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最新調查,逾4成台灣受訪者已著手退休規劃,近6成退休後打算持續投資,且超過7成最在意每月擁有固定收入,比例居亞太區之冠,並希望退休後年收至少50萬元。專家表示,及早開始、每月預留小額資金定期定額投資,以35歲起每月固定提撥5千元,即使以年投報率4%保守試算,65歲時可擁至少500萬元資產,搭配勞退自提,存到1000萬元非難事,足以實現安穩的退休生活。

富達國際昨(5)日發布《2024年亞太區投資人調查》,台灣受訪者平均期望在61歲退休,退休後每年收入預期為50萬元,且期待退休儲蓄足夠支持19年的生活,且已有43%表示,已開始進行規劃,遠高於亞太區平均值的35%,為受訪地區中最高,可見台灣民眾對退休準備「超前部署」。

同時,相較亞太區整體受訪者中,49%最擔心投資損失,台灣則有50%的受訪者,更害怕沒有額外收入為退休進行儲蓄,至於退休後的收入來源,59%的台灣受訪者表示,退休後會繼續投資,同樣高逾亞太區均值的41%,居亞太各地之冠。

至於退休後投資最在意的優先目標,73%台灣受訪者在意是否每月擁有固定收入,且對收益期待的平均值高達8.1%,高於亞太區整體的55%和7.3%,而在投資產品的選擇上,69%的台灣人考慮股票或ETF等股票型商品,遠高於亞太區的49%。

富達國際台灣區負責人暨富達投信董事長李少傑建議,儲蓄和投資都是退休規劃重要的一環,及早開始、每月額外預留一部分資金,進行儲蓄或投資,皆有助投資人擁有充足的時間,實現安穩的退休生活。

李少傑也補充,若退休後不持續投資,不僅可能受通膨侵蝕其資產的購買力,也可能錯失資本增長及享有固定收入的機會,可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並提醒市場短期波動,通常只是投資過程的一部分,儘早開始投資,以擁有足夠時間,放眼長線回報來得更重要。

此外,根據《今周刊》日前與國內最大基金平台基富通合作,對逾萬名國人進行退休理財調查發現,國人平均預期退休金要達1403萬元才敢「安心退」,相較4年前調查的1111萬元,顯然連退休金也「被通膨」,漲幅高達26.3%。

曾任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的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給出1點建議,也就是規律投資的重要性。

她以35歲開始定期定額,每月固定提撥5~8千元,以相對穩健的每年4%到5%報酬率試算,在複利效果加乘下,65歲時資產就至少有500、600萬元,若勞退自提又提好提滿,存到1000萬元應該不是問題。

王儷玲強調,平時只要少喝幾杯咖啡、少買幾件衣服,透過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點滴累積,再透過複利加值,就能小錢換大錢,聰明存夠退休金。

#退休金 #富達 #退休 #台股 #定期定額 #投資 #報酬率 #存股 #王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