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導,國際專業期刊《系統古生物學》雜誌近日公布一項研究成果,江西贛州贛縣區此前發現的一具恐龍化石標本,被正式命名為蜥腳類恐龍的新屬種「腔尾贛地巨龍」。

這是2024年在古生物學學術期刊上,第一隻被正式命名的中國恐龍,之所以被命名為新屬種,是因為牠尾椎的椎弓和神經棘上,有發育明顯的腔室,前6個尾椎神經棘,還是分叉的,這在蜥腳類恐龍中,與眾不同。研究人員將上述骨骼形態學特徵總結為「腔尾」,並將牠命名為「腔尾贛地巨龍」。

腔尾贛地巨龍為蜥腳類恐龍的泰坦巨龍類,得名於古希臘神話中的泰坦巨神,以形容這類恐龍巨大的身軀。腔尾贛地巨龍究竟有多大?初步判斷,這隻恐龍的脖子和尾巴,都在5公尺左右,體長至少達到14公尺。但依然屬於蜥腳類恐龍裡的小個子。

2021年6月,贛縣區一工地發現了數塊晚白堊世早期的恐龍化石。同年10月,江西省地質博物館聯合江西省地質調查勘查院基礎地質調查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啟動了化石整理修復研究工作,從已揭露的骨骼化石來看,有關聯的頸椎6枚、背椎2枚、完整的薦椎、部分腰帶以及前側17枚尾椎,保存部分約占全身骨骼的40%。

蜥腳類恐龍起源於約2億年前的早侏羅世,在約1.6億年前廣泛分布,一直延續生存到白堊紀末,但發現的化石大多保存不佳,故其起源和演化一直存在爭議,而這具恐龍化石的完整性和精美程度,在全球已發掘的白堊紀蜥腳類恐龍化石中,都堪稱罕見。對於研究這類恐龍在白堊紀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義。

贛州是「中華恐龍之鄉」之一,白堊紀時期的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蛋化石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了包括斑脊龍、泥潭通天龍、中華虔州龍等11種恐龍。其中,蜥腳類恐龍已發現了三種:分別是中國贛南龍、贛州江西巨龍和腔尾贛地巨龍。

#系統古生物學 #白堊紀 #恐龍化石 #腔尾贛地巨龍 #江西 #贛州贛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