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受訪時被問及,如果中國對台動武,是否會動用武力支持台灣?她未正面回答,僅強調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包含支持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以及確保台灣海峽航行自由。這是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後首次被問及這個問題。結果她和川普一樣,都是迴避而沒有回答Yes或No。看來美國下任總統無論是誰,對台海依舊是戰略模糊。

賀錦麗參選後甚少接受媒體專訪,各方對她的外交政策並不熟悉,但多推論她將延續拜登政策。從她此次回答台海議題來看的確如此。然而在美中關係,她回答另一個提問時卻透露出玄機。

記者問賀錦麗,哪個國家是美國最大對手?賀回答,伊朗顯然是其中一個,她痛批伊朗手上沾滿「美國人的鮮血」。這當然和伊朗最近對以色列發射大量彈道飛彈引發不滿有關,但依據白宮政策,標準答案應是「中國」。

美國兩黨政策有意識形態的差異,但總統候選人政見卻是反映民意。競選團隊若認為多數美國人希望總統這樣做,就會將這些觀點納入競選政綱。賀錦麗表達的重要意義,是對中國的敵意並沒有預期那麼重。

不僅是她,川普8月中旬記者會上被問到「你如果當選,有什麼計畫讓中國負責任?」,他回答:「我想和中國好好相處…希望我們的關係會很好」。這令人驚訝,相較2016年競選時他將美國所有問題都歸之於「中國!」,今年敵意淡了很多。這次兩黨競選政綱中,「中國」都不是重點。

對中國的敵意淡化,是否可預見美中關係將不會像過去那麼緊繃?這當然不表示會回到從前,但遏制中國仍是美國菁英的共識。9月上旬,美國國會一開議就通過一連串與中國競爭的法案,被稱為「中國周」。但敵意降低,軍事衝突機率就將受到嚴格管控。賀錦麗受訪時即強調:「我們必須確保與中國有暢通的溝通管道,尤其是軍事之間的管道」。川普對此應觀點一致。

如果美國將嚴格管控與中國軍事衝突的機率,對最可能發生衝突的台海當然會嚴加注意。期望賴政府能體會到,美國現在的氛圍和4年前不同,當時美國充滿對中國的敵意,但現在美國則想避免台海衝突。

備戰很重要,大家都贊成,但以備戰取代避戰,卻有高風險;與其期待美軍協防,不如思考如何避戰。賴總統上任後的「對抗性」令人擔憂。他在黨內對抗,在國會對抗,在兩岸關係上也對抗,幾次公開談話都不是朝關係和緩的路線走。期望這次國慶大會演說賴總統能令人耳目一新,帶來兩岸和平的展望。這不僅僅是美國的期望,更是多數台灣人的期望。(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總統 #川普 #美國 #中國 #台海 #賀錦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