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即將徵收,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近年來企業透過碳足跡盤查,積極投資先進設備、製程研發改善等,企圖讓碳排下降、符合國際環保趨勢,意味生產成本提升,未來也會成本轉嫁到產品售價上,推升通膨壓力,未來CPI年增率2%至2.5%恐成常態。

吳大任指出,近年來氣候變遷不僅影響我們生活,也成了通膨推升的力道之一,颱風沒來缺水,影響水果、農作物栽種,去年颱風來襲以及近期的凱米颱風,雨量風勢的衝擊下,工作日減少的經濟損失外,蔬果價格也顯著翻揚,而全球淨零碳排、徵收碳費趨勢下,對我國通膨壓力會更雪上加霜。

如建築業大量使用鋼筋、混凝土,便首當其衝,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楊玉全預期,碳費的課徵恐將進一步推升房價,未來房價漲幅至少5%,加上缺工、通膨共伴效應,對房巿衝擊更大。

台電雖是排碳大戶,但是為用戶發電,因此發電的排碳量計算轉由用電戶自己負擔,台電只需負擔自家「廠內用電」,壓力減輕不少。不過廠內用電年排碳每年也有500萬噸,如碳費每噸達300元,約要付15億,假設到1000元,那更要繳到50億元。台電表示,將加強各電廠的自主減量計畫,盡量壓低排碳。

穩定物價是央行的職責之一,不過,吳大任認為,碳費推升通膨的議題,是無法透過央行利率政策來改變或緩解,政府可能得研擬廠商補助,如碳排設備提升、廠商製程科技改善等,來獲得政府政策性的支持,以降低對通膨的衝擊。

碳費審議委員會即將在9月9日召開第五次會議討論費率,工商團體爭取,碳費不宜超過300元,工總表示,如果碳費超過300元,企業達不到指定目標、拿不到碳洩漏風險折扣或者優惠費率,恐怕會由盈轉虧,倘若碳費超過500元,許多企業甚至面臨倒閉的危機。

工總以某家鋼鐵公司為例估算,2022年課費排放量就有1900萬噸,碳費若是訂在500元,一年就要繳交95億元的碳費;另以某水泥業的課費排放量450萬噸,每年也要繳交22.5億元,如此高額的碳費,恐怕讓這些企業難以生存。

三三會建議,碳費初期不應超過100元,課徵標準應將CPI納入考量,以避免造成綠色通膨。另在台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並應併同檢討取消貨物稅。

#碳費 #綠色通膨 #吳大任 #排碳 #台電 #綠色通膨 #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