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21日主持民進黨全代會時,全程以台語致詞,但台灣存在多元族群,以總統高度,應使用每個國人都懂的語言來演說,全台語致詞是早期民進黨顧基本盤的堅持,曾被批評為「福佬沙文主義」,如今賴總統走回頭路,聽在新住民、客家鄉親耳裡,情何以堪?

近期教育部公告要將「閩南語」改為「台灣台語」,引發議論,主要原因就是台灣存在多種語言,閩南語之外還有客家話,甚至原住民族的語言都有好幾種;固然閩南語常被台灣人俗稱為台語,但由官方明確定義的意義可不同,有種獨尊福佬文化的意涵存在,才會引發各方撻伐。

爭議發生沒多久,賴清德就在民進黨全代會上以全台語方式演講,雖然對象是民進黨人,但這種做法就像是召喚過去存在於民進黨層峰的福佬沙文主義一樣;新一代民進黨人可能很多人也講不好台語,而那些太陽花、青鳥,能完全聽懂台語的年輕人更是恐怕沒幾個。

再加上賴清德演說重點主軸,是要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似存在意圖統一台灣意識形態的野心;然而,台灣向來是多元族群,不止有閩粵、原住民族,還有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人,近年陸配、外配等新住民增加,新二代也陸續投入職場,豈能定哪一族群為一尊?

在野黨再三批評,賴就職總統後,始終沒展現其跨黨派、跨族群的格局,下軍令要執政黨立委力戰在野黨,社群平台發文只感謝支持自己的黨籍立委跟青鳥行動支持者,對於在野黨協助通過民生法案一句謝謝都沒有,如今連非選舉造勢場合的致詞都不管其他族群聽不聽得懂,若只求顧好基本盤,路恐怕愈走愈窄。

#賴清德 #總統 #台語 #民進黨 #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