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人類的預期壽命逐步接近極限,未來壽命成長的空間相當有限。該研究表明,儘管醫療技術和基因研究有顯著進展,甚至愈來愈多人成為百歲人瑞,但並未轉化為整體預期壽命的增幅。

研究分析1990年至2019年間的預期壽命數據,聚焦於全球最長壽的8個地區,包括澳洲、法國、香港、義大利、日本、韓國、西班牙和瑞士。數據顯示,儘管女性壽命仍普遍長於男性,但在全球範圍內,預期壽命增長的速度已經放緩。1990年時,每十年壽命平均延長約2.5年,而到2010年代,增幅下降至1.5年,在美國更是幾乎為零。

研究主要作者、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研究員奧賢司基(S. Jay Olshansky)指出,「我們必須認知生命存在的極限」,或許也需要重新評估退休年齡和退休金政策,以應對人類壽命逐漸趨於穩定的現象。這項研究本週發表於期刊《Nature Ageing》。

德州大學研究員海沃德(Mark Hayward)認為這項研究是「對死亡率研究文獻的重要補充」。海沃德也同意,預期壽命的增長已達到平台期,儘管未來可能會出現推高生存率的重大技術突破,但目前還沒出現。

預期壽命是指單一年出生的嬰兒預期生存的平均年數,是全球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也存在相當局限性,例如無法估算流行病、革命性的醫療技術等因素帶來的影響。

儘管美國未能進入世界長壽國家前40名,但研究團隊仍將其列入分析範圍。奧賢司基指出,過去研究曾預測美國預期壽命將在本世紀大幅增長,但現實情況並不如預期。與此同時,研究也揭示美國預期壽命增長的停滯,特別是受到藥物濫用、槍擊、肥胖和醫療不平等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部分人群難以獲得足夠醫療照護。

奧賢斯基強調,大多數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且我們正在接近這一極限。他表示:「我們從現有的延壽技術中獲得的回報正逐漸減少,衰老本身已成為難以克服的障礙」。

百歲人瑞雖然變得越來越常見,然而,研究指出,百歲人瑞數量的增加主要來自於人口增長,人瑞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依然有限。2019年美國僅有2%人活到100歲,而日本為5%,香港則高達9%。儘管未來百歲人口可能繼續增加,但專家預測,大多數國家中能活到100歲的女性比例不會超過15%,而男性則低於5%。

#美國 #研究 #健康 #預期壽命 #老化 #長壽 #增幅 #醫療 #科技 #流行病 #藥物 #醫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