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保護運動「Earth Hour 關燈一小時」,將於3月25日晚間八點半邀請所有人共同關燈節電。國泰金控李長庚總經理浪漫喊話「看見最閃亮的星星,從關燈開始!」國泰號召集團關係企業組隊響應,包括國泰飯店觀光事業、永聯物流開發都將持續響應,擴大影響力。 國泰金控公開企業減碳心法,聚焦「提升再生能源使用量」、「建置能源管理系統」、「綠建築」與「綠色租賃方案(綠房東)」等方向,目標2050達成淨零碳排,高階主管的KPI亦與減碳成效連結,打造重視減碳作為的組織文化。 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為首批加入經濟部「綠色租賃方案」之金融業,投入「綠電大樓」建置,提供企業「綠能辦公室」租借。國壽作為綠房東進行採購,推動大樓團購綠電,分配承租戶所需綠能,達成企業永續發展,截至2022年已完成四棟大樓轉供綠電。 國泰世華銀行呼籲民眾,善用國泰世華全台零錢機ATM據點,存零錢可以加速硬幣回收與流通,減少政府鑄幣成本。國泰世華2013年也創銀行業之先,打造全台首家太陽能分行,預計2023年底會再有五處據點完成太陽能板增設。 「Earth Hour 關燈一小時」活動,國泰金控全台將有逾百棟大樓共同參加;國泰飯店觀光事業全台7館也將同步響應,關閉招牌照明與館外造景一小時;以及永聯物流開發全台六個園區的辦公室區域皆共同參與。國泰永續識務所Facebook粉絲團即日起舉辦關燈抽獎,活動網址:https://fb.watch/jrGzzmoQYb/。
國泰金控、華南金控法說會將於本周登場,此次法說會除說明公司營運狀況外,股利發放政策將是重頭戲。國泰金控是否動到資本或法定盈餘公積發股利,受到各界高度關注;華南金去年發放股利為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共計1.12元,今年是否維持高股利發放率,令人期待。 國泰金控去年捲進防疫保單之亂,獲利受到影響,2022年全年稅後純益為380.1億元,EPS為2.58元、年減近73%。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日前表示,將綜合考量營運狀況、投資人對現金股利需求及經濟發展等因素,來決定股利政策。因金管會放寬金控今年在符合一定條件下、經董事會通過,可資本或法定盈餘公積補充配息,國泰金會不會動用頗受市場矚目。 華南金控本周也將召開法說會,公布2022年度營運概況。華南金2022年稅後純益為173.04億元,EPS為1.27元,每股淨值為13.54元,相較於上一年度年增0.58%,在金控業去年獲利多衰退的情況下,表現相對亮眼。 近期市場關注金融股股利發放情形,華南金去年EPS達1.27元,對比去年發放股利為現金股利0.78元、股票股利0.34元,共計1.12元,今年是否還能維持高股利發放率,是法人關注的問題。 另外,華南金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華南銀行,為提升資本適足率,去年下半年開始調整風險性資產結構,善用風險抵減工具,除RWA下降,放款總額反逆勢成長,讓華銀獲利再創新高,今年如何維持獲利動能是法說會的重點之一。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投資人對於高股息配發率、高現金股利的標的總是難以抗拒,2021年金融股獲利創史上新高,光15家金控的股東人數就暴增超過615萬人,投信業者也以高股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搶市,至今台股已有1檔高股息ETF,總受益人數超過兩百萬人。 負面衝擊不斷 玉山金發難 然而好景不常,2022年金融股遭股債崩跌、升息緊縮等連環負面衝擊,金融股就算賺錢,也要以充實資本與營運資金為優先,現金股利發放肯定大幅縮水。 開第一槍的是玉山金控。考量到帳上逾百億元的股債評價減損以及充實營運資本,2月20日,玉山金宣布今年不會動用資本公積配股,僅配發0.2元現金股利、0.4元股票股利,同時以每股20元的價格啟動160億元現金增資。隔天股價就下跌4.81%,賣壓刺激單週成交量衝上34萬張,截至2月底,暫時守住月線。年初市場原本預估升息將到尾聲,金融股有一波反彈,但玉山金公告後,拖累整體上市金融類股在一週內下跌1.1%,未來即使利率環境轉趨穩定,金融股恐怕繼續承壓。 但若深究來看,玉山金控資本適足率116.05%、玉山銀行13.67%(2022年第2季法說會),略低於同業;但財務仍屬健全。大幅增資後,未來若有併購題材,長期投資可期。 《財訊》報導指出,真正的重災區,當然是投資部位大的壽險型金控。根據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新光金等五大壽險型金控財報,截至去年第3季,股債評價累計減損都超過千億元,開發金帳上其他綜合損益也有840億元的虧損。若要嚴守財務紀律,應將全年獲利扣除法定資本公積及股債投資評價減損後,剩餘才能拿出來發放股利。就算要拿公積配股,也只能使用當年度的盈餘公積,不應挪用過去累積的資本公積,而這也是主管機關嚴管金融業股利政策的主因。 不過,從去年延續到今年、總規模超過2千5百億元的金融股現金增資潮,恐怕大幅擾亂籌碼。去年金融股均折價辦理現增,現增價常為該波段的地板價,三商美邦和新光金控的股價就落在現增價附近。 辦現增高配息 壽險鑽巧門 《財訊》分析,但國泰金控與富邦金控均已表明希望爭取「穩定」配發股息,今年目標至少配發2元以上,若小股東對於「左手向股東拿錢增資、右手又發放現金股利」的政策也能埋單,股價仍能維持堅挺。
國泰金控今年首場校園實體徵才活動4日於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熱烈展開,以「國泰N世代,N種未來我敢Try」為主題,釋出6,200名職缺。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將入社會的Z世代同學,正面臨人生非常重要的選擇,事關到未來人生內涵與職涯發展,他說:「站對位,卡贏過會打拳頭。」站對位置選對舞台,人生將相對容易。 李長庚指出,最近熱門話題是ChatGPT人工智慧發展會不會取代未來工作,都指出單調重複性質的工作將被取代。「跨域、跨國界、跨產業」等專業整合能力才不容易被取代,期待Z世代一起加入國泰金控,國泰提供符合現代與未來所需要的跨界工作型態,包括行動辦公場域、數位發展與國際發展等,進入國泰金控,將有跨國、跨子公司、跨部門、跨專業歷練機會,訓練新鮮人成為跨界人才,不用擔心工作被AI取代。 這次國泰金控徵才分為五大職系,包括儲備幹部、數位科技、財投精算、營運企劃、業務菁英,熱門職缺像是GMA、CMA、CIM等儲備幹部計畫,其中「數位科技」重點人才需求高達450位,較去年成長50%。國泰號召跨界人才,擔綱金融數位轉型的核心引擎,包括熱門AI領域,將加入智能客服阿發、雲端、區塊鏈、資料科學實驗室等團隊為創新服務帶入N種可能。 國泰金控在今年台大校園徵才一級戰區,特別打造「共享辦公」的實境職場環境,以「吸眼球」策略成功讓求職者停下腳步,此外現場陣容也不遑多讓,由李長庚領軍集團一級主管,包括國泰證券董事長莊順裕、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國泰人壽發言人林昭廷等親臨現場為求職者提供N種問題解答。 國泰金控強調,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是國泰的三大業務核心,「人才」可說是最大的核心引擎,國泰內有跨四個世代的同仁,這幾年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最重要的就是mindset(思維)要改變,這兩年陸續成立台中、高雄CDC資訊開發中心,吸引在地人才不再北漂,作為集團雲端開發基地,助攻東南亞業務。
國泰金控今年首場校園實體徵才活動今於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熱烈展開,以「國泰N世代,N種未來我敢Try為主題,釋出6200名職缺。 五大職系包括儲備幹部、數位科技、財投精算、營運企劃、業務菁英,熱門職缺像是GMA、CMA、CIM等儲備幹部計畫,其中「數位科技」重點人才需求高達450位,較去年成長50%。 國泰號召跨界人才,擔綱金融數位轉型的核心引擎,其中包括熱門AI領域,將加入智能客服阿發、雲端、區塊鏈、資料科學實驗室等團隊為創新服務帶入N種可能。 疫情帶來工作型態改變,讓企業除了端出薪資福利之外,「彈性工作」與「員工體驗」成為今年度吸才必要條件,根據LinkedIn 2022年全球人才趨勢報告中指出,當員工對於彈性工時與地點感到滿意時,員工感到快樂的比例為2.6倍,願意推薦他人該公司職務的比例是2.1倍。 因此,國泰金控今年在台大校徵一級戰區,特別打造「共享辦公」的實境職場環境,以「吸眼球」策略成功讓求職者停下腳步;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今率領一級主管,包括國泰證券董事長莊順裕、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國泰人壽發言人林昭廷等,親臨現場為求職者提供N種問題解答。 李長庚在現場祝福即將步入職場的Z世代同學,正面臨人生非常重要的選擇,事關到未來人生內涵與職涯發展,台灣諺語說:「站對位,卡贏過會打拳頭。」站對位置選對舞台,人生將相對容易,最近熱門話題是ChatGPT人工智慧發展會不會取代未來工作,都指出單調重複性質的工作將被取代。 「跨域、跨國界、跨產業」等專業整合能力才不容易被取代,期待Z世代一起加入國泰金控,國泰提供符合現代與未來所需要的跨界工作型態,包括行動辦公場域、數位發展與國際發展等,進入國泰金控,將有跨國、跨子公司、跨部門、跨專業歷練機會,訓練新鮮人成為跨界人才,不用擔心工作被AI取代,歡迎Z世代選擇國泰做為人生舞台,翻轉人生創造無限可能。 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是國泰的三大業務核心,而「人才」可說是最大的核心引擎,國泰不遺餘力打造能讓同仁展現舞台的機會。國泰內有跨4個世代的同仁,這幾年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最重要的就是mindset(思維)要改變,國泰做了很多努力,為每位同仁客製化數位課程,舉辦共享學堂,讓跨集團、跨部門之間有更多交流和互相學習的環境,這兩年陸續成立台中、高雄CDC資訊開發中心(Cathay Development Center),吸引在地人才不再北漂,作為集團雲端開發基地,助攻東南亞業務。 疫情逐漸緩解,國泰金控是少數仍以混合式工作模式(Hybrid work model)的金融業者,為的就是提供同仁更彈性的工作環境、鼓勵思考創造,在面對嚴峻的市場經營和氣候變遷時,更能保有彈性因應外在巨變的不確定風險,非常歡迎各界菁英,一起成為國泰金融科技加速器的重要成員。 國泰攤位現場精心設計趣味的測驗,3分鐘猜出適合職系,五大職系包括須450位的「數位科技」職系,號召金融專業與數位趨勢的跨界人才,是國泰金融數位轉型的核心引擎;廣納5500位的集團「業務菁英」需要積極主動超級好聊能幫理財的交際星,提供優質客戶最有前瞻性的市場建議;也需180位「營運企劃」找尋能掌握紮實精密的營運機制,高速效率管控流程的計畫通;85位「財投精算」工作內容包括商品設計等。 新鮮人關注的「儲備幹部」找尋具備多元技能菁英,有金控GMA、銀行CMA,及人壽CIM三大計畫,招募逾40人,享百萬以上年薪、集團輪調培育,最快1-2年升遷到主管職。 根據美世2022人才報告指出,有96%員工希望公司重視永續發展,即是工作彈性與保障、多元公平與共融(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等面向。國泰從文化、政策、制度、互動四個層面打造多元包容的DEI職場,讓跨世代、跨族群、多元背景的同仁都能發揮潛能,除了在今年全面推動DEI微課程進行文化認知打底,舉辦領導力培訓強化管理層認知,制度面則確保日常營運流程無歧視、無差別化待遇,定期檢視優化流程,提供足夠資源以提升員工體驗。 舉例來說,全面檢視內部福利制度用詞無性別歧視,確保同性伴侶權益不受影響。並於內部建立更平等、頻繁的對話與回饋管道,強化內部溝通,搭建多元溝通機制,例如取消制服、公文簡化,此二項員工心聲,已完成內部制度改變。 為讓求職者更深度了解國泰及探索職涯,除了3月4日整日的台大校園徵才活動,當日下午亦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JOB-TALK 徵才說明會」,現場安排專屬的一對一履歷健診。
兔年會比虎年更好。30日為兔年開工日,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以影片向國泰集團員工團拜,並提出長久致勝策略,即國泰集團與廣大消費者息息相關,務必要往前洞見消費者「生活型態與工作的改變和需求」,落實以客戶為中心,才能長期得到客戶信賴。 蔡宏圖指出,2022年是艱辛的一年,疫情持續,俄烏戰爭爆發,通膨浮現,聯準會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各國央行也採取貨幣緊縮政策,資本市場大幅震盪,股債雙跌,匯率大波動,這些衝擊陸續出現,對各行各業帶來艱鉅挑戰。 國泰金控2022年亦面臨不小的挑戰,主要子公司國泰人壽面臨股債匯市大波動,可實現資本利得變少,加上債券評價減損,影響淨值,在2022年10月1日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淨值回升逾2,400億元,全年稅後獲利380億元,另一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則因防疫險,全年虧損逾195億元,國泰金2022年增資國壽及國泰產共550億元。 2023年上半年國泰產的防疫險將陸續到期,美國再升息的空間有限,但資本市場波動度仍大。 2023年很多機構提出不同經濟展望預測,蔡宏圖整合這些預測後分析,大抵來說,應是「上半年觸底,下半年反彈回升」的格局。雖然經濟成長下修或是可能短暫輕度衰退,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也不同,但多數認為2023年會比2022年要來得好。 尤其蔡宏圖看見二大商機,一是連續三年的疫情,到2023年迎來大解封,開放國門重啟旅遊、消費、餐飲、聚會等,生活重回正軌,供應鏈中斷的擔憂降低,可讓經濟恢復動能。 二是科技創新,假以時日,AI(人工智慧)各種應用將更廣泛滲透工作與生活,應思考如何應用新型科技,提升營運效能與服務品質。 所以蔡宏圖亦提出二大期許,一是往前洞見生活型態與工作的改變和需求,以客戶為中心,獲得客戶長期信賴;二追求永續發展,善用各項業務核心職能,精進ESG每一面向。
兔年會比虎年更好。30日為兔年開工日,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以影片向國泰集團員工團拜,並提出長久致勝策略,即國泰集團與廣大消費者息息相關,務必要往前洞見消費者「生活型態與工作的改變和需求」,落實以客戶為中心,才能長期得到客戶信賴。 蔡宏圖指出,2022年是艱辛的一年,疫情持續,俄烏戰爭爆發,通膨浮現,聯準會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各國央行也採取貨幣緊縮政策,資本市場大幅震盪,股債雙跌,匯率大波動,這些衝擊陸續出現,對各行各業帶來艱鉅挑戰。 2023年很多機構提出不同經濟展望預測,大抵來說,應是「上半年觸底,下半年反彈回升」的格局。雖然經濟成長下修或是可能短暫輕度衰退,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也不同,但多數認為2023年會比2022年要來得好。 尤其蔡宏圖看見二大商機,一是連續三年的疫情,到2023年迎來大解封,開放國門重啟旅遊、消費、餐飲、聚會等,生活重回正軌,供應鏈中斷的擔憂降低,可讓經濟恢復動能。 二是科技創新,假以時日,AI(人工智慧)各種應用將更廣泛滲透工作與生活,應思考如何應用新型科技,提升營運效能與服務品質。 所以蔡宏圖亦提出二大期許,一是往前洞見生活型態與工作的改變和需求,以客戶為中心,獲得客戶長期信賴;二追求永續發展,善用各項業務核心職能,精進ESG每一面向。
兔年新春第一個上班日,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今在新春團拜發表2023年經濟前景看法與展望;他認為,今年上半年觸底,下半年反彈回升的格局;雖然經濟成長下修或是可能短暫輕度衰退,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也不同,但多數認為,今年(兔)會比2022年(虎)要來得好。 解封後面對新動能,蔡宏圖也期許員工,善用核心職能創造永續價值,尤其因應未來市場波動,要不斷檢視可以改善精進的地方,也要擘畫未來掌握機會,為公司與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蔡宏圖認為,去年是艱辛的一年,疫情持續、俄烏戰爭爆發、通膨浮現,聯準會升息17碼,各國央行也採取貨幣緊縮政策,資本市場大幅震盪,股債雙跌,匯率大波動,這些衝擊陸續出現,對各行各業帶來艱鉅挑戰。 兔年將迎來大解封,開放國門重啟旅遊、消費、餐飲、聚會等,讓生活重回正軌,供應鏈中斷擔憂降低,讓經濟成長恢復動能。 科技創新的腳步並沒有停歇。假以時日,可以想見AI推動的各種應用一定更廣泛滲透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我們要深入研究了解,學中做,做中學,並且去思考如何運用新型科技,來提升我們的營運效能與服務品質。
金融業求才若渴,畢業季還沒到,國泰金控今宣布,今年共釋出6200個職缺,歡迎勇於創新的人才加入團隊;其中,最受矚目的儲備幹部計畫,將是求職者熱門詢問重點,包括金控GMA、銀行CMA以及人壽CIM,儲備幹部不僅發揮舞台大,年薪百萬不是夢。 國泰金控GMA為(Group/Global Management Associate),培育跨領域金融通才,以集團視角整合跨公司資源,規劃發展策略,開創新商機;國泰世華銀行CMA (Cathay Management Associate),鎖定具跨域學習及跨國移動能力之潛力人才,搭配金融專業及數位數據歷練養成,成為海內外佈局及數位轉型推動力。 國泰人壽的CIM(Cathay Investment Manager),提供全台灣除央行外最大買方的資源及歷練機會,幫助人才奠定最精實的投資專業能力;國泰儲備幹部計畫即日起開放申請至3月26日截止。 國泰金控GMA 以培育跨界金融策略家為訴求,透過集團內為期兩年半的跨公司輪調,幫助優秀人才養成經營策略企劃、數位金融科技、產品業務管理與海外發展策略等知識與能力,有助人才串聯不同產業,成為具協同合作與宏觀視角的經營管理人才。 國泰金控開出優質福利,今年預計招募12位GMA,凡具備碩士以上學歷,不限科系,善於邏輯思考、問題分析、創新思維、擅長溝通協調並重視團隊合作、積極主動等,只要有潛力,即便沒有工作經驗也有機會過關斬將獲錄用。 國泰世華銀行則投入豐富海內外資源培育CMA,今年特別將CMA規劃為「法人金融」及「個人金融」兩大領域,培養CMA具備「客戶視角、產品知識、數位專知」的全方位能力;培養歷程包括於營業單位、產品部門及數位發展領域或海外分支機構進行輪調實作,養成專業能力及前中後台視野思維,更有機會參與「戰情室」等策略單位所帶領的變革專案,引領銀行轉型,累積跨域整合實作能力。 此外,為滿足國泰世華銀行在亞太佈局的多元人才需求,今年CMA計劃將持續放眼國際,預計招募約15-20位海內外優秀人才,歡迎具東南亞國籍、僑外身份、熟悉東南亞語系,並對金融業充滿熱情的菁英一同加入,培養未來海內外中、高階主管接班人。 國泰人壽CIM 則以培養頂尖投資金融家為訴求;國泰人壽CIM計畫,提供股票、外匯、債券、風險評估、財務會計等專業投資知識訓練,參與計畫的人才,1年內就能接觸到波段交易單位、價值投資單位與投資管理等單位,業界最強完整投資金融培育歷程。 國泰人壽CIM計畫今年度預計招募7-10位優秀人才,只要具備國內外學士以上學歷、不限科系,擁有良好的邏輯分析、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抗壓性高,積極主動且樂於團隊合作等特質,都有機會挑戰成為專業的財務投資人才。
國泰金控今公布最新2022年12月獲利狀況,由於防疫保單虧損、人壽汰弱留強投資部位影響,稅後淨損達112.2億元,導致全年只賺380.1億元,與去年全年大賺近1406億元、獲利創新高是大相逕庭。 國泰金控解釋,12月損益主要反應人壽汰弱留強調整投資部位,以及產險防疫險保單賠款及提存準備;若排除防疫保單影響,去年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及整體獲利維持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及國泰投信全年獲利創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投資組合優化調節影響獲利, 12月稅後虧損達57.0億元,全年稅後淨利達341.7億元;國泰分析,12 月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因年底調整投資部位及匯兌損益波動所致;全年初年度保費(FYP)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YPE)分別為 1293億元及424億元,穩占業界第一;2022 年金融市場波動甚劇,國泰人壽投資操作平穩保險本業營運穩健,整體財務表現仍交出良好成績。 國泰產險堅持守護對保戶承諾,國泰產險12月稅後淨損達57億元、全年稅後淨損195.8億元,單月及累計虧損仍受防疫保險賠款與提存準備所影響。12月單月已賠付簽單賠款金額21.0億元、全年已賠付簽單賠款金額216.8億元。 國泰產險表示,考量再保分出後自留賠款金額為185.8億元,近來疫情發展,全國確診人數持續提高,以及保戶確診率高於全國確診率的情形,預估販售量最大之防疫險保單最終確診率將達60%,故提存相關準備金餘額93.8億元。 為強化自有資本,國泰產險表示,母公司挹注的第二次增資款100億元,於12月到位;增資後 RBC 回升至360%,後續仍將快速處理賠案,並持續關注疫情發展。
《現代保險雜誌》首度揭露「十年英雄榜」,國泰金控十年來榮獲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首選,贏得「金冠軍」殊榮,此外集團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產險也不遑多讓,在「保險品質獎」、「保險龍鳳獎」及「保險信望愛獎」三大獎項分別占據冠軍名次,顯見大樹金融專業服務深獲學子與各界肯定。 國泰金控多年來屢獲《現代保險雜誌》舉辦的「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大調查之最嚮往公司,此次獲頒十年英雄榜「保險龍鳳獎」最高等級「金冠軍」,國泰金控翁德雁副總出席領獎指出,國泰金控暨各子公司將持續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健全培訓計畫及福利制度,規劃跨領域、跨專業、國際化的培訓,透過各種實習計畫提前育才,為台灣人才「培力」持續努力。 國泰人壽榮獲「保險品質獎」冠軍、「保險龍鳳獎」冠軍及「保險信望愛獎」英雄榜的殊榮。國泰人壽凃薏如副總代表領獎時表示,近十年數位科技快速地顛覆世界,國泰人壽依循這波數位轉型趨勢,引領業界擘劃創新保險服務,穩居高知名度、且最值得推薦的理想品牌。 國泰產險榮獲「保險品質獎」、「保險龍鳳獎」及「保險信望愛獎」三項冠軍,由姚棋馨副總、翁翠柳副總、陳榮森副總代表出席。國泰產險在專業服務團隊、人才發掘及培育、服務品質積極深耕,應用金融科技,開發多樣數位服務工具與平台,完善投保及理賠服務流程,持續優化客戶體驗。
國泰金控20日公布1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應是疫情仍受控、近期美國經濟指數仍佳、外資回頭等因素,讓庶民「信心大反彈」,有34.2%受訪者預估未來半年台股會繼續上攻,台股信心指數由11月的-22.4急轉為1,是近八個月來首度轉正。 同時間,亦有25.3%受訪者有意將現金或存款轉入股票投資,比11月增近5個百分點,投資股票意願下降者亦從11月的28.9%減少為21.4%,投資風險偏好亦從11月的-8.3轉正為3.9,是近六個月來首度轉正,代表散戶又重燃對台股的投資信心。 國泰金控12月針對其集團客戶定期發出電子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2月有32.6%受訪者認為未來半年經濟景氣會比現在改善,比起11月調查時21.7%,12月民眾對未來「信心大增」,景氣展望指數亦從上個月的-32.8急升至-8.8。 對目前經濟現況指數亦從11月的-53.2急升至-23,主要也是12月覺得現在景氣比半年前好的人有28.3%,比11月時的15.1%大幅拉升。 很明顯的股市表現是庶民信心來源的極大支柱,台股12月初一度站回萬五,民眾對經濟、投資、台股、消費、甚至買房意願都回升,12月有35%受訪者有意提高非耐久財的大額消費,即想出國、住飯店、上館子或逛物等意願提高,11月僅28.2%,降低大額消費意願者亦從11月的30.5%,12月降為25.5%,因此非耐久財消費指數也從11月-2.3,本月急轉為9.5,亦是近八個月來首度轉正,代表民間消費力量轉強,亦對經濟有正面助益。 房屋交易面,12月認為是現在是買房時期的受訪者由上月13.6%拉升到16%,認為不是買房時機者則由73%微降到69.7%,因此買房指數從-59.4上揚到-53.6,是近六個月新高;賣房意願指數亦從11月-21.8微揚至-21.6,但仍處近15個月相對低點,代表有屋者仍認為此時不是賣房好時機。
中華電信為國內最大規模、專業領先的IDC服務提供商,具備智慧機房豐富的設計、建置、維運與認證實務經驗。在疫情嚴峻的大環境下,發揮資通訊優勢,於109年11月攜手國泰金控打造「桃園青埔資訊中心」,並於111年11月取得Uptime Institute國際認證機構的Tier Ⅲ等級建造認證,成為國內首例取得此國際認證之金融業資訊機房。 桃園青埔資訊中心電力、空調系統皆採備援容錯架構,從公共用電、發電機組、UPS(不斷電系統)與電池、配電盤體、空調及機櫃用電供應迴路,皆具備冗餘備援及容錯機制,即使是僅有一個電源供應器的網路設備,也不會因電力中斷而影響服務運行。 中華電信表示,此案更導入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平臺,監看所有機房及環境設施的運作狀況包括電力、空調及溫濕度等,以達智慧化管理的目標。 桃園青埔資訊中心在安全管控機制上,係採用新世代安全管理防護設計,在整體管理流程及實體層面納入更多安全保護措施,以國家安全等級的安管機制,確保國泰金融業務資料與客戶資料的安全性。 成立於1993年的Uptime Institute,是全球權威的國際機房認證機構,專門針對資料中心設計、建置、營運建立全球統一的認證標準。中華電信攜手國泰金控打造桃園青埔資訊中心,榮獲Uptime Institute國際認證機構Tier Ⅲ等級「建造認證」,在Uptime Tier Ⅲ認證的建置品質保證下,系統預計於2023年啟用,將為國泰金控各項金融服務系統提供高穩定性、高可靠度、高安全性的資訊服務不中斷環境。 中華電信強調,將持續運用智慧機房、雲端、網路、資訊安全等各式ICT建置維運經驗,在「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的理念下,協助客戶建構完善營運基礎設施,並以全方面資通訊整合專業優勢,提供客戶更前瞻且創新的優質服務,落實「最有價值與最值得信賴的資通訊公司」願景目標。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3日舉辦第六屆「Buying Power-獎勵採購社會創新產品及服務」頒獎典禮,鼓勵台灣企業採購在地社創良品,國泰金控今年匯聚集團綜效,四度獲得採購獎《首獎》,發揮「選擇的力量」強化企業責任採購,用購買行動支持對社會環境友善的產品與服務,採購金額近7,000萬元,其中包括疫情期間與知名的永續旅行規劃家島內散步合作集團親子線上共遊活動、與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共同舉辦「百工日記」實習活動,及採購愛盲、喜憨兒和心路基金會等社企禮品,並與教育新創幫你優跨領域合作舉辦全國反毒電競活動,透過實際的購買與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 因應近年國際對永續議題日漸關注,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106年起推動「Buying Power」,以「從企業的社會參與中找到商業價值」為核心,串聯有理念的社會創新組織與企業為供需兩端,鼓勵雙方共同合作,落實責任消費與生產,為社創組織開拓市場商機。 國泰金控致力於提供客戶可負擔、可取得的金融商品與服務,協助客戶實現「財務健康」,更積極運用金融職能陪伴社會企業成長,2017年起國泰世華銀行與臺北市政府合作推動「社會企業優惠融資專案」,攜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針對符合資格之企業提供直接保證及低利率優惠貸款,截至2021年底,融資餘額為新台幣2,532萬元。 國泰人壽廖昶超協理領獎時表示,自社會企業一詞於台灣出現,至今已超過十年,其已經從需要扶持的對象,成為企業推展永續行動的最佳夥伴,透過與社創組織組成策略聯盟,可為企業所關注的社會環境議題找到創新突破點。國泰自2021年起參與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臺北好社企-企業挑戰賽」計畫,在當中看到社創組織源源不絕的創新量能,期待能持續與更多社創單位合作,以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共創共好社會。
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DJSI)評選結果揭曉,國泰金控再度蟬聯雙榜殊榮,連續五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世界指數」成份股、八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 國泰金今年在金融核心職能兩大面向:永續金融與金融包容性,皆獲得滿分,名列全球永續標竿企業;在22項評分題組中,國泰金亦在重大性、政策影響、氣候策略、人力資本發展等八項題組獲得滿分。2022年入選DJSI「世界指數」或「新興市場指數」的台灣企業共33家,其中金融業入選者超過36%,國泰為保險產業入選時間最長的台灣金融業者。 國泰在推動台灣永續發展、責任投資、氣候行動不遺餘力,將減碳視為重要目標,並從三大面向進行,第一議合,透過銀行放款與人壽等投資,積極議合台灣企業重視ESG及氣候變遷因應,攜手被投資與融資企業落實永續。 國泰將「氣候變遷」定為議合主軸,率先參與Climate Action 100+,身為台灣首家參與者,深度議合CA100+名單中台灣的三家企業,目前三家企業都已承諾2050年淨零碳排/碳中和。 第二是採購,營運過程中的耗材,優先採購過獲得綠色商標商品。第三為政策倡議,國泰金是台灣首家加入RE100的金融機構,今年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核定減碳目標,為全球少數通過審查大型金融業者,是台灣第四家、亞洲第六家金融業。 積極參與國際重要氣候論壇,連續六年舉辦「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今年更首度連線國際,零時差直播埃及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重要周邊會議-世界氣候高峰會(WCS),讓台灣同步掌握國際氣候變遷最新趨勢,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更寫下紀錄,為WCS舉辦13年來首位來自台灣開場專題演講者,和全世界分享實踐金融創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