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客運

的結果
  • 大園耀承璽閱 卡位重劃區起漲點

     謝易晏  耀承建設瞄準新大園特區最優勢地段,推出全新個案「耀承璽閱」,機場經濟力與國際對位的城市新藍圖,耀承璽閱以「新機場、新大園、新未來」的三大利多,預見大園未來發展有如新加坡國際宜居城市縮影,躍升北台灣移居宜居新城心。  耀承璽閱基地座落在桃園市大園區環區西路441號旁黃金角地,距離未來雙語學校約300米,面積約822坪打造雙子星地標建築,擁環區西路16米與學七街6米雙面大街廓,大器迎向面萬坪特定農業區,無限棟距坐享永久綠意景觀,全國最大開發計畫「桃園航空城」正式啟動,「機場經濟」強勢崛起,周邊潛力重劃區房市正迎來爆發式的成長。  超前部署重劃區本是房地產置產不敗法則,交通一線直達青埔的機場重劃特區「大園客運段」具有海陸空交通網,未來整合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帶來龐大城市產值與就業機會,催升「大園客運特區」住宅高度需求,卡位重劃區起漲點就是現在。  毗鄰航空城的「大園客運特區」以符合全球趨勢的綠色城市為概念,融入河流、埤塘、綠地等當地特色景觀,打造宜居聚落;未來擁有雙語教學的名校「大園國中」以及「潮音國小」,另外內政部與桃園市政府合作推動「客運園區至機場聯絡道路」,第一期已通車命名為「航城路二段」,是大園地區、客運園區與航空城間聯外要道,更象徵著新大園的里程碑,第二期路段由老街溪橋延伸至機捷A15大園站,預計在今年8月完工通車,高速聯外交通如虎添翼。  耀承建設展望新大園願景,聚焦新加坡國際生活體驗,即日起推出「早鳥限時三重頌」臉書按讚Tag好友就有機會抽中「新加坡」來回機票,買就贈送「超五星金沙飯店」住宿豪禮,多重好康搶先購,未公開先轟動,成為「大園客運特區」首選個案,新世代圓夢置產新指標。接待會館:大園區大觀路680號對面,貴賓專線:(03)385-1666。

  • 兩岸海上客運直航 國台辦籲復航

     兩岸本月陸續恢復「10+13」直航點、「小三通」後,國台辦29日再以「台胞熱切期盼」為由,提出恢復5條兩岸海上客運直航航線。國台辦表示,對此「大陸方面已不存在任何障礙」,希望我方盡快全面恢復。對此陸委會回應,相關機關會依整體新情勢進行綜合評估及規劃。  兩岸放開邊境後,開始著手協商恢復雙向交通。陸委會3月9日公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宣布10日開始恢復10個兩岸直航點,另13個航點可申請包機。16日,陸委會再宣布25日起,開放國人跟陸配可經由「小三通」往來兩岸。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台胞台商熱切期盼兩岸直航航點盡快全面復航,兩岸航空業者也積極提出復航申請。26日,深圳航空、中華航空復飛深圳至台北航線,27日,中華航空復飛廣州至台北航線。  朱鳳蓮表示,目前大陸民航主管部門已批覆兩岸航空公司夏秋航季航班計畫,兩岸航空公司在兩岸航線間每周安排客運航班794班,年增26.63%。希望台方也能採取確實行動落實其提出的「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保障兩岸有關直航航點盡快復航。  朱鳳蓮還提到恢復兩岸5條海上客運航線。她說,2008年11月,大陸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實現海上客貨運直航。  大陸到台灣本島包括廈門來回台中、廈門來回基隆、平潭來回台北、平潭來回台中和浙江大麥嶼來回基隆共5條海上客運航線。  朱鳳蓮說,多年來,兩岸海上客運航線已成為兩岸民眾往來的重要通道。2020年2月至今兩岸海上客運受疫情影響暫停運營。  朱鳳蓮表示,當前廣大台灣同胞熱切期盼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陸方高度重視並已全面做好相關準備。  朱鳳蓮進一步指出,兩岸間恢復正常海上客運航線「大陸方面已不存在任何障礙」,希望民進黨當局傾聽民眾呼聲,予以積極回應,盡快全面恢復兩岸海上客運航線。  此外,兩岸交流也因兩岸交通恢復逐漸熱絡,朱鳳蓮表示,繼商總3月到訪後,工總也將於4月17日至21日組團來訪,三三企業交流會則擬與工商協進會於5月聯合組團來訪。

  • 《產業》成運交車27輛 欣欣客運羅斯福路幹線電巴通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欣欣客運羅斯福路幹線電動公車今天舉行通車典禮,也是示範型快充電動公車及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上路,本次成運汽車總計交車27輛全新快充電動巴士。  欣欣客運木柵二站,不僅是全台北市第一個快充示範型車輛專業調度場站,更是第一座引領未來的快充場站。成運的電動巴士是台灣設計、台灣研發以及台灣製造,使用最適合快充的LTO鈦酸鋰電池,公司指出,木柵二站這個場地,在不改變原有規畫的條件下,能提供46台快充電巴充電,而且快充「分散充電、隨時充電」,只需要15分鐘即可從20%的電量狀態補充至80%,還可避免夜間集中充電6~8小時帶來的風險,也避免影響鄰近用電戶的使用權。 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強調,台北市政府全面導入電動巴士,是電巴產業最大後盾和支持力量。今天大家一同見證台北市第一條快充電動巴士上線營運,27輛全新成運快充電動巴士將帶給台北市民更安全、更舒適且更環保的搭乘體驗。

  • 菲律賓客運渡輪失火 至少31死

    菲律賓南部巴西蘭省(Basilan)附近海域的一艘客運渡輪失火,造成至少31人死亡、23人受傷,另有7人失踪。 綜合路透社和菲律賓當地媒體報導,這艘載有250名乘客和船員的渡輪周三從菲律賓棉蘭老島(Mindanao)的三寶顏市(Zamboanga)開往蘇祿省的和魯島(Jolo)。巴西蘭省省長哈塔曼(Jim Hataman)說,當地海岸警衛隊、海軍、另一艘渡輪以及漁民投入了搜救工作。 海岸警衛隊在一份聲明中提到,當局正在檢查渡輪是否有「漏油跡象」,並對該船進行調查和評估。省長表示,燒焦的渡輪被拖到巴西蘭省的海岸,搜救人員在客艙區發現了18具屍體。 據報,至少有23名乘客被送往醫院。

  • 《大陸社會》國台辦籲重啟兩岸海上客運直航

    【時報-台北電】對於兩岸海上客運直航尚未復航,大陸國台辦29日呼籲,現已全面做好相關準備,復航沒有障礙,盼盡快全面恢復兩岸海上客運航線通航。 發言人朱鳳蓮介紹,2008年11月,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實現海上客貨運直航。大陸到台灣本島包括廈門-台中、廈門-基隆、平潭-台北、平潭-台中和浙江大麥嶼-基隆共5條海上客運航線。 兩岸海上客運航線已成為兩岸民眾往來的重要通道。自2020年2月起,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兩岸海上客運暫停運營至今。(編輯:廖小蕎)

  • 陸民航客運航班執行量 年增300%

    大陸民航客運市場明顯大幅復甦,數據表示,在上周(3月20日至3月26日)大陸全國執行客運航班8.5萬班次,日均1.2萬班,較2022年同期增長300%。 上海證券報報導,飛常准大數據顯示,在3月20日至3月26日期間大陸全國執行客運航班8.5萬班次,日均12,072班,較2022年增長30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6%;周運輸旅客量1,054.2萬人,日均150.6萬人,較2022年同期增長469%,恢復至2019年的87%;周執行率75%,與前期持平。 客運航班方面,截至3月26日,今年全國累計執行國內客運航班96.51萬班次,年增長3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6%;累計執行國際客運航班3.40萬班次,年增長229%,較2019年同期下降85%。 貨運航班方面,截至3月26日,今年全國累計執行國內貨運航班1.45萬班次,年減9%,較2019年同期增長48%;累計執行國際貨運航班3.10萬班次,年減36%,較2019年同期增長255%。 機場旅客吞吐量方面,上周廣州機場、首都機場、深圳機場客流位居前三,大興機場、首都機場、銀川機場客流環比增幅位居千萬級機場前三。

  • 信用指標逆勢股價 中華信評估華航客運收益率走高

    疫情解封、兩岸恢復正常航班,航空客運需求大增,華航信評機構中華信評指出,自去年12月以來,航空客運需求的復甦速度持續快於中華信評的預期,最新估測華航2023年的客運收益率將介於新台幣2.7元至3.0元的較高水準,優於中華信評先前預測的2.3元至2.6元間。 中華信評分析師董瑾據此分析,將華航今年的航空客運部門營收預測,上調至880億元至940億元之間,即2019年水準的80%至84%。 信評機構評估航運業者的信用指標之一,奠基於客運收益公里數(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簡稱 RPK),進而估算客運收益率。這些估測和外資看股價的標準或有不同,近日外資大賣華航,而中華信評估測的信用指標實際上逆勢走升。 中華信評指出,航空客運需求的反彈力道遠較預期水準更為強勁,先前擔憂的航空貨運需求衰退影響,可望因此大幅抵銷,且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華航:twBBB+/穩定/twA-2)的發行體信用評等亦可因此維持在目前的水準。中華信評授與華航長期信評twBBB+,屬投資級優等等級。 華航2023年1月、2月的客運收益公里數RPK,中華信評估算,已分別恢復至2019年1月與2月的63%與72%,中華信評先前的預測為約恢復至50%,即是來自於更為強勁的旅客需求所帶動。 中華信評目前預測,2023 年華航的 RPK 將介於 2019 年水準的63%至67%,高於中華信評先前預估的56%至60%。中華信評亦預測,2023年華航的客運收益率將介於新台幣2.7元至3.0元的較高水準,優於中華信評先前預測的2.3元至2.6元。 不過,中華信評提醒,今年1月、2月的航空貨運需求下滑速度亦較快,且貨運收益噸公里數在這兩個月分別較前一年同期下滑34.5%與20.7%。在全球貿易衰退且供應鏈於疫情控管措施鬆綁後恢復正常的情況下,航空貨運運價費率的下跌速度亦同步加快。中華信評現在預測,2023年華航的貨運 收益噸公里數將下滑17%至21%,而中華信評先前的預測是下滑10%至14%。 與此同時,今年年航空貨運運價費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跌38%至42%,跌幅高於中華信評先前預期的30%至33%。因此,今年華航的貨運營收恐下滑48%至54%。儘管如此,董瑾表示,前述的營收表現仍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營收水準高出15%至30%。

  • 兩岸13航點包機 連假前7天開放航空公司申請

    民航局17日指出,關於兩岸包機13個客運航點,航空公司可於獲配航權額度內於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慶假日前後各7日申請飛航客運包機,並將在18日開始實施。 陸委會9日公布的「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現行5航點持續執行及疫情可控風險下,經評估後開放10個定期航班航點。對於評估有需求但無條件恢復定期航班的航點得申請包機,共計13個航點,包括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 民航局表示,基於緊急醫療、人道考量等特定旅運需求亦加以考量,航空公司可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依程序申請包機飛航。後續將視執行情形持續滾動檢討,並自3月18日開始實施。

  • 陸委會:25日開放國人及陸配透過「小三通」中轉

    陸委會16日宣布,在疫情控制並考量清明節民俗追思需求,25日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政策,以方便國人的行程安排。除「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適用對象外,擴大至國人及其陸配等亦可搭乘及「中轉」。 陸委會表示,惟若該陸籍人士是依「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規定申請入出境許可,不得中轉台灣本島。 陸委會表示,政府綜合評估疫情可控、國人權益及兩岸往來需求等因素後,已陸續放寬陸港澳籍人士入境及兩岸交通往來限制。有關陸籍人士申請至金門、馬祖或澎湖從事交流活動,涉及疫後兩岸人員健康、有序交流之恢復,政府正持續依疫情發展及整體局勢等因素進行檢討,妥慎評估、漸進恢復兩岸間人員往來與交流。 航班安排部分,金廈航線由每日至多1班,調增為每日至多6班。金泉航線由每週至多2班,調增為每週至多3班。馬祖航線,福澳-琅岐及白沙-黃岐航線,由每週合計至多4班,調增為每週至多14班。 航班排班部分,本於對等原則,由雙方航商輪流開航。臨時加班船機制,則因應節假日或連續假日及特殊情況之旅運需求,得由業者報航政機關同意後,臨時機動加開航班,但以1班為限,且該加班船不受前開航班額度限制。 澎湖不定期航線部分,澎湖無固定航班,得依需求以包船專案方式向航政機關提出申請,而搭乘旅客身分仍比照金馬航班規定辦理。 陸委會表示,在疫情風險可控下,政府逐步恢復兩岸人民之間健康有序交流。「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常態化實施以來,運作順利,進一步鞏固推動「小三通」客運常態化之基礎。 自2月7日至3月9日,金門「小三通」客運,合計載運5,869人次,馬祖「小三通」客運,合計載運658人次。因應國人清明節往返兩岸需求,政府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以利國人旅運安排。

  • 《航運股》長榮航2022年每股盈餘1.34元 擬配息0.8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長榮航(2618)公布2022年財報,全年稅後淨利78.24億元,每股盈餘1.34元,為4年來最高,擬配發現金股息0.8元。長榮航也公布董事會董事(含獨立董事)被提名人名單,長榮海運代表人兩席分別為林寶水、戴錦銓,長榮國際代表人張明煜,聖世公司代表人吳景明、朱文慧,孫嘉明;三席獨董分別為公益性獨立董事簡又新,許順雄及吳宗寶。  長榮航2022年營收1380.69億元,年增33%,其中,客運營收319億元,年增311%,反映載客數221萬人次,年增653.8%,客運承載率60.8%,單位收益年減46.1%。 長榮航指出,第4季國境管制措施大幅鬆綁,實施免隔離防疫規定,配合政府政策調整,有序恢復載客航班,並擴增歐洲航點,提供更完善的航網服務。  去年貨運營收903億元,年增6.0%,載貨量84萬噸,僅年減1.8%,貨運承載率86.1%,單位收益成長4.7%。  上半年因客機停航,全球航空貨運運力供需失衡,延續高運價及艙位需求;下半年因全球景氣下行,終端需求疲弱,雖價量齊跌,但仍優於疫情前水準。

  • 《大陸產業》今年國內客運航班80.06萬班次 達2019年同期95%

    【時報-台北電】大陸自年初開始鬆綁邊境管控措施,國際交流開始正常化,根據飛常準大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3月12日,大陸累計執行國內客運航班80.06萬班次,同比增長2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5%;累計執行國際客運航班2.59萬班次,同比增長187%。  另據統計,上週(3月6日至3月12日),大陸國內民航市場運行穩定,執行客運航班8.1萬班次,日均11588班,環比下降1%、同比增長69%,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0%;當周全國運輸旅客987.7萬人,日均141.1萬人,環比下降2%,同比增長98%,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2%。(編輯:張嘉倚)

  • 公車司機缺工 藍委憂有月票沒車搭

     行政院推出1200北北基桃生活圈月票,改善民眾通勤成本,不過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指出,此政策是希望大家多搭公共運輸通勤,疫情趨緩客運班次勢必恢復,卻發生司機嚴重缺工,政策落實後恐發生「有月票、沒車搭」的問題。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將會有協助訓練和獎金補貼的方案。  根據公路總局調查2022年司機人數為4392人、2021年為4854人、2020年為5858人;2022年司機人數比2020年少了1466人;萬美玲批評,這個數字還只是統計上的數據,實際上可能更嚴重,加上疫情期間駕駛紛紛轉行,恐怕也不會再回來。  此外,萬美玲指出,2019年客運司機的薪資為5萬4411元、2020年薪資下降為5萬1810元、2021年僅剩4萬1753元,減少2.3%;客運司機相當辛苦,薪資又不斷下滑,要留住人才恐怕不容易。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表示,已建議交通部針對客運公司司機員工訓練或薪資補貼等研議,盼能讓司機穩定,光有月票沒有司機沒用,政府應要求客運公司做好輪班和職場福利來留住人才。  首都及台北客運總經理李建文坦言,雙北司機調薪6000元相對穩定,但確實有人力不足的狀況,現在面臨員工平均年齡逐年提升,年輕人不願投入這行,未來客運司機退休年齡可能會再提高,這些問題必須解決,否則可能會惡性循環。

  • 航點解禁 陳揆:展現我方最大善意

     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何時恢復各界高度關注,行政院長陳建仁9日在院會上預告,陸委會將宣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規畫。他表示,該計畫綜合各方面的考量,也會盡量將陸方日前提出恢復航點的建議納入,「展現我方最大的善意」。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院會後記者會上轉述陳揆提示說,總統蔡英文去年國慶談話時,即表示「在兩岸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兩岸健康有序交流」的立場,近月來,我方陸續放寬對岸人員入境限制,並逐步恢復「小三通」客運的正常運作,由於疫情進一步趨緩,各相關機關將持續就恢復兩岸各層面交流,進行評估及規劃。陳揆強調,兩岸空運航點的恢復,除疫情因素外,也涉及諸多層面。陸委會提出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規畫,基本上,已綜合各方面考量,並盡量將陸方日前提出的恢復航點建議納入,可以說,展現了我方最大善意。

  • 華航擬配息0.46元

     華航去年合併營收1,507.22億元、年增8.56%,營業淨利25.85億元,稅後淨利22.4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28.6億元、年減69.51%,每股稅後盈餘為0.48元,董事會決議擬配息0.46元,若以9日股價20.9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2.2%。  看好今年旅遊復甦動能,華航積極增班、新闢航點衝業績,3月26日起兩岸航線大幅增班73%,至每周高達45班;長程航線羅馬自3月26日起復飛,4月起維也納及倫敦將增為每周5班,並正籌備7月開航布拉格;北美航班恢復至疫前規模。  華航表示,去年多國陸續解封,帶動航空旅運需求,6月中台灣也開放旅客轉機,其中亞太地區客運市場需求轉強、運能逐步恢復,下半年客運航班穩健增加,帶動客運營收大幅成長,全年客運收入相較前年增加320.22%。另在貨運部分,雖受全球經濟疲軟、高通膨及升息等影響,部分國際需求重回海運。

  • 華航2月營收寫近五年同期高 客運年增8倍

    華航(2610)2月合併營收126.71億元,月減15.4%、年增18.64%,為近五年同期最高,其中客運收入70.84億元、年增866.44%,主因為運能逐步恢復且市場需求轉強。 全球旅遊需求持續增溫,華航在全線增班布局下,2月客運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逾8倍,其中台灣往返日、韓旅客持續成長,東北亞航線為客收主力,另北美航線增班也挹注整體營收表現。華航第一季增班超過3成,並推出西洋情人節、228連假兩波機票促銷,衝刺疫後客運市場復甦商機。 另在貨運部分,華航2月貨運收入48.37億元,主要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工作天數及訂單減少等多重因素影響,全月概況仍延續上月的保守氛圍。華航持續深耕各地市場,維持民生消費需求的載運,半導體機台設備、汽車及其零配件、季節性水果及生鮮貨源都為運送主力,藉華航密集的客貨運航網,搭配客貨機運能靈活調度,滿足各種貨型及即時運送時效要求,增裕營收。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