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I連3黑,本周續挫36.97點至911.71點,跌幅3.9%,下周將正式面臨900點保衛戰。陽明日前法說坦言,市場供需失衡持續,下半年難樂觀,但也透露過剩運力持續去化、美國線仍賺錢,以及油價回落減輕成本壓力等3點正面訊息,歐美淡季效應或有望縮短。法人則分析,長榮、陽明本季起免提未分配盈額稅,加上股息利息挹注,營運優於上半年。
代表貨櫃海運市況的SCFI(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本周續跌,周跌仍逾3%,跌幅未見明顯收斂,也替貨櫃海運的第3季市況,再敲一記警鐘。
主力航線部分,本周歐洲線每TEU(20呎櫃)運價623美元,周跌35美元、跌幅5.32%;地中海每TEU為1217美元,周跌31美元、跌幅2.48%;美西線每FEU(40呎櫃)1790美元,周跌98美元、跌幅5.19%;美東線每FEU達2377美元,周跌173美元、跌幅6.78%。
陽明周三(9/20)線上法說時示警,全球仍受高通膨、高運能、升息等3大因素影響,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持續,加上第4季為傳統淡季,不容樂觀,後續觀察歐美感恩節、耶誕節等節慶產品消費情況,若有助於去庫存,可望縮短歐美淡季期間。
值得留意的是,陽明簡報資料顯示,近1年每TEU的平均運價,從去年7月2927美元一路下修,今年6月已跌至810美元,好在近期跌幅大幅收斂。至於各航線表現,目前毛利率拉回到接近疫前水準,且上半年本業持續獲利,但不同船商的業務結構、規模有差,陽明會持續追求改善獲利的空間。
展望運價後市,陽明指出,第3季東西向特別是美國線,運價開始穩住止跌,但大陸十一出貨潮不如預期,拖累近期歐美線運價再度下修,亞洲近洋線受大陸經濟不佳影響同步下跌,本季運價雖較上半年成長,但傳統旺季不若以往暢旺。
至於整體海運市場,陽明觀察業界情況則指,缺工缺料推遲交船進度,碳排新規加速舊船拆解,有助於去化過剩運力,加上第3季美國線運價反彈,目前雖回落仍有利可圖,還有油價較去年同期每噸少200、300美元,成本壓力減輕。
對近期巴拿馬運河嚴重乾旱,當局下達限航令,陽明則透露,貨櫃船因提前預訂過河閘門時段,享通行優先權和保障名額,船期安排上尚無重大影響,雖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要看影響範圍有無擴大及天氣變化,將持續觀察當地降雨情況而定。
法人則認為,第3季歐美運價反彈,長榮、陽明等貨櫃雙雄不用再列未分配盈額稅,還有利息挹注,業績與營收有機會好轉。
以陽明為例,第2季稅後虧損1.3億元,每股虧損0.04元,為2020年第3季以來首見,但法人分析,陽明上季本業仍獲利,虧損主因是提列40多億元未分配盈餘稅導致,但本季起已明顯好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