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離岸風電計畫22日簽署融資協議,將獲1,180億元專案融資,據悉,此次聯貸包含中信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及多家外商銀行等16家金融業參與。
據悉,原先海龍計畫規劃貸款金額逾1,500億元,籌組時間更長達一年以上,籌組難度極高。公股銀曾參與評估,最後並沒有加入聯貸案,主要是評估後風險稍高,且對離岸風電相關融資仍決定小心為上。
銀行業指出,此次融資到位後,聯貸案將成為台灣、亞太區最大規模的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此次的海龍計畫預計於2025年至2026年併網發電,屆時將創造超過5,000個工作機會,並成為台灣史上最大單一風場,提供超過百萬戶家庭用電。北富銀已證實為海龍專案融資案的參貸銀行之一,但因簽訂保密條款,不便透露參貸金額及內容。
據了解,公股銀再生能源放款的承作以太陽光電為大宗,其次為離岸風電。除依授信5P原則評估外,對各案場建置模式、坐落基地、建置成本、預估收益、專業第三方顧問公司盡職調查、案場規劃有無重大環境及社會疑慮等,都是為辦理再生能源融資的考量因素。
之前海龍計畫曾由國泰世華銀行從2016年起協助開發,2021年獲聘為海龍財務顧問銀行,協助計畫與本土銀行建立關係及順暢溝通,而海龍計畫與國泰世華銀行的合約在今年4月到期,後續由海龍內部團隊持續與擬參貸金融機構合作。
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日前指出,國際銀行辦理離岸風電的專案融資,通常不希望動到擔保品,因此專案「現金流的估算」很重要。
陳佳文說,通常這種案子要有很強的購售電合約,成功發電後要有人承諾購買,一般是台電承諾買回所發電力,所以最大風險在於能否建造完成、風力發電是否足夠等,都需要專業評估。
之前海龍陷入聯貸困境,主要是政府為扶植國內產業,對國產化要求比較高,外商會覺得是風險,怕國產技術能力跟不上,不過台灣製造的實力還是蠻強的,適當的技術移轉,若發展得起來,成本會比歐洲進來的便宜,且此產業若成功發展,將可為台灣創造很多的經濟產值,中下游廠商會受惠。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