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全球

的結果
  • 李顯龍:中美吵架 是全球的不幸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世界遭遇許多挑戰,例如俄烏戰爭等,但最令人擔憂的是中美關係,大國的責任很重要,大國之間的衝突會對世界帶來嚴重後果;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也在同一場合指出,長期貿易碎片化會造成全球GDP高達7%的損失,相當於德國和日本的年產出總和,由於亞洲一體化的程度非常高,如果碎片化加劇,亞洲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30日舉行開幕大會,多國政經高層與會並發表演講。李顯龍指出,中美在貿易投資、網路、航行自由等方面都有矛盾,世界感受到緊張局勢帶來的影響,希望中美兩國和平發展,給予互信與尊重。  中美緊張局勢已導致氣候應對、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議題進程受阻,國家安全優先與產業鏈轉移趨勢明顯,科技和經濟兩極化加深,使得各國經濟成本激增,競爭及摩擦加劇。  李顯龍建議,在兩極化不斷加深的全球背景下,亞洲能做到的是促進中國和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與貿易關係。中國是亞洲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本地區許多區域和全球性倡議的發起國。亞洲各國樂意配合中國推動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更期待能抓住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機遇,推動投資、貿易、旅遊業的復甦。  出席同一場合的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則表示,雖然競爭是有意義的,但是合作往往更重要,亞洲無法迴避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競爭,而競爭焦點已從商品及資源轉向高科技領域。一方面可以理解各國希望保護智慧財產權,以便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另一方面也應確保競爭不會導致科技領域的分裂、分化,導致成本激增、阻礙進步。技術競爭應與安全、經濟等問題受到同等重視,關於技術競爭的對話應上升到最高層級。

  • 賓士零件物流中心啟用 存貨空間提升3倍滿足25萬車主需求

    台灣賓士自2020年初投入近7億元,於彰化濱海工業區搬遷並擴建全新Mercedes-Benz零件物流中心,歷時兩年半工程,於30日正式啟用,台灣賓士總裁畢立思(Oliver Britz)及新任台灣賓士客戶服務副總裁趙傅康(Wolfgang Saum)共同主持啟用儀式。畢立思表示,全新零件物流中心存貨空間將提升3倍。 台灣賓士表示,全新零件物流中心位處彰化濱海工業區,依循Mercedes-Benz 德國總部標準打造,結合Mercedes-Benz全球零件物流網路與系統優化,顯著提升零件調度效率,並從新車整備、自有保稅倉、到零件的調度,全程嚴謹遵照總部標準,提供台灣約25萬台賓士車最完備守護。 Mercedes-Benz於1995年在台成立新車整備暨零件中心後,在2003年新車整備暨零件中心正式納入台灣賓士體系,並於2016年建置進口車廠首間新車保稅倉庫。 此次隨著全新Mercedes-Benz零件物流中心搬遷及擴建正式啟用,台灣賓士表示,將藉由更加完整的價值鏈體系,從出廠到維修,提供台灣車主與總部標準一致的服務體驗。 全新Mercedes-Benz零件物流中心挑高10米,佔地面積自9,200平方米擴大至14,000平方米,存貨空間較過往提升3倍,並將裝卸貨碼頭擴增至13個之多,大幅增加進出貨吞吐效率,能夠滿足台灣約25萬台的賓士車後勤維護所需。 此外,台灣賓士表示,更全面導入智慧化倉儲管理技術、新型操作系統及移動式工作站等最新數位應用,並與全球零件物流網路結合,未來將以更高的效率回應台灣客戶需求。 台灣賓士說明,全新Mercedes-Benz零件物流中心的智慧化倉儲管理系統與全球零件物流網路即時連線,將大幅增加零件調度與進出貨效率,不論任何類型、大小的零件,皆由德國裝配直接運送來台,存放過程皆由專業技術人員遵循總部規範,以嚴謹流程完成收納作業與分類建檔,每日由零件專車配送至全台23個授權經銷商服務據點,並由原廠認證之技師完成最後的檢修及安裝。 趙傅康進一步表示,全新Mercedes-Benz零件物流中心共有五大類儲位型式,可容納超過3萬種不同零件、超過5萬個儲位,數量更超過20萬個。並每月與銷售資料庫進行比對,針對市場對零件的供需狀態進行數據分析,藉此優化庫存品質與準確性,以高品質標準,提供全台授權經銷商各種零件儲備與更換需求。 此外,全新Mercedes-Benz也特別編列1.25億元預算,針對安全、作業效率與品質需求進行強化,以最高消防標準保障作業人員及廠區的安全。

  • 《商情》需求前景提升 鋁價漲0.25%

    【時報-台北電】由於全球銀行業危機的不安情緒獲得緩解,推動鋁價共振上揚,在瑞士信貸的救助阻止了銀行股暴跌,以及美國地方銀行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收購了陷入困境的美國矽谷銀行(SVB)的資產,市場投資風險情緒復甦好轉,對全球銀行業危機的不安情緒有所緩解,使得鋁錠庫存大幅去庫,低庫存預期提升,加上,全球最大消費國中國,金屬需求預計將在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復甦,需求前景提升,致倫敦(LME)鋁價上漲。 終場周四(3/30)倫敦(LME)期鋁上漲0.25%,較前一日上漲6美元,報每公噸2,386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 全球股市Q2表現 台灣躋十強

     時序將進入第二季,統計近十年第二季全球主要股市表現,前十強股市平均來看都繳出正報酬,表現依序為俄羅斯7.24%、印度5.11%、美國NASDAQ4.18%、深圳3.94%、日本3.25%、美國S&P 500上漲2.97%、越南2.52%、紐西蘭2.35%、美國道瓊2.28%以及台灣2.19%,投資人不妨多加留意關注。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企業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並降低債務比重,利空逐漸消散下市場信心恢復,外資再度回流印度股市。且經濟依舊保持高速成長態勢,市場預估今年GDP成長率可望達6.9%,續居主要經濟體GDP成長率之冠,且企業EPS增長率仍預估近18%,在基本面與獲利面皆強勁的支持,有助提供印度股市後續上行動能,表現仍值得留意。建議可持續關注金融、工業、IT服務類,以及受惠於印度國防武器自製政策之相關概念股之表現。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美國基本面仍屬穩健,企業盈餘表現尚可,有助支撐股市表現,但短期在市場投資情緒仍敏感下,配置方面建議以大型股為主,成長股配置優於價值股,產業如科技、非核心消費、醫療保健等可持續關注。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分析示,台股短期區間整理仍有可能,庫存去化可望於年中結束,中期基本面回升共識越加凝聚,且金融緊縮情勢可望告終,有機會上半年築底完成並開始往多頭發展。產業建議可留意逆景氣週期的成長股如半導體先進製程、規格提升IC設計、矽智財、車用電子及雲端伺服器,中國解封及台灣內需相關,以及新應用如儲能、電子書等類股表現。  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強調,美歐金融事件在各國央行與企業的迅速應對下,目前看來緊張情勢已有降溫情形,且聯準會再升息1碼,會後聲明亦表示將「密切關注接下來的資訊,評估貨幣政策造成的效果」,後續是否會持續升息,仍需觀察接下來的經濟數據以及金融市場表現。

  • 《產業》觀光局赴美參展 振興台灣郵輪旅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交通部觀光局為推動台灣郵輪市場加速復甦,攜手台灣港務公司參加27~30日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岱堡會議中心舉辦的2023年國際郵輪展(Seatrade Global Cruise 2023),盼能加速台灣郵輪市場復甦,帶動經濟發展。  國際郵輪展是全球最大郵輪業界年度盛會之一,吸引全球航商、旅行社及郵輪產業人士交流,為推廣郵輪觀光重要展會。除了觀光局與台灣港務公司共同參展,交通部航港局、高雄餐旅大學、金界旅行社亦派代表出席,一同向國際郵輪產業界推廣台灣郵輪觀光。 今年台灣館展攤呈現台灣郵輪港口的亮麗風貌及多樣化的觀光資源,並每日舉辦小型說明會、台灣歌謠音樂演奏、播放台灣郵輪宣傳影片及提供台灣特色飲品及點心,吸引許多業者蒞臨參觀及洽談。  台灣館28日上午舉辦貴賓招待會,許多國際郵輪公司代表、郵輪旅行業者等國際郵輪產業界之重要人士參加,與台灣代表團人員交流及了解台灣郵輪港口現況及優勢、多樣化的岸上遊程及郵輪旅遊相關獎助規定,出席人員多表達對台灣郵輪旅遊的濃厚興趣。  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國際郵輪乘客量有望超越2019年疫前水準。作為亞洲第二大郵輪客源市場,交通部暨所屬相關機關積極推動台灣郵輪產業復甦。  觀光局去年重啟來台郵輪獎助要點獎助國外郵輪來台停靠,每航次最高獎助1萬5千美金,以增加郵輪來台掛靠機會,並透過國際行銷形塑台灣郵輪觀光品牌形象,吸引境外旅客來台搭乘郵輪並於陸上多作停留,為台灣觀光及郵輪產業創造更高經濟產值。  台灣港務公司積極完善台灣港口各項軟硬體設施,基隆港及高雄港東西岸碼頭設施及旅客中心也持續優化,以提供更大的船隻停泊區域,並強化通關e化設備,讓郵輪旅客能夠快速通關,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  繼觀光局參與「亞洲郵輪聯盟」行銷推廣後,航港局日前亦成立「亞洲跳島郵輪聯盟」,與菲律賓及韓國港口群攜手發展郵輪產業,並透過各個郵輪母港和掛靠港間的資源分享和旅客招攬,讓亞洲郵輪產業鏈快速發展,以期台灣郵輪觀光能在疫後加速復甦。  觀光局長張錫聰表示,台灣具有絕佳地理位置,為亞洲郵輪旅遊不容錯過的航點,除推出新景點新玩法的多元岸上遊程,還有多項優惠獎勵措施。歡迎國際旅客飛抵台灣,再搭乘郵輪前往台灣各離島進行郵輪跳島旅遊,或接續前往亞洲其他國家,進行一程多站式旅遊。

  • 綠能、5G夯 基建產業有潛利

     全球基礎建設缺口大,加上各國為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下,潔淨能源基礎設施發展平台,成為全球各國優先考慮項目,投信法人認為,大環境下的去全球化、能源轉型、5G趨勢,有利於長期基建相關能源、寬頻通訊網路產業發展,適合想長期持有並分散風險資產的投資者。  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在淨零碳排目標下,為維持產業與民眾生活運作,擁有足夠的電力並穩定發電的需求趨動,促使各國加速電力轉型的作業,使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基礎建設的裝置需求提升。  其中預估今年全球太陽能市場維持350GW(百萬瓩)的安裝規模,年成長約40%,需求前景佳,相關商機與投資前景皆值得期待。  滙豐投信指出,全球建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Emergen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建築市場規模達到12.6兆美元,預計未來年增長率為7.4%,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0.8兆美元。  另世界經濟論壇統計,未來20年內將有大量倍增的基礎設施需求。預估2040年全球基礎設施投資每年估計為3.7兆美元,其中又以美洲和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最大。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分析,今年來在大陸重新開放的帶動下,交通相關基建的表現最佳。  從國際航班狀況可看出,美歐地區幾乎已恢復到疫情前的8成左右,亞洲目前復甦速度明顯落後,大陸現階段僅回升至疫情前水準的16%,其他如東北亞地區回溫約5成,顯見若未來大陸能開放進度能回升至如歐美地區,對於整體交通運輸動能將帶來相當大的挹注。  王翔慧強調,資料中心、5G等建置持續加速進行,因為數位基建族群股價對殖利率具有高度敏感性,聯準會持續升息,電信公司及科技產業資本支出與預算緊縮,短期成長性相對受限,預料目前低評價反而是最大利多,建議可逢低分批布局,靜待利空反轉。

  • 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 獲指標基金獎

     自從疫情爆發,資源產業投資成為全球顯學,保德信旗下的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透過能源為主、原物料為輔的布局策略,加上重押綜合油商,搶占綠能轉型趨勢商機等優勢,不僅在2022年績效高達43.9%,為投信發行海內外股債基金績效冠軍,更榮獲第七屆《BENCHMARK》指標台灣基金獎「產業股票-自然資源」類別「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獎。  能源加上原物料的雙動能配置,是高通膨環境中的首選投資標的,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在優異績效的帶動下,成為基金市場布局資源商機的首選,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目前規模是境內同類型基金平均的2.6倍之多。  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指出,近期國際能源價格走勢出現拉回,不過看好OECD戰備儲油來到38年低水位,而目前每桶67至72美元的國際油價,是美國戰備儲油的歷史買進價格帶,再者,過往布蘭特原油跌破70美元時,OPEC多會減產以支撐油價,預料目前油價將有所支撐。  從需求面來看,楊博翔分析,中國解封所帶動的用油需求增長空間可期,目前中國民眾的生活已明顯恢復過往常軌,帶動車輛上路數據與國際航班數都呈現明顯拉升,市場也普遍看好在中國能源用量成長之下,有利於下半年的用油需求與油價走勢。  展望能源與資源市場,大型綜合油商與低碳、綠能相關產業,持續為資源市場的投資主軸,因此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在綜合油商配置達39.3%,而長線趨勢的減碳次產業配置更是達54%之多。楊博翔強調,在市場對於高股利與ESG要求下,綜合油商自2015年後新產能投資意願轉趨保守,且因為減少資本支出後,能帶動能源業更佳的現金流盈餘,因此即便油價回落,營業現金獲利仍能支應調高股東回報水準,帶動股價相較油價更具成長動能。  楊博翔進一步說明,隨著油價在高水位區間震盪,今年若要投資全球資源相關基金,能源股選股重心除了考量股利調升的空間外,各家業者的投產效率也至關重要;至於綠能相關產業方面,則是看好資源產業跨入綠能轉型的零碳排過程中,所帶動的長線成長商機,主要以綠能轉型的歐洲綜合油商為主。

  • 保護兒童的現在 誠就美好的未來保誠人壽以思維領導打造永續影響力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即將到來,兒少議題的相關討論也隨之增加,兒童是人類社會的「現在」也是「未來」,關注兒童的發展是解決眾多社會問題的關鍵;若忽略兒童議題帶來的影響,人類所有的經濟或商業活動都將無法持續。如同聯合國報告所示,COVID-19造成的學習損失可能使這一代學生損失近17萬億美元的終身收入,約佔當今全球GDP的14%,全球經濟成長甚至將因此下降0.8%。 保誠人壽作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業界唯一長期關注兒童保護議題的壽險公司,20多年來從兒童生活、理財、安全教育等多元議題,全方位守護台灣兒童的健康成長,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SDG 3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以及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從2020年開始,保誠人壽以前瞻思維領導倡議「i寶 保護兒童 誠就未來」,並將每年的11月訂為「兒童保護月」,透過兒童健康、心理、教育等議題展開公眾對話,攜手各界推出一系列的行動方案。 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表示:「如同保誠集團宗旨強調的『幫助人們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保誠人壽以實際行動發揮企業的正向影響力,致力於打造適合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永續環境。有感於教育是影響兒童身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22年保誠特別與清華大學合作,發表台灣第一本系統化記錄疫情期間及疫後教育體制變化和創新的『兒童教育白皮書-後疫情時代的教育轉型與展望』(白皮書連結),希望提供家長、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一些指引,用更多元的方式培養孩子在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時,擁有更多的彈性和韌性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在倡議兒童保護的路上,保誠人壽攜手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向前邁進,包含與合作20多年的家扶基金會推動「真材食學食育計畫」,三年來巡迴全台14個縣市,累積受惠人數超過1,000人;2021年起與用心快樂社會企業合作,於偏鄉小學展開「兒童藝術美學紓壓課程」,透過藝術創作引導孩子認識情緒與適當紓壓。除了與家扶和用心快樂的合作持續進行外,2023年,保誠將和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合作,把「道路」暫時轉為遊戲場,讓孩子們徜徉其中揮灑創意,遞造快樂成長的美好回憶。 除了不斷增加的「盟友」,保誠人壽持續透過不同的社群平台和知名意見領袖合作,進行兒童保護觀念的推廣與宣傳。包含邀請知名意見領袖如吳鳳,藉由國際訪談分享經驗,鼓勵家長以正向的方式,協助孩子培育復原力;也和親子教養專家王宏哲老師合作,和家長們分享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培養AQ(逆境力)的方法。另外,與知名作家宅女小紅合作podcast,由宅女小紅分享身為家長的經驗,並和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以及清華大學曾文志教授,暢談兒童教育白皮書的重點內容。 兒童議題是影響社會永續發展的關鍵之一,保誠人壽致力以思維領導打造永續影響力,持續推動「i寶 保護兒童 誠就未來」,用行動保護兒童的現在,成就他們美好的未來。

  • 投資金額約1.6億元 加工處園區再添4生力軍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簡稱加工處)近期提報投資審查小組核准通過4家企業進駐,包含艾盟特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駐前鎮科技產業園區、尚穩建建設有限公司及華葳集成股份有限公司進駐臺中軟體園區,鐵客噗囉(TechPro)有限公司進駐高雄軟體園區營運,以上4件投資計畫投資金額共約1.6億元,預計在高雄及臺中地區創造近百個工作機會。 艾盟特檢驗公司主要從事食品環境檢驗服務及健康食品評估試驗;全球食品安全檢測市場以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為主,近年國人對食安問題日益重視,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年增率約6%,至115年可望成長至新臺幣45至55億元。該公司經營團隊對食品檢驗具豐富經驗,將可為保健食品及農業食品生技等產業提供最專業的服務。 尚穩建公司從事建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平臺、住宅大樓設計、開發及租售,提供各階段建築相關問題諮詢及設計內容服務;華葳集成公司為新創設之專業綠能機電整合服務公司,主要從事高科技廠房及商辦大樓之機電、空調、無塵室智能監控系統開發設計,可因應客戶之製程變化,快速調整規劃建置系統,提供客戶一條龍式專業機電整合服務。上開2家廠商進駐臺中軟體園區,除增加軟體園區服務多元產業,更促進園區整體研發、設計及服務能量。 鐵客噗囉公司主要從事數位內容行銷、靜態暨動態影像拍攝、數位廣告操作,及提供智慧家庭規劃服務;該公司持續深耕數位內容與資訊科技結合,期望透過進駐高軟園區,結合園區內資訊軟體服務廠商,強化數位內容產品之質量。 加工處強調,科技產業園區提供人才培育、企業節能減碳諮詢、診斷,輔導企業方案,歡迎業界踴躍進駐投資科技產業園區,以搶占獲利商機!

  • 《基金》凱基全球菁英55 ETF基金 准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證期局表示,核准凱基投信申報募集開放式指數股票型「凱基全球菁英55 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總面額新台幣195億元,由華銀擔任基金保管機構。應於申報生效日起6個月內開始募集,自募集日起30天內,至少募足最低淨發行總面額新台幣2億元。  證期局指出,「凱基全球菁英55 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以追蹤彭博指數服務公司編製計算的「彭博全球菁英55指數」績效表現,作為基金投資組合管理目標。自上市日起,投資於標的指數成分證券的總金額,不低於基金淨值的90%。

  • 《基金》永豐全球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投資等級債基金 准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證期局表示,核准永豐投信申報募集開放式債券型「永豐全球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投資等級債券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應於申報生效日起6個月內開始募集,自募集日起30天內,至少募足最低淨發行總面額新台幣3億元。  「永豐全球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投資等級債券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總面額等值新台幣200億元整,其中新台幣級別100億元、外幣(美元)級別等值新台幣100億元,由台銀擔任基金保管機構,並以新台幣及美元計價發行。 此基金原則上自成立日起6個月後,投資於外國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投資等級債券的總金額,不得低於基金淨值的60%,且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投資總金額,不得超過基金淨值的20%。另自成立日起屆滿3個月後,整體資產組合的加權平均存續期間應逾1年。

  • 全球銀行風險連環爆「台美多重資產基金」攻守兼備

    3月份台美股市歷經SVB(矽谷銀行)與CS(瑞士信貸)事件後,反應未如預期負面。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薛博升表示,儘管3月爆發美國金融系統性危機,但該基金受到SVB及CS影響有限,觀察上述事件發生至今,淨值表現並未受到影響。 因應全球銀行風險連環爆,薛博升指出,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持債水位從事件前接近9成水準下降至接近8成5,主要是GRI全球風險指標及股債VIX模型暫時顯示趨避,但考量銀行業是各主管機關高度監管的行業,故預期風險趨避情況不會維持太久,3月FOMC利率維持點陣圖中間值落點在5.1%,市場預估上半年聯準會升息將屆尾聲,因此反而可以樂觀看待後市的表現。 股票方面,目前無金融股部位,持倉持續以美國大型科技股及台灣半導體為主,近期銀行風暴以歐美為主,而該基金著重台灣、美國兩地風險平衡,近期個股加碼以台股為主,相對其他多元資產配置,更能分散來自歐美的系統性風險;收益資產中,債券方面,目前無金融債部位,以公債及美國科技業債券為主,研判受銀行倒閉或接管事件影響小;考量市場波動正在擴大,受益憑證方面,加碼掩護性買權ETF部位,因波動擴大有利於掩護性買權策略的收益。 針對後市看法,薛博升仍持續看好台美兩大市場未來的成長潛力。美國部分,根據花旗驚奇指數顯示,今年美國經濟數據多數優於市場預期(大於零軸),包括2月ISM非製造業指數與新增非農就業報告數據等。因此,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預期降溫,後市展望看法也轉趨樂觀。歷史經驗顯示,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前半年,標普500指數皆有正報酬績效,表現優異。 台股方面,截至2月底,相較全球主要市場,台灣加權指數股利率高達4.69%,居全球主要指數之冠,除此之外,本益比亦僅11.4倍,為主要指數中最低,顯見台股具備高股利率與低本益比的特性。因此建議佈局在台美(成熟+新興)兩大主流市場的基金,並透過(成長股+收益資產)雙資產配置達到收益多元,攻守兼備,投資操作相對靈活,在疫情進入高度波動時代下,是另一個資產配置的好選擇。

  • AI運用2.0年代來臨 投信:投資策略宜側重在中大型企業

    去年底微軟ChatGPT上線,正式開啟AI運用2.0年代,近期各大廠紛紛發表AI新運用領域,包括:微軟結合office應用程式的Microsoft 365 Copilot,Google推出Google Workspace藉由AI生成整合工作文件內容等,Salesforce以Einstein GPT提供業務行銷人員客戶管理溝通的AI助理。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李坤憲指出,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AI運用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可望率先推升AI發展所需基礎建設,如半導體設備、網路安全與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高速成長。 近期歐美金融機構爆發倒閉、託管與併購等事件,帶來金融市場震盪,不過,不少科技股表現強勢,惟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市場擔憂金融機構緊縮效應,對中小型科技股帶來股價短暫衝擊。 李坤憲指出,年初一度出現獲利、營收上修的AI科技產業,近來在銀行事情爆發後,營運上修的情形略見停滯,企業進行支出控制,營運模式的轉換,如以消費量取代會員制的推動受景氣壓抑影響等,後續的發展,仍待觀察金融機構事件的控制情形與後續影響性。 惟值得留意的,從去年ChatGP上線後,科技大廠競相推出的新應用遍地開花,市場經驗快速累積及更新升級等,企業競相推出生成式AI相關功能與技術,帶動企業產品推陳出新。 李坤憲強調,AI的大量新運用較預期發展快速,原先在ChatGPT推出之初,市場多半認為,新創公司的發展動能會較快速,不過,從近期端出的AI新運用觀察,顯然各大科技巨頭所推出的運用更呈現爆炸性成長,後續發展競爭力也更受到期待。 受到金融機構事件影響,科技產業呈現大區間震盪,不過,AI產業具備長期趨勢與投資潛力,李坤指出,AI投資策略宜側重在中大型企業、掌握多元產業營運模式穩健的標的等,在次產業佈局上相對看好,如半導體、資訊安全與大數據分析等AI發展的基礎建設產業將是目前主要受惠標的,而在軟體、AI醫療等應用領域,則需要較長時間的擴展期。

  • 喬治艾娃:亞洲一體化程度高 碎片化影響大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30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大會中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可能遭遇困難,烏克蘭情勢對於貨幣收緊的影響仍存在。亞洲是動力源,中國與印度將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一半,但亞洲也存在不確定性。喬治艾娃表示,合作、團結猶如兩座燈塔,指引我們克服未來的挑戰,合作早已改變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不斷深化,提高全球收入與經濟水準。光是在中國就有8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一大成就。亞洲的域內經濟幾乎占到貿易總額的一半,其中中國的影響很大。喬治艾娃指出,根據IMF研究,長期碎片化可能導致全球GDP百分之七的損失,大致相當於德國與日本的年產出總和。由於亞洲一體化程度非常高,如果碎片化加劇,亞洲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另一方面,發展比較好的國家要幫助全球脆弱成員,急需採取快速有效的機制,對債務國與債權國都有好處。最後要說,不管碎片化的力量如何強大,只要團結一致,力量就會更強大,駛向更加安全的港灣。

  • 晶片戰求生 陸商務部長會見ASML執行長

     美國聯合日本、荷蘭等盟國封鎖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近日更傳出美方最快4月份將加碼制裁中國,這讓在中國市場有龐大利益的荷蘭微影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陷入左右為難。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28日向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強調,希望ASML能為中荷經貿合作做出積極貢獻,並共同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陸媒報導,北京近日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中國官員期間積極與外企負責人會面洽談合作,以因應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環境。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五天內就密集會見包括蘋果CEO庫克(Tim Cook)、ASML執行長溫彼得在內等11名跨國公司高管。  王文濤向溫彼得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開放,願為包括ASML在內的跨國公司來中國發展時,創造良好的經商環境,並提供高效服務。王文濤強調,希望ASML堅定對中國貿易投資合作信心,為中荷經貿合作做出積極貢獻,並共同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雙方並就ASML在中國市場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