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進入尾聲!據勞保局行事曆顯示,11月單月還有10筆錢要入帳,包括勞保年金給付 、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 其中在各項給付當中,今(2023)年領取勞保老年年金有近175萬人可領取,約半數勞工月領1至2萬元,超過2,000人可領超過4萬元;去年有一位勞工月領金額是49,196元,因通膨調升5.77%後,勞保年金給付將隨CPI累計漲幅調高,增加到52,035元。 國民年金各項給付經審查通過,會在次月底前發給,因此國保的各項年金給付入帳日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等預計於11月30日入帳,勞保年金給付則在前一天,也就是29日發放。 11月29日 ▲勞保年金給付 ▲職保年金給付 ▲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 11月30日 ▲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 ▲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 ▲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 ▲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 ▲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 ▲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 ▲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
2021年底,勞保基金規模約有8,447億元,短短一年間,2022年底勞保基金水位降至7,534億元,大減913億元,大砍將近千億,勞保財務拉緊報,目前雖然仍有7,824億元,惟隨著近10年來勞保老年年金請領人數遠大於繳保費人數,破產年限恐提前,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承諾民眾能「領到老、領得到」,然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精算,勞保最快可能在2028年破產,短期雖然可以靠撥補維持勞保基金水位,但未來提領人數會持續增加,只單靠撥補,基金水位仍會持續下降,而且撥高撥補金額,也可能會排擠到其他預算,若視「撥補」為萬靈丹,長期下來恐變毒藥,治標不治本。 隨著高齡、少子、通膨、低利等因素,勞保資金缺口日益擴大,不少人不禁想問,勞保會破產,那要繼續繳嗎?答案是必須繳,即便不繳勞保,也會收到國保(國民年金保險)帳單,財經專家針對退休提出三面向意見,一是因未來勞工可能面臨勞保年金大幅下降,但請領方式仍以「月領」相對划算,別因勞保年金改革而調整為一次請領。 二是勞工應提高勞工自提比率,若政府能同時增設自選平台機制,提供多元的金融工具,提升投資報酬率,就能大幅降低退休準備的缺口;第三則是額外準備,在退休後也持續規畫投資策略,才能提升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舉例來說,有殼退休族可申貸「以房養老貸款」(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每月從銀行領4萬元,可透過活化資產每月可以拿到穩定的現金流。
11月進入尾聲!據勞保局行事曆顯示,11月單月還有10筆錢要入帳,包括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 其中在各項給付當中,今(2023)年領取勞保老年年金有近175萬人可領取,約半數勞工月領1至2萬元,超過2,000人可領超過4萬元;去年有一位勞工月領金額是49,196元,因通膨調升5.77%後,勞保年金給付將隨CPI累計漲幅調高,增加到52,035元。 國民年金各項給付經審查通過,會在次月底前發給,因此國保的各項年金給付入帳日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等預計於11月30日入帳,勞保年金給付則在前一天,也就是29日發放。 11月29日: ▲勞保年金給付 ▲職保年金給付 ▲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 11月30日: ▲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 ▲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 ▲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 ▲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 ▲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 ▲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 ▲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
國民年金俗稱「國保」,是政府為無法或未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等社會保險的國民,所規劃的保障,提供「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3大年金給付保障,以及「生育給付」、「喪葬給付」2種一次性給付保障。 「有工作保勞保,沒工作保國保」,如果是沒上班的家庭主婦、或因故一段時間無業,都可以繳國民年金,獲得基本保障。另外,如果勞保年資未滿15年,納入國民年金年資,也可以同時領到勞保老年年金以及國民年金。 據勞保局最新統計,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9月請領人數達140.3萬人,請領總金額54.9億元,平均每人領到3914元,請領人數與金額同步走高。遺屬年金則有11萬8483人領取,總金額4.93億元,平均每人領取4160元。合計老年年金加上遺屬年金,領取人數逾152萬人。 此外,生育給付9月核付1087人,核付金額4276.66萬元,平均每人領取39344元。喪葬給付9月核付861人,核付金額8426.98萬元,平均每人領取97874元。 國民年金的保費有政府補助,一般民眾自付60%、政府負擔40%;中低收入戶自付30%、政府負擔70%;若為低收入戶,則由政府全額負擔。 為鼓勵國人積極繳納國民年金,政府今年推出保費加碼補助方案,在114年10月31日以前,繳納112年4月至12月保險費的國保被保險人,將由疫後特別預算撥款,補助自付保險費50%。 勞保局提醒,若2025年11月1日後才繳費,就會喪失本次疫後保險費補助資格,建議民眾收到繳款單時盡速繳費,以累積國保年資,為將來的老年經濟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11月進入尾聲,勞保、國保等13項給付,勞保局集中安排在4天入帳,包括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將陸續入帳。 據勞保局最新統計,勞保年金給付包含老年年金、失能年金、遺屬年金,9月請領人數達175.9萬人,請領總金額328.5億元,平均每人領到1.87萬元。其中以老年年金人數最多,達170.7萬人,請領總金額321.98億元,平均每人領到1.89萬元。請領人數與金額雙雙創新高。 此外,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9月請領人數達140.3萬人,請領總金額54.9億元,平均每人領到3914元。請領人數與金額也同步走高。 依據勞保局行事曆,11月底各項給付入帳日期如下: 2023/11/23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 2023/11/24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 2023/11/29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 2023/11/30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
11月進入尾聲,勞保、國保等13項給付,勞保局集中安排在4天入帳,包括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將陸續入帳。 據勞保局最新統計,勞保年金給付包含老年年金、失能年金、遺屬年金,9月請領人數達175.9萬人,請領總金額328.5億元,平均每人領到1.87萬元。其中以老年年金人數最多,達170.7萬人,請領總金額321.98億元,平均每人領到1.89萬元。請領人數與金額雙雙創新高。 此外,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9月請領人數達140.3萬人,請領總金額54.9億元,平均每人領到3914元。請領人數與金額也同步走高。 依據勞保局行事曆,11月底各項給付入帳日期如下: 2023/11/23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 2023/11/24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原住民給付。 2023/11/29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首發+續發案)。 2023/11/30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
每月發薪日是勞工最期待的日子,薪資條上除了關心有多少薪水,加班費、獎金等是否入帳之外,是否注意每個月「勞保保費」這筆扣項?每月實領到的薪水會先被扣掉一筆勞健保費,投保薪資級距越高就會被扣越多。 其中「勞保保費」是由3大保險所組成,包含「普通事故保險」、「職業災害保險」與「就業保險(費率固定1%)」等,勞保費用基本上是由勞工負擔2成,雇主7成,政府1成,若保費調漲,負擔最重的是雇主,第二才是勞工,最後為政府。 行政院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經濟成長率與整體經濟情勢等因素,拍報自明(113)年元旦起,基本工資連八年調漲,其中月薪將調升至27,470元、時薪為183元,預計將有逾230萬名勞工受惠,也因此勞、健保保費也將調升。 勞保(含就保)費率為12%,每位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月繳勞保費由3,168元,增加至3,296元,調漲128元。其保費公式為月投保薪資×12%(勞保費率)×20%(勞工負擔比例),若勞工月領基本工資,每月需自行負擔的勞保保費為27,470×12%×20%=659元,也就是說每月增加25元;此外,雇主要多繳90元、政府則多負擔13元。
勞工參加勞保的管道主要有2種,一是由任職的公司加保,另一個管道就是透過職業工會。據《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才具有在職業工會加保的資格。 有不少民眾在離職或失業後,成為自營工作者,可能是自行創業、與人合夥做生意、或是接案計酬的SOHO族、計程車司機等,為了避免勞保年資中斷,影響退休金等權益,都選擇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 不過,透過職業工會投保也要小心。勞保局最新公布,截至11月15日為止,包括:高雄市挽臉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台南市陸上運輸服務人員職業工會、彰化縣演藝職業工會、大臺中作物栽培職業工會等4家職業工會,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已逾繳費寬限期。 勞保局公布欠繳保險費之職業工會名單,這些工會將依法移送行政執行、對所屬被保險人暫行拒絕給付,若工會之欠費係因保險費遭違法挪用,勞保局即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勞保局也呼籲欠費工會所屬理、監事及會員,督促工會盡速繳費。 參加職業工會投保,調高薪資級距每年有15%限制,且須投保滿1年才能提出調整申請。如果一開始投保最低級距26400元,每年申請調高15%,到投保第5年就可以調到45800元最高級距。 由於勞保老年年金採計投保薪資,是以投保期間最高60個月薪資為準,換句話說,只要退休前5年把投保薪資調到最高,就可以用最高級距計算老年年金。
勞工參加勞保的管道主要有2種,一是由任職的公司加保,另一個管道就是透過職業工會。據《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才具有在職業工會加保的資格。 有不少民眾在離職或失業後,成為自營工作者,可能是自行創業、與人合夥做生意、或是接案計酬的SOHO族、計程車司機等,為了避免勞保年資中斷,影響退休金等權益,都選擇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 不過,透過職業工會投保也要小心。勞保局最新公布,截至11月15日為止,包括:高雄市挽臉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台南市陸上運輸服務人員職業工會、彰化縣演藝職業工會、大臺中作物栽培職業工會等4家職業工會,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已逾繳費寬限期。 勞保局公布欠繳保險費之職業工會名單,這些工會將依法移送行政執行、對所屬被保險人暫行拒絕給付,若工會之欠費係因保險費遭違法挪用,勞保局即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勞保局也呼籲欠費工會所屬理、監事及會員,督促工會盡速繳費。 參加職業工會投保,調高薪資級距每年有15%限制,且須投保滿1年才能提出調整申請。如果一開始投保最低級距26400元,每年申請調高15%,到投保第5年就可以調到45800元最高級距。 由於勞保老年年金採計投保薪資,是以投保期間最高60個月薪資為準,換句話說,只要退休前5年把投保薪資調到最高,就可以用最高級距計算老年年金。
公務人員退撫新制即將在2023年7月1日上路,強制提繳率為15%,勞工提撥率卻只有6%,新、舊制勞工的退休金更差距多達1倍,加上18年從未調整,早已趕不上物價飛漲,通膨吃掉退休金。 日前,全國產業總工會(全產總)、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金聯)、台北市產業總工會與高雄市產業總工會四大工會率工會幹部至行政院前陳情,訴求明確提出勞退新制法定提撥率調高的時間表,並指出,哪位總統候選人支持6%提高,勞團就挺誰。 「6%不夠花,老後被打趴!」勞退新制雇主法定提撥率卻僅有月薪的6%,明顯偏低,且自2005年實施至今,18年來毫無長進,使台灣勞工退休保障不足,老年經濟安全堪虞。 全產總理事長江健興表示,新制規定雇主每月最低僅需提撥薪資的6%至勞工個人退休帳戶,若以工作30年後退休試算,舊制雇主要給付45個月薪資,而新制只要提撥21.6個月薪資,新制退休金連舊制的一半都不到。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邱奕淦批評,勞退提撥率低,保證收益率也低,投資績效比不上大盤,加上沒有確定給付,難怪勞工自提比率不到15%。在物價高漲下,即使加計勞保,勞工退休實質所得替代率也不到5成,將使廣大退休勞工皆成「下流老人」。 全金聯理事長鍾馥吉質疑,「為何不訂與舊制相當的提撥率12.5%,再來說勞資協商降低?」明知勞資力量不對等,政府推出勞退新制時,卻訂出舊制砍半的提撥率,然後推給勞資協商提高,連最低的遵守勞基法雇主都無法落實,居於優勢的雇主怎願意提高?
天天「朝九晚九」社畜心好累!你50歲就想退休躺平?勞保達人分享,只要年資達25年、年齡滿50歲就可選擇勞保年金一次領,但重點在於一次領的金額,是按最後3年投保薪資計算,除應盡量拉高薪資,年資最好也延長到30年,將最高45個基數領好領滿,以個案阿榮為例,即使同為一次領,多5年就多86.43萬元,若再選擇60歲提早按月領,到80歲止的給付差額,更逼近213.7萬元。 勞保達人張秘書在《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頻道,按照勞保一次領跟按月領等2種方案進行比較。首先,一次領的資格條件有4項,只要符合其一就可以,包括1.投保年資合計滿1年,年滿60歲或女性被保險人年滿55歲退職者;2.年資合計滿15年,年滿55歲退職者;3.在同一投保單位年資合計滿25年退職者;4.年資合計滿25年,年滿50歲退職者。 以年滿50歲且擁有勞保舊制的阿榮為例,投保薪資為3萬元,年資則是22年,由於年資還不到一次領的25年標準,必須加保3年達53歲才符合資格,由於舊制年資的前15年為1個基數,16~25年為2個基數,以25年年資來看,合計為35個基數,投保薪資3萬元,若急需用錢,阿榮到53歲時可領105萬元。 雖然在法條理論上,都沒有任何錯誤,但張秘書反問大家,有沒發現哪裡不對勁,不妨先按下暫停鍵,若阿榮選擇在53歲提出一次領,她認為,其實有3點可再精進規劃的地方,大家可以對照比較看看。 1.勞保老年給付是養老金,不該挪用救急救窮,或是填補錢坑之用。 2.一次領的金額是按照最後3年投保薪資計算,應該想辦法提高投保薪資 3.一次請領上限為30年,最高可領45個基數,阿榮離30年還有5年,若多投保5年可多領10個基數。 若想將一次領的給付總額養大養胖,張秘書建議阿榮,若不打算馬上離開職場,不妨辛苦點,53歲起再工作5年,就能補足30年上限。 即使是假日兼職打工,也可在投保單位保部分工時1萬2540元,加上原本的3萬元後,月投保薪資可拉高為4萬2540元,這樣58歲時,就可領到191萬4300元(42540元x45個基數),與53歲一次領相扣後,多出86.43萬元。 再看按月領的金額,張秘書則規勸阿榮,不妨等到60歲請領,從58歲再拚個2年,加保到60歲,每個月固定有給付款,且累計年資來到32年,即使提前5年請領打8折,月領額可達1萬6880元(42540元x32年x1.55%x0.8)。 自60歲一路領到國人平均餘命的80歲,合計共可領405萬1200元(16880元x12個月x20年),跟58歲時一次領的金額,足足相差213萬6900元。 張秘書表示,勞保只要做好規劃,就能領最多,也請大家一起健檢自己的勞保,做出最好的人生選擇。
什麼?只要準備「健保卡卡號+設籍戶口名簿戶號」,就可以登入「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勞保、勞退、國民年金保險資料(國保)。 以線上查詢來說,首先登入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明細資料,也會顯示累計提繳年資、雇主提繳累計金額、個人提繳累計金額、雇主提繳收益累計、個人提繳收益累計等數據。 只要3步驟就能查詢勞保、勞退資料,首先,先進入「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登入畫面,並點選「健保卡+戶號」;接下來,輸入各項欄位並點選「登入」後,會進入到「多因子身分核實及認證機制」畫面,此處再輸入「設籍戶口名簿戶號」,最後一步在驗證成功後,即可查詢。 要注意的是,勞退新制並不是活到老領到老,若是選月領,請領方式則是將帳戶金額,以年金生命表內所載對應之平均餘命計算,平均分配到每個月發給,也就是分期請領概念,直到帳戶金額全數領完,勞工就不能再領。
生孩子怎麼領錢?領多少?這是多數女性想問的問題,職業婦女在生產後可以申請勞保生育給付,無業若改投保國民年金保險(國保)也可以請領生育給付,社會保險生育給付的有4種,一次搞懂勞保、國保、農保、公保等生育給付請領資格與金額。 「勞保生育給付」有兩項申請資格,一是被保險人投保滿280日後分娩,二是被保險人投保滿181日後早產;其給付金額為分娩或早產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x60天,申請期限是在5年內。 「國保生育給付」申請資格是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不論活產或死產)都可申請;其給付金額為分娩或早產當月投保金額x2個月,申請期限與勞保相同皆為5年內。 「農保生育給付」(112年農保條例正式公告施行日前適用)有兩項申請資格,一是保險人或配偶參加保險後分娩,二是被保險人或配偶參加保險後早產;其給付金額分娩或早產者當月投保金額x2個月,申請期限也在5年內。 「公保生育給付」申請資格也有兩大項,一是繳付保險費滿280日後分娩,二為繳付保險費滿181日後早產;其給付金額是分娩或早產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保險俸(薪)額x2個月,申請期限則是社會保險中最長的10年內。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符合資格就可以在孩子出生後請領,若是雙胞胎或以上者,也會依比例增給;若想領取生育保險給付,不論是勞保、國保,被保險人都限女性,也就是媽媽才能領取,至於農保部分,被保險人為爸爸或媽媽都可以。
俗稱「國保」的國民年金,主要是保障無法或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等社會保險的國民,「有工作保勞保,沒工作保國保」,然而,對於失業沒工作收入的民眾來說,卻彷彿「失業懲罰金」,額外多出一筆負擔,因此,國民年金收繳率(應繳且有繳交費用者)僅略高於4成,等於超過一半符合資格的民眾未按時繳費。 其實,國民年金提供「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3大年金給付保障,以及「生育給付」、「喪葬給付」2種一次性給付保障。而且,保費由政府負擔40%、被保險人只須自付60%;如果是中低收入戶,政府負擔70%、被保險人自付僅30%;若為低收入戶,則由政府全額負擔。因此,若符合資格卻未繳費,等於放棄了政府補助的福利。 國民年金各項給付之中,以退休後每個月可領的「老年年金」最為民眾熟知,據勞保局最新統計,今年8月國保老年年金給付請領人數139.5萬人、發放金額54.48億元,平均每人領到3904元。 國民年金2項一次性給付,其中生育給付,按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當時之月投保金額,一次發給2個月,如果是雙胞胎則給付4個月、3胞胎給付6個月,以此類推。目前月投保金額為19761元,生育給付2個月為39522元,生雙胞胎可領4個月則為79044元。 據勞保局統計,8月國保生育給付領取人數共1014人,領取4044萬5670元,平均每人領取39887元。 至於喪葬給付,被保險人在國民年金保險期間死亡時,可由支出殯葬費的人請領喪葬給付,給付金額按被保險人死亡時月投保金額,一次發給喪葬給付5個月。目前月投保金額19761元,5個月即為98805元。
藍白合白熱化!各陣營紛紛推出吸睛政見,其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拋出「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方案」,接著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更提出「百萬金孫」政見,留職停薪給全薪、生3胎房屋補助百萬等,引發熱議。各黨侯選人的育兒牛肉還不一定吃得到,先看勞保這一筆,即便退保後生子還能領。 據勞保條例規定,被保險人必須參加保險滿280日後分娩者,或參加保險滿181日後早產時,才能請領生育給付;也就是說,已退勞保者只要是在保險有效期間懷孕,且保險日數符合規定者,同樣可申請2個月的一次性生育補助費。值得一提的是,生育給付有時效,從生產當日算起5年內須提出申請,逾時不得請領。 勞保生育給付請領資格為女性(孩子的媽媽,包含未婚生子、單親媽媽等)、加入勞保滿280天後孩子出生,或加入勞保滿181天後孩子提前出生(早產),所謂的滿280天或滿181天,是指生產前「曾經」參加過勞保的年資合計達280天或181天就可以,並不是指生產前最後一次的加保年資。 舉例來說,王小姐在A公司的加保年資120幾天,但由於先前已參加過2年勞保,合計年資為2年又4個多月,因此將來生產時就符合年資累計達280天的規定;此外,王小姐是在A公司工作加入勞保期間懷孕,且在退保的一年內因同一懷孕事故生產,依上述規定,仍得請領2個月的勞保生育給付。 生育給付金額為孩子的媽媽生產或早產當月(退保後生產者為退保當月)開始計算,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換算後一次發給2個月(60天)的薪水;若孩子為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則是按比例增給,一胎是生產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x2、雙生以上為生產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x2)x(孩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