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剛開始,青少年對手機使用的依賴是不少父母最頭痛的問題,擔心孩子過度使用影響課業學習,然而斷然限制手機使用恐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導致青少年常出現情緒憂鬱焦躁、易怒的情形。醫師建議可以循序漸進調整孩子使用手機的習慣。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精神科醫師蘇柏文表示,運用手機與朋友聯繫、查詢網路資訊、遊戲或音樂休閒已成為習慣,是青少年孩子追求同儕認可與成就感的重要工具,建議親子間展開對話分享彼此的期待與擔憂,以漸進的方式調整手機使用習慣,較能減少手機過度使用造成的不良影響。

蘇柏文指出,青少年相當關注社群媒體中同儕與他人的評論,不少人因為他人對自己有負向評論而出現憂鬱情緒或自殺意念,如果遇上父母採取嚴格禁止手機使用,更可能出現焦躁易怒等其他衝動行為,這時候青少年最需要的是被了解內心糾結的困擾,特別在假期結束後,減少使用手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蘇柏文建議,可以嘗試以下3種方式來減少手機使用,以建立新的生活習慣。第一件事要探問手機使用的利與弊,整理自己哪些情況下會想使用手機,造成哪些影響?自我覺察並尋找減少使用的方法。

第二件事要設定漸進式的目標,不要急於一步登天,而是先設定小目標,先從自己開始調整。例如,每天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一點點,或者在特定時段不使用手機,逐漸改變手機使用習慣。

第三件事,找尋手機使用的替代行為,手機使用滿足青少年追求歸屬感、被接納、被認可,可以找尋生活中其他滿足內心渴望的替代行為,如和同學一起打球運動、分享生活新知、討論課業等,增加自己與同儕互動的機會。

#青少年 #手機 #戒斷 #情緒 #憂鬱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