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年的職涯中,我曾經歷了3次AI熱潮,與這一兩年的情況不同,過往的浪潮,無論最終是否實現,都是以「普羅大眾福址」為目標,希望將人們從枯燥、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能夠從事更具創意的活動,從而提升生活品質。
然而,這次因AI技術衝擊而失業的事件層出不窮。首當其衝的是數位內容創作者,無論是影音製作還是文字編輯,各類媒體工作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曾與朋友開玩笑說,還是學理工科比較好,因為在科技時代,工程師們總能獨占鰲頭。未曾料到,第二波裁員潮竟然波及到科技業。這不禁讓我反思:除了加劇全球貧富差距,AI究竟能為普羅大眾帶來什麼好處?
我曾寫過文章,強調只有能縮小貧富差距的科技於今時今日才是真正有益的科技。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曾經有個流行詞彙叫做「青貧世代」。根據過去國發會在《經濟研究年刊》的調查,台灣20至24歲族群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在18年間減少了9%。年輕一代比上一代更加貧窮的現象並不僅限於台灣。馬克.湯瑪斯在《下流世代》中曾指出,儘管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長,中位數薪資卻停滯不前。他認為,如果你是那99%貧困人群的一員,那麼你將是歷史上第一個比父母更窮的世代,並且你可能會變得更貧窮。
而除了青貧世代,我們似乎忽略了另一個曾引發廣泛關注的詞彙──「下流老人」。這個詞是日本社會學者籐田孝典在2015年提出的。他指出,許多日本老人曾是年薪400萬日圓的中產階級,但由於年金制度崩壞、長期照護資源匱乏、高齡醫療質量不足等因素,如今面臨生活困境,未來這樣的情況只會愈發惡化。如果政府不採取有效政策,日本可能會出現「1億人的老後崩壞」。類似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同時發生在許多國家。
「下流世代」加上「下流老人」,似乎 「均貧」 才是未來社會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元宇宙、自動駕駛、機器人和各種AI軟硬體等高度依賴先進科技的議題備受關注。然而,當我們仔細審視這些新興科技應用時,會發現資本家們要實現科技夢,必須在一個富裕或至少負擔得起的環境中才有可能。
因此,我們不得不思考:當科技創新需要均富的條件時,如何在一個即將越發均貧的未來社會中實現?科技創新需要靠獲利來支持巨大的投資,獲利更需要普羅大眾的支持才可能實現。現今的資本家與其夢想飛天遁地、穿梭蒼穹的汽車,不如將一些資源和精力投入到研發改善社會貧困的科技上。畢竟,均富的社會才能造就科技的美麗新世界,不是嗎?
19世紀,英國紡織工人盧德因工作被機器奪走,憤而砸爛老闆的紡織機,最終引發了盧德運動。以反抗大公司貪婪不公和社會不平等為目標的「占領華爾街」運動,被稱為「99% vs 1%」的戰爭。前車之鑑猶未遠,繼AI議題之後,很可能變成是以機器人取代人力的議題,這不禁讓人擔心:社會難道不會由「1% vs 99%」的戰爭變成「0.01% vs 99.99%」的對立呢?
「無條件基本收入」(UBI)在近年來成為許多科技巨頭熱議的話題,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對科技發展的反思──當部分人類工作者被科技取代時,UBI可能成為維繫個人經濟安全的關鍵。這一構想本意良善,旨在緩解因科技進步所導致的貧富差距。然而,UBI資金將從何而來?其實質效果又如何?這些都需要更多跨領域專家共同研究探討。(作者為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