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核二廠

的結果
  • 又跳電!燭光晚餐是缺電前奏?「這夏賺很大」一文盤點綠能概念股

    台電大華二次變電所驚傳故障,桃園蘆竹、中壢、大園等地區昨(20)日逾3萬戶受到影響,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部分地區晚間7點也驚傳跳電,連紅綠燈都失效,包括社子街、葫蘆街、社中街、社正路、延平北路、大南路等路段一片漆黑,民眾摸黑吃飯,晚間9點前已全數復電;還沒入夏就有多起跳電情事,不少專家直言,停電恐將成為常態。 總統蔡英文今(21)日出席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時表示,去年台灣的「風」和「光」都創下最高設置量。現階段光電設置量已經有10GW,相較2016年,增加超過7倍;為了穩定電力供應,政府去年推行的措施包括,一是讓機組提早歲修,提早發電;二是新增更大容量機組,在夏季用電尖峰前上線;三是再生能源助攻,尖峰供電充裕。惟仍有學者不樂觀認為,將一路缺電到夏季。 核二廠2號機已退役,緊接著是夏季用電旺季的考驗,太陽能與不斷電系統概念股在停電之後,可望成為投資人可關注的概念股;法人指出,「缺電概念股」短線受停電題材激勵強漲,中長線也具投資潛力。 缺電概念股有機會成為今年缺電荒中的受惠類股,包括不斷電族群有盈正(3628)、大同(2371)、碩天(3617)、旭隼(6409)等,儲能族群有台汽電(8926)、台達電(2308)、東元(1504),電網族群有華城(1519)、中興電(1513)、士電(1503)、東元(1504)等,風電族群有華新(1605)、世紀鋼(9958)、上緯投控(3708)、元晶(6443)、大亞(1609)、中興電(1513)等,太陽能族群有安集(6477)、達能(3686)、碩禾(3691)、茂迪(6244)、國碩(2406)、聯合再生(3576)、元晶(6443)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利多一波波 上演多頭行情

     歐盟擬限制大陸綠色科技產品進口、核二廠2號機正式除役,加上缺電和電價調漲,讓太陽能族群成為上周盤面焦點。茂迪、太極周漲幅雙雙高達15%;3月甫掛牌的泓德能源則上演蜜月行情。  上周太陽能產業利多消息一波接一波,且3月份泓德能源和雲豹能源陸續在創新板掛牌,進一步推升太陽能族群的漲勢。其中茂迪在東京參展,宣示重返國際市場,TOPCon接單熱,更讓茂迪成為資金追捧焦點,股價連日大漲,周漲幅約16%。太極則有轉虧為盈題材,推升股價創波段新高,周漲幅約15%。其他包括元晶、泓德能源、聯合再生、安集等太陽能廠,交投也相當熱絡。  歐盟執委會公布一項計畫,將限制來自大陸的綠色科技進口,對採用大陸產品的公共合約投標業者降級,買主也更難取得補貼。太陽能廠商指出,歐洲地區需多太陽能相關材料、模組都來自大陸,如果歐盟對大陸綠能業者做出進口限制,其成本勢必提升,特別是,今年台灣本土的太陽能廠都把觸角延伸到海外,對台灣太陽能模組廠而言,可望藉此機會重返歐洲市場。  核二廠2號機除役,政策主導下要全力衝刺再生能源,以2025規劃目標來看,太陽能裝置量要達到20GW。

  • 林伯豐:電價上漲應一視同仁

     核二廠2號機除役後,經濟部將於3月底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外界預估,4月電價勢必要調漲;三三會昨舉辦3月例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對於電價調漲,政府對民生、產業用電應「一視同仁」,不能只針對工商業用電大戶,並呼籲政府重新檢討能源政策。  林伯豐建議,住宅用電700度以上調漲,影響用戶約8%,700度以下、約92%用戶不調漲;由於近來國際油氣、煤價已經回落,對民生、產業用電宜採階段性調漲,但調幅不該超過去年決議的8.4%。  對於政府掛保證,台灣不缺電;林伯豐呼籲,政府要誠實面對「缺電」問題,政府空口掛保證,工商業界都不相信。  國際主要國家已將核能視為乾淨能源,在時代趨勢下,林伯豐認為,電價應與能源政策一起檢討與調整,核二、核三延後除役外,也希望政府能評估,在舊核電廠原址重建一個更有效率的新核電廠,以達到供電穩定、合理電價的目標。  核二廠2號機運轉執照14日屆期,15日起進入除役期間,外界關注是否會影響供電?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回應,核二廠2號機燃料棒拿不出來,運轉到期停機已是既定事實,停機前都有做好適當調整。  王美花說,電力除役與新增皆屬於長期規畫,會持續滾動檢討,近年全球面臨國際燃料成本上漲問題,即便是核電占比高的韓國、法國等,電價都比台灣高,未來審議電價時,會考量台電要能穩健經營,同時照顧民生並穩定物價,將在審議委員會中討論。  惟國民黨立院黨團昨開記者會批評民進黨「以火廢核」。國民黨團副書記長吳怡玎指出,台電每度電發電成本今年1月已比去年再增加18%,台電虧損持續擴大原因為何?就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致。藍委費鴻泰指出,核一廠已除役,核二廠3月14日停止運轉,核三將在明年及後年除役,核四已經封存,這就是蔡英文總統口中要完成2025非核家園的進程。當台灣核電全數退出,替代核能的電力,一年至少要多支出1400元至1600億元,換句話說,蔡英文將爛攤留給新政府。

  • 核二除役 民營電廠樂

     核二廠停機,高達98.5萬瓩供電缺口,讓民營電廠錢景看多,加上發電成本下降、收購電價可望維持高檔,業者後市可期。民營電廠在多元調整策略發酵下,去年獲利表現亮眼,大汽電(8931)去年毛利率21.04%,淨利年增116.04%,EPS達3.01元,董事會決議擬配息2.5元。  台汽電(8926)儘管受制煤價高漲,發電成本攀高,壓抑獲利推進能量,去年營收46.68億元,淨利9.17億元,EPS小幅增長至1.54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1.05元、股票股利0.7元。  伴隨近期動力煤價轉弱,民營電廠成本壓力逐步降低,加上台電為鼓勵民營電廠增加發電,供應基載電力而提升購電價格,台汽電、大汽電、麥寮汽電等收益條件可望逐步改善,營運加分。  俄烏戰爭引爆歐洲能源供應問題,催化天然氣、油價及煤價行情,導致台塑集團公用事業及台汽電、大汽電及麥寮汽電等電廠營運挑戰嚴峻。  為減少動力煤價波動對售電成本衝擊,台汽電展開以廢棄物轉製的固體再生燃料混燒膠片與煤的鍋爐轉型工作。大汽電也降低對動力煤依賴,展開燃煤機組的退役準備工作,目標在2026年前後完成所有發電機組的能源轉型工作。  分析師認為,台灣核二廠14日起停機,出現98.5萬瓩供電缺口,台電冀望燃氣電廠及汽電共生廠的電力來支應。為鼓勵汽電共生廠加強對基載電網的供電,估購電價格應至少會延續去年調升後的水準,對台汽電、大汽電及麥寮汽電應有正面助益。

  • 《熱門族群》有「電」最美!太陽能暖爆、這檔2天漲19%

    【時報-台北電】核二廠2號機昨日依法除役,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月底討論4至9月電價,經長近日言論引發外界解讀民生電價調漲疑慮,缺電問題依舊引發關注,太陽能等綠電族群續獲資金關注,近日攻勢再起,昨日大漲近9%的太極(4934)率先亮燈漲停,盛達(3027)因中美晶(5483)入股成最大法人股東,一度噴量狂飆近9%,中美晶(5483)攻高3%,點火概念股茂迪(6244)、廣運(6125)大漲逾5%,國碩(2406)、台勝科(3532)、元晶(6443)、安集(6477)、碩禾(3961)等紅通通。 中美晶(5483)決議參與並主導盛達(3027)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持有增資後股權13.08%,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藉由將進一步跨足儲能、微小電網整合廠及運具電動化,深化綠能產業布局,今日帶動股價分別大漲3%及9%,不僅點火太陽能族群熱呼呼,也讓政策加持的重電族群華新(1605)、士電(1503)、東元(1504)、華城(1519)等同步強彈。 太陽能廠去年繳出獲利成績單,加上綠能新兵掛牌,帶動太陽能股衝一波。太極(4934)去年太陽能本業營運好轉,稅後純益約1.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49元,相比前一年轉虧為盈,看好今年營運持續向上,繼昨日帶量大漲近9%,今日更是噴量逾萬張成交量快攻漲停,衝上波段高32.1元。  台灣核二廠14日起停機,出現98.5萬瓩供電缺口,民眾除憂心電力供應,也擔憂4月電價調漲,恐加劇通膨,立委呼籲凍漲。經長王美花則表示,將以台電穩健經營、穩定物價為原則考量電價調漲,強調「台電也要站得住不能倒」,未承諾凍漲。 分析師表示,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綠能發展趨勢帶動電力設備需求,加上台電10年電網強韌計畫合計超過5,600億元採購預算,將挹注配電、輸電、綠電儲能、併網與變壓站等出貨動能,長線趨勢成長動能無憂,如回收、儲能、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方向可酌量布局。(編輯:龍彩霖)

  • 林伯豐:電價上漲應一視同仁 呼籲重建新核能

    核二廠2號機除役後,經濟部將於3月底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外界預估,4月電價勢必要調漲;三三會今舉辦3月例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對於電價調漲,政府對民生、產業用電應「一視同仁」,不能只針對工商業用電大戶,並建議政府重新檢討能源政策,在舊核電廠原址重建更有效率的新核電廠。 林伯豐建議,住宅用電700度以上調漲,影響用戶約8%,700度以下、約92%用戶不調漲;由於近來國際油氣、煤價已經回落,對調漲民生、產業用電,宜採階段性調漲,但調幅不該超過去年決議的8.4%。 國際主要國家已將核能視為乾淨能源,在時代趨勢下,林伯認為,電價應與能源政策一起檢討與調整,台灣能源有脆弱性,工商業界認為,「台灣一定會缺電」,呼籲政府誠實面對這件事,除建議核二、核三延後除役外,也希望政府能評估,在舊核電廠原址重建一個更有效率的新核電廠,以達到供電穩定、合理電價的目標。

  • 觀點-電力缺口政府沒講的事

     經濟部13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說明核二廠使用執照屆滿後,將進行解聯除役,發電缺口將由其他新機組與再生能源補滿,並打包票台灣沒有缺電問題。不過,供電穩定是建立在各項建設都能如期達標的前提上,經濟部並沒有詳細說明未來仍有供電不穩的隱憂。  就以今年將上線的台電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4月起開始測試,夏季用電尖峰時可以正式運轉,但其實這部機組原定是在去年6月就應併聯,因疫情影響工程進度,讓電廠延後併聯將近半年多才上路,同時還有正在興建中的大潭電廠9號機,也是難逃工程進度落後的命運,將延遲至年底才上線,已替未來供電穩定度增加不確定的風險。  另外,台電今年新增加通霄電廠小型燃氣機組,雖然只有18萬瓩,用在緊急供電上,確保電網可以穩定運作,但平日維護管理費用及能源效率較大型機組差,不僅添加營運成本,最終還會反映在電價上,確保供電穩定但用高昂的代價來實現,值得嗎?  值得關注的是,夏天中午太陽光電發電量可上看700萬瓩,挹注電網發電效果顯著,但只要發生大範圍雷陣雨,烏雲密布下,光電發電效率直接摔落谷底,這樣的情況,去年已經發生過一次,最終靠傳統電廠及需量反應才即時撐過用電尖峰,豪賭下的電網穩定度猶如走鋼索,踏錯一步就讓電網崩盤,發生連鎖性停電。  供電穩定不是只靠紙上作業計算堆疊出的結果,否則易受工程進度或外力拖累導致電廠無法如期運轉。加上極端氣候變遷,天公不作美,南部再現水荒,不下前幾年百年大旱,中部連日月潭也乾涸無水,中部水力發電蓄水量雖仍有6成,但若水情更嚴峻,水位嚴重下降,若水源調度不力,為了發電反而造成缺水,也會顧此失彼。  今年在水情不佳狀況下,水力調度能否高枕無憂,外界仍打上問號。電網沒有彈性,每天都在豪賭,一旦出意外,最終受害的還是民眾及產業用戶。

  • 核二廠2號機14日起除役 經部:供電沒有問題

    台電核二廠2號機14日起使用執照到期後,將停止運轉進入除役階段,減少的供電缺口引發外界擔心。經濟部長王美花13日表示,由於新增的機組裝置容量大於除役量,加上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白天供電沒有問題,夜間則有抽蓄水力可以調度,供電沒有問題。 經濟部13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核二除役後供電穩定記者會,由於今年水情不佳,造成部分水庫蓄水率下降,王美花指出,水情不佳大多集中在南部,水力發電集中在中部,且記取過往百年大旱的經驗,當時德基水庫蓄水率低至4%,現在德基仍有63%的蓄水率,加上再生能源大量併網後,水力發電集中在夜尖峰使用,更可以拉長水力可以的時間。

  • 不只缺蛋、缺水?這必需品恐有供應危機 柯志恩嗆:別再想藉口

    缺蛋問題及高昂的蛋價近日引起民眾反彈,中南部則面臨著缺水問題,且3月核二廠2號機停機除役後還可能會出現缺電危機,讓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感嘆說,民眾要的其實不多,希望政府儘快提出解方。 柯志恩今(22)日在臉書表示,才剛過完年,民眾的日常生活馬上面臨什麼都缺的難題,如今不只缺蛋而已,缺水、缺電問題馬上就要接踵而來!她提到,目前南部水情吃緊,降雨量創新低,嘉義、台南已開始減壓、減量供水,高雄也已開始備戰;而核二廠2號機將於3月停機除役,不過大潭電廠8號機卻來不及救援,各界無不擔心將發生缺電危機,甚至傳出電價恐飆漲3成的消息。 「面對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政府總是膝式反應的『先否認、再想藉口』來粉飾太平!」柯志恩指出,民眾買不到蛋,政府就說「不是缺蛋,只是缺便宜的蛋」;民眾擔心被停電、限電,政府就說「沒有缺電,只有調度問題」,難怪如今會被網友酸「沒有缺水,只是水量供應下降」。 柯志恩強調,民眾要的不多,只希望政府遇到問題時,能夠虛心檢討,並儘快提出解方,「無謂的堅持、再多的藉口只會讓人民更反感而已!」

  • 確保供電 經部:新機組接替發電

     外界質疑台電核二廠2號機3月使用執照到期後將除役停機,引起缺電隱憂。經濟部13日指出,由於台電已及早因應,調整歲修時間,五月底前,至少協和、通霄等4座主要機組上線供電外,各界關注的大潭8號機、通霄小型機組增加的裝置容量130萬瓩大於核二2號機停機的98.5萬瓩裝置容量,可確保供電穩定。  國民黨團13日召開「蔡政府能源政策何去何從?」記者會,關注核二2號機將在3月停機除役,但大潭8號機工程進度不如預期,憂心今夏或者4月、5月之前會不會缺電?要求檢視政府能源政策。  對此,經濟部強調,台電規劃今年歲修期程時已將核二2號機停機時程計算進去。考量景氣趨緩,用電需求較低,為因應下半年景氣復甦,相關歲修甚至提早。預計5月底前包括協和4號機、通霄3號機、台中7號機、南部3號機等,都會歲修結束,陸續加入供電。  同時,今年也新增通霄小型機組及大潭8號機,合計130萬瓩上線運轉外,大於停機的核電2號機98.5萬瓩的裝置容量。另外再生能源持續併網,搭配高水位慣常水力操作,夜間抽蓄水力調節,以及需求面管理措施方案施行,可確保供電穩定。  至於核電廠問題,經濟部指出,台灣目前仍有核電運轉,且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規劃既有核電廠運轉至使用年限。其中核二1號機因燃料池滿,無法興建乾貯設施,只好提前停機;未來2號機也會面對停機之後,因為沒有空間,用過核廢料無法取出反應爐的問題。顯見新北市府的反對、地方民意看法,對核電使用、尤其是核廢料議題的高度爭議,非常需要中央地方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質疑天然氣存量不足問題,經濟部表示,目前國內天然氣存量為11天、高於法定存量,且中油自多國採購氣源、多重運送路線,各界關注去年大陸軍演時的能源安全,但當時各項船運也如常進行,並無異常。

  • 核二廠2號機,3月除役 台電:今夏供電沒問題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30日表示,雖今年核二廠2號機運轉執照3月到期,加上大潭8號機建設較規劃晚,但會在夏天來臨前接受調度。曾文生說,今夏整體供電應沒有問題。  台電昨舉行新春團拜活動,宣示今年穩定供電、淨零排放等二大目標。會後曾文生指出,電源供需一年前就一直在估算,現在台電手上握有未來18個月資料,以今年3月14日核二廠2號機的運轉執照屆期,供電能力會減少98萬瓩,加上大潭新建8號機工程因疫情而延誤,但仍預估今年夏天前可接受調度。  今年電源規劃方面,台電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如大潭電廠8號機、通霄電廠小型發電機組及興達電廠新建燃氣機組,皆預計加入今年供電行列。台電去年陸續亦與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等國際大廠簽署技術合作備忘錄,推動既有燃氣發電機組「混氫」、燃煤機組「混氨」發電示範。其中興達電廠混氫5%發電示範計畫將於2月開工動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國際燃料成本暴增,讓台電鉅額虧損,去年和今年合計虧損恐逾5,400億元,他坦言「壓力也很大,實在不想代理任內成為累虧最多的董事長」。曾文生說,經濟部會在3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台電會整理全世界各個國家電力公司狀況,最近比較好的消息是,國際能源價格包括天然氣、燃煤現貨價格都有比較緩和,但離現在實際電價還有一段距離,都會向委員說明。惟國內產業競爭力是考量項目之一,並且要兼顧國內物價穩定,會整理各國狀況供委員參考。  另台電內部成立工作中心,藉由調整排程精進發電,在供電備轉容量有餘裕情況下,周末很多機組會解聯進行簡單檢修,就可及早發現問題,以近期林口電廠為例,就有發現鍋爐內管線有瑕疵並進行更換。  內閣總辭、經長王美花留任,曾文生也留任,是否會繼續代理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是否續代理尊重長官決定,但他仍為督導能源的次長,沒有要離開,會跟大家(台電)一起工作,台電工作都是連續的,會把工作做好做滿。

  • 核二廠2號機即將除役 台電:夏天供電沒有問題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30日表示,雖然今年核二廠2號機運轉執照即將到期,加上大潭8號機的建設較規劃晚,不過會在今年夏天來臨前接受調度,整體供電沒有問題。 在今年電源規劃方面,台電表示,為落實國家能源轉型並兼顧穩定供電,台電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如大潭電廠8號機、通霄電廠小型發電機組及興達電廠新建燃氣機組皆預計今年加入供電行列。而台電去年陸續亦與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等國際大廠簽署技術合作備忘錄,積極推動既有燃氣發電機組「混氫」、燃煤機組「混氨」發電示範。其中,興達電廠混氫5%發電示範計畫即將於2月正式開工動土,往電力淨零排放向前邁進重要一步。 由於內閣總辭、經濟部長王美花留任,至於未來是否會繼續擔任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說,台電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連續的,所以即使是過年、內閣調整,台電工作都一直再做,台電的同仁服務也不中斷,也是會把工作做到任期做好做滿,這個工作會繼續下去。

  • 核二除役環評通過 分4階段25年進行

    環保署24日召開環評大會,會中審查「核能二廠除役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根據資料顯示,核二廠除役開發範圍約60公頃,除役內容包含拆除作業、興建除役作業必要設施、用過核燃料移置及放射性廢棄物營運等。經過閉門會議討論後,要求台電進行蜜蜂等物種的生態物種輻射監測3年,最終同意通過。 根據經濟部規劃,核電廠除役分4階段進行,包含除役過渡階段8年、除役拆廠階段12年、廠址最終狀態偵測階段3年及廠址復原階段2年,合計共25年。核二廠除役拆廠先從汽機廠房的系統設備開始進行拆解與拆除,再先後進行輔助廠房及反應器廠房、燃料廠房、廢料廠房與控制廠房等廠房設備拆解作業。

  • 核二廠斷路器絕緣氣體微漏 明起檢修4天 不影響供電

    原能會今天表示,核二廠345kV開關場一只斷路器,因絕緣氣體微漏,將於明天至10日為止,停用345kV系統的一組匯流排,進行設備檢修,但不影響供電,2號機維持滿載運轉。 原能會下午發布即時資訊表示,核二廠345kV開關場一只斷路器,因發現絕緣氣體有微漏現象,電廠為維持設備的可靠性,預定於7日至10日停用345kV系統的一組匯流排(共2組),進行設備檢修作業,但2號機主發電機仍可由另一組匯流排輸出供電,並維持滿載運轉。 原能會表示,這是輸配電系統維護作業,不涉及核安及輻射外釋問題,將持續監控電廠維修作業,以維持機組運轉安全。 核二廠有2部機組,1號機運轉執照已於去年12月27日到期,進入除役階段;2號機運轉執照尚未屆期(112年3月14日),目前持續安全穩定運轉。

  • 核二廠2號機大修完畢 原能會同意起動運轉

    核二廠2號機自2月下旬開始大修,原能會今天表示,經整合台電送審文件、大修期間現場查證等,確認機組現場狀態符合起動要求後,同意2號機組起動運轉。預估台電將在2至3日後提出併聯發電申請。 核二廠2號機自2月下旬開始大修,原能會今天表示,自25日接獲台電公司提出核二廠2號機EOC-27大修後再起動臨界申請後,已就送審文件內容進行審查,針對大修作業執行,也赴現場再加強查證。 經整合送審文件、大修期間現場查證及再加強查證結果,確認送審文件內容及機組現場狀態可符合起動要求後,原能會今天同意2號機組起動運轉。 原能會表示,核二廠2號機將依程序逐步抽棒達臨界,並進行臨界及併聯前的相關測試及檢查,預估約2至3日後,再依程序提出併聯發電申請,確切時程將視現場測試及檢查情形而定;在機組起動階段,原能會也會持續查證、確認電廠相關作業依規定執行。 此外,因應COVID-19疫情變化,原能會除已於大修期間查核電廠防疫作業執行情形外,並要求核二廠持續加強落實相關防疫措施且滾動檢討,以確保機組後續起動運轉穩定與安全。(編輯:郭無患)1110330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