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族都有金錢焦慮,不太敢投資,怕一桶水很快沒了,但放在銀行又會被通膨吃掉,最近出新書的《退休後,錢從哪裡來?》作家嫺人表示,她也是保守的投資人,不看技術線型,主要以大盤ETF為主,比如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元大中型100(0051)等,扣掉生活開銷後,退休金7年成長近3成,相當年複利近4%,足夠打敗通膨2%-3%,成功讓退休金花不完。
嫺人在臉書表示,最近朋友跟我說,投資股票80%的人都虧錢、只有20%的人賺錢?投資股票很難賺錢?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想的股票投資,是看技術分析的線圖,懂這個被認為很厲害。
還被說「嫺人的理財方式,沒有技術可言」,看線圖、技術分析,這是許多人認為的專業股票投資。這也不用爭辯,沒技術就沒技術,只是就我看來,要研究線圖技術分析,對一般人來說是困難的事,也或許因為這樣,朋友才會說「投資股票80%的人都虧錢、只有20%的人賺錢」、「投資像賭博」。
這麼沒投資技術的我,只做了資產配置、長期投資,退休後從牛皮的大型股到現在以跟蹤大盤的指數投資定期定額為主,截至7月底的退休資產,比7年前增加28%,這是在扣掉這7年間的生活開銷之後資產的淨成長,如果把生活開銷加回去,成長率更高。
當然對於想要靠投資翻身致富的人來說,28%不算什麼,換算為年複利成長將近4%,就是退休金成長打敗通膨2%-3%,資產有保值。
但股票配息並不是固定的,而資產成長就表示有錢可以花
我不跟別人比,有人買房,7年身價都可以翻倍了,28%沒什麼好說嘴,其實我這樣說出來真的有風險,就是會有一些人說,這樣也敢拿出來講。但既然開了部落格,不就是想分享自己的理念?我想分享的是給認為「投資股票80%的人都虧錢、只有20%的人賺錢」的朋友,即便像我這樣沒技術、又很保守的人,也是有可以穩健投資的方式。
我不苛責過去的自己,因為剛退休時金錢焦慮,不敢一次投入太多在股市,也該更早開始指數投資,而不是著眼於股息配息有多少。不然現在成長會更高,但是,我該秀秀當年退休頓失收入、手足無措的自己,還是有慢慢投入了。
一般人會用1年領多少配息,來看管退休金成不成功,這個在台灣的社會是根深蒂固,很多人認為退休以後現金流、可以花的錢比較重要,而不是資產成長。
所以上月記者採訪我,記者還是要很盡職幫廣大的讀者問,一般人會好奇的,退休後「1年配息領多少」,我其實沒正面回答,就說跟2年前採訪時一樣。
配息當然也是人性的需求,我剛退休時也是這樣想,沒工作後會很想有配息發薪水給自己。但股票配息並不是固定的,而資產成長就表示有錢可以花,可以在年度再平衡的時候,自己去證券戶下單賣股保留生活費,只是這點很多人覺得很難克服。這也無對錯,就是看買單哪種想法,還有充分了解各種投資方式的利弊得失。
在退休幾年後,我的體會是,資產成長在消費後能打敗通膨、讓退休金可以有預防大筆的意外支出的耐震度,自己也量入為出,對於提早退休的人來說,這是比配息多少更重要的事。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嫺人的好日子》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