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以413:3的票數,通過《香港經貿辦事處認證法案》,要求撤銷香港駐美經貿辦公室享有的特權與豁免,甚至關閉辦事處。法案待參議院審議,若再通過將交總統簽署生效。最終結果,可能目前香港駐美的3個經貿辦都會關閉。

為抑制中國發展,美國近年以各種手段對付大陸和香港,然而成效似乎有限。中國大陸對外貿易順差不斷增加,反觀美國的貿易逆差持續居高不下。科技戰更適得其反,令大陸從晶片的進口國變成出口國。華為高階手機推陳出新,力壓蘋果,甚至將蘋果擠出大陸市占率前5名。

強者喜歡自由貿易,弱者忙著保護主義。過去的美國和現在的大陸對自由貿易態度反轉,顯示雙方貿易強弱地位的變化。大國經濟制裁小國有用,因為小國需要大國的工業製品、技術、市場來發展。然而美國去工業化後,經貿地位大幅下降,制裁威力不如以往。

俄烏衝突後美國將美元武器化,凍結俄羅斯海外資產,並禁止其銀行使用SWIFT國際貿易支付系統。以為能讓俄羅斯屈服,殊不知卻讓不少國家警惕。金磚五國10多年來一直不慍不火,但這2年突然多了眾多國家想加入。霸權漸衰的國家沉迷於過往地位,企圖以貿易和金融手段對付他國,卻未料到自己實力大不如前,反將不少第三國推向對手。

美國倘使關閉香港3個經貿辦,傷害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利益。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是全球貿易夥伴最高。反觀香港,約7成商品貿易額來自RCEP的15個國家,但卻只有5個海外經貿辦設於這些國家。反而是設於歐美的8個經貿辦所帶來的貿易額不及3成。從KPI來看,花納稅人的錢卻成效不彰的經貿辦,是否還有勉強維持的必要?

何況,歐美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力量早就在全球逐利而行,不太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資源維持「行銷香港」的聯繫活動。好吃、易吃的果子自然有商人去採,真正需要公部門資源投入的反而是開發中國家的經貿聯繫。例如過去5年香港與中東的貿易額年增率達9.5%,早就有必要建立杜拜以外的第二個中東經貿辦。隨著愈來愈多的俄羅斯商業和金融活動轉戰亞洲,在俄羅斯建立經貿辦也有創造高績效的潛力。行政長官最近提出港府籌備在利雅德和莫斯科建立經貿辦,正是政府先於民間而行的要務。

此外,中亞5國近期來港留學生人數暴增,在哈薩克或附近國設經貿辦也頗必要。來港求學的中亞學生有很好的英語能力,有些甚至能說寫中文,他們地理位置靠近新疆,未來也都可能爆發龐大的經濟潛力。

港府的財政平衡一直是施政重點,此刻正好給了一個機會審視海外經貿辦的必要性。與其在已開發國家施展花拳繡腿的社交聯繫,不如另闢蹊徑,捲起袖子到南非、巴西等金磚大國開疆闢土,加強與開發中國家的經貿聯繫,對於香港多元化多層次的國際能見度及金融、經貿地位的強化才更有真正的意義!(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美眾議院 #俄羅斯 #貿易額 #香港經貿辦事處認證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