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20日決議維持利率不變,卻不排除年底前再度升息以對抗通膨,即KPMG會計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史汪克(Diane Swonk)所說的「鷹式暫停」。前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認為,美國經濟展望比預期強勁,促使Fed貨幣政策轉趨積極。
羅森格倫從Fed9月例會觀察到三個重點,包括Fed正在對抗更強勁的經濟,若要升息的話,時間可能落在12月而非11月,及不確定因素仍多。
首先,羅森格倫認為,促使Fed做出此次決策的關鍵因素,即官員眼中的經濟比6月時強勁許多。三個月前,Fed認為美國經濟將轉趨疲弱,因此可採取被動態度。
他表示:「他們正在對抗一個更強大的經濟,這是極大轉變。Fed現在必須更積極。」
其次,如果Fed判斷正確、經濟強於預期,確實更有可能升息。但羅森格倫認為時間點可能是12月最後一次例會,而非11月初的會議,理由是「到11月為止,促使Fed決定升息的資訊不夠多」。
羅森格倫表示,若經濟不像Fed預測的那般強,Fed屆時可能不必升息。他指出,消費者是否持續花錢仍是未知數,民間償還學貸壓力與政府停擺機率也在攀升,加上汽車工人罷工事件,使解讀短期數據變得十分困難。
最後,儘管Fed預測可能還會再升息一次,但「如果沒看到什麼問題的話就不需要這麼做」。Fed主席鮑爾謹慎的措辭,反映官員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羅森格倫表示:「他們甚至不確定下次該升息或降息。」
另有分析師指出,Fed預估2024年失業率約在4.1%,低於先前預期的4.5%。意味Fed有信心升息既能讓通膨降溫,又不至導致經濟衰退。
部分專家認為,與幾個月前相比,Fed如今更能實現「經濟軟著陸」的目標。
RSM US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拉斯(Joe Brusuelas)表示:「Fed現在預期的基本情境是經濟軟著陸,這令許多企業鬆了一口氣,先前擔心經濟衰退並在產能與資本支出方面執行風險趨避措施。」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