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被綠營及其側翼在網路上霸凌,只因為她在微信發文稱「麟洋配」是「中國人的驕傲」,而此事件也再度燃起國內認同問題的爭議。

所謂的認同問題,乃產生於一種感受與認知,其中包括各種文化標識:種族、語言、宗教及生活習慣等,此可稱為文化認同或民族組成的原生因素;進而,群體經由共同的歷史經驗而形成持續共同生活的意願,此可稱為民族與國家認同的建構因素。

而與兩岸比較有關的,則正是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自2016年至今,兩岸關係急凍,台灣自主浪潮高漲,自然強化了台灣人的政治認同與台獨文化的發展,再加上政治人物的炒作,這兩種認同形成了一種辯證的共生關係,將會更加深化兩岸的隔閡與對峙。

過去20多年以來,台灣的認同問題產生了相當的變化。依照政大選研中心的資料,早在1995年,中國人與台灣人兩種認同就產生死亡交叉,隨即台灣人的認同從17.6%一路攀升至今年6月的64.3%,而中國人的認同自25.5%一路下降到2.2%,而兩者皆是的比例則自46.4%降至30.4%。

但上述問卷中所謂的認同,乃將政治與文化等因素混為一談。若將兩者分開,也不要與台灣認同並列,只問是否屬於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其比例過半。

台灣人是否是中國人的議論乃展現為台灣史觀與中原史觀的對抗,綠營將台灣史置於東亞乃至世界史的範疇,以便脫離中國。這與韓國及越南脫離中國的路徑相似,這兩國甚已更改語文,歷史的論述更不必提,甚至將中國描繪成文化霸權。目前賴清德也正走上此路,比如以所謂的「台灣台語」來取代閩南語,但仍面臨相當的困難性。

難道「大陸的中國人」真的是外國人嗎?這當然不能成立,因為依憲法規定,兩岸不是兩國,否則就應該廢了陸委會,況且我們在文化上又十分接近。

因此,若以先分再合的方式來處理政治與文化兩個認同的問題,將是一種嘗試。比如我們認同的內涵可以是「政治的中華民國,文化的中華民族」,亦可稱為「政治的台灣人,文化的中國人」,政治上我們「事實」認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而「文化的中國人」當是指中華民族。進一步來說,這個概念就可以綜合為「台灣的中國人」,來取代「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對立,亦可與大陸或香港的中國人相區隔,而「台灣的中國人」是否將可成為當前兩岸與台灣內部的一種妥協?值得思考。(作者為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中華民族 #台灣人 #中國人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