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草案出爐,一般碳費每公噸300元,優惠A、B案各為每公噸50、100元,2026年起開始徵收,相較科技大廠多表示,已做好相對應的準備,碳排強度較高的鋼鐵、石化等產業卻首當其衝,業者直言,這根本是逼產業出走。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將在10月17日舉行法說會,目前已進入緘默期,但在9月初曾回覆,公司積極厚植綠色管理,將持續依淨零路徑積極執行各項溫室氣體減量作為,強調碳費「預計不會對財務造成影響」,會將比例控制在小於營收1%內。

聯電表示,碳費的徵收是符合國際碳定價趨勢的做法,新增繳費項目對企業營運會帶來一定的負擔,以每公噸碳費300元、2023年台灣地區各廠一年排碳量總和約150萬公噸估算,年繳碳費低於5億元,對營業費用影響甚微。

反觀石化業處境已不佳,再課碳費,如同雪上加霜。石化公會表示,台灣石化業正面臨三大難題,首先大陸等地石化廠產能快速攀升,競爭白熱化,其次,進口的石化原料關稅低,有助海外業者搶食台灣巿場,但本土石化業者出口卻需負擔6.5%以上關稅,且在國內無法擴大產能,如今政府要課徵高額碳費,根本是逼石化業出走。

石化公會指出,雖然國際間已有許多國家推動碳費、碳稅制度,但其實多搭配鼓勵措施,如新加坡及歐盟部分國家只要業者願意努力減碳,實際上並不會被課到碳稅或碳費。

對於審議會通過優惠費率,但需要達到一定指標,石化公會表示,這部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跟上並達標,亟需經濟部產發署協助。

中鋼則回應,以公司2025年減碳目標以及採優惠費率進行估算,每年應繳碳費預計落在2億元至4億元,對營運仍有相當的負擔,將持續研發及導入先進低碳生產技術,朝爭取最優惠的費率努力。

#碳費 #中鋼 #石化公會 #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