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50淨零碳排趨勢,除了產業將面臨搶奪綠色資源壓力,國家的低碳基礎建設也將成為外商投資選址的重要指標,為此,工商協進會、工總將分別向政院提出強烈建議,效法國外做法廣設低碳綠色工業園區,並可從產業界最為迫切的「綠電工業園區」先著手,提升綠色競爭力,並加速淨零碳排時程。
工商協進會即將與行政院舉行「工商午餐會」,這也是理長吳東亮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的首場「工商午餐會」,據了解,他將當面表達產業界對低碳綠色基礎建設需求。工商協進會不是第一個反映此問題的工商團體,6月間,工總理事長苗豐強也曾向鄭文燦表示,政府投入資源強化與翻新基礎建設時,若能以綠色經濟思維,帶入更具永續性角度,來規劃國家整體綠色基礎建設,有助於降低環境衝擊。
對低碳基礎建設,工總、工商協進會都指出,政府核定的「5+2產業創新計畫」中,雖然有循環經濟的推動方案,並編列有1,047億元預算,優先在高雄市大林蒲建立示範園區,然而只有大林蒲示範園區是不夠的,況且該區也不見成效。
工商協進會以綠電為例說,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缺綠電」即是當前企業營運的重大挑戰。依目前只有10%再生能源占比,遠遠不足以供應產業對綠電的需求,雖然,綠電交易是自由市場交易機制,但現實是,依據經濟部的統計,綠電憑證市場,台積電單一用戶交易就占了88%,多數企業一證難求。
工商協進會強調,為了因應2050全球淨零碳排目標,不少國家已經開始建設「碳中和」城市或綠色產業園區,像是阿布達比的瑪斯達爾城、丹麥哥本哈根的歐雷斯塔德、德國漢堡的哈芬城都是以綠能發電的低碳城市,還有台灣主要的競爭對手國日本、韓國,也有建設碳中和園區的計畫。
工總也說,越南也計畫在2030年前,將越南現有40%~50%的工業園區轉變為生態工業園區,顯示未來是否有低碳基礎建設,也將成為能否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指標。
工商協進會具體建議,一是,籌設低碳綠色工業園區,或將現有工業園區/科學產業園區轉變為綠色園區;二是、要有「綠電團購」方案。該會指出,低碳綠色工業園區勢必以綠能為主要電力來源,否則就不是綠色園區了,以目前國內綠電幾乎是「一家獨有」的情形,需要有「綠電團購」方案,由園區管理單位統籌議價,協助進駐企業取得穩定供應及價格合理的綠能。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