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貼政策推動下,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爆炸式增長,促使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超過了歐洲和美國的總和。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電動車如今面臨著國內需求放緩的問題,這意味著中國市場的增長率已落後於上述兩個地區,這促使中國向海外進軍,並挑戰在電動汽車轉型中苦苦掙扎的全球汽車巨頭。
市場放緩在中國引發了激烈的價格戰,數十家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和特斯拉(Tesla)等外國企業捲入其中。為了在不斷增長的市場中分一杯羹,許多中國電動車企不惜燒錢換市占率。儘管銷量不斷攀升,但許多企業仍未實現盈利,一些企業面臨破產或需要注資的風險。
報導稱,經濟增長放緩也會讓汽車行業在未來幾年生產的汽車比國內汽車銷量多出數百萬輛。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產能過剩和工廠開工不足的問題,正推動汽車製造商向海外擴張。分析師認為,這種趨勢可能導致國內外供過於求。
報導援引Bernstein Research估計,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中國汽車製造商將新增500萬輛汽車產能,其中大部分是電動汽車。該機構稱,預計在此期間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增長約370萬輛。
Bernstein表示,截至去年12月,比亞迪(BYD)僅在中國新增的產能就足夠每年生產400萬輛汽車。這一數字比2023年比亞迪的銷量多100萬輛。比亞迪由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支持,是中國汽車製造商中的佼佼者。
比亞迪已取代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該公司制定了在未來幾年增加海外銷售的宏偉計畫,包括購買船隻將汽車運往歐洲。
今年,比亞迪首家外國電動乘用車生產廠開始從烏茲別克交付汽車,位於泰國的第二家工廠也將於7月開始交付汽車。比亞迪計畫未來幾年在巴西和匈牙利再開2家工廠,並正考慮在墨西哥建一家工廠,從那裡向美國出口。在中國,比亞迪最便宜的汽車售價約為1.1萬美元。
中國商務部本月鼓勵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向海外擴張,例如在研究、物流和供應鏈方面與外國合作夥伴合作。中國鼓勵銀行向汽車供應商提供信貸,以支持這一舉措。
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去年年底表示,中國存在明顯的產能過剩,這種產能過剩將用於出口;特別是如果產能過剩是由直接和間接補貼造成的。由於擔心歐洲的汽車巨頭可能會因中國新崛起的競爭對手而受損,歐盟委員會於去年9月份啟動了針對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反補貼調查。
報導稱,隨著其他主要市場對電動汽車的整體需求減弱,以前依靠中國可觀銷售的全球汽車巨頭,如今難以在中國市場上與佔主導地位的本土後起之秀的競爭中取勝。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縮減了電動車生產計畫。馬斯克麾下的特斯拉在上個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警告說,今年的增長將明顯放緩,包括中國市場。
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超過100萬輛中國產電動汽車出口至澳洲和泰國等國。其中包括特斯拉和極星(Polestar)的汽車以及比亞迪、名爵(MG)和蔚來(NIO)等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
報導稱,迄今為止,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等發達市場取得的成功有限,而且由於關稅和無法獲得綠色轉型補貼,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被關在美國的大門外。
報導直言,中國能否防止供應過剩問題,取決於決策者能否像推動電動汽車革命那樣把控住其發展。
中國先前公布了一系列促進電動汽車消費的政策,包括稅費減免、現金補貼以及優先配給車牌和停車位等激勵措施,促使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連續3年飆升,供不應求局面時常出現。
但從去年年初,中央政府取消了電動汽車購車補貼,導致2023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從一年前的74%銳減至21%。相比之下,據行業分析師稱,2023年美國和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分別增長了47%和37%。
需求下行在中國引發了激烈價格戰,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新能源車的促銷力度節節攀升,到年底達到8%左右的歷史新高。
報導援引美國銀行汽車分析師Ming Hsun Lee說,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這是因為在過去幾年中,許多汽車品牌都認為需求巨大,且相信自己將保持強勁。
一位中國高級官員上個月指中國政府憂心於無序競爭行為,該官員稱,部分地方和企業存在盲目上馬、重複建設新能源汽車項目情況。
據招銀國際(CMB International)的汽車分析師稱,去年現身中國市場的新車型數量達到創紀錄的158款,其中70%以上是電動汽車。據滙豐(HSBC)的分析師稱,中國目前有過多的在售車型,其中約400款是電動汽車。
特斯拉的競爭對手蔚來的創始人李斌(William Li)去年12月表示,在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未來兩年將迎來最激烈的競爭。債務增加之際,蔚來這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車企正計劃於今年推出第二品牌,其車型會較為便宜。蔚來已經裁員,並推遲了電池生產等項目。
建銀國際(CCB International)的汽車分析師曲克說,許多中國汽車製造商將生產和銷售更多汽車,此舉會導致價格大幅下行。他說,最終,即使是在海外市場,電動汽車也可能供過於求。
即使考慮到運輸成本的影響,出口電動汽車的售價也比國內高。據Bernstein估計,比亞迪和上海政府擁有的英國品牌名爵,其出口比國內銷售的利潤率高出5到10個百分點。
滙豐(HSBC)將比亞迪今年的利潤預期下調了13%,稱隨著中國價格戰的加劇,預計比亞迪的銷量、定價和利潤率都將下降。去年,比亞迪幾乎佔據了中國電動汽車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比亞迪今年的目標是在海外銷售40萬輛汽車。據GlobalData估計,去年比亞迪在全球的出口量約為24.2萬輛,其中只有1.3萬輛銷往歐盟。
在德國,比亞迪的一家當地分銷商上個月宣布,所有車型降價最高15%。一艘比亞迪貨船已啟航前往歐洲,船上有數千輛汽車。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