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全球股市9月利空消息不斷,包括美國聯準會(Fed)轉鷹、美債殖利率維持高位、美國政府關門不確定性等陰影籠罩,導致股市信心不足,呈現下跌震盪走勢。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9月賣超新興亞股達110億美元,尤以台股遭賣超58.9億美元為最多,再來是印度失血19.3億美元,南韓也擴大賣超16.9億美元。

今年以來最吸金的新興亞股是印度,獲外資買超金額151.0億美元,接著是南韓的63.1億美元;賣超則以泰國的45.3億元最多,台股也擴大賣超21.8億美元。2023年以來,亞股以台股漲16.93%最強,再來是越南的14.60%及南韓的10.22%,但泰國跌11.82%最弱,其次是菲律賓的3.75%跌幅。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Fed「放鷹」程度超乎市場預期,美股聞訊後連日走弱,且在外資持續賣超下,連帶影響台股9月下旬走勢較為疲軟,短線仍不脫震盪整理格局,但隨著時間進入第四季旺季,且在基本面仍穩健、選舉行情將啟動下,未來表現空間依然值得期待。

張圭慧指出,儘管人工智慧(AI)概念股近期因漲多而面臨評價面拉回整理的盤整格局,目前正逐步築底中,長期趨勢仍持續向上,且後續仍有新應用問市,可望為相關AI概念股帶來新一波動能,而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樂觀看待台廠未來的業績表現,建議投資人可靜待籌碼沉澱後分批承接。

#億美元 #賣超 #台股 #新興亞股 #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