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智慧城市展

的結果
  • 《電週邊》宏碁智通展示智慧路邊停車系統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觀摩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宏碁(2353)旗下宏碁智通智慧路邊停車系統積極布局國際市場,近日亦接待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及其會員國率團來台,首發行程即前往台南市參訪宏碁智通智慧路邊停車系統,交流並分享路邊停車智慧化管理的成功經驗。此外,宏碁董事長暨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TSSA)陳俊聖更邀請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所有外賓參與「2024智慧城市展」,一同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和合作,促進國際交流。 陳俊聖指出,TSSA自2014年起舉辦的智慧城市展,目前不僅是國際知名的智慧城市展會,也是亞洲重要的物聯網產業展。2024智慧城市展將與北、高兩個市政府共同主辦,分別邀請海外城市或國際地方政府組織,來台進行交流與商機媒合。 宏碁智通專注智慧路邊停車管理系統,以優良產品品質與高效能服務,橫掃全台9成市佔率,商轉場域包含台北市、新北市、苗栗竹南、台南市、高雄市等地區,全數上線後全台智慧停車格將達10,000席。目前正積極洽談數個海外專案,並積極爭取更多國際交流機會,讓智慧路邊停車系統之成功經驗複製並輸出海外市場。 宏碁智通智慧路邊停車系統可自動化管理路邊停車格,藉由影像辨識執行智慧化開單,支援民眾現場多元繳費服務,此外,系統也將停車即時資訊整合至雲端管理平台,民眾可藉由停車大聲公APP獲取即時空餘位資訊與導航服務,相較於歐洲多數現行的「現金預先繳費、高額罰鍰、警察巡場開單」的收費模式更加彈性、且人性化。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負責綠色城市及綠能運具的代表人Tali Trigg說:「宏碁智通的解決方案符合未來趨勢不僅有智慧路邊停車管理、更整合電車充電服務,且路邊停車收費對歐洲政府來說不易與民間企業合作,宏碁智通與台南市的合作模式是很值得參考的雙贏案例,期待各國代表能將此經驗帶回各國進行綜合評估,也盼明年能再次來台參與2024智慧城市展。」

  • 保全雙雄攻ESG 未來三年績昂

     保全業也加入搶食綠能服務及ESG商機行列。新光保全(9925)25日在法說會指出,將投入充電樁管理平台服務、充電樁設置等服務。中保科(9917)也在今年的智慧城市展中宣示,將全力研發零碳建築服務,聚焦風光綠屋頂、儲能以及社區智慧充電三大市場。  新保先前已與台達電簽署合作備忘錄,充電樁的布建可望使用台達電產品。新保的充電樁管理平台服務,適用場所包括商辦、商場、停車場及住宅。  新保指出,透過此充電樁管理平台服務,可以提供時間電價管理、交換充電樁訊息等,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針對綠能市場,中保科推出的「中保星電」服務,可以提供社區大樓智慧電動車充電服務,幫社區進行車輛電動化的社區基礎設施,訴求幫社區解決建設充電裝置的困擾,並整合消防監控系統。  中保科在今年的智慧城市展秀出的「風光綠屋頂」,是整合風電、太陽能發電,未來可幫建築物在屋頂設置可發綠電、取碳權的空中花園,屋頂整合太陽能、風力發電、WELL建築植生牆、療育屋頂花園、EMS能源管理系統。  看好綠能服務市場及ESG商機,新保及中保科都預期,未來三年,這個領域的業務量每年都可以二位數的幅度成長。

  • 高雄智慧城市展 國際交流再出擊

     高雄市府31日由副市長林欽榮率領,舉行2023智慧城市展的國際城市雙城會議,分別與巴西聖保羅州的瓜魯柳市長、平達莫尼揚加巴市長、里貝朗普雷圖市長及菲律賓武端市長,就城市之間智慧醫療、交通、農業產業等面向分享經驗及需求,同時提出可行智慧解決方案及產品輸出,提升城市交流更密切的合作機會。  高雄智慧城市首長論壇也邀集國際6城交流城市智慧治理經驗,也與世界智慧永續城市組織(WeGO)、城市網(CITYNET)以及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這3個國際組織共同簽署城市永續宣言,深化高雄與國際社會的連結。  此次活動,高市府安排大使團及氣候之旅團的實地參訪,走訪鴻海電動車、智運中心運作等。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發展的智能電動巴士MODEL T,已交付高雄客運,後續將有30輛新車,加入高雄市公車電動化,攜手綠色智能交通生態系,而高雄市政府交通局發展新一代智慧運輸,著重交通控管優化及大數據分析,與公共運輸、停車管理、交通安全、氣象等資料融合平台,進行加值安全便捷的應用服務。  高雄市府表示,這次與布達佩斯、愛丁堡市議會、澳洲西斯寧緣區、巴西聖保羅州瓜魯柳斯、以及加拿大高貴林港等城市首長,展開對談,讓國際城市的成功經驗,為高雄的城市轉型帶來啟發,也萌生合作交流的機會。  林欽榮與巴西和菲律賓5城市首長的對談中,以高雄的經驗指出,智慧城市及數位應用,是與日俱進的,從IOT到現在的5G AIOT,一個城市的數位轉型推動,應該要由上而下,由市長或副市長協助市府各平行局處,快速整合,同時,以地方與中央夥伴關係,獲得資源及政策支持加速推動。  今年會展充滿新知能量,更吸引眾多人潮及廠商觀摩,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光陽公司、神通資科、亞旭電腦、台達電、台灣世曦、農委會、標準檢驗局、韓國現代樂鐵、新科工程、施泰德及德國萊茵等都分別展示智慧城市及淨零碳排各種解決方案,也是難得成果展示。

  • 《科技》智慧城市移師高雄 電信業續別苗頭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2023智慧城市展台北場獲廣大關注與各界肯定後,電信業中華電(2412)、遠傳(4904)轉戰高雄繼續拚「智慧」,今(1)日也為展期的最後一天。在5G商轉漸趨成熟之際,智慧城市的應用成為電信業者一大著重領域,未來各大城市中智慧應用的相關場域也會日益精彩。 本次中華電於「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中,以「智慧港灣」解決方案榮獲本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企業暨財團法人創新應用組獎項。「智慧港灣」由中華攜手中華系統整合、中華資安國際和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等公司,以基隆港區作為試驗場域,利用無人機、無人船和水下海事機器人等無人載具,搭配5G企業專網資料傳輸、AI智慧分析、RTK公分等級精準定位,以及自主開發透過行動網路可遠端控制無人載具之UTM智慧監管平台等技術,全面掌握港區狀況,充分發揮5G特色使海港成為智慧化場域。 中華電董事長謝繼茂表示,5G的成熟加速智慧城市相關應用的發展與落地,中華電將持續以領先的資通訊技術,帶動產業與城市發展的數位轉型,積極推動創新智慧應用。 遠傳今年以「遠傳大人物 淨零數位雙轉型」為主題,在北、高兩地同步參展,在高雄的展出更聚焦創新應用融合在地需求,包括交通低碳解決方案、智慧警政等,加速高雄產業數位轉型、城市永續發展,同時遠傳5G遠距診療服務更獲本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殊榮,象徵遠傳科技創新能力備受肯定。 本次遠傳推出眾多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智慧路口」為其中一大亮點,以5G結合C-V2X技術,提供高雄市輕軌駕駛危險預警,降低事故發生率。不僅如此,遠傳更於今年協助桃園市府交通局,擴大智慧交通安全路口防護計畫,預計在年中將完成27處「路口防護告警系統」、5處「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兩大防護系統,累計數量將成為全國之最,藉此降低駕駛人行車速率、提升用路人行走的安全性,這項治理創新應用,在展期備受關注。

  • 高雄智慧城市展 推雙軸轉型

     2023年第二屆高雄智慧城市展30日開幕,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此次展會特別設置「淨零新創館」,顯現高雄做為以重工業起家的城市,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並將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各種智慧城市應用服務方案,介紹給企業及其他國家。  陳其邁表示,2023年高雄智慧城市展共有16個國家地區、50個城市,逾300位的國際市政及企業組團來訪,規模更甚,更重要的是包括ICLEI、WeGO、CityNet等三大國際城市組織的參與,顯現高雄努力推動智慧城市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匯集更多的資源力量投入地球永續,實踐淨零減碳的任務。  他表示,高市府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利用企業以大帶小的供應鏈方式,分享減碳技術,並藉由法規訂定、技術創新結合智慧城市的運用,在產官學界搭起平台,以「數位」帶動「淨零」的雙軸轉型,同時,透過捷運共享運具、電動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住宅、教育、治安等智慧城市的運用,在市民生活的各方面,實踐智慧城市治理,一起為淨零行動來共同努力。  陳其邁指出,智慧醫療主題館是此次展會的重要特色,展示14家醫院的最新智慧醫療及虛實整合的各項運用,包括數位醫療雲、虛擬彙整、ESG 3.0手術補助、物件機器人等,且高市府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立「聯合學習大平台」,整合台灣最強兩大領域醫療及資通訊產業,以期順利帶動智慧醫療運用跟普及,讓醫療領域服務更佳,增進市民健康福祉。  陳其邁說,高雄在亞灣5G AIoT新創規劃,中央部會投注110億元經費規模,提供新創園區設立及新創生態系的群聚,成為5G AIoT新創業者的最大助力。高雄亞灣2.0計畫著眼於讓台灣的旗艦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教育訓練及服務提供的最佳基地,讓過去在代工、硬體製造累積豐富經驗的企業,結合5G AIoT的應用服務,順利進行產業的數位轉型。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在致詞時也提到,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具有三大特色,除了高雄地區本地廠商數已成長到70%,在高雄市衛生局主導,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積極規畫下,結合高醫、高雄榮總、高雄長庚、義大等九大醫療體系計14家醫院,以一院一特色,展示最新智慧醫療應用,充分展現高雄地區醫院群力合作打造「南部智慧醫療產業聚落」的特色。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表示,2023年高雄智慧城市展以「智慧醫療」及「綠能轉型」雙主軸展出,與國發會積極推動台灣產業發展方向非常契合,「智慧醫療」應用5G AIoT的技術及蒐集的數據,透過AI人工智慧的分析,讓醫師及醫務人員更精確的診斷或「精準醫療」,讓民眾的健康更有保障、健康的生活是民眾的期盼。

  • 高雄智慧城市展,日月光展示先進封裝技術推動綠能永續創新方案

    連續2年參加年度科技盛會「高雄智慧城市展」的日月光,今年以「智慧封裝x綠色科技ING」為主軸,聚焦「封裝智慧製造」及「智慧能源管理」,從3月30日至4月1日,展示高效能的一元化封測服務平台,與半導體的落地應用,同時掌握市場轉型趨勢,以智慧綠色城市為願景,布局先進高端封裝技術,打造便利、安全、舒適的智慧生活場域,用創新與科技創造更智慧、更永續的未來。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井琪30日在高雄智慧城市展開幕之前,便先前往日月光的綠能永續展區參觀,由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說明封裝智慧製造,開幕之後,周光春則向高雄市長陳其邁、副市長林欽榮和外賓等人,闡述日月光如何應用科技,進行封裝智慧製造和智慧能源管理。 周光春指出,為了滿足5G、AIoT、智慧汽車、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需求,日月光持續發展多樣系統級封裝SiP整合設計,並以劃時代的VIPack?先進封裝平台,提供垂直互連整合封裝解決方案。 而邁向智慧化發展的汽車產業,隨著車用晶片複雜度和精密度的提升,車用晶片封裝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日趨嚴格,因此,他說,日月光目前以實現尺寸更小、更高性能、更強功能及更佳功耗的解決方案,主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資訊娛樂,以及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與安全性應用(Safety Application)等封裝技術發展。 周光春表示,日月光體現從近零到淨零,行動是唯一的路徑,從組織節能減碳行動聯盟為出發,推動廠區各項專案,有效掌握生產線的能源管理調度,提升能源效率,達到最佳化利用。 他指出,廠務設備健康診斷,隨著AIoT與邊緣運算的演進,日月光化身健診醫生,針對廠務使用的設備推出最新健診方案,把關設備的健康。設備運轉所產生的震動數據,是可最早偵測出異常的關鍵因子,經由數據的蒐集及AI分析預測,即時診斷設備的健康程度,確保運作穩定性,讓保養從定期走到預知,降低老舊、故障所造成的能源損耗,提高5%至20%的節能效益,達到新的里程碑。 在科技元宇宙-XR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領域,日月光利用XR技術(延展實境)結合VR(虛擬實境),模擬實作電力二次配的認證,讓員工不受空間及時間限制,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專業技能訓練。 周光春表示,半導體產業的穩定發展,加速企業的擴廠,延伸對二次配工程的需求,日月光高雄廠為了落實職場安全與專業訓練,以XR技術開發電力二次配安裝認證課程,學員可重複操作、提升使用熟悉度,培養專業技術能力,公司亦可在不影響產線的運作下滿足營運需求。 日月光說,為了達成低碳永續循環經濟的實踐,日月光集結能源、水務、環保、循環經濟等四大領域專才,組成節能減碳行動聯盟,為行動策略及方案奠定堅實的基礎。 針對廢棄物的管理,日月光高雄廠秉持重新創造價值的理念,打造循環共生的綠色製程,如2022年塑膠循環中心的成立,將回收廢塑膠再製為環保垃圾袋;廢膠條再製為環保磚,並回收二氧化矽成分,運用於耐火材料、陶瓷業使用,日月光表示,今年更進一步再製為脫模餅回到原製程循環使用;焙燒廢電木板,再製活性碳,回用於廠區廢水廠、空污防制設備;含鎳廢液集中處理,純化再製氯化鎳、氫氧化鎳及鎳棒,提供相關業者使用。日月光以零廢棄物願景,公開展示行動方案,希望與產業鏈共同努力,推動正面影響力。 日月光表示,日月光以「節能」、「綠能」及「儲能」等三大方針推動綠色轉型,積極從節能、能源轉型雙管齊下,佈局智慧工廠、智能電網等多項綠色技術創新專案,同時也應用創新商業模式,落實企業永續發展、促進社會共融,發揮正面影響力,並已連續7年獲道瓊永續指數(DJSI)「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產業」最高分,以及連續6年碳揭露組織CDP「氣候變遷」領導等級的公司。展望未來,日月光將持續扮演封測永續領導角色,以實際行動建構美好的未來。

  • 工研院助南臺灣淨零轉型搶商機

    工研院於30日開幕之「高雄智慧城市展」展出6項打造永續城市之關鍵技術與服務,包括數位AIOT減碳製造、空氣汙染監測與完整解決方案、淨零減碳及綠色能源,已應用在高雄港務分公司、鋐昇實業等南部指標企業,協助南臺灣產業加速淨零轉型,帶動在地永續發展。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陳立偉表示,歐盟碳邊境稅即將實施,意味碳權時代已到家門口,企業零碳不但代表著競爭力更是商機的展現。工研院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深根產業一年多,洞悉淨零商機須從能源減碳到製程減碳著手,臺灣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為了達成2050淨零碳放目標,地熱發電是我國繼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後的重點推動目標之一。而在製程減碳上,工研院結合資通訊、AIOT及雷射等為南臺灣金屬產業開發系列的低碳製程,可謂產業量身訂做,讓製造業可以在淨零局中,不但可加速轉型,更可彎道超車。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暨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主任李宗銘表示,工研院「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任務為整合本院各單位技術能量,結合地方政府與產業需求,加速產業升級與創新,藉以落實政府訂定之2050年淨零目標。而考量南部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可運用資源不若科技產業豐富,本辦公室將聚焦協助傳統產業,同步支援產業所需智慧轉型與降低碳排放技術之應用。 工研院展出之關鍵技術,聚焦兩大面向,第一,空品碳排守門員,工研院研發多款空氣品質解決方案,從室內到室外,從個人到工廠,多方位滿足智慧永續城市自主碳排放監控與管理需求。以環境科技之廣布型智慧精準感測解決方案為例,結合國產聯盟廠商導入感測器布建應用,已導入高雄港務分公司、臺南科工區等南臺灣重要場域與機構,協助南部產業強化碳排管理。第二,智慧節能生產,工研院研發智慧節能製造解決方案,從軟體的排程管理,到硬體的加工機台,提升製造端生產效率,降低碳排。以產線指揮官-智慧生產排程系統為例,智慧生產排程可在1小時內完成規劃,不但較傳統人工規畫快30倍,更提高生產線達交率達10%,並減少產線換線時間20%,目前已導入扣件業、金屬加工業及化工業等南部知名企業生產線使用,積極攜手產業從減碳到零碳,達成淨零碳排之重要目標。

  • 高雄智慧城市展 港務公司秀智慧港口及綠能永續成果

    台灣港務公司30日起,一連三天在高雄展覽館「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展出「智慧港口」結合「綠能永續」雙引擎的布局成果,在物聯網應用主題區以「智慧港口願景館」為主題,發表「臺灣港群Trans-SMART 2.0+升級計畫」,勾勒智慧港口發展藍圖。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30日接待來訪的外國使節團表示,港務公司「智慧港口」結合「綠能永續」的雙引擎布局,已有良好成果,「智慧港口」主要是透過物聯網應用,結合大數據分析,即時掌握港口營運動態,目前完成海氣象應變即時系統、智慧監控管理系統、港務168系統,以及3D智慧營運圖台等重要系統建置,大大提升港口管理效率。 港務公司說,因應創新科技發展,為提升櫃場自動化作業,港務公司攜手中華電信公司展出「橋式機貨櫃作業辨識試驗計畫」的解決方案,透過AI-OCR影像分析技術辨識貨櫃櫃號、損傷,以及透過光達(LiDAR)試驗船邊車輛定位導引功能。 台灣港務公司的綠能永續主題區「TIPC x SUSTAINABILITY」,則攜手海龍、貝富及CIP等業者,宣傳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以及推廣氫能的趨勢與願景,並介紹港務公司因應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及我國2050淨零轉型目標,2022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推動港群低碳轉型各項計畫,以智慧港口、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及低/零碳能源等4項策略為發展主軸,達成ESG永續治理及低碳轉型的目標。

  • 金屬中心攜46項研發成果 展現超強科研力

    2023智慧城市展(高雄場)今在高雄展覽館熱鬧登場,為呼應大會「數位轉型再創智慧城市新高峰」的主題,本次金屬中心大秀46項技術與服務,以「預見科技新趨勢」為活動主軸貫穿四大主題區-「創新超能力」曝光中心近6年國內外獲獎技術、「科技癮想力」呈現工程師背後不為人知的奮鬥事、「技研理解力」展示中心技術與會員廠商合作開發的產品、「互動生命力」透過專屬IG濾鏡、FB直播串連數位互動,呈現不一樣的蓬勃生命力。金屬中心在金屬材料的研發、加工、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實力,將最新研發成果和技術應用案例亮相本次展覽,精彩可期。 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表示,中心長期致力於國內金屬及相關製造工業升級,同時跨足醫材產業多年,透過政府科專資源的挹注,研發出更多創新技術,不僅應用於各行各業,更協助產業邁向智慧科技、淨零永續之目標,未來金屬中心持續精進技術創新和發展,為國內產業貢獻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榮獲雙料國際大獎的4D(3D+異質)固相式積層製造技術,可依產品使用需求,進行異種材質設計,再藉由摩擦攪拌銲接方式將材料層層堆疊結合成產品,擺脫傳統製造工法的限制,該技術可縮短20%製程時間、降低42%能耗,且提高金屬材料利用率、大幅減少40%加工材料的浪費,同時滿足各式3D形狀的金屬製品,屬於低能耗、無銲接煙塵之綠色環保製程。由於結合兩種不同金屬優勢,可針對產品特殊需求進行金屬複合結構應用,再加上可客製化產品,可以快速協助業者對應新產品結構開發需求,現已應用於航太、電動車零組件等產業。

  • 《半導體》高雄智慧城市展 日月光以先進封裝技術添綠意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日月光投控(3711)連續兩年參加年度科技盛會「高雄智慧城市展」,今年(2023年)以「智慧封裝x綠色科技ING」為主軸,聚焦「封裝智慧製造」及「智慧能源管理」,以專題講座與互動式的體驗設計,分享企業推展綠能永續的經驗及成果。  日月光3月30日至4月1日於綠能永續展區,展示高效能的一元化封測服務平台,與半導體的落地應用,同時掌握市場轉型趨勢,以智慧綠色城市為願景,布局先進高端封裝技術,打造便利、安全、舒適的智慧生活場域,用創新與科技創造更智慧、更永續的未來。 為滿足5G、AIoT、智慧汽車、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需求,日月光持續發展多樣系統級封裝SiP整合設計,並以劃時代的VIPack先進封裝平台,提供垂直互連整合封裝解決方案。而邁向智慧化發展的汽車產業,隨著車用晶片複雜度和精密度的提升,車用晶片封裝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亦日趨嚴格,日月光目前以實現尺寸更小、更高性能、更強功能及更佳功耗的解決方案,主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載資訊娛樂,以及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與安全性應用(Safety Application)等封裝技術發展,強攻封裝智慧製造。  智慧能源管理領域,日月光從組織節能減碳行動聯盟為出發,推動廠區各項專案,有效掌握生產線的能源管理調度,提升能源效率,達到最佳化利用。  本區以「廠務設備健康診斷」、「XR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低碳永續的循環經濟實踐」為三大重點項目,廠務設備健康診斷,隨著AIoT與邊緣運算的演進,日月光化身健診醫生,針對廠務使用的設備推出最新健診方案,把關設備的健康。設備運轉所產生的震動數據,是可最早偵測出異常的關鍵因子,經由數據的蒐集及AI分析預測,即時診斷設備的健康程度,確保運作穩定性,讓保養從定期走到預知,降低老舊、故障所造成的能源損耗,提高5%至20%的節能效益,達到新的里程碑。  科技元宇宙-XR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日月光利用XR技術(延展實境)結合VR(虛擬實境),模擬實作電力二次配的認證,讓員工不受空間及時間限制,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半導體產業的穩定發展,加速企業的擴廠,延伸對二次配工程的需求,高雄廠為了落實職場安全與專業訓練,以XR技術開發電力二次配安裝認證課程,學員可重複操作、提升使用熟悉度,培養專業技術能力,公司亦可在不影響產線的運作下滿足營運需求。  低碳永續的循環經濟實踐,日月光集結能源、水務、環保、循環經濟等四大領域專才,組成節能減碳行動聯盟,為行動策略及方案奠定堅實的基礎。  日月光以「節能」、「綠能」及「儲能」三大方針推動綠色轉型,積極從節能、能源轉型雙管齊下,布局智慧工廠、智能電網等多項綠色技術創新專案,同時也應用創新商業模式,落實企業永續發展。

  • 《科技》2023智慧城市展 高通拚當母雞力挺創新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2023智慧城市展」盛大展出中,本次高通攜手13家「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ualcomm Innovate in Taiwan Challenge, QITC)歷屆入圍團隊參與展出。高通QITC舉辦至今,4年來已累積46項專利申請,力拱台灣優秀創新團隊躍上國際舞台,拚當巨人的肩膀。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表示,未來高通將持續攜手台灣資通訊生態系,以5G通訊技術結合AI、物聯網等應用,進一步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 在高通支持下,QITC團隊得以參與更多國際商展、投入高通和其技術夥伴的研發計劃,藉此提高能見度,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本次參展的13家新創團隊包括翔安生醫(AcuSense BioMedical)、宇康生科(APrevent Medical)、奎景運算(Avalanche Computing)、奧榮科技(avilon intelligence)、池安科技(CHELPIS)、悠由數據(DataYoo Application)、桓竑智聯(IHH)、女媧創造(NUWA Robotics)、美商宇心生醫(QT Medical)、司圖科技(Spatial Topology Technology)、聲麥無線(VM-Fi)、沃司科技(Vossic Technology)、岳鼎(xMight)。這些新創團隊充份運用5G、蜂巢式物聯網、邊緣AI、機器學習、機器人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並將其應用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物聯網服務、多媒體、農漁業、會議展覽等領域,充分發揮台灣新創的能量,展現5G垂直應用的競爭力。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表示,今年高通再度帶領QITC優秀團隊在智慧城市展中,展現了新創團隊卓越的實力與競爭力。其中,2020年第二名團隊美商宇心生醫(QT Medical)、2020年入圍團隊聲麥無線(VM-Fi),以及2021年冠軍團隊女媧創造(NUWA Robotics),更已獲邀進入高通QualcommR Advantage Network,成為高通全球商用生態系成員。透過與全球合作夥伴的協作,加速關鍵基礎建設和服務轉型,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強化安全及永續性,讓城市的居民享有安全感、幸福感的美好未來。未來高通將持續攜手台灣資通訊生態系,以5G通訊技術結合AI、物聯網等應用,進一步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 高通2019年在台首度舉辦QITC,以此發掘和培育優秀的新創團隊,讓台灣的創新思維與全球資源整合,迄今已累計育成39家優秀的新創團隊。除了入選團隊競賽獎金,也提供完整的新創育成計畫,包括產品開發測試所需的工程資源、商業輔導;此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專利策略培訓,更是QITC育成計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提供智財權工作坊和專利申請獎勵,高通鼓勵新創團隊在應用新科技、開發新產品的同時,及早了解智財權管理與專利佈局的重要性,提升核心競爭力,4年來已累積46項專利申請。

  • 高通攜手13家台灣創新競賽歷屆團隊 秀智慧解決方案

    欣逢台北舉辦智慧城市展的十週年里程碑,高通技術公司攜手13家「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ualcomm Innovate in Taiwan Challenge, QITC)歷屆入圍團隊參與2023年智慧城市展,各優秀團隊於會中展出透過高通先進5G及AI技術所推出的智慧解決方案,及其應用於全球各大城市的案例。 這13家QITC新創團隊也在本屆智慧城市展的SMART OPEN MIC for Smart Startups Program論壇中,分享如何將前瞻技術應用於各種生活場景,協助城市解決基礎建設、能源、供電、醫療、交通與建築等挑戰,並推升創新能量,為全球帶來安全、便利、具包容性、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城市生活。 在高通支持下,QITC團隊得以參與更多國際商展、投入高通和其技術夥伴的研發計劃,藉此提高能見度,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身為2023年智慧城市展中Smart Startups Program計畫的夥伴,高通與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合作,攜手13家QITC新創團隊於3月28日至3月3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展示其產品及解決方案。 參展的13家新創團隊包括翔安生醫(AcuSense BioMedical)、宇康生科(APrevent Medical)、奧榮科技(avilon intelligence)、池安科技(CHELPIS)、悠由數據(DataYoo Application)、司圖科技(Spatial Topology Technology)、沃司科技(Vossic Technology)等。 這些新創團隊充份運用5G、蜂巢式物聯網、邊緣AI、機器學習、機器人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並將其應用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物聯網服務、多媒體、農漁業、會議展覽等領域,充分發揮台灣新創的能量,展現5G垂直應用的競爭力,共同推動產業、城市的數位轉型,從個人、家庭到城市都邁向智慧生活的願景,實現城市創新,進而永續發展。

  • 《其他股》智慧城市展 中保科AI巡邏機器人吸睛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2023智慧城市展,中保科(9917)展示區中最吸睛的有海陸空領域的AI軌道、船舶、路安AI創新整合平台應用,另外,來自日本SECOM首款可視聽、嗅、觸「cocobo」AI巡邏機器人,真實展現AI機器人巡邏應用。 中保科技副董事長林建涵指出,未來將在智慧城市的願景與低碳永續的發展目標下,非常盼望與政府單位間的合作能減少POC(Proof of Concept)模式,因為POC過多不僅整合困難,提供的服務也會在POC終止後中斷,無法提供給市民長期穩定的服務,因此期待能降低POC模式,讓資通訊廠商有機會更快速在場域中提供服務,提供產業界更多發展空間,並同步加速永續城市的進程,提升城市競爭力。 近年來中保科技配合政府政策,協力許多公部門發展建置多項AI智慧服務跟技術,陸續在各城市應用中,像是目前持續運行於新北淡水、高雄輕軌的「軌道智慧防護系統」,也獲得「2023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中保科利用AIoT創新科技,積極落實永續智慧城市領航的願景,也是各縣市政府發展智慧治理的最佳夥伴。 以智慧建築應用為例,中保科技迄今已累積3868個智慧建築案場,協助社區建物提供環境監控、智慧整合管理、安全防災、停車場管理、健康照護、影像監控,與資通訊系統的建置,可為建案需求協助取得智慧建築認證標章,預備更安全、安心且便利的社區居住環境。

  • 陳揆:城市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線

     「2023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28日起登場。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城市就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線,唯有政府跟民間合作,台灣才能變成智慧及淨零島嶼。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指出,過去台灣的產業最有名的就是半導體,台灣是數位城市,但要到智慧城市、淨零城市,又到另外一個階段,不單單只是一個硬體的展現,而是一個解決方案展現,這也展現台灣在產業和經濟發展另外一個躍升。  陳揆28日出席智慧城市展開幕指出,今年已是第十屆,還首次加入淨零城市展,在台北市跟高雄市兩地舉辦,一共有2,000多個攤位,參加的廠商家數高達550家,比疫情前展覽的人數會增加35%。而這次一共全球43個國家、115個城市,超過1,500位海外貴賓來參展,連烏克蘭基輔市都派了副市長,台灣很樂意幫助基輔在未來重建上發展成為一個智慧城市。  陳建仁說,這三年來全世界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很大的衝擊,經濟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以城市發展來說,數位轉型跟綠色轉型應該像兄弟一樣的一起努力,這是兩大重要關鍵課題。  陳建仁說,台灣是一個很小的小島,但是有很多的人口,及蓬勃的產業,因此所需的用電量也相當高,淨零排碳已經成為了全球永續發展的目標,城市就是對抗氣候變遷的第一線。唯有透過政府跟民間合作,才能讓台灣變成智慧、淨零島嶼,甚至讓台灣在世界上成為典範。  龔明鑫說,淨零城市、淨零轉型的道路非常漫長,只要團結一起共同面臨這個挑戰,就能夠一一解決。  數位部產業署主題館則展示多項智慧應用服務成果。產業署長呂正華表示,智慧城鄉計畫迄今已促成319家(含70家新創)業者,於全國22縣市發展智慧農業、健康、交通、觀光零售及教育等240項智慧服務。部分智慧服務皆已在國內試煉成功, 盼透過參展協助台灣業者與國外公協會或SI業者合作,將解決方案輸出國際。(相關新聞見A2、A4)

  • 台灣大哥大智慧城市展 5G助力綠色創新 AR進入元宇宙

    台灣大哥大攜手5G生態圈夥伴展出智慧家庭、智慧運動、智慧環安、智慧安控、智慧環保、智慧共享、智慧零售等七大應用領域。 台灣大企業用戶事業群商務長吳傳輝、台灣大個人用戶事業群商務長林東閔親自到場,與佐臻、皇丞創新、串流國際、雲守護Beseye、USPACE等合作夥伴共同開展。 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更到台灣大哥大體驗「智慧零售」攤位,親自配戴AR眼鏡體驗模擬元宇宙購物,並讚嘆:「這是未來趨勢,很適合用在教育訓練與認知學習的領域,未來生活就像這樣」。 台灣大哥大在5G AIoT的應用端已有近300個生態圈合作夥伴,應用領域百花齊放,台灣大啟動各式垂直場域的「超5G應用」,更以智慧城市Al影像辦識、智慧製造等高效能商用解決方案,擘劃推動城市即時救災系統,加速城市數位轉型。 台灣大企業用戶事業群商務長吳傳輝表示,作為科技電信公司,台灣大致力提供最新科技服務,透過本次「智慧城市展」展現跨業、跨界整合前瞻佈局的技術力,攜手生態圈合作夥伴展出多樣垂直應用,以5G AIoT實力鏈結智慧城市,不僅有助企業履行ESG責任,同時更加速公共服務智慧化,並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出嶄新想法,力助政府、企業共同打造能所不能的智慧永續城市。 為讓消費者有感體驗5G時代智慧生活,台灣大帶來一站式服務體驗,從單一產品販售者,進化成幫消費者解決使用痛點的方案提供者。 台灣大個人用戶事業群商務長林東閔以OpenAI推出的「ChatGPT」做為示範,下指令要求ChatGPT將致詞稿改寫成有氣勢的100字,善用人工智慧輔佐人類日常各項需求,以高速低延遲5G通訊網路作為基礎以加速發展多元應用,並表示這就是未來的全新生活,並進一步指出,台灣大運動紀錄雲平台MySports App「智慧健康」,協助用戶記錄超過20種室內、戶外運動類型的相關數據,讓用戶可以發揮運動的效能,輕鬆享受運動的樂趣。 而台灣大「智慧家庭」生態系雲平台,則致力整合網路環境、影音內容、智慧產品與售後服務,全方位升級個人健康與家庭的娛樂體驗。台灣大將持續從用戶角度出發,為消費者Open Possible,打造能所不能的OP響樂生活。 台灣大與台灣元宇宙XR領導企業佐臻共同打造的「智慧零售」,運用5G網路、結合AI影像分析技術和感應器的佈建,掌握實體店的顧客行為,同時整合大數據和AI分析提供客製化推播商品介紹,有效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消費者在小小的空間就能透過AR眼鏡瀏覽琳瑯滿目的商品資訊,揮揮手即可將商品加入或移出虛擬購物車,感受最智慧的未來商店。 不僅如此,台灣大也將這樣的5G搭配AR應用,落實在製造業工廠中,包含應用於智慧巡檢預計可減少30%人員訓練時間與15%訂單處理時間;應用在倉儲物流系統,AR眼鏡撿貨可減少60%錯誤率、人員30%訓練時間,更可有效提高生產力約15%。 台灣大攜手曾拿下CES 2022 新創大獎的串流國際(RT Stream International)共同推出「智慧環安」應用,整合多功能5G移動式緊急應變系統,搭載5G SIM卡、手掌大小的穿戴式多功能攝影機,可遠距即時監控、掌控現場影像,更提供多方群體通話、全球定位、生命救護等功能,適用城市中各類型的救災、救護情境。 台灣大和雲守護Beseye共同打造「智慧安控」,AI影像分析技術結合安全攝影機,可擷取人體近4,000個特徵點及關節點間的相對位置連線,99.5%精準辨識人體動態姿勢,只要偵測到如攀爬行為等危險動作,就會即時通報,可輕鬆遠端監控空曠的工廠場域或隨時須注意安全的校園,大幅降低人力巡查成本,進一步節能減碳、提升營運效率。 為呼應國際永續趨勢,台灣大推行綠色環保不遺餘力,「共享」更是永續大勢所趨,能為城市環境帶來減碳的正向影響,台灣大聯合USPACE打造以共享為核心的服務,提供智慧停車解決方案「智慧共享」體驗區,消費者在攤位中即可體驗透過《USPACE》APP一鍵查詢、預約共享車位,以及租用特斯拉、專人免費到府送車與還車的服務;管理者也能透過即時管理平台快速進行共享車位設定,減少車主繞行找車位的時間,有效為城市節能減碳。 另外,台灣大與皇丞創新展出「智慧環保」方案,結合5G與物聯網技術,只要將空寶特瓶、鋁罐或手搖杯等放進獨特的智慧瓶罐回收機,即可透過光學辨識立即自動分類瓶罐,回收速度每分鐘達40支瓶罐以上,還可將體積壓縮至原本的八分之一,不僅簡化回收流程,還能降低人力整理成本,提高回收瓶罐意願,實踐減碳新生活。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