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國造潛艦9月28日舉辦下水典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感嘆,「潛艦國造不容易啊」;他先讚嘆,在台船的神祕藍色建物內,有7國專家參加造艦,這次國造潛艦下水是國際協作的成果;同時,他也稱讚龍德造船、中信造船以前只能造漁船,現在能造艦,格局大不同;他預期,台灣在軍工產業雖寂寞前行,但助力會越來越多。
謝金河在文中回憶,他曾於2022年冬天率團考察台船,相較造船本業,他更關注台船在離岸風電和潛水艇的發展;據他描述,台船廠區內有一幢藍色密閉空間,那正是潛水艇的生產基地,不過因為事涉機密,因此參訪團只能坐在遊覽車上看著那幢神秘建築物;如今這艘潛水艇下水可說是台灣國艦國造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讚嘆國造潛艦下水的同時,他也不忘稱讚,近年來台灣許多「無中生有的產業」,像他曾去過的龍德造船及中信造船,他表示,這些業者以前都只能造漁船、頂多製造遊艇,如今可以造艦,格局大不同。
不過,話鋒一轉,謝金河也批評,這些年,台灣努力往前走,一定會遭來另一股政治力量的抵制及反對;像是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有人說把幾億的錢扔進海裡,這次像離岸風力發電常常用的特殊目的專案(Special Purpose Vehicle),雲豹董事長一個人身兼18家董事長,因此中箭落馬;太陽光電也因為地方利益角力衍生很多問題;台積電海外投資,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說台積電在掏空台灣,台積電是美積電;就連國機國造也是如此,過去砍掉IDF團隊導致台灣技術人員成為南韓軍機的製造主力,造就南韓如今成為全球第四大軍工出口國。
最後,謝金河仍不忘以日本為例,為台灣軍工產業打氣;他表示,今年日本的三菱重工股價從2182漲到9262日圓,背後代表的是美國把日本身上的綑龍索解除了;從這個角度看,台灣在軍工產業的路上寂漠前行,未來助力會愈來愈多,就像在台船那幢藍色建築裡,有7國專家參加造艦,這是國際恊力的創作。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