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的奇特投資現象
台灣房地產這兩年上漲幅度只能用瘋狂兩字形容,利率僅2%多,相較歐美動輒6%起跳的房貸利率,台灣購屋負擔相對輕鬆。
另外一個讓市場瘋狂的就是新青安政策,讓不少年輕人紛紛以為自己可以買的起千萬的房產。
貸款千萬,若是分20年還款,一個月要負擔約5萬元,就算改為30年貸款,一個月也要4萬左右,這絕對不是一般年輕人負擔的起,新青安的40年貸款政策,讓年輕人突然以為自己變厲害了,一個月3萬多的貸款,前5年寬限期每個月還款不用2萬元,比租屋還便宜。
這也讓不少年輕人開始勇敢買房,而且不少建商代銷在民眾購屋時都會釋放穩賺的話術,他們通常會說,現在買預售,依照過去幾年經驗,等交屋時,一坪通常上漲10萬,買個20坪,帳面賺200萬,不想等5年,扣掉稅負費用,直接賣掉至少還賺50%,大概可以賺100萬,買越多間賺越多。常去看房屋的民眾一定對於這類行銷話術想必不會陌生。
銀行開始關水龍頭
貸款購屋原本是很正常的財務操作,但是卻被有心人士操作成開槓桿的工具,這在房市多頭時,一定沒問題,就像股票一樣,融資買股,只要後續股票一直維持上漲,根本不會有斷頭繳不出的問題,然而房市與股市一樣,多頭時一堆站在風頭上的豬,以為自己真的很厲害,像飛天神豬一樣整個人都「飄」起來。槓桿不斷給他開下去,還有人會開班授課,教導人如何炒房,灌輸房子不是拿來住的,而是要拿來投資的,這在多頭市場一定可以吸引不少人朝聖。
然而,從央行調升存準率後,市場上資金就受到影響,比較快的是股票質押的利率都攀升,而銀行在過去一年面對房市火熱市況,又借了不少資金出去,導致短期可放款部位減少,陸續有銀行開始放款保守。甚至傳出銀行放款額度將用完,不再承接建商的對保。
2024上半年往回推2年,建商很強勢,常會請多家銀行去報整批對保的條件(成數、利率),銀行為了案子,通常就是直接給到最低,導致放款金額拉高,根據《聯合報》報導,金管會統計截至6月底,全體國銀房貸餘額為10兆4,873億元,光上半年就暴增了5,004億元,不僅改寫史上同期最大量,更達到2023年一整年房貸增量6,576億元的近八成,等於「做半年房貸,就快接近去年一整年」的量。
依據媒體報導,7月初行庫、大型民營已率先拉緊房貸額度,兩周後中小型銀行也跟進,對房貸戶實施三大做法:一、已准額度待撥者,協調分散撥款;二、未准額度者「排隊等」;三、拉高房貸利率。金融圈更示警,這波房貸「緊」報不只全面響起,或可能延燒整個下半年。
在市場一窩蜂情況下,也傳出一家行庫幾乎停止收件,該行庫分行還得去和總行「登記搶額度」;另七家公民營則採取「排隊等額度」,等待至少兩個月起跳;另兩家民營銀行則以拉高房貸利率「以價制量」,甚至還有其他民營銀行僅限VIP客戶才有額度。
導致不少買預售屋的民眾開始擔心,未來交屋時是否會沒有銀行願意貸款?
提早與銀行往來,成為銀行眼中「優質」客戶
各行業都有VIP客戶,當然會有不同待遇,銀行也是如此,若是信用小白,從沒有貢獻過銀行香油錢或是保護費,請問在限縮額度時,銀行會優先還是無視這群人呢?
所以有些投資客很厲害,知道銀行內心想的是什麼,就會在買預售屋時就開始與特定銀行往來,開戶買基金、保險商品,每月還會將原先藏起來的收入(例如夜市攤販的收入)開始固定存入銀行帳戶,增加穩定現金流的佐證,這樣未來貸款時,除了所得扣繳憑單外,還多了其他收入來源。
若是來不及與銀行往來就要對保時,該如何增加自己的貸款評分呢?若是有人購買即將交屋或是成屋,代表不久就要面臨找銀行貸款的問題,因為現在有些銀行已經將額度留給老客戶或是VIP客戶,那是否有可能馬上成為老客戶或是VIP客戶呢?還是有門道可循。
有位銀行朋友告訴我,在辦理房屋貸款時,銀行通常會宣導可以購買「房貸壽險」,保障貸款時的支付能力,但不能與貸款成數、利率掛勾,換言之,銀行不能跟客戶說,若有購買房貸壽險,可以貸款的成數就比較高或是利率比較低。
但是針對有購買房貸壽險的客戶,整體評分通常較一般高(就是會加分),所以最近貸款分戶時,有些厲害的客戶(主要是投資客)甚至不用介紹,就會主動詢問要購買房貸壽險,他們還戲稱這是該付的保護(保戶)費,背後主要還是冀望銀行能優先貸款給他們,利率也能維持較低。
若是這方法真的有效,或許就能解決有些人找不到銀行貸款的窘境,多找幾家銀行問問,或許問題馬上迎刃而解。
※本文獲得「股市小黑」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