復基本面表現,以美國最新公布10月通膨數據來看,目前美國通膨懷現較市場預期和緩,市場期待聯準會升息步調放慢,美債有望走弱、美元同步回軟,激勵美股短線翻多,也為生技醫療類股添柴火。  展望2023年,美聯準會貨幣政策若放軟,激進式鷹派升息有望和緩下,游信凱預估,市場資金將重返成長股,其中醫療保健類股中的生技類股,受惠資金回籠,股價表現有望一馬當先,帶領生醫基金淨值繼續上攻,游信凱建議,第四季全球生技醫療基金,將持續受惠新藥公司財報佳、臨床數據解盲佳、藥證批准、併購等相關利多題材,生醫股價成長動能值得期待,投資人若透過定期定額長期布局,未來將更能掌握生醫產業多元獲利機會與個股超額報酬表現。

  • 生技前三季 獲利排名洗牌

     生技公司前三季財報陸續出爐,受疫情、通膨和美元升值影響,獲利排名大洗牌!光學、醫材外銷股、製藥、保健品族群表現最耀眼,泰博以EPS31.95元坐穩獲利王寶座;精華、晶碩搶攻隱形眼鏡龍頭,EPS都由16元起跳;美時和保瑞拚製藥王;美容、保健品股則由生展奪冠。  就初步統計,前三季生技高獲利股中,除了保瑞尚未公布財報外,目前已有20家生醫公司已大賺逾半個股本;光學股表現最整齊,精華、晶碩、亨泰光、大學光和將於本月28日上市的視陽,都在排行榜前十名內,EPS都逾7.5元,其中,搶攻族群獲利王的精華和晶碩,EPS分別為16.67、16.05,差距僅0.5元,而第三季晶碩單季EPS6.02元,更優於精華的5.99元,也讓第四季光學股獲利王是否會換人做備受關注。  製藥股中,美時受惠血癌藥Lenalidomide已成功在美國上市開賣,帶動9月營收一口氣爆增至33.49億元,交出月增236%、年增231%佳績,單季營收季增85%,毛利率更大幅上升至67.9%,推升獲利季增近5倍,EPS7.97元,也改寫季度新高佳績。  除了美時外,保瑞在併購和代工效益發威中,9月、10月營收分別達18.05億元和19.65億元;該公司因第三季營收27.12億元,已超越今年上半年總和,法人以上半年保瑞EPS已達6.12元,估計第三季EPS可望賺逾半個股本,前三季EPS將逾10元,持續與美時捉對殺。  另外,去年5月發生大火,波及四個廠房的生泰,隨著主力產品肌肉鬆弛劑、局部麻醉劑、外用劑及消化系統劑轉移產能的利用率逐步恢復,加上匯兌收益大進補,第三季EPS以3.53元賺贏上半年總合,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2.71億元,年增165%,EPS 6.1元。  醫材外銷股中,防疫最佳代表的泰博,受惠COVID-19快篩試劑大賣,帶動前三季營業利益達36.55億元,年增99.8%,幾近翻倍成長,毛利率60%,EPS以31.95元,不僅改寫年度新高紀錄,也穩坐生技獲利王寶座。  一樣是新冠檢測股的瑞基,前三季EPS仍有5.75元的亮麗表現,不過隨著疫情趨緩,檢測相關產品需求平穩,第三季EPS也縮水至0.8元,目前防疫的疫苗、防疫、口罩等族群,業績都有降溫現象,產業恐難再出現過去的高峰。

  • 《興櫃股》光鼎生技參展德國MEDICA 力推開放式檢測平台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德國杜塞道夫國際醫療器材展(MEDICA)在11月14~17日登場,光鼎生技(6850)近年積極拓展歐洲市場,董事長蔡守冠指出,本次將以「開放式檢測平台」為主軸,展出核心系列產品Qsep毛細管電泳儀器外,並搭配Qexp系列試劑套組作為實例,讓更多經銷夥伴了解開放式檢測平台應用,盼更進一步擴大當地市占、推升營運成長。 本次展出的可攜式毛細管電泳系列儀Qsep1-Lite,兼具技術與應用的優越性,並且榮獲今年度「台灣精品獎」的肯定。Qsep1-Lite採直覺式軟體分析介面,讓一般民眾皆可自行進行檢測分析,非常適合現地檢測使用,打造專屬行動實驗室。以蝦病檢測為例,目前已經有許多國內養蝦戶採用此套解決方案。 在檢測試劑套組中,將展出包括今年3月取得歐盟CE-IVD認證的Qexp-MDx Direct SARS-CoV-2 Detection Kit (CE-IVD),是一種免萃取並採用口腔檢體作為前端樣品的檢測分析方式。 蔡守冠指出,光鼎生技致力於簡化及優化檢測流程,從試劑開發、基因擴增至檢測結果分析,提供全球檢測試劑開發商最佳解決方案,重點是,平台元件不相互綁定,可讓全球用戶在選擇合適的工具時有更大的彈性。 近年全球生醫產業聚焦大健康趨勢,看好包括傳染性疾病現地檢測、預防醫學、精準醫療、伴隨式診斷等議題,而歐盟居全球第二大檢測市場,光鼎生技核心產品將能有效應用於相關產品的開發及驗證流程中。

  • 生技前3季誰最賺?泰博暴賺3股本最猛 精華、晶碩、美時大賺1股本 老手:這2檔飛過季線可追 但閃退這類股

    目前已公布的生技公司前3季財報,獲利排名大洗牌!最厲害的是賣快篩劑的泰博(4736),EPS逾31.95元,暴賺3股本,穩坐獲利王;第二名精華(1565)和第三名晶碩(6491)皆以EPS逾16元,搶攻隱形眼鏡龍頭;第四名美時(1795)EPS 10.96元,要和保瑞(6472)火拼製藥王;第五名是光學股亨泰光(6747)EPS 9.97元,第六名生展(8279)EPS 9.32元,是美容、保健品王。 據目前統計,前3季生技高獲利股,除了保瑞還沒來之外,前20家都大賺逾半個股本,光學股表現超亮眼,精華、晶碩、亨泰光、大學光(3208)和28日將上市的視陽(6782)等5檔,都躍進前10大,EPS都逾7.5元。尤其是精華EPS 16.67元,只比晶碩16.05元,小贏僅0.62元,第3季換晶碩EPS 6.02元,小贏精華5.99元,差距僅0.03元,第4季隱形眼鏡龍頭會換人坐嗎? 製藥股美時受惠血癌藥Lenalidomide成功在美國上市,帶動9月營收一口氣暴增至33.49億元,月增236%、年增231%,單季營收季增85%,毛利率更飆至67.9%,推升獲利季增近5倍,EPS 7.97元,也改寫季度新高。 保瑞因併購和代工效益發威,9月、10月營收分為18.05億元和19.65億元;第3季營收27.12億元,已超越今年上半年,法人以上半年保瑞EPS已達6.12元,估計第3季EPS可望賺逾半個股本,前3季EPS將逾10元,持續與美時捉對廝殺。 生泰(1777)去年5月4座廠房遇火災,但主力產品肌肉鬆弛劑、局部麻醉劑、外用劑及消化系統劑皆已轉移產能,加上美元升值匯兌大補,第3季EPS以3.53元賺贏上半年,前3季稅後淨利2.71億元,年增165%,EPS 6.1元。 醫材外銷股中,防疫最佳代表的泰博,受惠COVID-19快篩試劑大賣,帶動前3季營業利益達36.55億元,年增99.8%,幾近翻倍成長,毛利率60%,EPS以31.95元,不僅改寫年度新高,也穩坐生技獲利王。 一樣是新冠檢測股的瑞基(4171),前3季EPS仍有5.75元,不過疫情趨緩,檢測相關產品需求平穩,第3季EPS也縮水至0.8元,目前防疫的疫苗、檢測、口罩等族群,業績都有降溫現象,產業恐難再出現過去的高峰。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台股本周進入季線爭奪戰,選股仍以回檔短均上彎有撐,或帶量上攻剛突破季線的個股為佳;大盤11日收復萬四關卡及季線,生技股美時、保瑞漲停,都攻占季線之上。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台股上萬四 達人押寶績優股

     台股上周展開強彈,即便上半周有美國期中選舉、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公布「兩大變數」縈繞,惟有鑑於市場對共和黨取得優勢及通膨降溫的預期,台股漲多跌少;而10月CPI公布後,年增率7.7%遠低於預期,更是點燃市場信心,激勵台股一舉重返「萬四」。  美國10月CPI數據降溫,通膨壓力暫時趨緩,台股暌違近兩個半月終於突破季線,法人指出,後續G20、APEC會議與美、台選舉下,政治變數增多,中美、俄烏、兩岸議題,將成為現階段主要關注焦點。  統一投顧分析師陳杰瑞本周投組選入六檔個股,包括多檔第三季財報、10月營收績優股,選入ABF載板的景碩及欣興、PCB的金像電,以及IC設計服務廠世芯-KY、驅動IC廠矽創、製藥廠美時;整體持股比例99.8%。  摩爾投顧分析師張貽程本周則續留上周表現最佳的銅板股金橋、紡織股聚陽,並再新納入紡織股王儒鴻,以及CDMO廠的保瑞、台康生技,建議投資人可留意基本面擁利多,惟股價甫自季線起漲之個股;整體持股比例99.9%。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本周仍持續看好國際油價的反彈,續留期街口S&P布蘭特油正2,以及國泰美國道瓊反1作為避險用,再加入生技族群的台康生技、合一與電源管理IC廠力智;整體持股比例再降至95%。  啟發投顧分析師趙彭博本周投組以低價投機為主,投組內全為銅板股,再輔以10月營收年、月增為條件,槍釘廠駿吉-KY、尼龍大廠福大材料、影印設備廠虹光、電子支付系統廠連宇、機殼廠華孚;整體持股比例100%。  本循環逐洞賽第六洞結果,就在11日台股飆漲、重返「萬四」的美好氛圍下出爐,陳杰瑞以7.79%、優於大盤的單周績效再度奪冠,目前個人已坐擁三座周冠軍,而張貽程也以7.18%的績效緊追在後;劉烱德、趙彭博則分別以0.66%、-6.02%,位居第三、四名。  達人上周投組方面,台股上周類股「百花齊放」,其中,矽智財(IP)10月因美國對大陸晶片禁令、慘遭錯殺,加上族群第三季財報、10月營收成績亮眼,也為相關個股增添底氣,股價11月絕地大反攻。  其中,陳杰瑞、劉烱德投組中的晶心科,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9.65元,寫下歷史新高,11日收最高489.5元,創今年1月出來新高價。中小型、銅板股仍有資金持續眷顧,張貽程投組中的金橋,上周股價雖一度經歷回檔,惟下檔5日線形成強勁支撐,單周漲幅也達10.06%。

  • 資金避險 新藥將取得認證 國泰美國道瓊反1 台康生技 帶勁

     美國通膨數據回落,台股上周飆漲980點,一口氣突破10月初高點、萬四、季線等層層壓力,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台股本周進入季線爭奪戰,選股仍以回檔短均上彎有撐,或帶量上攻剛突破季線的個股為佳;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國泰美國道瓊反1(00669R)、台康生技(6589),再選入期街口S&P布蘭特油正2(00715L)、力智(6719)與合一(4743)。  美國關鍵通膨數據顯著降溫,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7.7%,明顯低於市場預期,排除食品和燃料後的核心CPI自40年高點回落,年增6.3%,暗示美國通膨壓力可能開始降溫,多位聯準會(Fed)官員同時釋出鴿派訊號,進一步造成2年期美債殖利率下滑至兩周低點,10年期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皆寫下13年來單日最大跌幅,美股四大指數紛紛大漲。  加權指數11日早盤跳空大漲375點後,隨著買氣回籠,短線獲利賣壓順利消化後指數一路墊高,收盤大漲503點,以14,007點作收,成交值3,409億元,同時收復萬四關卡及季線,且是近期最大量,標準的量價齊揚格局。盤面類股普漲,電子成交占比維持在66.32%,台積電、聯電、聯發科領軍,矽晶圓、矽智財、載板三雄均大漲外,生技股智擎、美時、保瑞漲停,合一及台康生也都攻占季線之上。  展望本周,台股將面臨季線的多空爭奪戰,不過從個股角度,繼驅動IC後,電源管理IC(PMIC)的力智、致新及茂達也開始蠢蠢欲動。

  • 興櫃百花齊放 績優股竄出頭

     美10月通膨降溫,股市信心大振,興櫃市場也「百花齊放」,尤其10月營收公布完畢後,多檔績優股「竄出頭」,益鈞環科*-新(6912)登錄戰略新板後,10月始有營收貢獻,股價單周狂飆逾四成,元宇宙概念股創王(6724)月營收亦創歷史次高、單周強漲逾三成。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7.7%,遠低於市場預期,台美兩地股市嗨翻天,興櫃市場單周個股漲幅再升溫,共計16檔周漲幅逾一成。  益鈞環科*-新、創王本周則分別以45.94%、32.19%,位居單周漲幅的冠、亞軍,漢達、巨有科技、旭德、禾生技單周也勁揚逾兩成;醣基、勵威、普生、星宇航空也上漲13~20%。  興櫃公司10月營收也全數公布完畢,共計81檔個股繳出年月雙增成績,績優股也成為本周大漲「先鋒部隊」,創王、漢達、安特羅、禾生技、普生、星宇航空月營收年月雙增,基本面做靠山、單周「股漲」。  益鈞環科*於10月19日登錄興櫃戰略新板,受惠公司取得事業廢棄物個案再利用計畫,10月營收達6萬元,首度開始有營收出現,營運邁向新里程碑,好消息也激勵股價單周狂漲45.94%,均價自4日的6.4元飆升至11日的9.34元。  益鈞環科*搭上全球ESG浪潮,對廢棄尿布與NG尿布進行回收再利用,並透過獨家專利技術,還原為高價值原材料,今年獲得工業局個案再利用核准、完成環保署城市廢棄尿布試驗計畫,並且預計2023年首季進行NG瑕疵尿布營運。  創王光電10月營收則受惠子公司台州創王收入增加,單月營收衝上2,070.6萬元,暌違逾一年,月營收重返千萬元大關,也改寫2020年12月來新高。  而前波漲勢相對落後的生技股也飆漲,特殊劑型藥廠漢達生技年底有「取證」題材加持,且10月營收311.6萬元,月增34.19%、年增40.23%;累計前5,127.4萬元,年增1.17倍,股價周漲幅達27.49%。  漢達旗下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侵權案已與原廠和解,將力拚年底前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終上市許可、明年推動上市。法人看好,該新藥為口溶速崩劑型、具備良好競爭潛力,有望搶攻全美逾15億美元商機。此外,禾伸堂轉投資之生技公司禾生技,10月營收2,899.4萬元,月增7.63倍、年增50.91%。

  • MSCI笑納藥華藥、北極星、智擎、保瑞 生技雙軋行情啟動 這4檔擁藥證題材還有戲

    MSCI最新半年度調整名單出爐,12檔新增名單中,生技占比約1/3,除藥華藥、北極星藥業-KY等2家人氣股,挾帶解盲行情的智擎、10月營收創高的保瑞也入選,法人分析,11月為選舉月,政策偏多的生技股補漲可期,另看好台康生、中裕、漢達、共信等4家在藥證題材加持下,有助股價續攻。 由於MSCI分別在每年2月、5月、8月及11月進行權重及成分股調整,其中5月及11月為半年度調整,2月及8月為季度調整,此次調整將在11月30日盤後生效。 對生技股挺身而出,法人指出,九合一選舉倒數計時,11月選舉行情來襲,政策偏多的生技股可望受惠,加上12月台灣醫療科技展題材加持,在前波漲勢落後下,短線補漲可期。 因生技股之前在反彈行情中相對落寞,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建議,投資人目前選股及操作應以股價回檔但短均線上彎對股價形成支撐之個股,或帶量上攻、甫突破季線者為佳。 此外,生技產業下半年起百花齊放,包括台康生、中裕、漢達、共信等可望有「藥證題材」加持,其中台康生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年底至明年首季有望取證;漢達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也預計年底前取得FDA最終上市許可。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除新藥藥證及臨床數據公布,預計第4季生技業的重頭戲,將是產業併購潮再次出現,預期下半年被併購價值浮現,相關個股股價將有望展開一波攻勢。 另據歷史經驗,國際資金每年到11~12月聖誕長假前夕,對台股進出動作都會放緩,凱基投顧據此研判,今年在Fed暴力升息進入尾聲,美元指數與美債殖利率短期不易強升下,可望降低國際資金在年底大賣台股的機率,也創造出內資進場搶反彈的機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又是解盲題材 智擎噴了 一日行情?內行:這波生技漲到12月 法人押寶股一次看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公布在即,市場觀望氣氛濃,美股昨(9)日拉回,台股終止連四彈,今(10)日生技醫療逆勢抗跌,其中智擎(4162)旗下新藥安能得解盲成功、佰研(3205)湧入低接買盤,雙雙奔漲停,益得(6461)、雙美(4728)、晉弘(6796)強漲逾7%,北極星藥業-KY(6550)站上99元,差一步重返股價百元俱樂部,羅麗芬-KY(6666)、中化生(1762)也有2%以上漲幅。 資深券證分析師認為,生技股先前漲多,經過籌碼沉澱、股價已大幅修正,在大盤站穩月線之際,仍有不少生技還沒站上月線位置,後市可留意先漲先休息的指標股,例如北極星藥業-KY等人氣指標等;此外,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登場,可望帶動另一波生技展題材。 生技股題材多元與豐富度提升,新藥與學名藥公司更邁向業績落實的階段,營運爆發力可期,保瑞(6472)、健喬(4114)等10月營收齊創新高,股價也連日上漲,包括再生醫療、關鍵原料缺貨、疫情共存議題、生物相似藥與CDMO、醣分子新藥、雙特異單抗等利多,未來兩年內有機會發酵。 據統計,三大法人10月買超第一的製藥股為保瑞藥業(6472),健喬(4114)居次,其他依序為生達(1720)、中化(1701);新藥股則以生技股王藥華藥(6446)最受青睞,其他依序為寶齡富錦(1760)、智擎(4162)、北極星藥業-KY(6550)、中天(4128)、泰福-KY(6541)、合一(4743)、益得(6461)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指數拉回 生技基金撿便宜趁現在

     美國聯準會(Fed)第四季仍繼續升息的策略,法人預估還有機率升息2碼至3碼的空間,預計明年上半年後升息才可能放緩,過程中市場仍可能震盪波動,其中估值已修正或被低估的生技業,逢低單筆或是定期定額長線布局生技基金,指數拉回撿便宜趁現在。  回顧過去一年,生技股票在去年9月開始起跌,修正至今年第二季,生技股價指數已來到超跌區間,根據高盛證券8月報告,生技股評價仍低於10年平均標準差1倍以下,且指數曾低於過去金融海嘯2009年的最低點後反彈,顯示生技股價目前超級便宜,價格仍位於低檔位置,中長線投資價值已浮現。  根據投信投顧資料,Lipper統計至11月3日止,生技類股票基金11檔皆位於全球股票型74檔排名前四分之一,平均漲幅4.64%,遠勝過全球股票下跌4.87%。生技中以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近三個月表現最佳,近三個月大漲9.58%,勝過同類基金漲4.64%,也勝過全球型平均下跌4.87%,且近一個月漲幅3.76%,也勝全球股票型1.26%漲幅,表現相對亮眼。  展望後市,產業分析師認為,生技市場氛圍持續轉好,買盤正恢復中,產業後續仍有幾大亮點可期待,包括mRNA癌症新藥研發、罕見疾病的藥物研發、阿茲海默症數據和生技併購案等,未來皆有機會驅動相關股價表現。  銀行財富管理處表示,生技因全球人類醫療治病用藥剛性需求,儘管上半年仍受升息、股市震盪、經濟不確定性等影響,但目前已經看見生技指數落底反彈,且仍處於低平均一個標準差位置,相對過去平均便宜,建議趁早逢低入手,不妨趁目前時機考慮回補,中長期投資。  資產管理業者分析,第三季財報陸續揭露後,發現大型生技製藥對明年展望樂觀,其中大型生技製藥、通路商、醫療保險等次產業,還上調明年EPS預估,且相較S&P500其他產業,展望更看好,建議趁低檔及時入手,或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