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加碼「8年要蓋13萬戶社宅」政策,但審計部公布總決算報告認為,現有社宅興建途徑多來自新建,13萬戶約需要300公頃以上土地,約11.5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土地取得不易。

對此,內政部回應,現持續擴大盤點國有地,將運用低度利用、老舊機關廳舍、退場學校校地合作興建。

賴清德曾宣示,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社宅政策,將自2025年至2032年持續興辦13萬戶社會住宅,但賴去年10月競選期間赴陽明交大演講,就曾被女學生吐槽「過去市長任內也並未完成、落成任何一戶社宅」,還遭質疑有無具體方案和時程,而賴當時回應,將以多元的土地來源興建,像是私立學校退場、都更或重劃等。

不過,審計部估計,若社宅仍維持以新建為主,以每公頃土地可提供約385戶估算,至少需300公頃以上土地,但土地取得不易,且先期規畫過程冗長,若未及早啟動相關作業,恐面臨社宅用地不足問題,導致興辦戶數不足。

審計部提及,由已招租社會住宅的平均中籤率來看,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及高雄市分別為5.66%、14.27%、28.06%、18.19%及7.18%,社宅明顯供不應求,即使施工進度正常未延後,興辦計畫至今年底結束時,完工戶數僅3萬7017戶;至2031年底完工戶數也只達9萬8699戶,恐難滿足民眾居住需求。

內政部國土署昨回應,現持續擴大盤點各部會國公有土地,運用低度利用、老舊機關廳舍、退場學校校地來合作興建社宅,以多元方式取得社宅用地,並以小造鎮概念讓新開發地區發展成多元機能、全齡服務的社會住宅園區,貼近民眾日常生活及居住需求。

#公頃 #總統 #土地 #審計部 #社宅 #戶數 #回應 #土地取得不易 #社會住宅 #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