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信驊科技(5274)於Computex展出伺服器資安防護PFR(Platform Firmware Resilience)安全性晶片,主打從韌體直接提供資安保護,信驊在既有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BMC)基礎上,提供伺服器客戶多層保障。該晶片可搭配信驊BMC出貨,幾乎所有ODM廠均採用,第二季已開始量產出貨,可望推升營運。 信驊與伺服器平台韌體 (BIOS/BMC)夥伴密切合作,近年資安議題備受重視,過往比特幣勒索病毒(WannaCry)造成個人電腦巨大危害,更遑論資料中心伺服器的資安防護重要。信驊善用BMC優勢,研發出與BMC晶片搭配的PFR安全性系統單晶片,並採用硬體信任根(Root of Trust, RoT)技術。 硬體信任根提供整個晶片安全運作需要的信任基礎(根密鑰)、硬體識別碼 (UID)、硬體獨特鑰匙(HUK)、與隨機數 (entropy),具備抵抗各種入侵攻擊的保護設計,保護晶片的信任基礎不被盜取、確保運作安全,從硬體基礎上就做到資安防護的功能。 近期AI話題上,信驊也取得先機,原本就是傳統資料中心的BMC業者,再打入AI Server BMC更是無縫接軌,未來只有多或是更多的差異,例如輝達所推出的Spectrum-X導入DPU(數據處理單元)之設計,使數據處理需求更加提升,需要搭載BMC於Smart NIC監控設備,將有助信驊長期營運發展。 另外,信驊也展出Cupola360影像處理晶片以及全景智能攝影機,終端應用於智慧工廠或智慧城市,可以做到5.7K高畫質即時拼接,工廠管理人員及客戶參訪無須實地進入產線,即有身歷其境的效果,未來對於跨國企業的遠端監看或即時障礙排除,都有相當助益。
半導體股價噴發帶旺東京與台北股市,日經指數漲勢銳不可擋,日前飆上1990年泡沫經濟以來的33年新高,總結5月漲幅達7%,高居全球主要股市之冠,台股月漲6%排名第二。 以市值排名全球前15大股市中,5月漲勢最猛的非日股莫屬,以7%漲幅掄元,台股漲6%緊追在後。3至5名依序為印度Sensex指數、韓國Kospi指數及美國標普500指數。 日股這波多頭行情是由半導體及相關概念股點燃,主要是半導體大廠對與中國有關的地緣政治風險有所警惕,為減少對中國的曝險,避免台海衝突導致供應鏈中斷,擴大對日本晶片業的投資。像美國美光及韓國三星等半導體巨頭,宣布要在日本設新廠和研發設施。 憂地緣政治衝突打亂供應鏈,帶動半導體生產設備需求,而這正是日本的強項。此外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掀起的生成式AI晶片需求熱,也幫半導體股價加柴添火。 日經225指數5月漲幅名列前茅的成分股,以半導體居多。晶片測試設備製造商愛德萬測試(Advantest)狂飆70%居冠,晶片設備生產商Screen Holdings漲33%居次,車用晶片大廠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以29%漲幅排第三。 台股與韓股5月漲勢凌厲,也是受到半導體需求熱的加持,台灣與韓國本就被視為可取代中國的晶片生產重鎮。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ChatGPT引爆了全民AI熱潮,也推動生成式AI落實應用於生產力上,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看好這將為PC帶來剛性需求;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也認為,PC在數位新生活型態下已被視為是重要工具成為剛性需求,皆為下一波PC市場的汰舊換新帶來正面助益。 2.勞動、國保及退撫等三大政府基金4月收益再回升493.39億元,合計前4月收益達3,202.83億元,由於5月輝達AI題材發飆,台美股市大漲,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估計5月收益「會比4月好一點」。以此推估,前5月收益可望衝破4,000億元。 3.房市寒冬出現緩和跡象,5月份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達2.1萬棟,創下今年單月新高,雖然年減6%,但比4月大增34%,房市景氣進入量縮後盤整餘溫狀態。 4.訴求年報酬8%的澳豐基金爆出吸金千億元、逾萬人投資,澳豐金融集團在網站公布放棄經營,形同倒閉。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1日證實,計有八家上市、五家上櫃公司投資澳豐基金,損失已在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認列,證期局從2015年至今已七次移送兆富公司販賣澳豐基金案給調查局。 5.台美重大進展!歷時一年,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1日由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華府簽署,內容包含第一階段五議題。這也是台美自1979年斷交起算、近44年來簽署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行政院表示,深具歷史意義,也是新的開始,但相關任務還沒結束,會持續強化跟世界各國聯繫及合作,向台美全面FTA(自由貿易協定)前進。 6.貨櫃海運遠東到美國線運價,6月1日確定再漲一回!貨代業透露,地中海航運、達飛、長榮、陽明、萬海等航商陸續發出漲價通知,原希望每40呎櫃漲1,000美元,實際漲幅約400美元,是今年來船公司第二度漲價成功。 7.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1日晚間簽署,外界關心何時啟動第二階段談判。據了解,雙方正在盤點剩下七個議題的先後順序,我方目標本月啟動談判。屆時將採視訊及實體會議交錯。 8.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台行程馬不停蹄,並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聚餐之後,針對晶片代工轉單的態度開始鬆動,他強調,輝達將晶片交由台積電生產感到相當放心,「下一代晶片還是給台積電代工」。業者指出,NVIDIA A100和H100 GPU目前供不應求,其中A100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H100採N4製程,隨下一代晶片訂單在握,有利台積電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 9.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1日在法說會指出,台股從12,629點低點至今已反彈4,000多點,高點已過「宜見好就收」,未來恐有1,200點至1,500點的修正空間,對下半年台股他以16字作總結,即「錯綜複雜、各有論述、展望發散、一片混亂」,認為現在市場處在貪婪氣氛,投資「恐懼的時刻到」,反倒是債券ETF離起漲點不遠,投資人可轉進債市。 10.面對景氣不佳、銷售接連探底的PC市況,雙A品牌廠雙雙預期第一季谷底已過,第二季將略為回升,對於「下半年比上半年好」亦有共識,看好傳統旺季效應。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並直言,通路端「庫存鬧鬼」已過,新訂單亦已浮現。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強調,「庫存已不是問題」,市況關鍵在於「需求」。(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南韓政府今日公布數據,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導致半導體需求疲軟,南韓5月出口額已連8跌,創下2020年1月以來最長跌勢,其中半導體出口大幅下滑了36.2%。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出口年減15.2%至522.4億美元,主因是高基期效應以及5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5天。南韓出口表現持續疲弱,則受主要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膨,加上經濟放緩等因素影響。 數據顯示,南韓5月進口額年減14%至543.4億美元,其中能源進口下滑20.6%,貿易逆差仍達21億美元。這也是南韓自1997年以來,再度出現連續15個月的貿易逆差。 從產品類別來看,南韓出口主力半導體晶片,5月出口額年減36.2%至73.7億美元,已連續10個月下跌,反映出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走勢低迷。 以地區來看,5月期間,南韓對最大貿易夥伴大陸的出口額下降20.8%至106.2億美元,已連續12個月下跌,主因大陸對晶片及其他IT產品需求減弱;此外,南韓對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出口額也減少1.5%至94.8億美元。
只跌不漲的LED照明晶片傳漲價,由於大陸復甦力道疲弱,導致中小型業者退出市場,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低功率LED照明晶片傳出上漲3~5%,特殊尺寸漲幅更達10%,有利於業者虧損減少。 受到漲價消息帶動,LED族群1日表現相對強勢,億光、富采分別上揚2.43%及0.78%,一詮更攻高至漲停板價位作收。 而國內LED封裝廠表示,的確有部分LED晶片價格上漲,主要因大陸需求不佳,持續有廠商退場,供給面減少所致,不過,因為終端需求不佳,判斷價格調漲為一次性調漲的機率較大,若晶片價格持續上漲,恐嚇退原本就疲弱的需求。 TrendForce表示,LED商業照明是整體LED照明市場中回溫最快的應用,從供給端看,LED照明產業自2018年起進入低谷期,導致部分中小業者退出,其他傳統照明供應鏈業者也已轉型往顯示及其他高毛利市場發展,導致供給減少,庫存處於較低的水位。 因此,近期部分LED業者進行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面積低於300密耳(mil2)以下(含)的低功率照明晶片品項漲價最多,漲幅約落在3~5%;特殊尺寸漲幅最高可達到10%。 2022年全球LED終端需求明顯下滑,LED照明、LED顯示屏等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上游LED晶片產業產能利用率降低,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價格持續下跌。據TrendForce研究,量價齊跌導致2022年全球LED晶片市場產值年減23%,僅27.8億美元。2023年隨著LED產業復甦,又以LED照明市場需求恢復最明顯,有望進一步帶動LED晶片產值回歸成長,預估可達29.2億美元。
國際金融分析: 自2/1 ChatGPT用戶破億,AIGC浪潮鋪天蓋地而來,OpenGTP-4、Plugins開放試用,Open AI氣勢如虹;5月Google在I/O 2023大會推出一系列反擊動作,推出新一代LLM PaLM-2與搜尋引擎SGE、四種LLM版本以便在各種裝置上部署、為Workspace引入Duet AI。 領頭羊OpenAI隨之再因應Google追趕,包括聯網與插件服務解決即時性問題與構建生態建立門檻,及以iOS版擴大滲透率;Microsoft則在Build 2023大會上推出操作系統AI Windows Copilot,Bing也成為ChatGPT默認搜索引擎,進一步強化兩家合作深度;Meta除了持續發力MMS多語言語音模型與ImageBind多模態AI模型外,在基礎設施(推理晶片/視頻轉碼ASIC/AI超算)亦有所進展;新創業者Anthropic將上下文Token數擴展到100K(相當於7.5萬個單詞、GPT-4 32K),並獲得Google/Salesforce/Zoom等科技龍頭的4.5億美元融資。 從ChatGPT開端到NVIDIA財報超預期引爆市場焦點一氣呵成,NVIDIA市值隨之跳升至一兆美元規模。NVIDIA CEO黃仁勳演說對市場在AI發展的認知衝擊特別大,AI所帶來的科技革命,未來10年帶來的應用、影響所及十分巨大、卻十分難以量化。黃仁勳表示現今科技正經歷加速計算及AIGC兩種轉變,企業端競相將AIGC導入產品、服務及業務流程;NVIDIA將在此波兆元美金規模雲基礎設施從通用計算CPU過渡至GPU、Smart NIC的時代轉變中成為新的關鍵霸主。 國內市場觀察: 台股本波仰賴AI帶動,指數突破反彈新高,外資5月大幅買超1,761億元是主要關鍵,這波AI 革命帶來的投資浪潮,首波在強大算力晶片及高性能網絡的需求相關,台灣半導體及資訊產業基礎厚實,自然外資著墨就會較多,成為宏觀環境平淡下的一個新動能。 AI Server成本相較Regular Server增加數十倍以上,扣除GPU成本後,整體BOM也增加4-8倍不等,硬體相關投資重點放在升級及變革相關環節,包括NVIDIA、台積電及其周邊業者合作,如光模塊800G中際旭創、高性能網絡Marvell和Rambus、ASIC創意和世芯-KY、水冷散熱解決方案奇鋐和雙鴻、CoWoS封裝弘塑和萬潤、ODM超微廣達和技嘉、均熱片健策、ABF欣興、PCB金像電和博智、電源台達電和光寶科、後段檢測穎崴等。 近期美國宏觀經濟方面,舉債上限已獲眾議院投票通過,預期參議院表決、總統簽署後將逐漸落幕,而美國財政部發債所帶來的流動性影響,中小型銀行流動性是否受到影響則需要觀察,市場預期約當升息1碼影響;FED決策方面,在通脹及就業數據降溫節奏不如預期下,FED委員料難鬆口,尤其有接近一半的委員對通脹保持戒心,今年要降息的機率仍然偏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1日)強調,下一代晶片仍將由台積電代工生產,駁斥市場傳出有可能轉單的消息,黃仁勳也說明,為何長期依賴台灣半導體,「台積電擁有世界級製程技術、巨大產能和難以置信的敏捷性,能快速滿足訂單需求,且半導體生態圈很豐富,這些優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被取代。」 黃仁勳此番說法算是進一步澄清,日前全球媒體及分析師問答時提到,「輝達會追求多元供應鏈,除了台積電之外,部分產品會找三星,且對於與英特爾合作持開放態度」後,市場出現台積電訂單恐遭瓜分的討論。 黃仁勳強調,輝達本周發表的各項產品,包括繪圖晶片、中央處理器(CPU)晶片及Grace Hopper超級晶片等,都是由台積電生產。 此外,黃仁勳也提到台積電美國廠跟台灣廠的差異,他認為,美國設廠需要更多時間才有辦法生產先進製程的晶片,且還有裝機、提升產能等過程,或許要數十年時間才能建立完整供應鏈。 相較之下,黃仁勳表示,輝達已經能完全信任台灣廠的運作模式,無論良率和成本都很棒,加上生態圈也很豐富,這些優勢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被取代。 事實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也提到,晶片生產集中在少數國家是有原因的,主要跟亞洲人、工作文化有關,如果設備在半夜故障,在美國要到隔天早上才會有人來修理,但如果在台灣,即使半夜2點,工程師或技術人員在睡覺,接到電話也會穿衣服出門維修,這就是工作文化產生的競爭力。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ChatGPT引爆人工智慧(AI)軍備和投資競賽,接下來輝達(Nvidia)在發布財報時丟出「震撼彈」,讓空頭大軍因為放空了5檔AI夯股而慘賠超過130億美元。 根據S3 Partners Research所做的分析,讓空頭遭到痛擊的5檔AI夯股如下: ●輝達:空頭踩到威力最大的地雷非這檔AI股王莫屬,今年以來輝達股價上漲167.2%,導致放空者慘賠86億美元。 輝達第一財季(截至4月30日)營收獲利確實如市場預期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但數字卻比預期好看許多。最讓市場跌破眼鏡的,是該公司的第二財季營收預測竟比分析師預期高出逾50%,並表示由於需求持續飆升,公司將提高AI晶片供應。其當日盤後股價應聲飆漲近30%,創下歷史新高,而這一波買氣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輝達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改寫新高,市值更在周二一度突破1兆美元大關。 周三(5/31)輝達股價漲多回吐,終場重挫5.68%,但周四隨即反彈大漲5.12%,帶領標普500、那斯達克和費半指數衝高。 ●超微(AMD):今年來股價漲83.6%,放空者虧損20億美元。超微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款新的GPU。資產管理公司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曾表示,儘管超微在GPU設計領域遠遠落後輝達,但這波AI榮景的規模意味著即使超微只能分到一些「渣」,也能從中獲益,「這就是超微受到青睞的原因,投資人想要平價版『輝達』」。 ●博通(Broadcom):今年來股價漲42.4%,放空者虧損15億美元。該公司在周四盤後發布財報,其上季營收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且受惠於企業大舉投資AI相關技術,其本季營收預測意外強勁。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在財報發布後表示,AI將帶動晶片需求,他看好到2024財年,生成式AI將占博通整體半導體營收逾25%。 ●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今年來股價上漲64.7%,在那斯達克100指數中排名第一,讓放空者虧損7.234億美元。該公司預期其2024財年AI晶片營收至少成長一倍。 ●台積電(2330):該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今年以來股價上漲33.7%,自輝達公布財報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約10%,市值增加約200億美元,使放空者虧損6.907億美元。近來市場傳出輝達將把晶片交給英特爾代工以分散供應鏈,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北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輝達下一代晶片還是會交給台積電代工」。
美眾院通過債限法案,就等參院6/5大限日前通過,Fed官員相繼放鴿,6月升息機率降,輝達又大漲,3利多讓美股大樂;宏碁、華碩看好生成式AI,有利PC換機潮;台美簽了斷交後最完整的貿易協定(BTA),下一站是簽FT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新AI晶片都給台積電,否認訂單分給三星、英特爾傳聞;日月光去年員工年薪,以550.8萬元、年增5成奪冠。以下為今(2)日財經懶人包: ▲3利多搶上門 美股大樂 周四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高,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2022年8月以來收盤新高。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提高債限法案,以及薪資通膨壓力放緩的跡象,使聯準會在兩周後暫停升息的預期升高。在輝達強勁反彈帶動下,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最為亮眼。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本周以來上漲近1%,周線可望連續第六周收紅,創下2020年1月以來維持最長的連續升勢。標普500指數本周估將收漲約0.4%,道瓊指數本周估將收跌0.1%。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153.30點或0.47%,收33,061.57點。 NASDAQ上漲165.70點或1.28%,收13,100.98點。 S&P500上漲41.19點或0.99%,收4,221.02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53.56點或1.55%,收3,506.74點。 ▲宏碁、華碩齊喊 生成式AI迎來PC換機潮 ChatGPT引爆了全民AI熱潮,也推動生成式AI落實應用於生產力上,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看好這將為PC帶來剛性需求;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也認為,PC在數位新生活型態下已被視為是重要工具成為剛性需求,皆為下一波PC市場的汰舊換新帶來正面助益。 ▲台美貿易倡議首批協定 簽了 台美重大進展!歷時一年,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1日由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華府簽署,內容包含第一階段五議題。這也是台美自1979年斷交起算、近44年來簽署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行政院表示,深具歷史意義,也是新的開始,但相關任務還沒結束,會持續強化跟世界各國聯繫及合作,向台美全面FTA(自由貿易協定)前進。 ▲輝達AI新晶片 台積電全拿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台行程馬不停蹄,並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聚餐之後,針對晶片代工轉單的態度開始鬆動,他強調,輝達將晶片交由台積電生產感到相當放心,「下一代晶片還是給台積電代工」。業者指出,NVIDIA A100和H100 GPU目前供不應求,其中A100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H100採N4製程,隨下一代晶片訂單在握,有利台積電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 ▲薪酬排行 日月光550.8萬奪冠 最幸福企業出爐。證交所1日公布,日月光投控111年以550.8萬元、年增5成的平均員工薪資費用奪冠,打敗110年第一名的瑞鼎,瑞鼎則以500.1萬元退居第二名,新科高價股三哥的旭隼,更從79名直升至第10名;至於護國神山台積電,也終於從44名加速晉級至第14名。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台行程馬不停蹄,並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聚餐之後,針對晶片代工轉單的態度開始鬆動,他強調,輝達將晶片交由台積電生產感到相當放心,「下一代晶片還是給台積電代工」。業者指出,NVIDIA A100和H100 GPU目前供不應求,其中A100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H100採N4製程,隨下一代晶片訂單在握,有利台積電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 黃仁勳1日在COMPUTEX為合作夥伴美超微(Supermicro)站台,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訪問中國計畫及供應鏈分散風險等議題。黃仁勳表示,尚未決定是否訪中,另外,輝達本次發表之產品皆由台積電代工,且日前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吃過飯,2日將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見面。 黃仁勳日前才透漏,對晶圓代工合作之態度開放,外傳三星、英特爾都將接獲H100之代工訂單。隨著黃仁勳近期計劃訪中,供應鏈安全問題再度引起話題。 黃仁勳表示,這次發表的各式產品皆是由台積電生產,並澄清下一代晶片將轉單是不正確的消息。他強調,下一代晶片還是會交由台積電來代工,但並未鬆口尋找Second source。 他也加碼爆料先前已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一起吃過飯,而且是夫人張淑芬親自下廚。另外在供應鏈安全問題上,黃仁勳認為台灣晶片廠仍有成本優勢,供應鏈安全為目前大勢所趨,不過要供應鏈分散還需要時間。 然黃仁勳大陸行的初步行程不斷曝光,陸媒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黃仁勳計劃3日從台灣前往大陸,會見包括騰訊、字節跳動、比亞迪等知名企業的高管。上述人士指出,黃仁勳尚未最終敲定計劃,行程細節仍可能改變。 市場關注黃仁勳此行的相關動態,會否與大陸重量級企業公布新合作。騰訊是大陸遊戲龍頭,而涉足短影音和遊戲等多領域的字節跳動,則是大陸娛樂項目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再加上具有網路基因的手機大廠小米等,這些企業都可能在遊戲、消費電子甚至AI生成與輝達進行合作。 AI內容生成在汽用發展也廣受關注。繼輝達攜手聯發科搶攻車用商機後,小米亦積極進軍智慧汽車領域,加上理想和比亞迪是當前大陸聲勢最大的車廠,各界觀察黃仁勳在訪問大陸同時,會否鞏固汽車智慧化與自動駕駛業務合作並進一步部署。
許多人去日本旅遊時,都會購買俗稱西瓜卡的「Suica」,或是「PASMO」兩種交通卡。不過JR東日本公司今(2)日宣布,受到全球半導體短缺影響,IC晶片原料取得不易,將從8日起暫停販售這兩款卡片。 JR東日本公司今日發布公告,受到全球半導體短缺影響,IC晶片原料難以取得,因此常見的交通卡「西瓜卡」、「PASMO卡」會從本月6日暫時停止販售,對消費者造成不便,深表歉意。而官方目前也還沒有說明何時才會開始販售這兩款卡片。 公告指出,若消費者已經持有「西瓜卡」和「PASMO卡」還是可以照常使用,而28天短期旅遊限定的紅色西瓜卡「Welcome Suica」以及「Pasmo Passport」仍會正常販售。除此之外,因為西瓜卡今年5月底青森、盛岡、秋田等地啟用,這些地區也可以買到不記名的交通卡。 消息曝光後,PTT日本旅遊板也有不少鄉民討論,「還好之前先買起來了!」、「原來這種卡也會缺貨」、「應該是下一批來不及做好,太多人去玩賣光了」、「傻眼,晶片短缺竟然連這種地方都有影響」、「那兩張卡記得當初是為了東奧遊客準備的,應該生產超多」。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據彭博社報導,人工智慧(AI)熱潮帶動晶片股狂漲一波,讓空頭幾乎賠光光。 根據S3 Partners LLC.所做的分析,今年以來放空半導體股的帳面損失已經超過180億美元,也就是每投入一美元放空這些股票就慘賠92美分。 這個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今年以來費城導體指數已經大漲39%,並在周二創下2022年3月來新高。 輝達成為空頭最大的「刺客」,其今年來股價上漲近170%,按市值計令空頭慘賠約86億美元。 在過去30天裡,這波強勁的升勢也觸發晶片股大量的軋空買盤。 分析報告指出,過去30天裡,空頭對大量的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 Corp)和微晶片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 Inc.)部位進行回補。 儘管輸得很慘,但他們並沒有因此退縮,反而越挫越勇,在過去30天裡,放空半導體的空頭部位增加了14億美元,空頭部位增加最多的前十檔股票包括超微(AMD)、英特爾、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台積電ADR、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科磊(KLA)、美光和思佳訊(Skyworks Solutions)。 AdvisorShares Ranger Equity Bear ETF共同管理人Brad Lamensdorf表示,最終你將得到很棒的放空標的,即不賺錢又品質差的公司,就像20年前泡沫破滅的那些網路公司一樣,但現在這麼玩就像拿頭撞牆一樣。在一個趨勢的初期放空它是很危險的事,直到它們的技術獲得採用而表現開始不如預期之前,其股價表現很可能因為「不了解」而走高。且儘管該族群現在肯定會陷入震盪,但被這個趨勢吸引的新資金很容易就會燒毀空頭。這就像試圖在迷因股正狂熱時放空它們一樣,即使基本面有充分的理由做空,你也可能被「殲滅」。
美國繪圖晶片(GPU)巨擘輝達日前市值衝破1兆美元,是首家達到此門檻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史上第8家達到該項里程碑的企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價跟著水漲船高,近期來台更成為市場矚目焦點。外媒撰文指出,黃仁勳和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有許多相似之處,除了都有招牌的穿衣風格,領導風格也相似。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報導,黃仁勳不管會場有多熱,亮相時必定穿著黑皮衣,一如賈伯斯總穿黑色高領上衣和牛仔褲。此外,黃仁勳仿效賈伯斯的管理風格,他將決策權集中在自己手上,並承擔共同決策制企業不敢冒的風險。 報導提到,黃仁勳常有強勢發言,比如他最近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譴責美國對大陸貿易制裁的負面影響,更提到自己寧願將晶片賣給大陸,也不要大陸新創公司製造的替代品。 當黃仁勳被問到AI風險時,他說必須嚴肅以對,提到地緣政治問題時,他則說輝達供應鏈有韌性。報導稱黃仁勳也是行銷高手,最終總把問題導回至自家產品。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印度政府可能駁回印度富豪阿加瓦爾(Anil Agarwal)與鴻海集團合資晶片事業提出的補助申請,此案涉及的援助金額估計高達數十億美元。這對於雙方有意砸下190億美元在印度興建半導體廠的計畫將是一大挫敗。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當局可能告知阿加瓦爾旗下韋丹塔資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與鴻海合資興建28奈米晶片廠的計畫無法獲得補助,理由是該案未達政府設定標準。 儘管Vedanta與鴻海可以再次提出申請,但此次補助案遭到否決,這意味著:阿加瓦爾打造印度首座大型晶圓廠的計畫被迫延後,而他執掌的礦業集團Vedanta此時正背負沉重的債務負擔。Vedanta代表指出,他們正在等待政府回覆申請結果。 消息人士表示,阿加瓦爾早在9個月前便矢言打造印度「本土矽谷」,但迄今仍未找生產28奈米晶片的技術合作夥伴或取得製造等級技術的授權。至少要滿足其中一項條件,才有可能取得政府資金補助。 Vedanta與鴻海在晶片製造方面的經驗並不算多,且兩家公司難以取得能立即投入生產的技術。這顯示出:興建新的半導體工廠難度極高,除了須耗資數十億美元資金外,更需要高度專業的技術支持。 Vedanta先前表示,合作夥伴鴻海已取得「製造等級、大量生產」40奈米晶片技術與更精密的28奈米晶片「開發等級」技術。但消息人士指出,這可能不足以說服印度政府批准補貼,畢竟兩家公司申請內容實際上是生產28奈米晶片。 印度政府可能要求Vedanta針對40奈米晶片生產提交新的補助申請,並提出修正後的資本支出預估數據。 為了吸引晶片製造業者進駐印度,印度總理莫迪宣布100億美元獎勵補助方案,並承諾分擔業者建造半導體廠的半數成本。但部分專家指出,此補助計畫迄今發揮的效果有限。
2022年全球LED終端需求明顯下滑,LED照明、LED顯示屏等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上游LED晶片產業產能利用率降低,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價格持續下跌。據TrendForce研究,量價齊跌導致2022年全球LED晶片市場產值年減23%,僅27.8億美元。2023年隨著LED產業復甦,又以LED照明市場需求恢復最明顯,有望進一步帶動LED晶片產值回歸成長,預估可達29.2億美元。 LED商業照明是整體LED照明市場中回溫最快的應用,從供給端看,LED照明產業自2018年起進入低谷期,導致部分中小業者退出,其他傳統照明供應鏈業者也已轉型往顯示及其他高毛利市場發展,導致供給減少,庫存處於較低的水位。 因此,近期部分LED業者進行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面積低於300密耳(mil2)以下(含)的低功率照明晶片品項漲價最多,漲幅約落在3~5%;特殊尺寸漲幅最高可達到10%。TrendForce調查,目前LED供應鏈業者普遍有較強的漲價意願,除了欲漲價的業者開始變多,由於部分LED晶片業者訂單滿載,調漲的品項也有擴大趨勢,以藉此減少虧損,同時主動減少低毛利訂單。 TrendForce分析,全球LED照明晶片主要供應商集於中國,近年隨著行業洗牌加劇,部分國際業者被迫退出LED照明晶片市場,中國LED晶片業者也減少照明晶片業務比重,大部分仍留在市場的供應商,旗下LED照明晶片業務長期均處於虧損狀態。本次中國市場低功率照明晶片率先漲價,短期來看是業者為改善盈利能力採取的舉措;長期來看透過調整供需平衡,提升產業集中度,逐漸使得產業回歸正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