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先前透露,因為業務單一、電商競爭激烈以及電商門檻不高3個原因,富邦媒不會是他長期持有的標的,此番言論遭網友質疑太過武斷;他今(26)日發文重申,分析台灣電商競爭狀況和富邦媒競爭優勢時,他始終存有疑慮,秉持存股不疑、疑股不存的原則,只要有任何疑慮,就不該持有。

存股方程式」今日透露,上周五關於富邦媒的文章引發質疑,有網友認為他沒有對財務報表進行任何分析,就做出不適合投資的結論,似乎太過武斷、不夠嚴謹;面對質疑,他先分享他挑選個股時,會依序進行的3道篩選關卡:

1.產業:

挑選未來成長空間大的產業如電商、電動車;或有持續性需求的產業如食品、金融;處於不對的產業,不論企業獲利表現有多好,他都不會關注。

2.產業內部競爭狀況與企業競爭優勢:

選出青睞的產業之後,會進一步瞭解產業內部競爭狀況,例如進入門檻高或低?競爭者是否過多?是否流於殺價競爭?企業是否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可以抵抗源源不絕進入市場的後進者?

3.通過前2項質化篩選之後,挑選出來的個股才會進行量化的財報分析。

存股方程式」表示,富邦媒處於「對的產業」,通過第一原則篩選;進入第二篩選原則時,他對於台灣電商產業的內部競爭感到憂慮;他重申,新進電商源源不絕,本土傳統實體零售業也紛紛跨入電商市場,統一、全聯憑藉龐大的實體通路與倉儲,一旦跨入電商,勢必成為富邦媒的強大競爭者;此外,國際大型電商,例如蝦皮、樂天市場、coupang...等,也不容忽視。

而富邦媒目前的競爭優勢,似乎沒有強大到足以讓消費者產生死心踏地的黏著度;在現實生活經驗,周遭親友根本沒有所謂品牌忠誠度,哪個電商網站的商品便宜就往哪裡去;尤有甚者,周遭完全沒有人使用富邦媒的平台進行購物。

簡言之,富邦媒進入他設定的第二個篩選原則時,始終存有疑慮、無法完全放心,因此就沒有進入財報分析階段;「存股方程式」強調,「存股不疑、疑股不存」,選定1檔個股可能會持有很長一段時間,也許10年、20年,因此只要有任何疑慮,就完全不該持有;事實上,他也只是基於對電商產業的關注而留意富邦媒而已。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電商 #購物 #消費 #消費者 #富邦媒 #股價 #門檻 #蝦皮 #樂天 #統一 #全聯 #台股 #投資 #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