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油價上看每桶100美元,恐成投資人下一個惡夢,油價站上百元大關,會讓好不容易降溫的通膨又有重燃風險,經濟軟著陸落空並陷入衰退。
國際油價逼近100美元大關,增加美國人通勤費用,生鮮食品物流支出上漲,航空公司調漲票價,製造業者承受原料成本變貴壓力。
油價節節高漲掀起華府和華爾街的新隱憂,能源問題恐讓聯準會的經濟軟著陸期待落空。從過往經驗來看,油價飆太凶會導致國家陷入衰退。
政府數據顯示,上周美國普通汽油平均每加侖3.88美元,與今年初相比大漲25%以上。8月汽油價格狂飆,將消費者物價漲幅推向1年多來新高。
經濟學家擔心,生活成本高漲,促使美國人削減上館子、旅遊等支出,經濟成長陷入停滯,形成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能源成本飆升還會促成勞動市場緊縮,從事低薪工作或身兼數職的勞工,會對該不該長途通勤上班三思。
然而油價飆到100美元後,是否真會帶來上述嚴重後果,影響股匯債及商品投資人的布局還有變數。
經濟學家指出,與數十年前相比,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對油價衝擊已沒那麼敏感,這是因為效率提升縮減燃料成本在整體支出的比重。如今經通膨調整的汽油價格,比過去幾次能源危機來得便宜。
經濟學家偏好觀察的通膨指標,去除波動大的能源價格不計,偏重服務成本和勞動市場。油價會因新需求而上漲,例如2000年代中國經濟榮景;或受供給面衝擊,好比1970年代阿拉伯油國組織實施石油禁運及伊朗革命,這會向美國經濟傳達模糊訊息。
指標布蘭特原油上周飆上每桶近96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今年首度觸及91美元。即便是華爾街最看空油價的分析師,現在也鬆口說油價今年稍後觸及或漲破100美元。
但分析師指出,仍有若干因素或許讓油價破不了100美元,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OPEC產油國增產、西方主要經濟體受升息影響原油需求放緩。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