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員工

的結果
  • 豪華電動車廠Lucid 裁掉18%人力

     豪華電動車廠Lucid28日宣布,該公司將裁員1,300人,相當於總人力的18%,以削減營業支出並為明年發布第二款電動車預留現金。這是繼汽車巨擘福特、通用與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後,最新一家裁撤人力的車廠。  Lucid周二股價大跌7.25%,每股報7.55美元。  Lucid執行長羅林森(Peter Rawlinson)28日在寄給員工的信裡表示,該公司預計第二季結束前完成裁員,此次人力精簡涉及各部門,層級包括高階主管在內。公司將在3日內通知受影響員工。  截至去年底止,Lucid員工人數約7,200人。Lucid表示,此次裁員將產生2,400萬美元~3,000萬美元的一次性支出。羅林森表示:「我們將透過檢視非必要支出,持續採取行動來管理支出。」  美國聯準會(Fed)持續激進升息,加上經濟衰退隱憂升高,促使美國企業積極管控支出。  業界人士則表示,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展開削價競爭與傳統車廠推出更便宜的電動車款,導致Lucid與Rivian這類新創業者新車需求下滑。Rivian先前已宣布兩波裁員行動,以確保握有資金維持未來幾年營運。  Lucid預估今年電動車產量約1.4萬輛,遠不如分析師預期。羅林森指出,為了反映今年車市前景的不確定性,因此訂定此產能目標。  截至2月21日為止,Lucid首款電動車Air預購訂單約2.8萬輛,較去年8月數量下滑24%,原因在於許多客人不耐久候取消預訂。  Lucid預計於明年推出第二款電動車Gravity,這款休旅車將於公司位於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Casa Grande)的工廠量產。  許多電動車新創公司在提升產能方面遭遇困難,無法如期交車給客戶,導致近幾季燒錢速度極快,Lucid便是其中一例。但Lucid指出,經過去年12月新一輪募資後,該公司現金足以支撐營運至2024年首季。

  • 一年兩次績效考核 Meta要砍員工獎金

     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整頓動作不斷,大規模裁員還不夠,該社群媒體巨頭打算砍員工獎金,並增加考核員工績效頻率。  Meta Platforms周一透過內部備忘錄告知各級主管,2023年終績效考核被評定「大致符合預期」的員工,不但會減發獎金,明年到期的限制性股票獎勵也會縮水。備忘錄顯示,該評級員工的獎金乘數,從過去的85%調降到65%。  此外Meta還說,員工的績效評估要恢復到一年二次,Meta員工若在連續兩回績效考核都評為低績效,會被公司掃地出門。  Meta在周一的備忘錄強調,年中將進行一次績效考核,但與接下來的整頓計畫無關,是基於公平性給予校準機會。年中考核預定6月展開,7月完成考核。  Meta執行長祖克伯2月間宣布,2023年是「效率年」(year of efficiency)。  周一備忘錄指出:「我們理解此重大變革,可能會讓一些人失望,但這與我們持續專注維繫高績效文化一致。」  備忘錄說:「我們做此改變,是從2022年事態發展學到教訓,也為了在來年精益求精。」  Meta自去年11月起大刀整頓公司內部,關閉多項專案並解散團隊,縮減辦公空間,削減差旅支出,宣布數輪裁員計畫。  Meta先是在去年11月昭告要裁掉1.1萬員工,占公司總人力13%。3月中旬又喊出啟動第二輪裁員,未來幾個月再砍1萬個職位,而且5,000個職缺凍結不再補人。  愈來愈多矽谷科技巨頭,加入裁員及削減成本行列,除Meta之外,亞馬遜、微軟、商用軟體巨擘Salesforce都有整頓措施,包括人力瘦身。

  • 德大罷工癱瘓海陸空 規模十年來最大

     為了要求二位數加薪以因應通膨高漲,德國將自周一(27日)展開一日大罷工。火車、公共運輸及機場全面癱瘓,慕尼黑與法蘭克福機場暫停航班,港口與水路員工亦加入,鐵路與船隻貨運也停罷。這是歐洲最大經濟體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罷工之一。  德國德國服務行業工會(Verdi)代表大約250萬公部門員工,包括公共運輸與機場,要求每月加薪10.5%,相當於月薪調高至少500歐元(約台幣16,500元)。但資方只提出2年內加薪5%,外加一次性給付。  鐵路與運輸工會EVG則是代表德國鐵路股份公司(Deutsche Bahn) 及公車公司的23萬名員工,要求加薪12%,相當於月薪調高至少650歐元(約台幣21,450元)。  勞資雙方互不相讓,工會領袖指大幅加薪攸關數千勞工生計,資方則稱勞方要求與罷工「太過分」。  Verdi領袖維奈克(Frank Werneke)向媒體表示,數以千計員工必須取得大幅加薪才能生存下去。  德國鐵路股份公司26日表示,這次罷工「太過分,完全沒有必要。」  資方亦警告運輸業員工加薪將導致票價上漲,以及增稅以彌補成本增加。  目前,勞資雙方排定日後為期三天的談判。代表政府的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表示,政府將以「強悍但公平、建設性」的態度參與談判。  近月來歐洲國家罷工行動接連不斷,因為食品與能源價格大漲已打擊民眾生活水平。  德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9.3%,顯示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儘管歐洲央行已經連番升息以平穩物價。  這對德國數百萬勞工來說是一項痛苦的調整過程,因從奶油到物價無所不漲,相較之下,德國多年來一直物價穩定。

  • 看的到吃不到 退休員工心寒 控未按比例分紅還打官司 陽明回應了

    貨櫃航運2年前受惠疫情,爆出10年一遇的爆炸式成長機會,員工分紅也令外界相當羨慕。但今(28)有媒體報導,近兩年退休的陽明員工表示,陽明未根據服務月分數,按比例分紅,向公司爭取卻叫他們打官司;陽明則回應,員工分紅是「恩給制」,未規定怎麼發,靜待法院判決結果。 ETtoday報導,2020年陽明發放紅利有包過退休員工,當時退休員工按照服務月份數能領到一定比例的分紅,但是到2021年就沒有發放了,連在當年工作到11月的老員工也沒領到,等於是要工作滿1年才能領,有退休員工就抱怨,自己是年紀到了得退休,並非離職,公司難得碰到好機遇賺那麼多,自己也辛苦付出,最後一年應該要做幾個月就給幾個月,不應該對服務10幾年的老員工這麼摳門。 此外,退休員工也提到,部門主管建議交付仲裁,但上級不同意;而退休員工5年內仍可主張自己權利,所以還想等等看。 陽明退休員工批評,公司領導從不願承擔責任、缺乏同理心,可給卻不給,讓員工都退休了還要跟公司打官司,目前就只能等有魄力的領導層來解決退休員工分紅問題。 面對老員工的指控,陽明方面回應稱,對於員工紅利是「恩給制」,未規定怎麼發,且陽明是官股事業凡事要有依據,現在透過法院是最好的途徑;2020年時,由於當時已10多年沒有分配員工紅利,因此,當時退休員工也有按照服務月份領到紅利,不過每個人分不到1個月。 對於退休員工分紅的問題,有退休高層出面說明,部門主管以上分紅要經董事會同意,官股事業大多根據員工工作的時間,按比例分紅,但事實上對於員工紅利怎麼分沒有明確規定。

  • 掌握現金流 公股銀攻薪轉戶

     面對景氣不明,公股銀行積極強化可掌握現金流的薪轉戶,鎖定公司、行號、團體等,並訂出高成長目標,第一銀行今年設定成長5,000戶以上,土地銀行、華南銀行更要增加1萬戶。  公股銀主管分析,薪轉公司每月固定透過銀行發薪,除了是銀行穩定挹注活期性存款來源,也是引領客戶進銀行的敲門磚,當有貸款、信用卡或理財等需求時,會優先考慮薪轉銀行,銀行也可以透過薪轉帳戶固定撥薪紀錄,較易掌握個人財務狀況,並提供薪轉戶更多專屬福利及優惠方案。  且承作既有或新開發企業戶薪轉業務,可擴大企業戶業務,提供完整金流服務,更能強化客戶黏著度與服務滿意度,也可藉由企業員工多樣性,拓展新客群。以近幾年的薪轉戶成長情形,雖有疫情干擾,但各公股銀仍持續正成長,土銀近三年平均每年成長約5%,合庫銀行近三年平均年成長約1%,一銀、華銀、彰化銀行也都持續正成長。  對於今年設定的目標,一銀鎖定薪轉戶為重點經營客群,看好今年預期疫情回穩,訂定目標薪轉戶數成長5,000戶以上;土銀今年預計更以新增1萬戶為目標;華銀今年同樣要努力達成淨增加1萬戶,使其薪轉戶數突破39萬戶;合庫銀則以薪轉戶活期性存款平均餘額較去年成長9%至11%為今年目標。  就目前薪轉戶數來看,一銀代理發放員工薪資約1萬3,000家,發放員工薪資戶數逾45餘萬戶,自2017年以來最高年成長近4%;土銀至今年2月底,薪轉戶約有23萬戶;合庫銀目前薪轉戶數約52萬戶。  華銀去年底全行薪轉企業戶共計9,976戶,薪轉員工總人數38萬戶,薪轉員工活期性存款總餘額為1,473億元,薪轉持續呈現成長趨勢;彰銀為持續拓展企業薪資轉帳業務,增加薪轉戶數,每年定期舉辦「企業薪資樂活優惠專案」及「企業薪資樂活貸」等,薪轉戶數穩定成長,今年也將持續推出對應專案及薪轉員工特別加碼優惠,全力推動薪轉戶持續成長。

  • 台積電挺她 拉升女力占比

     台積電在美國及日本等國設立新廠,不同文化衝突下,人才管理成為公司新課題。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表示,跨國人才管理對台積電來說是巨大挑戰,公司正非常快速學習文化融合溝通,並釋出新願景「營造多元共融的環境,激發熱情,成就最棒的自己」,另為追求女男平等,允諾2030年新目標是新進女工程師達3成,女性主管占2成。  何麗梅應邀出席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論壇,以「以人為本,擘劃開放型管理」為題演講。何麗梅表示,台積電為半導體晶圓生產製造,公司有大量設備,員工狀況好的時候,設備生產力才會提高。何麗梅說,台積電對員工有承諾,可提供挑戰性及可持續學習,同時又有樂趣的工作,並給付員工比照業界較高水準的薪資福利。台積電亦要求員工必須承諾努力工作,持續學習、創造個人價值使公司成功。  由於台積電近兩年來持續在美國、日本等國家設立新廠,跨國文化溝通成為公司重要課題。何麗梅指出,亞洲人跟歐美國家不同,亞洲人相較害羞,需要有多元溝通管道,使員工能在安全與可被保護的環境下表達意見。  因此何麗梅公告2個月前才剛釋出的台積電人才願景,全力打造「營造多元共融的環境,激發熱情,成就最棒的自己」的工作環境,公司正非常快速學習文化融合溝通。另外,台積電目前員工人數中34%為女性,新進工程師女性達23%,女性主管占整體比例達13%,為了追求女男員工平等,台積電訂定2030年新進工程師女性比例須達30%,女性主管比例須上看20%。

  • 魏哲家獲限制股票400張 市值估2.16億

     台積電2022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配發概況出爐,其中總裁魏哲家共配得400張,為本次獲得配發張數最多的高階主管,如以24日收盤價539元計算,市值高達2.16億元。  台積電24日公告2022年度限制員工權利新股配發狀況,當中魏哲家與24名資深副總經理及總經理持股信託,高階主管本次總共獲得2,110張,魏哲家共獲得400張,為當中獲得數量最多的主管,另外24名高階主管分別獲得45張至110張不等。以台積電24日收盤價539元計算,魏哲家獲得股票市值高達2.16億元,其他高階主管獲得股票市值分別為2,426萬元,最高則獲得將近6,000萬元。  此外,美國資深記者獲得受邀參訪台積電,誇讚台積電技術已達「神的境界」,且技術精準度就好比從地球表現拿著手電土要精準照射到月球上的50元硬幣。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媒訪問時指出,半導體產業已進入原子架構等級,且研發人員在創新思考同時,並須以奈米微縮的角度去思考其原理及外在因素。

  • 幸福!上市櫃員工紅利創新高

     好幸福!去(2022)年上市櫃公司員工酬勞(亦稱員工紅利)確定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證交所資料統計,目前已公布的1,125家上市櫃員工紅利總額已高達1,852.96億元,不但遙遙領先2021年的1,661億元,亦有望逼近2千億大關,其中網通啟碁、ABF載板欣興、景碩,IP矽智材創意、智原的分紅比前一年度躍增一倍以上。  台股分析師表示,員工紅利大方送將再度刺激內需產業爆發,如營建業、汽車、百貨精品、餐飲、觀光飯店等。  受惠於疫情紅利效益擴散,台股2022年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達43.11兆元,再創新高,年增3.53%。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概估,去年整體上市櫃公司發放給股東的現金股息將超越前一年,上看2.5兆元、可望刷寫歷史新高,並連兩年突破2兆元大關,使得台股享有高現金殖利率的優勢。證交所曾統計2022年底現金殖利率達4.88%,稱霸全球。  不過,台股所創的佳績不光只有股東紅利,據資料統計,上市櫃公司員工紅利也提前寫下新高。  從1,125家上市櫃公司發布年報資料統計,上市櫃公司預計發放2022年的員工紅利達1,852.96億元,雖然尚有600餘家還未公告,但金額已超越2021年的1,661億元,確定提前寫下歷史新高。  台股員工紅利發放前十大分別是台積電607.02億元,遙遙領先,其次為聯電91.60億元、鴻海81.66億元、欣興59.51億元、力積電45億元、大立光40.7億元、世界33.21億元、台達電31.03億元、廣達30億元,陽明23.28億元。至於長榮以19.18億元,居第13大。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依據各家公司的章程規定,是以年度獲利提撥一定比例作為員工紅利,在股東會召開完畢後發放給每位員工,陽明的員工紅利可領134萬元,優於長榮的62萬元,主要是提撥了1%,比長榮的0.5%還高所致。  特別的是,挾著2022年上市櫃公司獲利繳出佳績,目前計有551家的員工紅利比前一年度還高,甚至呈現倍增的還不少,例如啟碁高達1.86倍,ABF載板廠欣興、景碩分別年增1.56倍、1.05倍,健策達1.47倍,IP矽智財的創意1.45倍、智原1.11倍,晶圓代工台積電、聯電雖然年增70%、92%,不及一倍,仍是羨煞眾人。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考量今年台股除了將發下超過2兆元的股東紅利及鉅額的員工紅利,每戶的可支配所得飆高,將再度刺激營建業、汽車、百貨精品、餐飲、觀光飯店旅遊、零售通路等產業,內需產業續旺。

  • 《今日財經懶人包》葉倫改口救存款 美股轉憂為喜;連5升!央行升息半碼;Fed升息將盡 今年不降息;羨慕!上市櫃員工分紅創天價;存股開發金哭 今年特別股沒股息

    美財長葉倫才說不會擔保所有銀行存款,又改口將確保存款安全,美股安心全收紅;央行打通膨,從去年連5季升息,昨升息半碼,重貼現率升至1.875%;Fed連9升,如預期升息1碼,暗示銀行風暴恐讓升息循環提早結束,但今年不降息;去年上市櫃員工酬勞(員工紅利)創新高,有望逼近2千億大關,有4家分紅還翻倍;存股族熱愛的開發金,因去年股債評價損失大,只能動用資本公積發股利,故今年特別股將不配息。以下為今(24)日財經懶人包: ▲葉倫改口救存款 美股轉憂為喜 周四美股主要指數收高,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和晶片股雲集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尤佳。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國會表示,政府一定會採取措施確保美國人的存款安全,此番保證緩解了投資人的不安情緒,帶動華爾街股市尾盤拉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下跌,尤其是兩年期債息大跌18個基點,為科技、晶片等成長型股票帶來激勵。台積電ADR漲逾2%。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75.14點或0.23%,收32,105.25點。   NASDAQ上漲117.44點或1.01%,收11,787.40點。   S&P500上漲11.75點或0.30%,收3,948.72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82.65點或2.67%,收3,174.36點。 ▲央行升息半碼 美國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中央銀行緊接23日舉行第一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仍偏高,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全體理事一致通過,維持去年以來「溫和緊縮」基調,決議升息半碼,累計已連續五季升息,重貼現率上揚至1.875%,回到2011年7月水準。    ▲Fed升息近尾聲 今年內不降息 美國聯準會(Fed)台北時間周四凌晨公布最新決策,一如預期升息1碼(25個基點),更受矚目的是,Fed聲明暗示銀行倒閉風暴,可能讓升息循環提早結束,但今年內仍不考慮降息。美元與美債殖利率雙雙走跌,美元指數更跌至7個月低點。   ▲幸福!上市櫃員工紅利創新高 好幸福!去(2022)年上市櫃公司員工酬勞(亦稱員工紅利)確定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證交所資料統計,目前已公布的1,125家上市櫃員工紅利總額已高達1,852.96億元,不但遙遙領先2021年的1,661億元,亦有望逼近2千億大關,其中網通啟碁、ABF載板欣興、景碩,IP矽智財創意、智原的分紅比前一年度躍增一倍以上。   ▲開發金特別股今年不發股息 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衝擊金控股利,開發金控23日在法說會中宣布,今年因為只能考慮用資本公積發放股利,不符特別股的規定,即今年開發金特別股將不配息,是金控第一家宣布者,同時若要用帳上336億元的資本公積配息,還須精算配息後雙重槓桿比例(DLR)是否會超過法定的125%。    

  • 《文創股》超霸氣!鈊象豪發31月年中獎金 這舉動更「大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長榮(2603)宣布去年將發放員工酬勞19.18億元,每名員工平均再領10~11個月「年中」獎金,遊戲股王鈊象(3293)去年獲利突破50億元,員工酬勞跟著提高,董事會獲通過員工酬勞由上年度14.36億元加碼到16.46億元,以公司1059名員工計算,每名員工今年下半年可以再領到155萬元獎金,比去年多1到2個月,豪發31個月獎金。 長榮2022年獲利創高,霸氣發出超過10個月「年中」獎金,相比航海王,鈊象表現也相當亮眼,2022年獲利跨過50億元門檻,達到54.78億元,每股盈餘38.88元,老闆依舊豪氣,提撥員工酬勞16.46億元,該筆獎金每年都在第3季下旬發出,今年以每名員工平均月薪5萬元計算,今年下半年口袋又將多出31個月獎金,再次羨煞遊戲同業。  除了員工酬勞外,鈊象2022年再度加薪4~5%,董事長李柯柱表示,除了加薪外,還有把物價上漲計算進去的「通膨加給」,另外,7月還有一個全公司員工連續7天休假的小暑假,因為靠員工賺錢一定要照顧員工,給好的待遇留住人才。

  • 不再重視員工 谷歌企業文化變調

     長久以來谷歌企業文化將員工放在第一位,成為美國人最嚮往的企業雇主之一,但今年初谷歌單憑一封電子郵件就裁員1.2萬人的做法震驚公司內外,也反映近年矽谷科技公司為了追求成長,逐漸淪為利益至上的官僚企業。  CNN新聞網站報導,今年1月谷歌宣布裁員1.2萬人當天,許多員工只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告知裁員消息,就連正在請病假、甚至產假的員工都直接被郵件告知不用再進公司,連打包私人用品或跟同事道別的機會都沒有。  這般做法在美國業界或許習以為常,但對谷歌員工而言卻相當震驚,因為谷歌創業以來無論是企業文化或公眾形象始終強調員工至上,不僅慷慨提供各種員工福利,也鼓勵員工隨時向高層表達意見。  2004年谷歌創辦人佩吉與布林曾在第一封股東信中表示:「谷歌不是一家傳統企業,也不打算成為一家傳統企業。」兩人在信中強調谷歌將員工視為一切,未來只會不斷擴充員工福利,不會縮減福利,如今聽來格外諷刺。  華盛頓大學科技歷史學家歐馬拉(Margaret O’Mara)表示,谷歌這回用電子郵件通知裁員,可見谷歌已變成大家口中的大型官僚企業。一名在今年1月遭到裁員的谷歌前員工也表示:「谷歌終究或打從一開始就只在乎營收及無止盡的成長。」  針對這波公司史上最大規模裁員,谷歌僅在官方部落格發文表示這是「為了未來所做的艱難決定」。谷歌坦言許多人才是當初公司努力從各界挖角而來,如今被迫裁員相當不捨,但這番話只讓留下來的員工更加不安,因為這代表無論個人績效好壞或年資長短,將來都有可能隨時失去工作。  過去幾周以來,谷歌在全球各地的員工接連發動抗爭表達對裁員的不滿,因為他們認為谷歌裁員標準不透明。由谷歌員工組成的Alphabet工會也在谷歌宣布裁員後加入大量新成員。

  • 3星座老闆易壓榨員工 第1名用好聽話哄屬下

    工作佔了我們生活很大一部份,如再遇上慣老闆,不僅讓自己工作量增加,更容易壓力過大間接影響到身心健康,小孟老師在臉書上分享容易壓榨員工的前3名星座,依序是天蠍座、牡羊座、摩羯座容易讓員工做超過自己工作量的事物,不禁讓他們感覺到被壓榨。 ▍第三名:摩羯座 摩羯座的老闆個性較急沒有安全感,因此摩羯座老闆即使下班回到家,當想起任何事物還是會打電話給員工,不知不覺讓員工非常有壓力。 ▍第二名:牡羊座 牡羊座的老闆是那種什麼事情都想要員工幫忙處理一下的人,即使非常簡單的事也是如此。有些牡羊座老闆會看重員工很有才華,就會請他們多做一些雜事,不禁會讓工作的人認為被壓榨。 ▍第一名:天蠍座 天蠍座不但很聰明,且口條也非常好,想請員工幫忙做事時會對他們說好聽的話,例如,我很看重你、我會提拔你等,所以要多做一點,不知不覺員工就做了很多事情無法脫身。

  • 餐飲復甦缺工 各大餐飲品牌紛調薪、祭福利大舉徵才

    防疫相關禁令逐步鬆綁之下,餐飲市場復甦,許多餐飲業者為補足在過去3年流失的人力,紛紛祭出福利大舉徵才以迎接強勁內需。開展餐飲集團旗下「TGI FRIDAYS」、「Texas Roadhouse」及「LillA」今年1月開始全面調薪,包含餐廳內外場員工與管理階層,調薪幅度最高達15%,正職調升最高超過4萬,升遷儲備幹部薪資更是上看4萬3000元,集團預計招募300名正、兼職員工,不限資歷與年紀都可應徵。 王品集團前兩季開缺500名,以鍋物、鐵板燒品牌的儲備幹部為主,鍋物品牌預計招募儲備店長、主廚及內外場儲備幹部,起薪4萬元起,培訓12個月、若通過考核,有機會挑戰1年加薪1萬,月薪資突破6萬;鐵板燒品牌開出儲備主廚及鐵板燒師傅等,經1年培訓、若考核通過,月薪上看6.5萬元。 頂級鐵板燒品牌「犇 鐵板燒」也搶才,犇董事長楊欣表示,今年整體加薪調幅為 6至10%,門市正職人員3.6萬元起,主管職薪資平均5萬元,料理部鐵板主廚6萬元起。除了法定福利及基本福利外,犇餐飲集團另發放每月業績獎金、獎金、伙食津貼等,並依據員工個人年度績效及公司獲利狀況發放年終獎金。此外,本年度新增內部員工推薦人才獎勵計劃,在職員工成功推薦1名新人錄取,就可獲得1萬元的推薦獎金。 去年獲餐飲業巨擘瓦城泰統集團投資的美式早午餐廳「樂子the Diner」則規劃2大徵才計畫「樂子新星閃耀」及「樂子竹夢北漂」招募新血,祭出月薪上看5.1萬、員工宿舍、快速升遷、彈性排班、轉職鼓勵獎金3000元等多項福利,並透過完整培訓制度育成餐飲人才。預計招募共36位正、兼職工作員工,以滿足因應營運版圖擴增所增加的人力需求。

  • 資金短絀 維珍軌道員工 被迫放無薪假

     英國富商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旗下的火箭發射公司維珍軌道(Virgin Orbit)因為出現資金短缺問題,公司16日宣布,即日開始暫停運作至少一周,幾乎全部員工都要放無薪假來減緩財務壓力。  維珍軌道股價16日美股早盤崩跌逾44%報0.5605美元,創2021年上市以來新低。  其1月9日首次在英國本土發射火箭任務失敗而重創形象後,股價連跌兩天,10日收1.66美元,累計大跌逾21%。雖然股價盤整了一段時間,但從2月初就開始走跌。  知情者透露,執行長哈特(Dan Hart)告訴員工們放無薪假,是要為公司爭取時間去完成籌措所需要資金的新投資計畫。目前不清楚無薪假會放到什麼時候,哈特表示將在下周告訴員工進一步安排。  據了解,除警衛等最基本需要的員工外,全公司幾乎所有人都要放無薪假。維珍軌道雖仍未達成任何取得額外融資的協定,但其目前正為籌資而在談判之中。  根據維珍軌道去年11月公布的季報顯示,公司的負現金流已達至5,000萬美元。過去幾個月來,其不斷從布蘭森的家族辦公室獲得額外資金援助來撐著。  根據富比世估計,布蘭森目前的淨值約為33億美元。  維珍軌道在16日發表聲明中指出,公司從即日起暫停營運,預計在接下來的數周之內會提出新的未來營運細節。其未證實或否認外界有關其放無薪假的報導。  對於1月發射火箭後未能把九顆衛星送上預定軌道而令任務失敗,公司在聲明中指出相關調查已「接近完成」,其下一支火箭製造所必須要進行的各項修改,已處於最後階段的整合和測試。  有知情者指出早在維珍軌道高層於15日開會宣布暫停營運之前,其管理層已經不斷催逼員工要設法保留公司的現金,和削減採購上的支出。

  • 金控平均薪資 兆豐、第一居前二名

     金控平均薪資排名出爐了。根據14家金控剛出爐的財報顯示,公股金控的平均員工薪資福利都位居前段班,兆豐金和第一金分別以平均員工薪資153.6萬元和151.6萬元,分居第一名第二名外,合庫金及華南金則以146.2萬元及136.1萬元,居第四和第六名。  前五的中信金、元大金,分別以平均薪資149.6萬元、141.8萬元,各為第三名、第五名,明顯看出旗下有大型壽險公司的金控,除中信金的員工平均薪資仍居第三名之外,其他包括開發金、富邦金、國泰金、新光金等四大金控,居金控平均員工薪資排名倒數四名,國泰金則較2021年薪資水準有正成長,另一家有成長的則是第一金,分別成長1.34%及0.3%,也是2022年薪資唯一有正成長的兩家金控。  統計並顯示,14家金控員工平均薪資有13家都在百萬元以上。金融圈人士指出,從排名可看出,去年金融業的股債投資衝擊,再加上產險的防疫保單衝擊,對員工薪資行情影響多大,「尤其主要影響在獎金的部分」。  民營金控的獎金一向比公股金控高得多,但公股金控旗下的公股銀行,雖然獎金不見得會發得比民營業者多,但固定薪資占的比重明顯較高,一旦金融業的獲利有極大的變動時,反而公股金控的影響沒這麼大,這也使得公股金控在最新的員工福利薪資排名上,反而全面領先大型民營金控。  國泰金控指出,近年外在環境劇烈變動下,國泰金仍連續兩年平均員工年薪皆為正成長;由於集團涵蓋銀行、壽產險、證券、投信等多元業種,且海外據點多為東南亞國家,諸多因素影響薪資水平,但去年度國泰世華獲利表現相較2021年增加,也反映在員工薪資獎金,若僅透過全體員工的薪資平均數或中位數,實難以反映實際薪資樣態或市場競爭力。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