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科技業補人才,經濟部今年啟動東向、南向求才計畫,分別帶企業團到美西、東南亞。但專家嘲諷帶團到美國攬才是「頭殼壞去」,認為美國科技業薪資是台灣的3、4倍,即使找的到人願意來,也多是二、三流人才。他們都呼籲政府,科技業覓才應該是以東南亞為主,才能找的合適人才。
經濟部9月底組「赴美攬才團」,帶23家科技公司赴洛杉磯、舊金山大學徵才。一位半導體界專家直說:「頭殼壞去,幹嘛跑去美西徵才!」。他說美西固然是科技業大本營,人才也最多,可是他們幹嘛跑來台灣?一流人才為何不去Google、蘋果、亞馬遜。
這位專家指出,台灣半導體廠薪水再怎麼加,也不會比美國本土高,即使真的能找到人,也可能是二流,甚至三流人才。104獵才招聘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亦持相同看法,他表示,美國科技業薪酬水準是台灣的3、4倍,且若招攬來台工作,也有薪酬、文化、地緣隔閡。他認為,這波科技業赴美攬才,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推估應是視察AI、創新等跨領域尖端人才。
這些專家都呼籲,政府想為科技業尋覓適合才,應該要鎖定東南亞,半導體專家指出,因為當地比較沒有半導體的驗證場域,南向國家的學子對這行有興趣最好只能到台灣,加上我們薪資、生活水平條件相對好,他們會有來台誘因。
晉麗明也說,科技業務實的做法除深耕台灣校園外,觸角應以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為主,加上政府也已開放專案申請、沒有工作2年等諸多限制,可以有效補足人才缺口。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