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 15系列發表以來成功凝聚市場目光,但外資圈對新iPhone銷售狀況卻出現分歧,摩根大通證券認為等待到貨時間拉長,尤其低階款需求優於預期,瑞銀證券調查反而顯示高階的Pro機種等貨時間明顯比去年短,形成「iPhone銷售、各自表述」的弔詭情況。
瑞銀實證研究室(Evidence Lab)數據顯示,iPhone 15系列在30個國家的初步需求並未一面倒地樂觀,高階機種方面,Pro款在美國、德國、英國與法國等主要市場的交貨等待時間約比去年同期短了一周;在大陸市場,iPhone 15 Pro等待時間只要23天,較去年同期iPhone 14 Pro縮短半個月。
同時,定價最貴的iPhone 15 Pro Max品項上,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主要市場的交貨等待期為38~40天,時間相比iPhone 14 Pro Max去年同期的39天,幾無變化。在大陸市場的等待時間為36天,雖較其他市場短,但比去年iPhone 14 Pro Max的46天,足足短了十天。
不過,摩根大通所做周間出貨時間調查顯示,iPhone 15、15 Plus、15 Pro、15 Pro Max目前在各市場平均等待時間為15、15、31與44天,比第一周時的2、5、22與41天更長;若與一年前的iPhone 14系列產品相比,當時四款相對應機種等待時間為3、0、35與41天,摩根大通發現,低階機種的需求似乎比上一代iPhone更好。
瑞銀證券認為,儘管較低階的iPhone 15 Plus等待時間稍微拉長,但整體銷售出貨比重愈來愈向Pro與Pro Max傾斜趨勢確立,整體iPhone出貨很難不令人萌生擔憂。出貨比重變化上,iPhone 13系列於2021年下半年問世後,瑞銀估計,Pro與Pro Max二款高階機種約占新機出貨的49%,占全體iPhone銷售的34%;到了2022年下半年的iPhone 14系列,Pro與Pro Max二款占新機出貨比重爬升到63%,占全部iPhone銷售比例也升至41%。
根據瑞銀最新調查,iPhone 15系列的Pro、Pro Max高階機種,占新iPhone備貨與銷售的比例可望進一步拉高到63%,大致延續去年高階機種銷售攀高趨勢。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